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提炼。经济学对人性的理解简洁而深刻,同时也是片面狭隘的,这决定了经济学在具有强大现实解释力的同时却又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经济人”假设不断地遭受着人们的批判和修正。然而综观已有的批判,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是盲人摸象般地从某个角度进行的批判,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缺乏内生性。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学对复杂的人性缺乏全面的认识。人性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要想真正完善“经济人”假设并解决由其引发的经济学困境,必须提出一个统摄人性全貌及其动态性的假说。人性谱系假说的提出便是一
【机 构】
: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提炼。经济学对人性的理解简洁而深刻,同时也是片面狭隘的,这决定了经济学在具有强大现实解释力的同时却又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经济人”假设不断地遭受着人们的批判和修正。然而综观已有的批判,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是盲人摸象般地从某个角度进行的批判,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缺乏内生性。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学对复杂的人性缺乏全面的认识。人性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要想真正完善“经济人”假设并解决由其引发的经济学困境,必须提出一个统摄人性全貌及其动态性的假说。人性谱系假说的提出便是一个初步尝试,这个假说认为人性是从物性到神性的连续“谱系”,是经由“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两方面通”。这样一来,人性谱系假说便将传统经济学点状、离散、静态的人性假设拓展为线性、连续、动态的人性假设,较为全面地囊括了人性的丰富性。人性谱系假说能够统一现有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各种批判,并且能够为当今众多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其他文献
张老师,我看过一些书,回忆西南联合大学那些有趣的故事。我知道,您也曾就读于西南联大,所以,也想请您给我讲讲您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已经很难找到个安宁的地方。我的老家武汉,当时已经成为沦陷区。
“核心”对“边陲”学术文化的长期影响与全面支配,不仅造成了台湾地区整个文化传统的严重“萎缩”,而且也造成了台湾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彻底“迷失”。社会科学“中国化”运动的兴起,正是在“核心一边陲”结构部分松动之后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界为重建学术主体性而做的一次重大努力,是反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学术“殖民”、追求学术独立的一场重要抗争。至于这场运动由早先的方法论反思向稍后的研究典范转移之推展,一方面固然与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领域的“典范革命”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则与台湾社会由“
按照演化心理学的观点,现代智人的心智结构在采集一狩猎时代就已基本定型,并通过遗传方式从那个时期延续到了现代工业社会。因此,社会演化对于人类心智结构的后天修正作用不可被过分高估,因为这些后天因素始终会受到先天因素的牵制。按照这一观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观就完全可以得到一种全新的解读。按照这种新解读,马克思所描述的异化现象实为从采集一狩猎时代演化而来的智人大脑在突然面临工业文明的新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心理不适症,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压迫给劳工所造就的痛苦,实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信
作为制度引进之国或地区提升自身制度的一种手段,制度引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所引进制度进行适应性制度嫁接而厚植制度引进之国或地区本身制度创新的潜能,以实现制度生根。不同性质的市场结构对制度引进厂商及产业的适应性制度嫁接成本、参与制度引进竞赛的厂商数量以及制度生根本身各自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与制度引进相关的制度创新存在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对产业的制度学习具有乘数效应,并可藉此加速在产业层面形成相关制度基础及产业共有制度能力。溢出效应对制度生根具有正向影响效应,且溢出效应更强与竞争强度更高的市场结构更利于实现并
晚明美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濒临解体、市民社会酝酿生成的历史背景上展开的。其主题是审美精神的“化雅入俗”。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以小说美学为主体,在“史”与“稗”之争中,伸张“稗”自身的“俗”的文化价值,不仅强调“稗”的通俗娱乐的感染力,而且主张它具有“史”不能具有的情感教化作用。其二,以戏剧、音乐美学为主体,由汤显祖为代表的泛情主义不仅倡兴了以“情”为主题的俗文艺的创作、流行,而且对传统的“雅”的文艺产生了“化雅入俗”的改换运动,使“雅乐”成为“俗乐”的一个表现形态。其三,以建筑美学为主体,确立“长物
靠长期刺激投资高增长来维持经济增速是不可行的。不断下降的资本利润率最终导致私人部门投资意愿缺乏。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资本将大量外流寻找利润更高的栖息之地。索洛模型未考虑资本跨国境流动对分析对象的影响。在拓展模型中,经济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为发达国家,已实现平衡增长,低储蓄率;另一个为后发型国家,处于追赶阶段,高储蓄率。随着“产出-资本比”变化,后发型国家的资本利润率优势将逐渐消失,其追赶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外资流入;第Ⅱ阶段——资本流出;第Ⅲ阶段——平衡增长。第二阶段起点是人均资本增长路径
吴兆路认为,中国学首先包含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概括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国内对上述各领域做出的对等交流;方铭认为,中国学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贡献,是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一个世界的视角,把中国的过去和未来纳入到世界文明这个大家庭之中;王振复则认为,作为文化传播学的特殊门类,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从“汉学”到“中国学”称名的改变,从所谓对“历史之中国”到偏重于“现实之中国”的研究,这一中国学人文主题的转换,正在不断重塑“中国形象”;就“现实之中国”研究主
关凯认为从文化的角度反思“边疆”概念,分析这一概念在当下语境中的文化指向及其意义,可以揭示其所包含的指涉民族国家建设工程的政治意涵。纳日碧力戈认为萨满巫觋可在意象中超越“中土”的盈缩,也可在隐喻中打造公民和谐、人群团结的共同“语法”,重构勾连南北中国的意识形态根基。王东杰认为中国又并非一个完全自足和封闭的叙述单位,其内部的诸多历史现象,必须采用多个文明视域以观察中国史。韦兵认为历史上天下的“弹性”兼容多维度、多层面的表达和实践,既包括把众多族群绾合在一起的“一”,也有保留相对独立的“多”,提供给夷、夏互动
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进步”,现代性在确立“正义”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逆”量。正是这“正”与“反”的对峙、抵抗、辩解与合谋,演绎出现代文明的奇迹。而“去存在”的存在、“负增长”的增长、“隐结构”的结构、“潜规则”的规则、“反文化”的文化、“无意识”的意识、“伪道德”的道德、“拟真实”的真实、“亚稳定”的稳定、“不公正”的公正,则绘就了现代性“正义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图式。它揭秘了现代性成就的黯然与失落,映现了人类智慧的宽度与限度。现代性中的“逆”既是对现代性的强化,亦是对现代性的消解。如
大学生潜在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的外化经济效益延迟产生的特殊资本形态,它对主体行为的作用主要通过生理机制、动力机制、内外转化机制和交互作用机制而产生。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潜在心理资本水平居中,且作为潜在心理资本外化行为绩效参考变量的学生科研成绩偏低,因此,必须运用分层梯度开发的渐进积累方式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并实现积极心理向学习实践和科研创新活动的有效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