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道格拉斯:科学进展是怎样取得的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道格拉斯•D•奥谢罗夫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发表了《科学进展是怎样取得的》的演讲。
  
  众所周知,199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共同分享,其中就有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因为他发现了液态氦-3的超流现象。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称自己“每次来中国都很兴奋”,而这次来天津,主要是想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与现场观众一同分享“科学进展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表示:遇到好老师、保持好奇心、遇到阻碍不放弃、敢为人先、珍惜时间、学会忍耐,这是一个科学家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称:自己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排行第二。他经常喜欢在家中或者是在学校里“捣鼓”一些实验。有一次,他的实验突然爆炸,事后他几乎被学校开除,但是他也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
  他说自己在高中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名字叫威廉姆,是一位化学老师。威廉姆很懂科学实验的本质,所以他鼓励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继续做实验。
  威廉姆告诉道格拉斯•奥谢罗夫:“你每天做实验就像问自然一个问题,然后它来回答你。但自然并不会直接告诉你其中的内容,你需要实验,要做很多的实验,要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后,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认为,正是这位老师对他日后的思考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他心爱的老师去世。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说:“如果你有一位非常了解你的好老师,鼓励你进行科学研究,那么你一定要和他保持很好的联系,因为好老师是你人生进步的催化剂。”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说,自己在取得199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前,实际上正在经历一段非常难熬的人生历程。因为在研究生的第三年,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博士论文该写什么内容,所以心中非常不安。在研究生四年级时,他有了一定的研究方向,正想动手实验时,却被告知,不允许使用实验室唯一的一台大型设备,因为另有两个同学要用。这时是放弃自己的方向,还是暗暗期盼使用设备的同学实验失败,或者是做点别的什么?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想了又想,之后他选择了重新设计实验。
  在周密思考、重新设计实验之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的诺贝尔奖成果诞生了。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说:早上两点半,我在实验室记录本上写道:“早上两点四十分,我发现了液化超流现象。”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高兴极了,激动地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想让同行们分享好消息,但凌晨两点多,他是实验室里唯一的人。终于,等到四点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给自己的导师打了电话。
  总结自己的科研经历,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说:“如果你想发现新的东西,你就一定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如果你遇到阻碍时,你也不要放弃,你可以尝试选择用其他的东西去创新。在作科学研究时,你不能事先定好一个时间表,这是你不能作出的承诺。另外,你还要时不时地从研究工作中抽出身来,毕竟有时太靠近研究的东西时,你无法看清整个事情的全貌。”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说,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还要懂得与同事和谐相处。他说,“如果你想有重大发现的话,你就必须要忍受工作到深夜,另外你还要与同事携手并肩,科学研究一定要广泛获得全社会的支持,毕竟科技的进步绝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
其他文献
传统的电梯门采用直流或是交流旋转电机驱动。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直线电机的新型驱动方式,并结合直线电机的特点,采用特殊的恒压调频控制手段,运用Psoc单片机驱动IPM实现控制电
默默奉献、无私无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联港务分公司机械一队副队长唐艳的真实写照。两会期间,唐艳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她希望为连云港建成亿吨强港的目标作出更多贡献。    唐艳1990年成为港口一线铲车司机,随后的十几年,她无私奉献,始终工作在劳动强度最大的装卸第一线。唐艳告诉记者,作为装卸司机自己拼的就是毅力和奉献精神。她所说的“拼”不仅是力量,更是装卸
针对SRD系统变结构和非线性的特点,引入了一种单神经元与专家知识相结合的智能PI控制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对SRD系统建立精确模型,并且当SRD系统结构的变化,该方法可以在线调整P
反复自然流产(RSA)是临床经常遇到且极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自身抗体与RSA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RSA与自身抗体有关,本病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产生的同族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