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果问文学究竟是什么,最简约、最到位、最深刻的定义,便是“人学”两字。1957年,时值“双百”方针提出不久,华东师范大学要筹备一个大规模的科学讨论会,倡议学校师生提供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问文学究竟是什么,最简约、最到位、最深刻的定义,便是“人学”两字。1957年,时值“双百”方针提出不久,华东师范大学要筹备一个大规模的科学讨论会,倡议学校师生提供论文。当时身为华师大讲师的钱谷融先生,集多年思考的成果作了一篇《论“文学是人学”》,交了出去。从标题上
If you ask what the literature is, the most simplest, most in-depth and most profound definition is the word “humanity”. In 1957, when the principle of “double hundred” was proposed,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lanned a large-scale scientific symposium and proposed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provide theses. At that time, Mr. Qian Gu-Rong, a lecturer at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rote a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many years of thinking. Literature is learned and handed in. From the title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由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世俗性一直存在疑虑,所以大众文化的审美一直是社会舆论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大众文
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不是不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
主持人弁言:20世纪以来,现代审美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从本质论美学、认识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转型的趋势,并出现了形式主义、精神分析、结构
逆境往往突然袭来。渐来的逆境,有个临界点,事态逼近并越过临界点时,虽有许多心理准备,但仍会有电闪雷击般的突然降临之感——如金钱的匮乏发展到身无分文;等待中终于接到不
70年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也是孕育希望的年代。丛日云教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国家走了一段弯路,对你来说,就是毁了一生。”不幸中的万幸,将青春留给了动荡十年的青年中,有
2007年,我看过一本书叫《少年PI的奇幻漂流》,故事很简单,是讲一个十几岁的印度少年和一只3岁的孟加拉虎遇到船难后,在太平洋的一只救生艇上共同漂流两百多天,相互威胁,共同依存。看完很喜爱,借给老范看,当时我俩讨论,这就是书和电影的差别,我说“像这样的故事只能写成书,不能拍成电影”。 五年后,这部电影在下周公映,拍摄者是华人导演李安。他之前害怕这部电影,覺得是当导演以来最大的冒险,制作中也一直深
小时候家里穷困,除了学校的课本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钱买现在孩子们可以可着劲看的课外书。写作业写累了的时候,就到我家后边的山坡上跑步,或者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看天上的云朵。后来,甚至直到现在,我都在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在那个没有书读的年代,我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作文是怎么学到手的。只是看天上变幻的云彩和家乡四周神秘的远山,肯定不能学会怎么用词和怎么遣词造句。记得当时父亲经常从他工作的单位往家带一些单位订
本刊第4期读者有奖挑错活动,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经过对大量读者来信进行核查和整理,现将第4期获奖读者名单及勘误表公布如下,并向所有参加本次挑错活动的读者表示感谢
侯宝林是全国人民公认的幽默大师和相声大师,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有时候,侯宝林的话语不仅充满幽默,也显示出理性和哲思,让人久久回味。 据相声名家姜昆回忆,1982年,新中国的曲艺团体第一次来到了香港。侯宝林的到来在香港刮起了“侯旋风”。他每天都被记者和闪光灯包围,要回答各种各样的提问。有记者问侯宝林:“我们怎么用英文解释相声?”侯宝林回答说:“有声的漫画。”那记者
鲁迅在《〈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中说:“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不妨给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部分,于是尺牍就有了出路……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 这开场白有点像是辩白探人隐私的理由,其实这实在是许多人想了解某些人某些事真实全貌(真相)的正常心理企图或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