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针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问题,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适时提出了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决策与部署。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央的决策部署开启了我国责任建设时代。因为,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单靠社会某一个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等各有关方面各自承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保障可持续发展。政府实施责任行政,企业实施责任生产经营管理,民众实施责任投资消费。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及本质特征
我们大体上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和地区。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诉求的萌芽与实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作为一种理念的孕育与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而作为一种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情。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走进国人的视野、思维和行动,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事情。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认为,企业在追逐营利、对股东(资本所有者)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履行对其他各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在这里,“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债权人、工会、供应商、顾客、消费者、社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生态环境等;“社会责任”包括尊重并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增加就业并稳定福利增长,确保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合理、节约、循环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恪守商业伦理道德,诚信守法,反对商业贿赂;关注公共健康,维护公序良俗,贡献公益事业,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利益实现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企业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民社会力量推动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立体型的责任体系。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今时代,企业社会责任正在发展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模式、竞争方式和管理战略。从国际发展趋势到党中央战略部署,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企业微观经济竞争方式转变,都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到了时代的前列、推上了发展的议程。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应对员工、对消费者、对供应商负责,要求企业发展充分顾及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企业与社会实现互利共赢。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理念,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诠释和体现。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也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同时,从更深层次上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制度基础、创造了历史契机。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在于,促使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完善自身吸纳就业和裁减员工的制度与机制,注重考虑资本替代的综合效益,注重考虑投资与扩大再生产对增加就业的重要效应;促使企业保障员工权益,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权益和收入与福利权益以及精神文化权益,等等;促使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遵守市场秩序,妥善处理劳资纠纷、营销纠纷,自觉维护民主政治与公平正义;促使企业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安全生产、职工生活、医疗保险等方面达到法定的、采购商要求的或国际通行的标准。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在于,促使企业克服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顾及子孙利益,并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促使企业克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考虑利润、不考虑环境代价的利己主义行为。实践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柔性约束与刚性约束的“双管机制”,是抑制企业在环境方面的短期行为和利己主义行为的最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需要企业履行对环境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包括维护公共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等。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在于,促使企业履行资源节约责任,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双管机制”也可有效抑制企业在耗费资源方面的“公地效应”。企业是耗费资源的最主要主体,也是节约资源的最主要主体。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在当今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正在由着重建设硬实力向硬、软两种实力协调并重的方向转变。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企业社会公信力、品牌影响力、产业凝聚力和供应链控制力等。拥有这些能力的企业,在资源配置、开拓市场、获得贸易机会、營造和谐以及低成本融资等方面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首先,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力和效率。企业通过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来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GSH总值),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凝聚力,不仅能够留住核心员工,而且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容易招募到优秀员工。
其次,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消费者/顾客的忠诚度。消费者正在日益变得成熟起来,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而且关注产品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生产出来的。对有品位、有素质的消费者来说,接受连基本社会责任都不履行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正在变得不可思议。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当美国人了解到一个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消极举动时,高达91%的人会考虑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
再次,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优化其所处的行政管理环境。善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容易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信赖和支持,并由此获得各类免检、绿色通道、便捷通关、表彰奖励、荣誉评价等优惠待遇,从而提高相关方面的效率,并大大降低相关方面的成本。
最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会付出短期成本,但从长远利益来说却可实现再造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和强化企业供应链体系的目的,进而赢得更高的美誉度、更多的顾客、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销售收入,最终获得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21家履行社会责任较多的企业的研究分析表明,因履行社会责任而最终提升财务绩效的12家,占比57.14%;财务绩效未升也未降的8家,占比38.09%;只有1家显示了赢利减少,占比4.76%。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填补当今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要求
事实表明,国内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企业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
