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老家在大理弥渡。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作为国家“一五”时期156个大项目之一。东川铜矿开发提速,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员,东川矿务局到弥渡招工。1960年,一心想到外面闯一闯的母亲,不顾父母反对,报上了名,招工进了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因民矿。
从弥渡坝子来到乌蒙山区,还是被称为地无三尺平的因民矿,母亲虽然能够适应,但还是有点想家。母亲在家里是老大,是家里的好帮手,不仅去苦工分,要带弟弟妹妹,还得帮家里干活。来到矿山,工作条件差点、苦点,吃的粮食,比如说包谷、洋芋,还要自己去背,这些都没啥,只是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对父母、家乡的思念很强烈,常想回弥渡一趟。
当时,新中国建设正搞得热火朝天,虽然就在省内,可因民矿到弥渡光路上就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还是最乐观的情况,如果碰上车票紧张或者是天气原因,耽搁多长时间那就谁也说不清楚了)。矿山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情况都差不多,因此,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是谁也不准请探亲假的,母亲在东川因民矿生下了两个姐姐和我,仍然没有回过一趟弥渡。
回不了家,却阻隔不了对亲人及故土的思念。一有空闲,母亲就会给我们讲弥渡的风土人情。现在还记得母亲讲小时上山割草进县城去卖,如何大炼钢铜铁,“大跃进”期间修栗树园水库、东风水库的艰辛,自己编草鞋的情景……母亲不识字,也不太喜欢唱歌,可无意中会哼一些音调,一问。才知道,母亲哼的是弥渡山歌。于是,我们很小的时候,还不怎么记事,就记住了世界上有弥渡这么一个地方,那里有好听的山歌。
有一年,母亲老家有急事,母亲先请假独自一人回去。到家后,发现事急,母亲发电报让父亲带我们也去。父亲好不容易请好假,正准备要动身时,平时处得不错的一些同事纷纷来找父亲,告诫他,去弥渡要小心点。尽管矿山的人天南地北的都有,可一说起弥渡,不管是到过还是只是听说过的,对弥渡的认识却是空前地统一,他们还把有关弥渡的一些顺口溜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
话是人说出来的,说的时候,也许只是对他人说过的话的一种重复。可听者就不一样了,总寻思着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琢磨倒把父亲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为什么弥渡会给世人留下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话头。
当然,去了弥渡,父亲才意识到这不过是话传话的结果,其实说的都是弥渡山美、水美、人美的意思。不过按父亲的说法,弥渡的调子确实有点太“撩人”了,说得轻一点是格调不高,总是阿哥阿妹的,是有点太那个了。说得严重点,一上纲上线,跟当时的政治大气候一点都不相符。不仅是大人,就是我们这些娃娃,经过“文革”的洗脑,思想上的这根弦也随时紧绷绷的,连写作文最流行的语句是“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当时兴“样板”,文艺搞的是“革命性”、“三突出”什么的,这深情优美山歌自然成了“糟粕”。何况弥渡山歌歌词的很多内容是什么“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哩来;蜜蜂只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什么“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什么“十呀个大姐十支花”……
从弥渡回来以后。父母还就弥渡山歌拌上了嘴。听父亲说自己家乡的山歌格调不高,母亲从心里不高兴,跟父亲急。你知道什么叫格调?一个小工人。需要多高的政治觉悟?看得出什么斗争新动向来?管他什么形势不形势的,只要好听就行!父亲更急了,说什么“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乱说话可是要付出代价的,怪不得你们家出不了什么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吵着吵着还“上纲上线”,不仅斗上了嘴,差点开成了批斗会。
时光荏苒,母亲退休后,我们做儿女的陪着母亲回了好几次弥渡,对弥渡和弥渡山歌的了解更深了。
马帮时代,弥渡坝子,那可是一个重要所在呀,是茶马古道的必经路线。母亲讲过,公公就赶过马帮。可以想见,丛山峻林中奔波了一天的马帮,人困马乏,在山梁上就望见弥渡坝子,一下子忘了疲惫,有了精神,快马加鞭往坝子赶,叮当、叮当的马铃声也传进坝子,原先静静的坝子一下沸腾起来,谁都不知道赶马帮的是哪一个,会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消息。
马帮歇息的驿站其实是一个大舞台。马铃声一响,孩子看热闹来了,风情万种的老板娘上场了,甜甜地招呼开了马锅头,走南闯北的马锅头总想在嘴上占点便宜,什么话都敢说,店主是有气不好发,只能骂骂牲口……搁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客栈还是一个信息发布场所。走南闯北的马帮,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来到弥渡这块不大但山清水秀的坝子,白天急着赶路,晚上谈古论今,带来的、带走的肯定永远是些新奇的事。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一片热闹繁华的气息,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
马帮休整歇息一夜后,人精神了,马也壮了,又要北上或者南下。这批马帮才走那起马帮又来。走南闯北的马帮走的路多,见得也多,经历得更多,见多识广的马帮与淳朴的乡里不知演绎过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恐怕只能用歌声来传情达意,因为比较而言,话语确实太平淡。弥渡山歌从那时起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乘着歌声的翅膀,弥渡山歌传遍世界。那首弥渡人经常哼唱的《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就是介绍弥渡山歌最好的名片。而弥渡山歌是靠一代一代的弥渡人的口头传唱,将山歌都记进脑海里去了。唱出了自己的感受,唱了几个世纪!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作为国家“一五”时期156个大项目之一。东川铜矿开发提速,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员,东川矿务局到弥渡招工。1960年,一心想到外面闯一闯的母亲,不顾父母反对,报上了名,招工进了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因民矿。
