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树立环境和谐的概念,探讨环境和谐追求问题,找寻环境和谐追求的终极目标,以进一步寻得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支撑。文章指出,环境和谐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着眼于人类、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发展的多极主体共在的生存场景,倡导了全面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指出环境和谐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构建环境和谐必不可少的思想理念。该文试图从环境和谐追求终极目标的现实依据、内部构成、当代价值对环境和谐追求的终极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关键词】环境和谐;人与自然;追求;终极目标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Deng Shao-yun1,2,Qiu Qing-hua1
(1. YiLi teachers college XinJiang YiNing 835000; 2.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anXi XiAn 710054)
【Abstract】With the guide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articlehad set up the con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during the people reseach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d inquired into the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and explored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and explored further the philosophic support. This article had point out that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base itself upon the sustainabl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and had seen from the angle of the existential site and scene where the diversify main bodies such as mankind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exist by the way of unified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exploiting and using and development. And had proposed should understand overall the relationship of mankind societ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ad pointed clearly out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is essential ideal when we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This article had tried to explored overall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from many aspects as real dependence and internal constitution and present value of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Key words】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Human and nature; Pursue for; Ultimate aim
1.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研究起哲学指导作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当今世界是个多极化和多元化的组合世界,世界万事万物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互相牵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如此,环境的影响因素众多,个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条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方法均不同,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不是孤立而是具有群体因素协同效应,共同影响且可能以不同的影响函数关系影响着环境的每个角落。故环境的研究问题非常复杂,如何去研究环境问题,在研究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抓握着哪种观念和方法则是让我们少走弯路的法器和利剑。而这个法器和利剑的寻找就需要依靠现代科技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去指导,去领悟,并以现代科技哲学原理作为主导线,去为环境问题的研究指明前进的方向。
2. 环境问题的精髓所在
环境问题是困扰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关键问题,一个国家安康与否,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工作做得完善好坏与否,也就是所这个国家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否给于这个国家以治安良好、国泰民安、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外无骚扰、内无忧患等等。一个世界的发展问题也和这个世界的环境问题密切不可分割,世界的发展问题归结一点是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问题。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则在于影响环境的各个因素能否和谐存在并和谐制约和谐彼此作用等,归结为环境的和谐问题。也就是世界的发展问题归结为环境和谐问题能否解决。而环境和谐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分析环境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人类或大自然的力量让其自然和谐地相互存在和相互制约及相互作用。环境中包括众多因素,有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中包括有人口、区域、经济和文化及理念等等,自然环境包括有地形地质环境、水文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等等。环境和谐问题则包括这些环境子系统和谐问题等等。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无不开始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也不例外。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
因此,保证环境和谐对保障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环境和谐是环境问题的精髓所在。
3. 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环境和谐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对环境和谐问题的解决其目标有不同的层次和广度和深度之分等,有解决小区域小范围的环境和谐问题,有解决大区域大范围的环境和谐问题,有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和谐问题,有解决矿山开采和当地区域经济环境和谐等问题,有全方位全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的问题。但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显然小区域的小范围的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区域人口、区域经济和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乃至于有宽方位大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中众多因素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也不能成为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全方位全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的问题中,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和交织作用在一起的众多因素、众多矛盾、众多方面、众多关系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等才能成为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笔者在此定义全方位全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的问题中,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和交织作用在一起的众多因素、众多矛盾、众多方面、众多关系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等合乎逻辑、合乎常理、合乎原则、合乎法则等等这些处理环境和谐问题的方式、方法、法则和原理甚至真理称之为环境论理。也就是说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为环境论理。
4. 环境论理必须遵循的现实依据
如何去实现环境和谐,综上所述,我们就是要密切遵循和执行环境论理,按环境论理问题去办事,按遵循环境论理的准则去维护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背离环境论理去处事,则必然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是环境得不到和谐,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不可能可持续地发展。
那么有人要问,环境论理的遵循有没有必要,前面也阐述了一些原因,后面将谈到环境论理必须遵循所存在的现实依据。环境论理遵循问题的提出、形成和演进有其自身最直接、最根本的现实基础。其缘由有:
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始终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主题,当代人类面对的生存问题,尤甚于先前,如今世界人口众多,人均所占有的资源相对于先前是越来越少,资源是越来越匮乏。当代人类面对的生存问题并不是生活资料的不足,而由于对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挥霍造成的资源匮乏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现代人们所应关注的,不是把人作为主体绝对化,也不是无限夸大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而应该是关注人们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和约束自己,为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更好的规范人类的实践行为。
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方面,实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不但是环境和谐追求的目标也是环境论理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人类实践不断追寻的目标。环境论理也必然关涉到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为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
