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母亲心里的歌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老家在大理弥渡。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作为国家“一五”时期156个大项目之一。东川铜矿开发提速,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员,东川矿务局到弥渡招工。1960年,一心想到外面闯一闯的母亲,不顾父母反对,报上了名,招工进了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因民矿。
  从弥渡坝子来到乌蒙山区,还是被称为地无三尺平的因民矿,母亲虽然能够适应,但还是有点想家。母亲在家里是老大,是家里的好帮手,不仅去苦工分,要带弟弟妹妹,还得帮家里干活。来到矿山,工作条件差点、苦点,吃的粮食,比如说包谷、洋芋,还要自己去背,这些都没啥,只是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对父母、家乡的思念很强烈,常想回弥渡一趟。
  当时,新中国建设正搞得热火朝天,虽然就在省内,可因民矿到弥渡光路上就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还是最乐观的情况,如果碰上车票紧张或者是天气原因,耽搁多长时间那就谁也说不清楚了)。矿山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情况都差不多,因此,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是谁也不准请探亲假的,母亲在东川因民矿生下了两个姐姐和我,仍然没有回过一趟弥渡。
  回不了家,却阻隔不了对亲人及故土的思念。一有空闲,母亲就会给我们讲弥渡的风土人情。现在还记得母亲讲小时上山割草进县城去卖,如何大炼钢铜铁,“大跃进”期间修栗树园水库、东风水库的艰辛,自己编草鞋的情景……母亲不识字,也不太喜欢唱歌,可无意中会哼一些音调,一问。才知道,母亲哼的是弥渡山歌。于是,我们很小的时候,还不怎么记事,就记住了世界上有弥渡这么一个地方,那里有好听的山歌。
  有一年,母亲老家有急事,母亲先请假独自一人回去。到家后,发现事急,母亲发电报让父亲带我们也去。父亲好不容易请好假,正准备要动身时,平时处得不错的一些同事纷纷来找父亲,告诫他,去弥渡要小心点。尽管矿山的人天南地北的都有,可一说起弥渡,不管是到过还是只是听说过的,对弥渡的认识却是空前地统一,他们还把有关弥渡的一些顺口溜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
  话是人说出来的,说的时候,也许只是对他人说过的话的一种重复。可听者就不一样了,总寻思着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琢磨倒把父亲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为什么弥渡会给世人留下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话头。
  当然,去了弥渡,父亲才意识到这不过是话传话的结果,其实说的都是弥渡山美、水美、人美的意思。不过按父亲的说法,弥渡的调子确实有点太“撩人”了,说得轻一点是格调不高,总是阿哥阿妹的,是有点太那个了。说得严重点,一上纲上线,跟当时的政治大气候一点都不相符。不仅是大人,就是我们这些娃娃,经过“文革”的洗脑,思想上的这根弦也随时紧绷绷的,连写作文最流行的语句是“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当时兴“样板”,文艺搞的是“革命性”、“三突出”什么的,这深情优美山歌自然成了“糟粕”。何况弥渡山歌歌词的很多内容是什么“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哩来;蜜蜂只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什么“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什么“十呀个大姐十支花”……
  从弥渡回来以后。父母还就弥渡山歌拌上了嘴。听父亲说自己家乡的山歌格调不高,母亲从心里不高兴,跟父亲急。你知道什么叫格调?一个小工人。需要多高的政治觉悟?看得出什么斗争新动向来?管他什么形势不形势的,只要好听就行!父亲更急了,说什么“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乱说话可是要付出代价的,怪不得你们家出不了什么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吵着吵着还“上纲上线”,不仅斗上了嘴,差点开成了批斗会。
  时光荏苒,母亲退休后,我们做儿女的陪着母亲回了好几次弥渡,对弥渡和弥渡山歌的了解更深了。
  马帮时代,弥渡坝子,那可是一个重要所在呀,是茶马古道的必经路线。母亲讲过,公公就赶过马帮。可以想见,丛山峻林中奔波了一天的马帮,人困马乏,在山梁上就望见弥渡坝子,一下子忘了疲惫,有了精神,快马加鞭往坝子赶,叮当、叮当的马铃声也传进坝子,原先静静的坝子一下沸腾起来,谁都不知道赶马帮的是哪一个,会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消息。
  马帮歇息的驿站其实是一个大舞台。马铃声一响,孩子看热闹来了,风情万种的老板娘上场了,甜甜地招呼开了马锅头,走南闯北的马锅头总想在嘴上占点便宜,什么话都敢说,店主是有气不好发,只能骂骂牲口……搁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客栈还是一个信息发布场所。走南闯北的马帮,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来到弥渡这块不大但山清水秀的坝子,白天急着赶路,晚上谈古论今,带来的、带走的肯定永远是些新奇的事。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一片热闹繁华的气息,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
  马帮休整歇息一夜后,人精神了,马也壮了,又要北上或者南下。这批马帮才走那起马帮又来。走南闯北的马帮走的路多,见得也多,经历得更多,见多识广的马帮与淳朴的乡里不知演绎过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恐怕只能用歌声来传情达意,因为比较而言,话语确实太平淡。弥渡山歌从那时起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乘着歌声的翅膀,弥渡山歌传遍世界。那首弥渡人经常哼唱的《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就是介绍弥渡山歌最好的名片。而弥渡山歌是靠一代一代的弥渡人的口头传唱,将山歌都记进脑海里去了。唱出了自己的感受,唱了几个世纪!
