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对于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它指示我们要从数学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引入新知识,让这些知识和经验都成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明白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但是,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与学生的生活相离甚远。
一、剖析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教学仍然处于“教师拼命辅导,学生费力演练”的状态,虽然我们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每天都是围绕着改作业、辅导学生度过。学生在教辅资料的拥有方面绝对可以媲美“富二代”了,那些摞得高高的试卷、参考资料、辅导资料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枯燥的学习方法终将耗尽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才能正视数学的应用价值。什么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就是将教学内容还原、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为学生创设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场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参与教学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发现知识产生的规律,感受数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生活给数学提供了研究的资源,是数学的“源头活水”,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也成了教师的共识。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那些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东西才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只有在生活中,数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以班费的利用为例,每个班在开学后都会有一笔数额不等的班费,每一届学生都对班费的使用很感兴趣,都想让班费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将班费的使用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我就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都设计一个班费使用的方案,并在方案中详细说明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最后由班级投票,选出最佳方案,并将班费交由该小组保管、打理。学生对于这件事的积极度很高,他们分开行动,有的去了解商品价格,有的去了解银行存款利率,有的去组织一些义卖活动。所有消息都准备完毕,学生就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仅锻炼了数学解题能力,还让他们的理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由此可见,当课堂出现生活元素时,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就对数学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觉得数学知识不是抽象的、没有任何用处的,而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不应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中,我们要将课堂延伸出去,融入学生的生活。师生之间也不应局限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上,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才是教学的真谛。因此,我们要摒弃以往严肃、刻板的教学形式,让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之中,以它的丰富多彩、形式百变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三、如何实现教学手段生活化
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施和转化,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改变以往那种陈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生活体验,主动地进行探索,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一)利用图片辅助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怎样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直观的数学现象,需要的就是灵活的教学手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走进课堂,我们可以利用它来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去感受数学学习。
如学习“图形的变换”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图形变换的性质,并对各种图形变换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我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种融合四种变换的图形。学生的设计五花八门,有的设计剪纸,有的设计窗花,有的设计“改良版”的万花筒,总之都是充满了生活元素,设计的灵感也都来源于生活。
(二)利用故事辅助教学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都不易理解,如果不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可能会使学生的兴趣缺乏,影响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以生动、活泼、形象的内容来引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故事是很好的呈现方式,能让概念、定理的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和理解。
以“二次根式”的教学为例,它的定义极为抽象,学生很难接受,即使一时接受,也难以形成长久的记忆。我冥思苦想,觉得可以利用二次根式与贷款买房之间的相通性进行导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说:“如果我们将二次根式比作一所房子,那么,二次根号就相当于一个二层的小楼房,当a>0时,就可以将其视为有存款,或者是无外债,a<0即可视为有外债。”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将二次根式记忆为:必定有房,至少无债。
这样,一则小故事就很轻松地成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得切入口,让数学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在潜移默化中让知识得到了整合。
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生活化
数学知识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得见、用得上,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用比较强的作业,让课堂教学得到广泛的延伸,向学生展示广阔的天地。
(一)眼力大挑战
眼力大挑战所要挑战的就是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思考的盲区。如布置作业时,我让学生记录一下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并编成一则则小故事,写在小卡片上,每周一在教室展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故事上进行眼力大挑战,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提供新的数学案例。
(二)参考生活
让学生给他人出谋划策,用数学知识解决他人生活中的小问题,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人群,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生活体验。数学课堂教学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逐渐地学会深思,学会运用,在探讨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教给学生深思的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喜欢数学,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中不断享受学习的乐趣。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号:BY[2014]G081。
(责编 赵建荣)
一、剖析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教学仍然处于“教师拼命辅导,学生费力演练”的状态,虽然我们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每天都是围绕着改作业、辅导学生度过。学生在教辅资料的拥有方面绝对可以媲美“富二代”了,那些摞得高高的试卷、参考资料、辅导资料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枯燥的学习方法终将耗尽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才能正视数学的应用价值。什么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就是将教学内容还原、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为学生创设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场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参与教学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发现知识产生的规律,感受数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生活给数学提供了研究的资源,是数学的“源头活水”,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也成了教师的共识。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那些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东西才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只有在生活中,数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以班费的利用为例,每个班在开学后都会有一笔数额不等的班费,每一届学生都对班费的使用很感兴趣,都想让班费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将班费的使用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我就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都设计一个班费使用的方案,并在方案中详细说明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最后由班级投票,选出最佳方案,并将班费交由该小组保管、打理。学生对于这件事的积极度很高,他们分开行动,有的去了解商品价格,有的去了解银行存款利率,有的去组织一些义卖活动。所有消息都准备完毕,学生就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仅锻炼了数学解题能力,还让他们的理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由此可见,当课堂出现生活元素时,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就对数学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觉得数学知识不是抽象的、没有任何用处的,而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不应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中,我们要将课堂延伸出去,融入学生的生活。师生之间也不应局限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上,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才是教学的真谛。因此,我们要摒弃以往严肃、刻板的教学形式,让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之中,以它的丰富多彩、形式百变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三、如何实现教学手段生活化
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施和转化,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改变以往那种陈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生活体验,主动地进行探索,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一)利用图片辅助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怎样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直观的数学现象,需要的就是灵活的教学手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走进课堂,我们可以利用它来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去感受数学学习。
如学习“图形的变换”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图形变换的性质,并对各种图形变换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我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种融合四种变换的图形。学生的设计五花八门,有的设计剪纸,有的设计窗花,有的设计“改良版”的万花筒,总之都是充满了生活元素,设计的灵感也都来源于生活。
(二)利用故事辅助教学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都不易理解,如果不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可能会使学生的兴趣缺乏,影响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以生动、活泼、形象的内容来引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故事是很好的呈现方式,能让概念、定理的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和理解。
以“二次根式”的教学为例,它的定义极为抽象,学生很难接受,即使一时接受,也难以形成长久的记忆。我冥思苦想,觉得可以利用二次根式与贷款买房之间的相通性进行导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说:“如果我们将二次根式比作一所房子,那么,二次根号就相当于一个二层的小楼房,当a>0时,就可以将其视为有存款,或者是无外债,a<0即可视为有外债。”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将二次根式记忆为:必定有房,至少无债。
这样,一则小故事就很轻松地成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得切入口,让数学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在潜移默化中让知识得到了整合。
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生活化
数学知识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得见、用得上,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用比较强的作业,让课堂教学得到广泛的延伸,向学生展示广阔的天地。
(一)眼力大挑战
眼力大挑战所要挑战的就是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思考的盲区。如布置作业时,我让学生记录一下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并编成一则则小故事,写在小卡片上,每周一在教室展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故事上进行眼力大挑战,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提供新的数学案例。
(二)参考生活
让学生给他人出谋划策,用数学知识解决他人生活中的小问题,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人群,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生活体验。数学课堂教学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逐渐地学会深思,学会运用,在探讨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教给学生深思的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喜欢数学,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中不断享受学习的乐趣。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号:BY[2014]G081。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