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11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近6年收治的11例MAS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基础疾病、MAS发生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为男性外均为女性患者,发生MAS时的年龄为19~65岁,平均(37±17)岁。11例患者包括SLE和AOSD各4例,另有3例为SS。50%以上患者MAS与自身免疫病同时诊断。临床以高热(100%,11/11)、淋巴结肿大(45%,5/11)及脾大(45%,5/11)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以血细胞减少(91%,10/11)和铁蛋白升高(100%,11/11)为主,73%(8/11)患者铁蛋白>2 000 μg/L。高TG血症达一半以上(6/11)。纤维蛋白原减低占50%(5/10),其中2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例中有3例患者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失,3例可溶性CD25抗原(sCD25)全部升高(3/3)。82%(9/11)的患者骨髓检查见噬血细胞现象。其他系统损害以肝功能异常(64%,7/11)和肺部感染(36%,4/11)多见。11例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8例应用激素冲击治疗,7例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82%(9/11)的患者经治疗好转,2例死亡。随访生存患者病情稳定,无MAS复发。

结论

免疫病初次发病即出现MAS并非少见。高热、铁蛋白>2 000 μg/L及sCD25升高在MAS中常见。足量激素或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改善MAS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衍生的应变、应变率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及心室内、心室间收缩同步性。方法35例正常人和6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进行超声检查及应变、应变率分析。测量各节段心肌的收缩应变及应变率,测量QRS波顶点到每一节段应变、应变率的收缩期峰值时间,记录为达峰时间。计算右室6节段应变、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评估患者右室失同步性。比较左、右室游离壁基底段的应变、应变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胃肠充盈法对小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怀疑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行胃肠道超声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与上消化道造影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中的价值。结果超声与上消化道造影对十二指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梗阻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8.04%、84.31%,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合并微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35例(糖尿病组),健康志愿者32例(对照组)。采集左室全容积图像,将全容积图像输入TomTec工作站,计算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室基底段与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LV-ProtB、LV-ProtA)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反转模式成像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纳入48例经手术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三维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以手术分型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肝门胆管癌进行Bismuth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48例肝门部胆管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麻醉后对38例RASA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TEE检查,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明确术前诊断并作定量评估,术中准确引导导丝及鞘管顺利进入窦瘤破口,评估封堵伞的位置、稳定性及对瓣膜的影响。结果38例患者经TEE检查筛选出可以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共20例。在TEE引导下成功封堵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