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霸成为小商贩
40岁的徐艳是自由职业者,家住江苏省扬州市。8岁的李沐霖是扬州邗江区美琪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绩优异,性格乖巧。
徐艳发现,孩子因为长时间坐在室内学习,身体素质变差,经常感冒咳嗽。徐艳希望儿子可以健康成长,为了让他走出家门,她常常带着儿子做公益活动,但是儿子的改变却不大,这让徐艳很苦恼。
2013年中秋节,徐艳请亲朋来家里吃饭,她和丈夫在厨房里忙活。李沐霖和堂姐在房间里不知捣鼓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走到厨房门口,说:“妈,我跟姐姐去楼下玩一会儿,吃饭时你叫我。”忙得不可开交的徐艳同意了,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晚上六点多钟,饭菜做好了,徐艳下楼去找孩子。在小区里转悠了一圈,没见着儿子人影,徐艳急了,大声喊着儿子的名字。小区广场那边传来回应声:“妈妈,我在这里。”徐艳快步走过去一看:姐弟俩把玩具都摆在地上,做起了小摊贩,其中有不少价格不菲的新玩具,可他们胡乱几元钱就给卖了,徐艳忍不住想发火。
一个小时后,李沐霖才收摊回家,玩具总共卖了73元。徐艳问:“你怎么想起来卖玩具的?”李沐霖低着头:“姐姐说,她的学校有个小妹妹生病了,需要钱看病。这些玩具我平时都不玩,卖掉后可以把钱捐给小妹妹。”徐艳惊喜交加,马上表态:“你做得很好。别人遇到困难,咱们就该帮一把。”“妈妈,你不怪我吗?”“不怪,你做的是好事,妈妈全力支持。”
回到家,李沐霖兴高采烈地跟家人说起了卖东西的经历。徐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孩子既然对摆摊这么感兴趣,恰好家里旧东西多,那么让他在小区里摆个摊,不仅能锻炼他的表达能力,也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几天后,徐艳把李沐霖的一些旧玩具收集起来,母子俩在小区广场摆摊售卖。恰逢周末,小区广场有不少孩子,大家都被吸引过来。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的女儿走过来,李沐霖趁机推荐道:“阿姨,你看看这个木马椅子,小妹妹一定会喜欢。”年轻妈妈摇摇头:“我家宝宝太小,坐不了那个椅子。”
眼见阿姨带着孩子就要走了,李沐霖拾起一个拨浪鼓摇了起来:“这个小妹妹肯定能玩。你听听这声音有多响啊,我妈妈说我小时候最喜欢这个玩具了。小妹妹拿在手里摇,你听见声音就知道她在哪了,不怕找不着。”见小妹妹伸手来抓,李沐霖把拨浪鼓放在了她手上:“阿姨,你看,小妹妹多喜欢。”年轻妈妈被说动了心,最终掏出5元钱买下了拨浪鼓:“小朋友,你挺会做生意的。”李沐霖害羞地笑了。
每到周末,徐艳都会带着儿子摆摊。半年下来,李沐霖不仅胆子大了,口才也变好了。
小孩的店
2014年10月中旬,小区门口有个商铺招租,徐艳有了新主意,想给儿子开一个店。可是,丈夫不同意:“孩子还小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这店一旦开起来,进货、销售都是问题,谁帮孩子打理?”李沐霖向爸爸保证:“这个店只在周末开门,从周一到周五,我还是会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徐艳告诉丈夫:“孩子好不容易有喜欢做的事,我们为什么不支持?”最终,徐艳跟店主签订了一年的合同。
为了让店铺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小店被分成了几个区域,有商品区,也有帮他人代售的“格子铺”,还有义卖区。卖东西所得的钱,一部分作为店铺的日常开销,一部分拿出来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李沐霖为小店取名“小孩的店”,他告诉妈妈:“这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小朋友只要到了这里,都是好朋友。”
2015年1月10日,“小孩的店”正式开业。店里来客人了,李沐霖立即上前打招呼、给客人介绍商品。一些第一次当店员的小伙伴,看着李沐霖推销成功后也纷纷效仿着他的样子招揽生意。没有客人时,李沐霖就带着小店员一起整理店里的东西。第一天营业,小店的营业额是230元。李沐霖把钱分成3份,存进储钱罐:一份用来交水电费和房租,一份用于进货,一份捐献做慈善。
