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江南的封面
走进乌镇,仿如走进一卷古画,那一洞洞石栏拱桥、一道道过街券门、一座座深宅大院、一处处河埠廊坊,仍是旧时模样。
乌镇的东栅景区由几条小河、河边的枕水人家以及各种民俗陈列馆和纪念馆构成。白天的乌镇安然娴静,河埠岸头杨柳依依,水边的民居恬淡地看着自己在水中清丽的倒影,偶有小船驶来,但闻桨橹声声,水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又很快弥合。傍晚的乌镇,斜阳历历,为河水洒上一层薄薄的离愁,蛙声几许,和着旅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入夜,灯亮了,乌镇忽然换上了一副清亮的容颜,青色的灯光照亮了青色的屋壁,又在离离的水中投下略显寒意的光影,似乎在暗自思忖一段不能忘却的心事。
东栅的江南民俗馆告诉你江南人是怎样过节的: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信步走去,看见那一组组精彩的蜡像勾画出了一幕幕婚丧嫁娶的话剧,关于寿庆礼仪、关于婚育习俗、关于生老病死、关于寻常人们的寻常生活。
来到乌镇,不可不提的是三白酒和蓝印花布。在东栅的三白酒作坊里,你可以看到酒的整个酿造过程:糯米蒸煮成饭,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拌入饭中,然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密封,捂实。数日后,倒出酒浆,再封好缸盖捂实。经过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这样古老的酿酒方法也许只有在原汁原味的枕水人家里才能亲眼看到。而满街飘扬的蓝印花布又是乌镇的另一个关键词。关键到何等地步?乌镇的女孩儿们从出生、成长、出嫁、为人母,整个人生历程都伴着蓝印花布的呵护,它是乌镇蓝色的梦幻,也是诗人心中湿漉漉的江南。在东栅的宏源泰染坊,同样一个古老的手工作坊,你可以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晒干等过程亲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最后的枕水人家
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大运河。站在运河与乌镇内河相连的望津桥上,极目远眺,江天茫茫,宽宽扁扁的货船穿梭往来,两岸农田如棋。
乌镇的枕水人家,赶集也是在水上。脚踏绿篷车的当地人既做司机又做导游,载着我们来到旧时的一处米铺,当地人称其为“林家铺子”。秋树掩映下的老屋已经破败,但发达的水路和无处不在的小桥令人仍可想见当年的繁盛:八方来船挤满了河道,客人吆喝,店家应承,装了米的船更向水下沉入几分,慢悠悠地划向河两边的水阁,或茶馆、或肉铺、或小吃店、或豆腐摊,开始了寻常百姓的一天。
在当地人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一户明末的老宅参观。这是一处古钱庄,门庭前有两道飞檐,檐下有足足三道横楣,镂空雕刻着花树鸟兽图案,第三道横楣正中的四个隶书标明其先祖的称谓。朱红色的廊柱已经褪为淡红色,但垂柱和花窗工巧精致,几进院落,庭廊深深,均颇考究,当年主人家的昌盛可略见一斑。
走出钱庄人家,在青石板的老街上扣步而行。仰望,头顶只有一缕如线的天空;远望,纵排开来的门洞恰好一洞套一洞,三个洞口上方,留出两片幽蓝的天空。走在曲折幽深的弄堂里,不时被横斜的树枝或人家园中探出墙来的蔷薇搔挠。想象自己正是古时的一个少女,在光可鉴人的青石板上勾画着自己的青春梦想。
又走过几座形态不一的拱桥,我们来到了乌将军庙。唐朝的乌将军是乌镇的地方保护神,据说那株巨大的绿叶银杏树就是他的化身。我们踏上古桥,桥已经年久失修,桥面的砖石斑驳凌乱,草枝从桥拱探出头来,似乎想诉说什么。走下古桥正是乌将军庙,庙里的石狮、擂鼓、影壁静默地接受着今人的垂询;而那棵银杏树,仍旧向天而立,守候着乌镇的祥和与安宁。
走出乌镇,恍若走出了千百年来由水和桥交织而成的江南好梦。梦醒来,我们的脚步即将远去,而乌镇的水仍旧流淌。
