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模式的转变,针对学习策略、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等,尝试探索学习模式的深度融合,结合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提升学习者学习效率,使学习者将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性学习。
关键词:学习策略 信息化教学 学习模式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能只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还应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当学校普遍致力于寻找一种学习者需要的高品质、适用于21世纪的教育时,现代社会对数学等重点基础科学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包括对学习的理念、目标、内容、策略、模式等提出更新的要求。
一、信息化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途径不同,导致所获得的知识类型千差万别,针对于某些陈述性类型的知识,此时最宜采用的是精加工策略以及重组策略。针对一些信息中出现的程序性知识,最好采用由再认识模式向分类模式逐步升级的策略和步骤。其中,将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得的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对比,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以便进行深层加工策略则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位置记忆法、相关联系比较法、联想法等。通过各种信息化途径获得的知识还需要进行二次整合,即将所学新知识之间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重组,以便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就可以从最大限度上达到知识扩充、整合,完善知识的涉及领域。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对所获得知识的再认识,达到加深和分类的目的,比如,什么时候“倒置分数后相乘”。
2.管理策略。对信息化手段获得的资源在认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管理。这就需要借助于辅助管理手段,对环境、资源采用高效的管理策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快速适应环境,适度调节环境适应自己的学习需要,而且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里既包括对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努力程度的管理、求助策略管理,还包括学习者自身心理境的管理、学习工具的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的利用。
二、信息化学习具体实施过程
学习伊始,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融入其中,激起学习者情感上的共鸣,使学习者在现代化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引导,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提出对整体内容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要处在学习者思维、能力水平的最近区域,这样才能增强学习者的求知欲,使学习者在迫切的要求下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并且还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在知识的获得上有了饥饿感以后,各种对话、商讨、辩论、质疑的愿望才能产生,学习的自然情境也就自然产生了。有趣的问题能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难点问题能引导学习者合作探索,关键问题能引导学习者互动交流。要不断鼓励学习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习者将错就错,错中求悟,宽容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让学习者借助信息化这个平台,在愉快生动的的活动中学习,主动分析、比较、筛选出自己有待发展的空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探究中出新。在学习、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会暴露自己的思维過程,其中可能就会出现思维不定时的发散状,此时对学习者表述中那些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补充和完善,做好知识的疏导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典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要适时的引导、概括,抓住揭示共性规律的好时机。学习者在对知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后,需要进一步的深化,而变式训练是引申拓宽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由于学习受到时间的局限,在设计各种变式时要注意启发性、典型性,递进性,使学习者不断熟悉知识,深化理解,达到巩固。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个体的信息化学习会出现由少数人唱独角戏,大多数学习者基本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某些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和肯定。需要处理好个别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选择好学习策略。如果只注重协作学习的结果是否与信息化学习内容设计的结果相一致,并以此来衡量学习者协作学习成功与否,这样就容易忽略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态度的发展。为了保护学习者的积极性,既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学习者的讨论偏离学习目的,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不能过多地干预学习者的讨论,过多地施加主观的想法,压制学习者的思维。除此之外,还要安排学习者进行一些操作性、实践性的协作研究问题,使学习者体验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意义,发展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增加,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加强,为学习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学习模式、策略的运用,定能唤起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点燃学习者智慧的火花,使学习者的协作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学习者的可持续性发展。
没有一门适用于全部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与策略,最好的方式是与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理顺、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效果就要多种学习模式并用,这样更有利于巩固知识内涵,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扩大知识领域,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对个体差异的包容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大潜.漫谈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9
[2]浩 歌.教学方法改到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9
[3]李定仁.教学思想发展史略.[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学习策略 信息化教学 学习模式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能只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还应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当学校普遍致力于寻找一种学习者需要的高品质、适用于21世纪的教育时,现代社会对数学等重点基础科学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包括对学习的理念、目标、内容、策略、模式等提出更新的要求。
一、信息化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途径不同,导致所获得的知识类型千差万别,针对于某些陈述性类型的知识,此时最宜采用的是精加工策略以及重组策略。针对一些信息中出现的程序性知识,最好采用由再认识模式向分类模式逐步升级的策略和步骤。其中,将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得的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对比,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以便进行深层加工策略则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位置记忆法、相关联系比较法、联想法等。通过各种信息化途径获得的知识还需要进行二次整合,即将所学新知识之间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重组,以便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就可以从最大限度上达到知识扩充、整合,完善知识的涉及领域。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对所获得知识的再认识,达到加深和分类的目的,比如,什么时候“倒置分数后相乘”。
2.管理策略。对信息化手段获得的资源在认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管理。这就需要借助于辅助管理手段,对环境、资源采用高效的管理策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快速适应环境,适度调节环境适应自己的学习需要,而且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里既包括对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努力程度的管理、求助策略管理,还包括学习者自身心理境的管理、学习工具的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的利用。
二、信息化学习具体实施过程
学习伊始,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融入其中,激起学习者情感上的共鸣,使学习者在现代化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引导,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提出对整体内容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要处在学习者思维、能力水平的最近区域,这样才能增强学习者的求知欲,使学习者在迫切的要求下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并且还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在知识的获得上有了饥饿感以后,各种对话、商讨、辩论、质疑的愿望才能产生,学习的自然情境也就自然产生了。有趣的问题能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难点问题能引导学习者合作探索,关键问题能引导学习者互动交流。要不断鼓励学习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习者将错就错,错中求悟,宽容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让学习者借助信息化这个平台,在愉快生动的的活动中学习,主动分析、比较、筛选出自己有待发展的空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探究中出新。在学习、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会暴露自己的思维過程,其中可能就会出现思维不定时的发散状,此时对学习者表述中那些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补充和完善,做好知识的疏导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典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要适时的引导、概括,抓住揭示共性规律的好时机。学习者在对知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后,需要进一步的深化,而变式训练是引申拓宽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由于学习受到时间的局限,在设计各种变式时要注意启发性、典型性,递进性,使学习者不断熟悉知识,深化理解,达到巩固。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个体的信息化学习会出现由少数人唱独角戏,大多数学习者基本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某些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和肯定。需要处理好个别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选择好学习策略。如果只注重协作学习的结果是否与信息化学习内容设计的结果相一致,并以此来衡量学习者协作学习成功与否,这样就容易忽略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态度的发展。为了保护学习者的积极性,既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学习者的讨论偏离学习目的,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不能过多地干预学习者的讨论,过多地施加主观的想法,压制学习者的思维。除此之外,还要安排学习者进行一些操作性、实践性的协作研究问题,使学习者体验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意义,发展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增加,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加强,为学习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学习模式、策略的运用,定能唤起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点燃学习者智慧的火花,使学习者的协作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学习者的可持续性发展。
没有一门适用于全部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与策略,最好的方式是与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理顺、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效果就要多种学习模式并用,这样更有利于巩固知识内涵,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扩大知识领域,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对个体差异的包容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大潜.漫谈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9
[2]浩 歌.教学方法改到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9
[3]李定仁.教学思想发展史略.[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