很快,“小孩的店”就成了附近小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李沐霖拿出“小掌柜”的派头,给大家排了工作岗位序号,让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
2015年3月初,李沐霖跟妈妈提出,他想办一个“旧物换旧物”的活动——每个参与的小朋友写一段介绍自己商品的话或是物品背后的故事。活动结束后,他们将选出一个“最有意义的玩具”,获得“小孩的店”“终极好帮手”的荣誉称号。徐艳觉得儿子的想法特别有创意。
所有为活动做宣传的事宜,李沐霖都亲力亲为,不让徐艳插手。活动那天,李沐霖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排工作,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结对子,一起布置会场,展位上摆满了小朋友们的旧物。上午9点钟,活动开始。小朋友们一边阅读着别人的“旧物故事”,一边推销自己的旧物。
最终,刘思绮小朋友的“爷爷的小推车”获得“最有意义的玩具”称号。据刘思绮妈妈介绍,这个小推车是小思绮爷爷在孙女3岁生日时,亲手制作的礼物,意义非凡。为了把这件东西展示给别人,小思绮特意花两个小时写了一篇“旧物故事”:“爷爷是个农民,他一辈子只跟土地打交道。妈妈说爷爷很少来我们家,来了之后也嚷着要早早回去,我知道他是不适应城里的生活,是想老家的土地。可爷爷更挂念的是我,这个小推车是爷爷亲手给我做的。我知道,他爱我,就跟爱他地里的庄稼一样,我们都是他的心肝宝贝。”
接过“终极好帮手”的荣誉证书,刘思绮的妈妈对徐艳说:“孩子们虽然很小,但努力做一件事的样子,真的让人刮目相看。不给他们一个平台,我们做家长的真看不出来他们的潜力。”
给孩子一个折腾的舞台
2015年7月20日,堂姐一家要去云南旅游。李沐霖知道后,缠着堂姐帮他带些特色产品。堂姐回来后,给他带了几条色彩艳丽的傣锦围巾和造型独特的竹编制品。
傣锦围巾刚被挂在店门口,就有不少人来问价。一个女孩好奇地问:“傣锦是什么材质的?”李沐霖只能遗憾地摇摇头。回到家,李沐霖特意让妈妈帮他在网上查傣锦的历史——傣锦,是流传在傣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主要产地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竹编和傣锦一样,也是傣族人最具特色的工艺品。李沐霖一边看一边记录,不知不觉中扩展了知识面。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造成多名人员伤亡。从网上看到消息后,李沐霖提出,通过小店的义卖活动为大爆炸受灾的群众捐款。考虑到自己人单力薄,在老师的支持下,李沐霖和班里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分成10个小组,卖起了旧玩具。一天的义卖结束后,他们总共筹集了七百多元。钱虽然不多,却是孩子们的心意。
2015年10月10日,“小孩的店”迎来一周年纪念日。李沐霖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将开店以来所赚的钱拿出来,买了各种零食、饮料放在店里,请附近的小朋友来吃。看着忙碌的李沐霖做事情细致周到,家长们纷纷向徐艳取经:“你家孩子真棒,你有什么教育经验吗?”
徐艳摇摇头:“我没有啥经验。其实,只要你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自己长大的;你什么事情都为他考虑,反而束缚了他的成长。”徐艳告诉大家,儿子经过这一年来的磨练,不仅锻炼了胆量,也有了责任心,有了自己的人脉和“朋友圈”,最重要的是,他有了走出门“闯世界”的勇气,不会再把自己关在家里。
2015年11月29日上午,徐艳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关爱孩子视力讲座”的宣传帖,呼吁家长们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她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讲座现场,既测视力又做游戏,在活动中促进亲子关系,教会孩子成长。
编辑 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