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课文,更需要放眼课外;它需要点滴积累,更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一、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成长得益于课外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预习,感知教材,弄清字词的意思,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以及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前,笔者让学生先了解三国的形成、鼎立及衰败的过程,了解曹操、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把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用兵多疑、鲁肃为人诚信、周瑜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分析得非常透彻,甚至还掀起了一阵“三国热”。
2.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找寻课文的语言规律,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如理解了哪些语句、课文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解读和品味课文。
3.积累内化训练
学生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积累和内化情感,所以教师可以选择阅读教学这一途径,促进学生语言材料的内化。如下课后,笔者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感悟和吸收,并把喜欢的部分记录下来,丰富词汇。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才能写得充实。
4.读后仿写
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仿写、叙写等练习,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方法。如在教学完《三味书屋》后,笔者要求学生仿写《我的小屋》;教学完《爸爸和书》后,笔者布置《我的爸爸》的仿写练习;在教学完《爬山虎的脚》后,笔者要求学生仿写关于植物的文章。笔者正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性地写,最后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从此爱上写作。
二、从应用入手,让学生学会作文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许多学生都对写作感到头痛,认为没有内容可写。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不注重阅读和积累。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表达真实感受,学生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1.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写作中,学生无从下手,是缺乏观察的原因,对身边的人或事熟视无睹。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在写人物时,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特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在写动物时,学生一定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在写植物时,学生一定要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笔者曾经把植物、动物、玩具带到教室,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围绕写作主题取舍材料
当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材,思考选择哪些更新颖、更有说服力的材料,重点写、详细写哪些材料。如在写“一个熟悉的人”时,笔者先让学生确定中心,即写谁,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等学生确定好以后,笔者再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剔除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以避免文不切题、离题万里。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写作方法。
3.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文章缺乏吸引力。于是,笔者从说话训练开始,每天让学生评说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坚持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笔者还定期举行讲故事、朗读比赛等活动,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在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中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嵩峰乡中心小学)
一、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成长得益于课外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预习,感知教材,弄清字词的意思,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以及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前,笔者让学生先了解三国的形成、鼎立及衰败的过程,了解曹操、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把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用兵多疑、鲁肃为人诚信、周瑜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分析得非常透彻,甚至还掀起了一阵“三国热”。
2.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找寻课文的语言规律,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如理解了哪些语句、课文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解读和品味课文。
3.积累内化训练
学生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积累和内化情感,所以教师可以选择阅读教学这一途径,促进学生语言材料的内化。如下课后,笔者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感悟和吸收,并把喜欢的部分记录下来,丰富词汇。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才能写得充实。
4.读后仿写
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仿写、叙写等练习,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方法。如在教学完《三味书屋》后,笔者要求学生仿写《我的小屋》;教学完《爸爸和书》后,笔者布置《我的爸爸》的仿写练习;在教学完《爬山虎的脚》后,笔者要求学生仿写关于植物的文章。笔者正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性地写,最后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从此爱上写作。
二、从应用入手,让学生学会作文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许多学生都对写作感到头痛,认为没有内容可写。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不注重阅读和积累。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表达真实感受,学生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1.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写作中,学生无从下手,是缺乏观察的原因,对身边的人或事熟视无睹。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在写人物时,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特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在写动物时,学生一定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在写植物时,学生一定要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笔者曾经把植物、动物、玩具带到教室,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围绕写作主题取舍材料
当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材,思考选择哪些更新颖、更有说服力的材料,重点写、详细写哪些材料。如在写“一个熟悉的人”时,笔者先让学生确定中心,即写谁,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等学生确定好以后,笔者再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剔除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以避免文不切题、离题万里。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写作方法。
3.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文章缺乏吸引力。于是,笔者从说话训练开始,每天让学生评说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坚持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笔者还定期举行讲故事、朗读比赛等活动,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在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中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嵩峰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