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skysky094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376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包括测量桡骨中段骨密度、血清垂体-性腺激素(放免法)、血清钙、磷、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尿钙、磷、羟脯氨酸(生化法)等,并调查平日钙、蛋白质摄入量和参加文体活动的热能消耗量、及体重、绝经等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骨质疏松的基本病生理改变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女性的失骨在老年前期主要受雌激素调节,老年期时则受雌-雄激素的共同调节,男性尿羟脯氨酸的排出亦受雌激素调节。血钙、尿钙、羟脯氨酸及体重、活动、绝经、营养素摄入等因素均与骨密度明显相关。结果还表明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不应低于700mg(男)和900mg(女)、蛋白质摄入量不宜低于60~70g。根据实验结果还得出了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患病率和骨密度的年平均递减速率等。

其他文献
我院1974年7月至1987年12月共收治乌头碱类药物中毒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9~56岁,平均33.4岁。22例为口服铁棒锤或川乌草乌药酒,1例为外用药酒。剂量口服20~150ml,平均51ml,外用50ml。发生中毒时间口服约20分钟至1.5小时,外用2小时。主要表现为:(1)神经系统23例均先出现周围神经受损症状,7例后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僵直、抽搐、小便失禁或精液自泄、呼吸衰竭等中
期刊
报道了13403例高原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各种高原病的临床特征。对高原病的概念,国内外高原病的分类、分型和命名进行了讨论。根据目前对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在临床上可能较为实用的临床分类和分型的探讨性意见。
以神经原性细胞作为靶抗原,用125I-SPA固相免疫放射法检测抗神经原抗体(antineuronal antibodies),在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血和脑脊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和77.8%,且抗体水平较高。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LE血中虽然该抗体阳性率也可达66.7%,但抗体水平低,且仅3例脑
报告了经病理证实的西藏藏族肝硬化41例,分析了藏族肝硬化的病因,提出酒精性肝硬化及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诊断标准。西藏世居高原藏族肝硬化患者中,患酒精性肝硬化者为60.98%,并报告2例肝包虫病引起肝硬化。西藏藏族肝硬化临床特点是病情重、并发症多、重度腹水、门静脉高压,但脾脏肿大少。
对5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在失代偿期测定尿Tamm Horsfall糖蛋白(THP),并探讨与血尿素氮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50例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60~82岁,平均64.5岁。另外设青壮年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20~49岁,平均36岁;老年对照组36例,其中男26例,女性10例,年龄60~82岁,平均65岁。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THP。
期刊
我院于1988年连续发现2例肝硬化合并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患者误诊为肝性昏迷,现报道如下。
期刊
随着甲、乙型肝炎特异性诊断方法的建立,证明大多数输血后肝炎并非由甲、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由于长期未能分离出这种肝炎病毒,其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甲、乙型肝炎及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故长期称之为血源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目前关于血源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已获得里程碑式进展。
期刊
患者女,38岁。于1988年9月以皮疹9个月和多关节肿痛7个月而入院。9月前患者于前额,左鼻翼上方,右鼻孔下缘面颊,右Ⅱ、Ⅲ、Ⅳ掌指关节伸面,远端指间关节,耳廓,颈,左跖趾关节,臀,股部相继出现红色皮疹,2月后双手和手指肿胀,疼痛后感指关节僵直,不能握拳,1周后膝,肘,腕和踝关节亦累及,在外诊断“类风关”,以泼尼松30mg/d治疗1月无效,以阿司匹林3.4g/d治疗10日,因耳鸣转来我院。家族史和
期刊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在我国大陆罕见。我们于1989年4月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有机磷农药,特别是敌敌畏与乐果中毒(下称本症),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中毒之一,阿托品是抢救本症的一种主要药物,且其用量日趋增大,故阿托品中毒并不少见,因而致死者亦不乏其人。本文拟通过分析本症阿托品中毒与瞳孔扩大的关系,探讨在本症轻重不等的病例中,以相应的不同程度的瞳孔扩大为指标,合适的掌握阿托品化的剂量,从而降低阿托品中毒发生率的可能性。因国内尚无类似报道,兹作介绍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