第一,劳动权益方面。主要问题:拖欠员工工资、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不保障员工应有的社会保障、员工福利增长缓慢甚至不断下降以及漠视员工生命健康与安全等。其中,职业危害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仍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总数约达2亿人。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研究发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引发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其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工业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据官方信息,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其空气质量仍总体处于5级重度污染;我国目前约有3亿农民无法获得充足的清洁饮用水;约有40%的河流不再能够提供饮用水。
第三,自然资源方面。主要问题:浪费资源、过度耗费资源和资源不能循环利用。资源短缺加上资源的低效利用,正在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只有1.14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森林资源短缺,人均森林面积1.9亩、人均森林蓄积量9立方米,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8;矿产资源短缺,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
第四,商业道德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商业欺诈。例如,2003年轰动全国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今年“3·15”曝光的“欧典”事件等。二是商业侵权(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等9部门今年4月11日联合公布的“2005年侵犯知识产权十大案件”显示,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目前已十分严重。例如,安徽沈建韬等人涉生产假冒“中华”牌铅笔案,一次就查获假冒铅笔1,200万支,涉案金额达700多万元;天津、河南公安机关在2005年9月与美国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代号为“越洋行动”的行动中,成功侦破的一起特大跨国制售假药案,涉及11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商业贿赂。2005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出商业贿赂案件2,406件,案值达9.15亿元。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案例如:天津德普公司在1991-2002年的10余年间,向有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立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用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德普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在美国加州卷入一场涉嫌贿赂的讼案,一家美国公司以咨询费形式向其支付贿赂100万美元。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势必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如诱发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政府行政成本等,并最终损害和谐社会的构建。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迫于国际上的某种压力,而是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迫切的需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这项工程中,企业毫无疑问是主角。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只有将这种“外部性”在企業利益相关方组织里实现“内部化”,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因此,政府、非政府组织乃至公民个人,作为企业利益相关方,都应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来并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也都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和路径选择。
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路径选择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欧美国家的普遍实践,政府及政府部门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有作为:
第一,通过建立健全法规规章体系来督导甚或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毕竟要支付现实成本,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从战略高度出发,心甘情愿地去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初级阶段。基于道德规范或理想信念而缘起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不带有强制性,但基于法律规范而缘起的社会责任则必须带有强制性,企业必须加以履行。这就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通过将既符合国际通行作法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如纳税责任、环保责任、资源节约责任、安全生产责任、拒绝商业贿赂责任等,以法规规章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具有刚性约束力的企业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第二,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激励、引导、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及政府部门可采取宣传、教育、培训、咨询等各种有效措施和形式,帮助企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可引导社会公众不断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念,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热情关怀和积极评价,逐步形成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可建立一套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内容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支持体系,鼓励企业形成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可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使企业能够不断地生成和累积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能力即经济实力。
第三,通过建立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来促使企业达成社会责任要求。要加大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成本和民事刑事成本,防止出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反而输给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要不断表彰、激励和支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要有效打击从事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逃废债务、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商业欺诈等恶行的企业;要严厉制裁违反劳动法、公司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企业。由此,规制企业逐步进入严格履行强制性社会责任的轨道。
非政府组织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路径选择
考察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颇为发达的欧洲,行业商/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一,制定并推行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例如,德国零售贸易外贸联合会(AVE),在SA 8000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行业社会责任模式,简称“AVE模式”。AVE模式是德国惟一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行业解决方案。AVE模式自问世以来影响不断扩大,AVE认证已经得到德国和荷兰两国政府的认可。德国零售贸易外贸联合会的会员几乎都参加了AVE模式,荷兰零售贸易业的绝大多数企业也都开始实行AVE模式。据悉,德国零售贸易外贸联合会将利用3年时间对全球2500家供应商进行AVE标准审查。最终确实无法达到AVE标准要求的供应商,将面临失去德国市场的危险。在我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年6月正式推出《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即CSC 9000T,更适合中国国情。今年3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启动了CSC 9000T试点工作,并组建了专门的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成员企业及合作伙伴已发展到200多家。