其他文献
“森女”、“小资”全都有乐    现在被巍山人称为“四方街”的巍山古城,是以拱辰楼为中心的。这座威武的拱辰楼是当年的北城门,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拱辰楼至今仍然是巍山最醒目的建筑。拱辰楼原为三重檐城楼,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改为二层,楼阁南侧悬“魁雄六詔”,北侧悬“万里瞻天”匾额,一方面显示当时的统治者向着京都,表达了巍山心向中原,归附天子的忠诚之心;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城楼的高大巍峨,一览全川
期刊
今年2月7日,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和优秀党员周保中同志诞辰11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纪念日子里,我们深切怀念大理人民的优秀儿子——周保中。1902年周保中出生在时为大理府太和县湾桥村的一个白族农家。这里山清水秀、地灵人杰,1915年,周保中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大理第二中学读初中。1917年2月,年仅15岁的周保中毅然从军,参加“靖国护法”战争。19
期刊
逼人之绿,来自田园。  田是开垦了的野,田只长庄稼。在野变成田的漫长过程中,田和野曾经有过和睦相处的黄金时期。田野是一个很好的词,有田,有野,田长庄稼,野生草木,各得其所。  田与野有同样的颜色:绿。  因了这绿,苍山洱海间四季不再单调,春有春的温馨,夏有夏的喧闹,秋有秋的绚烂,冬有冬的宁静。人栖居在绿的田园上,像上帝,安祥而高贵。  田是进化了的野。在保持野的生命的同时,丰富了野的功能:它让我们
期刊
叫我老赖吧。   不是欠钱不还赖账的那个赖;是看到好吃好喝好玩的死皮赖脸赖着不走的这个赖。   大理,因为这山,这水,这人,老赖赖着不愿挪窝了。     一、大理掠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三月,毕业不久的老赖被公司派往云南工作,老赖穿着笨拙厚实的冬装,在雪花中登机,三个小时后到达春城昆明。真个名不虚传,此时的北方冰天雪地,这春城还花红柳绿生机盎然。   办事处主任体恤下情,交代先
期刊
云龙天然景观——“烧香不见佛”,位于宝丰古镇(古称雒马井)北十四里处,您若从宝丰出发往县城石门方向走,行经下庄(马蹄湾)或越过跑马坪,到了石城温泉峡谷。这时,远方一个高矗入云的悬崖绝顶映入眼帘。继续往前走,当您抵达悬崖对面时,您就会发现在公路左边有一个神坛(原有一个石雕大香炉,如今已被盗),神坛上插满了燃剩的香柄和五彩小纸旗,说明村民们常常在这里烧香。如果幸运的话,你还还会遇到到香客们在此烧香拜佛
期刊
人们常说“隔里不同天”,民俗也如此,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不可一概而论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古往今来的风俗,男婚女嫁是任何民族都少不了的古老传统。各民族按自己的风俗完成婚礼有一定的程序,不能走错。如果走了错,就会让世人耻笑一辈子。   我们翠屏白族结婚的礼仪全过程是这样的:男方相中了女方,男方便请媒人带着去求婚的小伙子到女方家里送开口礼,礼品有四色,成双数。   常言道“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
期刊
那漆黑的老屋,其实共有两间:一间坐西向东,一问坐北朝南。  坐西向东的是主房,矮小,住人。土抬梁,两层,墙由两截组成,下半截是自生的,上半截是用泥土版筑而成。整间屋顶呈三角形,用木架及椽子撑起,由前厦、后厦与厦子三部分组成。用稻草编扎覆盖,即今天所说的草房。房子的地面层,格栅为三格,用石竹划片编扎后再用泥巴糊平,堂屋正中靠后山墙有火塘,靠右边一格是爷爷的卧室,靠左边一格是父母的卧室。卧室门旁,架着
期刊
腌猪肉     在我的家乡剑川,腌猪肉,又叫腌腊肉。在乡村百姓人家,这是开门七件事中的重要一件,是一年生计的头等大事。   为了一年的油脂保障,年来开春,乡人便要早早地物色好一头年猪,精心饲养催膘,将其喂得又肥又大,好在腊月宰吃,腌制一年所需的油脂腊肉。值得一提的是,乡人挑选年猪自有一套“猪经”:猪尾细,卷翘如泥鳅,则皮薄肉嫩好催膘,又如俗语云“张飞身子娘娘脚”是也。且乡俗时兴宰杀年猪之日,要
期刊
这个男人我没叫过爸爸。需要称呼的时候一概以“我爹”呼之。  听我娘说,我生下来后他似乎短暂地不太满意我的性别,为我尿过的尿片是洗了再晒还是直接送太阳公公紫外线消毒与他的老婆我的娘发生过无数舌战,万幸他那时在部队,不然我疑心成年后翻阅儿时旧照时鼻尖会飘过一阵阵骚腥……佛祖保佑婴幼儿时期的我继承了他们两口子样貌的正能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正能量产生最直接的效应就是他每逢探亲必与我形影不离,把我架在肩上
期刊
荒原上芨芨草长得比他还高的时候,是姓金的一位解放大军的团长在草丛里发现荣生像一只快要饿死去的干猫。他是奴隶的儿子。他的父亲扎西是藏族,他的母亲是彝族。他们把他扔在路边,与其饿死。不如让哪个好心的人把他领养。  金哲团长发现了他。当然也就是金团长收留了他。在解放大军进藏时,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金团长的爱人是白族,是剑川白族。白族当然是大多居住在山水秀丽的大理坝子,电影《五朵金花》里那个美丽的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