人们曾一度认为人类是整个世界的主宰,自然界仅仅具有作为人类的资源的工具,这种从认识论上颠倒了人与世界的位置关系,在这种认识中,对象是被给与的,是在先天认识活动中北构造的,而人类理性却改变了其自身的地位。这样,主体先天认识结构就成了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核心。然而当局者昏,当人类把原本统一的大自然支离剖解的时候,大自然的整体性就被破坏了。在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伴随着工具理性的无往不胜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主体的自我意识逐渐膨胀并越来越甚,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是从人类主观意识方面对环境和谐问题负面作用来说;另一方面,工业文明的最大负效应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而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加以环境的不和谐问题。等等这些众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引起精神领域的异化和环境危机,迫使人们不仅对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观念重新审视,更重要的是在意识和伦理两方面,得及时有效地做出回应。
忽视环境伦理的存在将导致:(1)对各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真实利害关系的忽视;(2)忽视内在价值的惯习,而这一价值的重要性在考虑终极目标时必须权衡的。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环境伦理概念中,纳入到环境和谐研究中来,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存在伦理关系的,将其归结于环境和谐研究中则为环境伦理,建立基于环境和谐基础上的良好的环境伦理理念和并加以严格遵照和执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和谐研究发展的需要。
5. 环境伦理的内涵
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就非得承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局限性和负面性,而尊重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性,把大自然的整体稳定和平衡作为人类主体行为的绝对限度。而这个限度就是我们在处理环境和谐问题中必须遵循的环境伦理的内涵之一。
人们在处理和协调人类与大自然德关系时,应该始终将环境伦理作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次根据而存在,在人类生活中,人们必须自主地遵循环境伦理的原则和法规,在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大自然的索取以满足自身的需求的同时,应该将人与自然世界变为真善美相和谐相统一的结合体。环境伦理是对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真切关心,也是对人类社会的自身存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以深层次的人文环境和谐观念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来规范和约束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来真实关切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展望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在追寻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的道路上,环境伦理作为一种对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的回应,它也就是环境和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规定人们在处理环境和谐问题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该这样去做,即规定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和确定。建立和执行环境和谐的终极目标——环境伦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所有上面所述为环境伦理存在的现实依据,这些现实依据使人类自觉地做到:在现实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类在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需要不断优化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组合而逐步达到环境和谐,最终归宿到人类社会、资源和环境共同协调和谐共存,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环境得到优化净化,人类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个环境伦理必须是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
6. 构建良好健全环境伦理的主要益处
构建与资源和环境相适应文明的良好环境伦理,就应该立足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着严于多极主体共存的生存场景,重新审度人类社会自身的存在立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良好和健全的环境伦理的构建应该以内在于自然与超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地。
第一、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内在于自然和超自然的统一前提。人是一个既具有自然生命属性,又具有超自然生命属性的矛盾存在。这句话表明:一方面,人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具有依存关系,人源于自然,并必归于自然,是自然的产物,是其一部分,绝不可能脱离自然,这意味着将人万能化神化是错误的。故人类在求得生存改造自然从环境中索取资源时应是能力非无限性的;另一方面,人是动物,但是高级动物,具有思维,具有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非普通动物简单地适应自然,而是影响自然。人已经不再是像简单动物一样屈从生命本能,而是具有能支配自己生命活动的能力。对于人类的这两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方面,人类应该对自身的行为有评价、有约束有规范,要顺应自然而生存,并保护自然万物,维持自然法则和秩序,从而实现真正辩证协调的统一,否则环境的和谐将遭到破坏。
第二、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前提。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去关切人类的存在,规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揭示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实质,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人只有在自身内部形成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特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造就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有机统一。
第三、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天人合一的桥梁。在中国古代哲学,常提到要天人合一,我国儒家、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和天(自然环境)是互相感应的,是密切联系的,人道和天道只有在和谐一致的条件下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而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唯一桥梁,只有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才能让人们自觉遵循人道和天道的和谐一致。
7. 结语与建议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经济和资源及环境四大因素组成的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做到环境和谐,处理好环境和谐问题,而要处理好环境和谐问题,就比须构建良好健康的环境伦理,树立并遵循这一环境伦理去指导和规范及纠偏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工作,最终达到环境和谐的最终目的,使环境大家庭中各个因素都得到健康有序的和谐共处,并最终达到最佳有序的交织存在,以此让人类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最终达到我国道教所追求的太极盛世。
参考文献
[1] 林超然,孟宪俊,殷正坤.现代科学哲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2] 唐士志,周锦文,方乃武等. 哲学的自然科学例证[M], 长春,吉林出版社,1981。
[3] 韩树英. 通俗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4] 王妍.环境伦理追求的终极目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10-15。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6-19-566
【关键词】环境和谐;人与自然;追求;终极目标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Deng Shao-yun1,2,Qiu Qing-hua1
(1. YiLi teachers college XinJiang YiNing 835000; 2.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anXi XiAn 710054)
【Abstract】With the guide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articlehad set up the con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during the people reseach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d inquired into the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and explored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and explored further the philosophic support. This article had point out that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base itself upon the sustainabl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and had seen from the angle of the existential site and scene where the diversify main bodies such as mankind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exist by the way of unified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exploiting and using and development. And had proposed should understand overall the relationship of mankind societ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ad pointed clearly out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is essential ideal when we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This article had tried to explored overall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from many aspects as real dependence and internal constitution and present value of the ultimate aim of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pursue for.