走进乌镇,仿如走进一卷古画,那一洞洞石栏拱桥、一道道过街券门、一座座深宅大院、一处处河埠廊坊,仍是旧时模样。
乌镇的东栅景区由几条小河、河边的枕水人家以及各种民俗陈列馆和纪念馆构成。白天的乌镇安然娴静,河埠岸头杨柳依依,水边的民居恬淡地看着自己在水中清丽的倒影,偶有小船驶来,但闻桨橹声声,水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又很快弥合。傍晚的乌镇,斜阳历历,为河水洒上一层薄薄的离愁,蛙声几许,和着旅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入夜,灯亮了,乌镇忽然换上了一副清亮的容颜,青色的灯光照亮了青色的屋壁,又在离离的水中投下略显寒意的光影,似乎在暗自思忖一段不能忘却的心事。
东栅的江南民俗馆告诉你江南人是怎样过节的: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信步走去,看见那一组组精彩的蜡像勾画出了一幕幕婚丧嫁娶的话剧,关于寿庆礼仪、关于婚育习俗、关于生老病死、关于寻常人们的寻常生活。
来到乌镇,不可不提的是三白酒和蓝印花布。在东栅的三白酒作坊里,你可以看到酒的整个酿造过程:糯米蒸煮成饭,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拌入饭中,然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密封,捂实。数日后,倒出酒浆,再封好缸盖捂实。经过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这样古老的酿酒方法也许只有在原汁原味的枕水人家里才能亲眼看到。而满街飘扬的蓝印花布又是乌镇的另一个关键词。关键到何等地步?乌镇的女孩儿们从出生、成长、出嫁、为人母,整个人生历程都伴着蓝印花布的呵护,它是乌镇蓝色的梦幻,也是诗人心中湿漉漉的江南。在东栅的宏源泰染坊,同样一个古老的手工作坊,你可以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晒干等过程亲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最后的枕水人家
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大运河。站在运河与乌镇内河相连的望津桥上,极目远眺,江天茫茫,宽宽扁扁的货船穿梭往来,两岸农田如棋。
乌镇的枕水人家,赶集也是在水上。脚踏绿篷车的当地人既做司机又做导游,载着我们来到旧时的一处米铺,当地人称其为“林家铺子”。秋树掩映下的老屋已经破败,但发达的水路和无处不在的小桥令人仍可想见当年的繁盛:八方来船挤满了河道,客人吆喝,店家应承,装了米的船更向水下沉入几分,慢悠悠地划向河两边的水阁,或茶馆、或肉铺、或小吃店、或豆腐摊,开始了寻常百姓的一天。
在当地人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一户明末的老宅参观。这是一处古钱庄,门庭前有两道飞檐,檐下有足足三道横楣,镂空雕刻着花树鸟兽图案,第三道横楣正中的四个隶书标明其先祖的称谓。朱红色的廊柱已经褪为淡红色,但垂柱和花窗工巧精致,几进院落,庭廊深深,均颇考究,当年主人家的昌盛可略见一斑。
走出钱庄人家,在青石板的老街上扣步而行。仰望,头顶只有一缕如线的天空;远望,纵排开来的门洞恰好一洞套一洞,三个洞口上方,留出两片幽蓝的天空。走在曲折幽深的弄堂里,不时被横斜的树枝或人家园中探出墙来的蔷薇搔挠。想象自己正是古时的一个少女,在光可鉴人的青石板上勾画着自己的青春梦想。
又走过几座形态不一的拱桥,我们来到了乌将军庙。唐朝的乌将军是乌镇的地方保护神,据说那株巨大的绿叶银杏树就是他的化身。我们踏上古桥,桥已经年久失修,桥面的砖石斑驳凌乱,草枝从桥拱探出头来,似乎想诉说什么。走下古桥正是乌将军庙,庙里的石狮、擂鼓、影壁静默地接受着今人的垂询;而那棵银杏树,仍旧向天而立,守候着乌镇的祥和与安宁。
走出乌镇,恍若走出了千百年来由水和桥交织而成的江南好梦。梦醒来,我们的脚步即将远去,而乌镇的水仍旧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