从弥渡坝子来到乌蒙山区,还是被称为地无三尺平的因民矿,母亲虽然能够适应,但还是有点想家。母亲在家里是老大,是家里的好帮手,不仅去苦工分,要带弟弟妹妹,还得帮家里干活。来到矿山,工作条件差点、苦点,吃的粮食,比如说包谷、洋芋,还要自己去背,这些都没啥,只是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对父母、家乡的思念很强烈,常想回弥渡一趟。
当时,新中国建设正搞得热火朝天,虽然就在省内,可因民矿到弥渡光路上就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还是最乐观的情况,如果碰上车票紧张或者是天气原因,耽搁多长时间那就谁也说不清楚了)。矿山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情况都差不多,因此,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是谁也不准请探亲假的,母亲在东川因民矿生下了两个姐姐和我,仍然没有回过一趟弥渡。
回不了家,却阻隔不了对亲人及故土的思念。一有空闲,母亲就会给我们讲弥渡的风土人情。现在还记得母亲讲小时上山割草进县城去卖,如何大炼钢铜铁,“大跃进”期间修栗树园水库、东风水库的艰辛,自己编草鞋的情景……母亲不识字,也不太喜欢唱歌,可无意中会哼一些音调,一问。才知道,母亲哼的是弥渡山歌。于是,我们很小的时候,还不怎么记事,就记住了世界上有弥渡这么一个地方,那里有好听的山歌。
有一年,母亲老家有急事,母亲先请假独自一人回去。到家后,发现事急,母亲发电报让父亲带我们也去。父亲好不容易请好假,正准备要动身时,平时处得不错的一些同事纷纷来找父亲,告诫他,去弥渡要小心点。尽管矿山的人天南地北的都有,可一说起弥渡,不管是到过还是只是听说过的,对弥渡的认识却是空前地统一,他们还把有关弥渡的一些顺口溜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
话是人说出来的,说的时候,也许只是对他人说过的话的一种重复。可听者就不一样了,总寻思着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琢磨倒把父亲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为什么弥渡会给世人留下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话头。
当然,去了弥渡,父亲才意识到这不过是话传话的结果,其实说的都是弥渡山美、水美、人美的意思。不过按父亲的说法,弥渡的调子确实有点太“撩人”了,说得轻一点是格调不高,总是阿哥阿妹的,是有点太那个了。说得严重点,一上纲上线,跟当时的政治大气候一点都不相符。不仅是大人,就是我们这些娃娃,经过“文革”的洗脑,思想上的这根弦也随时紧绷绷的,连写作文最流行的语句是“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当时兴“样板”,文艺搞的是“革命性”、“三突出”什么的,这深情优美山歌自然成了“糟粕”。何况弥渡山歌歌词的很多内容是什么“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哩来;蜜蜂只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什么“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什么“十呀个大姐十支花”……
从弥渡回来以后。父母还就弥渡山歌拌上了嘴。听父亲说自己家乡的山歌格调不高,母亲从心里不高兴,跟父亲急。你知道什么叫格调?一个小工人。需要多高的政治觉悟?看得出什么斗争新动向来?管他什么形势不形势的,只要好听就行!父亲更急了,说什么“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乱说话可是要付出代价的,怪不得你们家出不了什么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吵着吵着还“上纲上线”,不仅斗上了嘴,差点开成了批斗会。
时光荏苒,母亲退休后,我们做儿女的陪着母亲回了好几次弥渡,对弥渡和弥渡山歌的了解更深了。
马帮时代,弥渡坝子,那可是一个重要所在呀,是茶马古道的必经路线。母亲讲过,公公就赶过马帮。可以想见,丛山峻林中奔波了一天的马帮,人困马乏,在山梁上就望见弥渡坝子,一下子忘了疲惫,有了精神,快马加鞭往坝子赶,叮当、叮当的马铃声也传进坝子,原先静静的坝子一下沸腾起来,谁都不知道赶马帮的是哪一个,会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消息。
马帮歇息的驿站其实是一个大舞台。马铃声一响,孩子看热闹来了,风情万种的老板娘上场了,甜甜地招呼开了马锅头,走南闯北的马锅头总想在嘴上占点便宜,什么话都敢说,店主是有气不好发,只能骂骂牲口……搁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客栈还是一个信息发布场所。走南闯北的马帮,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来到弥渡这块不大但山清水秀的坝子,白天急着赶路,晚上谈古论今,带来的、带走的肯定永远是些新奇的事。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一片热闹繁华的气息,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
马帮休整歇息一夜后,人精神了,马也壮了,又要北上或者南下。这批马帮才走那起马帮又来。走南闯北的马帮走的路多,见得也多,经历得更多,见多识广的马帮与淳朴的乡里不知演绎过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恐怕只能用歌声来传情达意,因为比较而言,话语确实太平淡。弥渡山歌从那时起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乘着歌声的翅膀,弥渡山歌传遍世界。那首弥渡人经常哼唱的《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就是介绍弥渡山歌最好的名片。而弥渡山歌是靠一代一代的弥渡人的口头传唱,将山歌都记进脑海里去了。唱出了自己的感受,唱了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