【Key words】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Human and nature; Pursue for; Ultimate aim
1.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研究起哲学指导作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当今世界是个多极化和多元化的组合世界,世界万事万物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互相牵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如此,环境的影响因素众多,个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条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方法均不同,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不是孤立而是具有群体因素协同效应,共同影响且可能以不同的影响函数关系影响着环境的每个角落。故环境的研究问题非常复杂,如何去研究环境问题,在研究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抓握着哪种观念和方法则是让我们少走弯路的法器和利剑。而这个法器和利剑的寻找就需要依靠现代科技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去指导,去领悟,并以现代科技哲学原理作为主导线,去为环境问题的研究指明前进的方向。
2. 环境问题的精髓所在
环境问题是困扰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关键问题,一个国家安康与否,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工作做得完善好坏与否,也就是所这个国家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否给于这个国家以治安良好、国泰民安、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外无骚扰、内无忧患等等。一个世界的发展问题也和这个世界的环境问题密切不可分割,世界的发展问题归结一点是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问题。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则在于影响环境的各个因素能否和谐存在并和谐制约和谐彼此作用等,归结为环境的和谐问题。也就是世界的发展问题归结为环境和谐问题能否解决。而环境和谐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分析环境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人类或大自然的力量让其自然和谐地相互存在和相互制约及相互作用。环境中包括众多因素,有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中包括有人口、区域、经济和文化及理念等等,自然环境包括有地形地质环境、水文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等等。环境和谐问题则包括这些环境子系统和谐问题等等。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无不开始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也不例外。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
因此,保证环境和谐对保障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环境和谐是环境问题的精髓所在。
3. 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环境和谐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对环境和谐问题的解决其目标有不同的层次和广度和深度之分等,有解决小区域小范围的环境和谐问题,有解决大区域大范围的环境和谐问题,有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和谐问题,有解决矿山开采和当地区域经济环境和谐等问题,有全方位全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的问题。但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显然小区域的小范围的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区域人口、区域经济和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乃至于有宽方位大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中众多因素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也不能成为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全方位全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的问题中,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和交织作用在一起的众多因素、众多矛盾、众多方面、众多关系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等才能成为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笔者在此定义全方位全范围包涵广泛人类社会、资源、全球经济和生态及人文等众多领域广大范围的环境的问题中,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和交织作用在一起的众多因素、众多矛盾、众多方面、众多关系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制约、和谐作用等合乎逻辑、合乎常理、合乎原则、合乎法则等等这些处理环境和谐问题的方式、方法、法则和原理甚至真理称之为环境论理。也就是说环境和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为环境论理。
4. 环境论理必须遵循的现实依据
如何去实现环境和谐,综上所述,我们就是要密切遵循和执行环境论理,按环境论理问题去办事,按遵循环境论理的准则去维护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背离环境论理去处事,则必然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是环境得不到和谐,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不可能可持续地发展。
那么有人要问,环境论理的遵循有没有必要,前面也阐述了一些原因,后面将谈到环境论理必须遵循所存在的现实依据。环境论理遵循问题的提出、形成和演进有其自身最直接、最根本的现实基础。其缘由有:
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始终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主题,当代人类面对的生存问题,尤甚于先前,如今世界人口众多,人均所占有的资源相对于先前是越来越少,资源是越来越匮乏。当代人类面对的生存问题并不是生活资料的不足,而由于对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挥霍造成的资源匮乏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现代人们所应关注的,不是把人作为主体绝对化,也不是无限夸大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而应该是关注人们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和约束自己,为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更好的规范人类的实践行为。
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方面,实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不但是环境和谐追求的目标也是环境论理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人类实践不断追寻的目标。环境论理也必然关涉到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为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
人们曾一度认为人类是整个世界的主宰,自然界仅仅具有作为人类的资源的工具,这种从认识论上颠倒了人与世界的位置关系,在这种认识中,对象是被给与的,是在先天认识活动中北构造的,而人类理性却改变了其自身的地位。这样,主体先天认识结构就成了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核心。然而当局者昏,当人类把原本统一的大自然支离剖解的时候,大自然的整体性就被破坏了。在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伴随着工具理性的无往不胜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主体的自我意识逐渐膨胀并越来越甚,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是从人类主观意识方面对环境和谐问题负面作用来说;另一方面,工业文明的最大负效应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而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加以环境的不和谐问题。等等这些众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引起精神领域的异化和环境危机,迫使人们不仅对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观念重新审视,更重要的是在意识和伦理两方面,得及时有效地做出回应。
