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多次发作的结果,约70%有胆囊结石存在。由于感染炎症反复发作,轻者在胆囊壁有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重者瘢痕形成,胆囊萎缩,正常结构破坏,并与肝脏紧密粘连,完全失去了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本病临床症状不分典型,大多数病人有胁痛病史,而后有厌油脂食物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有的会出现右腹部和肩背部隐痛,但较少出现高热、黄疸,检查时右上腹部可有轻压痛或不适感。B超可示胆囊萎缩、囊壁增厚,排空机能减退或消失。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外治药物直接作用于胆囊区,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行气止痛的目的。介绍几则,供选用。
1.金黄散 取本品适量,用清茶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鱼石脂大黄膏 大黄粉10克,与鱼石脂软膏适量混合均匀,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鱼石脂六神膏 六神丸1支,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适量混合均匀,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4.冰硼散 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5.黄柏膏 黄柏20克,生桃仁、延胡索各15克,冰片6克。将诸药择净,研末,用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胆囊区(右上腹压痛点),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活血行气。
6.胆痛散 大黄、木香各5克,乳香、白芥子,冰片各1克。将诸药择净,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0克左右,适量食醋调成膏状,摊贴于右上腹胆囊处及神阙(肚脐)穴,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外治药物直接作用于胆囊区,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行气止痛的目的。介绍几则,供选用。
1.金黄散 取本品适量,用清茶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鱼石脂大黄膏 大黄粉10克,与鱼石脂软膏适量混合均匀,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鱼石脂六神膏 六神丸1支,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适量混合均匀,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4.冰硼散 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外敷于胆囊区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5.黄柏膏 黄柏20克,生桃仁、延胡索各15克,冰片6克。将诸药择净,研末,用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胆囊区(右上腹压痛点),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活血行气。
6.胆痛散 大黄、木香各5克,乳香、白芥子,冰片各1克。将诸药择净,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0克左右,适量食醋调成膏状,摊贴于右上腹胆囊处及神阙(肚脐)穴,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利湿,活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