第二,引导本行业企业有序参加社会责任认证。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已经很多。除去大量的跨国公司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守则、验厂标准外,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有SA8000、WRAP、AVE、BSCI等国外民间组织各自制定的认证标准。在繁多的社会责任标准面前,企业往往感到疑惑和茫然:到底需不需要获得某种标准的认证、怎样获得认证、获得认证有何意义和价值?这些都需要行业组织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信息渠道、组织系统以及与国外同类组织的联系等资源优势,对会员企业加以正确引导和澄清。会员企业即使参与某个或某些个CSR标准的认证,也要在行业组织的指导下理智地有序认证,而不是盲目地一哄而上。有的认证费用非常高昂,盲目申请认证得不偿失。也有的认证机构,出于某种商业考虑,对企业进行误导式宣传,在企业间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业界组织对会员企业进行这方面的权威发布和正确指导,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第三,强化行业自律约束。事实表明,有些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并非需要企业有意识为之。只要企业在这些行为方面达成自律约束,即完成了相关方面社会责任的履行。因此,从行业组织的角度而言,它只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机制来促使会员企业在相关方面达成自律约束,就等于它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出了贡献。譬如,对出口型企业,行业商/协会只要促使有关会员企业在有竞争力的出口方面达成了在出口定价、出口规模速度、出口市场布局等方面的自律约束,它就为促进出口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出口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避免贸易摩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也就是为出口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出了贡献。
第四,推动全行业践行高端社会责任。高端社会责任是指,积极认真地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部署,响应国家宏观调控,并在必要时舍小局顾大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整体性“责任效应”,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型、安全生产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等。这一类社会责任,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一般会缺失自身推进的动力,需要业界配合政府依靠一套完善的督导机制来加以推动。
企业在推行社会责任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企业,作为企业社會责任建设的主角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直接主体,在推行社会责任战略方面有着独特的路径选择。
第一,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管理战略。在当今时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作为战略层面的管理行为纳入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内。一是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将社会责任管理制度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即确保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性。二是要健全组织结构。可以设立社会责任战略发展部或社会责任管理部之类的机构,统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管理职能,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第二,在企业内部达成社会责任共识。譬如,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感性教育,使企业内部上下一致认识到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性认识和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共识。
第三,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愿景。企业社会责任愿景,是指企业在社会责任建设方面的总体构想、具体目标和基本价值观。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愿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路线图,它因企而异、因企制宜。我们试从创建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精神和塑造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三个方面来阐述企业社会责任愿景的构建。在创建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方面,要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与社会共赢的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重塑人的价值并努力创造条件促成人的价值的实现。在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精神方面,要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素养,特别是企业领导者要有社会责任理想与抱负;要将社会责任精神融入经营管理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使企业社会责任精神成为无处不在的核心价值观念;要达成经营效益与人性关怀的辩证统一,既要保证组织的效率性,又要使在组织中工作的每一分子能够找到生活的意义。在塑造企业社会责任形象方面,重点是领导人社会责任形象塑造、产品社会责任形象塑造和服务社会责任形象塑造,最终完成企业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
第四,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守则。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守则,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实施CSR战略、构建CSR愿景和建立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步骤。因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各种差异性,故企业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守则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很不相同。行动守则的重点,是回答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为公司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具体的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制定CSR行动守则,一是要搞好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二是要把握行动守则的动态性,从自身优势出发先行锁定某一方面问题的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变迁,不断地调整守则的内容,加大社会责任建设力度。三是要体现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造与重塑,注重员工能力开发与建设,注重员工幸福总值的培养与提升,注重工作绩效的评价与奖惩,注重公司内部环境友好,注重员工权益的维护和国家立法的遵守等。四是要确立供应链责任关怀机制,从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出发,通过制度和机制设计、合同条款设计以及实际验厂等手段,督导、示范、帮助上下游合作伙伴践行相关社会责任,并促动周边商业生态融入社会责任元素。五是要确立监督评价机制,包括自身社会责任承诺公示机制、对自身及供应链合作伙伴履行社会责任的定期评审机制、CSR监管、督办、纠察机制、与利益相关方对话沟通机制和CSR档案管理机制等。
时代的召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吹响了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号角。中央政府方面,国家国资委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列入2006年5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年3月支持成立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国家商务部在2006年度镁砂、氟石、滑石、碳化硅、矾土、甘草及甘草制品等6种工业品出口招标中,首次将“履行社会责任”条款列入投标资质标准。河北省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商务部的支持指导下,省商务厅自2005年7月开始,正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推进由欧盟资助的“河北省出口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试点及推广项目”(简称中欧CSR项目)。产业界方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今年3月正式启动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 9000T试点”工作。企业方面,河北圣仑进出口集团、河北五矿进出口集团、河北威远生物化工公司积极参加省商务厅中欧CSR项目试点,认真制定社会责任行动守则并开始实施;2005年9月,海尔集团、红豆集团、嘉陵集团、长安汽车集团等十几家企业共同发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北京宣言》;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经营范围覆盖面最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电网公司,今年3月1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2005社会责任报告》,开启了我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先河。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潮流正在涌动,企业社会责任时代正在悄然来临。有责任才有竞争力、有责任才有可持续、有责任才有和谐共赢,正在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