忽视环境伦理的存在将导致:(1)对各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真实利害关系的忽视;(2)忽视内在价值的惯习,而这一价值的重要性在考虑终极目标时必须权衡的。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环境伦理概念中,纳入到环境和谐研究中来,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存在伦理关系的,将其归结于环境和谐研究中则为环境伦理,建立基于环境和谐基础上的良好的环境伦理理念和并加以严格遵照和执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和谐研究发展的需要。
5. 环境伦理的内涵
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就非得承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局限性和负面性,而尊重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性,把大自然的整体稳定和平衡作为人类主体行为的绝对限度。而这个限度就是我们在处理环境和谐问题中必须遵循的环境伦理的内涵之一。
人们在处理和协调人类与大自然德关系时,应该始终将环境伦理作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次根据而存在,在人类生活中,人们必须自主地遵循环境伦理的原则和法规,在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大自然的索取以满足自身的需求的同时,应该将人与自然世界变为真善美相和谐相统一的结合体。环境伦理是对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真切关心,也是对人类社会的自身存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以深层次的人文环境和谐观念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来规范和约束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来真实关切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展望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在追寻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的道路上,环境伦理作为一种对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的回应,它也就是环境和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规定人们在处理环境和谐问题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该这样去做,即规定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和确定。建立和执行环境和谐的终极目标——环境伦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所有上面所述为环境伦理存在的现实依据,这些现实依据使人类自觉地做到:在现实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类在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需要不断优化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组合而逐步达到环境和谐,最终归宿到人类社会、资源和环境共同协调和谐共存,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环境得到优化净化,人类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个环境伦理必须是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
6. 构建良好健全环境伦理的主要益处
构建与资源和环境相适应文明的良好环境伦理,就应该立足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着严于多极主体共存的生存场景,重新审度人类社会自身的存在立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良好和健全的环境伦理的构建应该以内在于自然与超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地。
第一、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内在于自然和超自然的统一前提。人是一个既具有自然生命属性,又具有超自然生命属性的矛盾存在。这句话表明:一方面,人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具有依存关系,人源于自然,并必归于自然,是自然的产物,是其一部分,绝不可能脱离自然,这意味着将人万能化神化是错误的。故人类在求得生存改造自然从环境中索取资源时应是能力非无限性的;另一方面,人是动物,但是高级动物,具有思维,具有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非普通动物简单地适应自然,而是影响自然。人已经不再是像简单动物一样屈从生命本能,而是具有能支配自己生命活动的能力。对于人类的这两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方面,人类应该对自身的行为有评价、有约束有规范,要顺应自然而生存,并保护自然万物,维持自然法则和秩序,从而实现真正辩证协调的统一,否则环境的和谐将遭到破坏。
第二、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前提。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去关切人类的存在,规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揭示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实质,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人只有在自身内部形成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特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造就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有机统一。
第三、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天人合一的桥梁。在中国古代哲学,常提到要天人合一,我国儒家、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和天(自然环境)是互相感应的,是密切联系的,人道和天道只有在和谐一致的条件下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而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唯一桥梁,只有构建良好健全的环境伦理才能让人们自觉遵循人道和天道的和谐一致。
7. 结语与建议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经济和资源及环境四大因素组成的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做到环境和谐,处理好环境和谐问题,而要处理好环境和谐问题,就比须构建良好健康的环境伦理,树立并遵循这一环境伦理去指导和规范及纠偏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工作,最终达到环境和谐的最终目的,使环境大家庭中各个因素都得到健康有序的和谐共处,并最终达到最佳有序的交织存在,以此让人类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最终达到我国道教所追求的太极盛世。
参考文献
[1] 林超然,孟宪俊,殷正坤.现代科学哲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2] 唐士志,周锦文,方乃武等. 哲学的自然科学例证[M], 长春,吉林出版社,1981。
[3] 韩树英. 通俗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4] 王妍.环境伦理追求的终极目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10-15。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6-1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