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弘扬良好师德的传统。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对于高校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弘扬良好师德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一直关心教育事业,对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传授知识、继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今天,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高校的师德建设,为人类和谐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高校师德建设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春秋战国时的管仲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同时期,人本主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师德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师德建设要始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教与学的结合。因此,提倡以人为本的师德,就是既要以学生为本,也要以教师为本。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但高校教师也是人,也是一个普通人,高校教师同样需要被社会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关心高校教师也是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谈到高校师德建设的时候,总是要求高校教师得多,关心高校教师得少。实际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一段时间内,高校教师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高校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高校教师的地位得不到尊重等,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关心高校教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包括关心高校教师的生活,关心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关心高校教师的家庭、子女,等等。高校教师接受了来自组织、社会的爱,就会把组织、社会给予他的爱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亲人、社会。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比空洞的口号更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高校教师是一个普通人也意味着高校教师和普通人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可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部分意志力薄弱的高校教师可能会经不起金钱、名利等的诱惑,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俘虏,做出违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也违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甚至违犯法律的事来。认识到我们的高校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对我们加强师德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并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加强正面宣传,让高校教师向各行各业中那些道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楷模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高校教师是一个普通人,这意味着他是社会的一个普通公民,要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时,也意味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道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身上既肩负着传递人类文明与知识的重任,也肩负着塑造整个民族道德的重任,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行为规范标准和道德素养。
二、高校师德建设要与时俱进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从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师德建设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师德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面内涵的过程。例如,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热爱学生,但新课程中的热爱学生具有了新的内涵。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爱就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只看学生的分数,甚至把学生作为自己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所以有人说,现在有些高校教师爱学生,是打着爱学生的旗号,实际上是爱自己,爱名利。因为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学生是一个有自己特有权利的法律主体,高校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一些高校教师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剥夺了学生自己的自由选择权,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都逼着学生学习,还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显而易见,这是对热爱学生的曲解,是缺乏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的表现。而真正的爱学生应该是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高校教师的引导下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从另一个角度看,高校师德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高校教师不断地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的过程。高校教师作为一个发展的人,其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比其他行业的人员更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发展。关注高校教师的道德发展,有助于克服师德建设中过分注重职业道德规范的强制性、制约性,忽略高校教师的道德自律、道德追求的弊端。只有当我们大多数高校教师不仅仅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看作一种外部制约,也当作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追求的时候,我们的师德建设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高校师德建设要强化责任意识
对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问题,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毛泽东说:学校一定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更是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在1989年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正确方向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政治意识淡漠,甚至政治倾向出现问题,那么知识储备越多,理论水平越深,产生的危害则越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教学科研方向是对党忠诚,面向学生,服务社会。要建设有责任意识的师德建设,就要提高高校教师自身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清醒头脑,不犯政治性错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加强教研队伍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核心。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广大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教学岗位神圣、高校教师岗位光荣的责任意识,不要妄自菲薄,增强对教育科研事业的光荣感;要把做好本职工作和实现历史使命的大背景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是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也是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精华之一,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步伐,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奋发有为。
四、结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高校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应被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的首位。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高校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参考文献:
[1]许晓曦,郭鸰.师德师风建设是引领校风建设的一面旗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61-62.
[2]杨恭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80-81.
[3]刘艳妮.刍议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6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弘扬良好师德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一直关心教育事业,对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传授知识、继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今天,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高校的师德建设,为人类和谐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高校师德建设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春秋战国时的管仲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同时期,人本主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师德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师德建设要始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教与学的结合。因此,提倡以人为本的师德,就是既要以学生为本,也要以教师为本。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但高校教师也是人,也是一个普通人,高校教师同样需要被社会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关心高校教师也是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谈到高校师德建设的时候,总是要求高校教师得多,关心高校教师得少。实际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一段时间内,高校教师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高校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高校教师的地位得不到尊重等,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关心高校教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包括关心高校教师的生活,关心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关心高校教师的家庭、子女,等等。高校教师接受了来自组织、社会的爱,就会把组织、社会给予他的爱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亲人、社会。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比空洞的口号更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高校教师是一个普通人也意味着高校教师和普通人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可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部分意志力薄弱的高校教师可能会经不起金钱、名利等的诱惑,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俘虏,做出违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也违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甚至违犯法律的事来。认识到我们的高校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对我们加强师德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并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加强正面宣传,让高校教师向各行各业中那些道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楷模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高校教师是一个普通人,这意味着他是社会的一个普通公民,要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时,也意味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道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身上既肩负着传递人类文明与知识的重任,也肩负着塑造整个民族道德的重任,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行为规范标准和道德素养。
二、高校师德建设要与时俱进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从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师德建设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师德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面内涵的过程。例如,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热爱学生,但新课程中的热爱学生具有了新的内涵。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爱就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只看学生的分数,甚至把学生作为自己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所以有人说,现在有些高校教师爱学生,是打着爱学生的旗号,实际上是爱自己,爱名利。因为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学生是一个有自己特有权利的法律主体,高校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一些高校教师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剥夺了学生自己的自由选择权,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都逼着学生学习,还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显而易见,这是对热爱学生的曲解,是缺乏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的表现。而真正的爱学生应该是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高校教师的引导下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从另一个角度看,高校师德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高校教师不断地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的过程。高校教师作为一个发展的人,其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比其他行业的人员更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发展。关注高校教师的道德发展,有助于克服师德建设中过分注重职业道德规范的强制性、制约性,忽略高校教师的道德自律、道德追求的弊端。只有当我们大多数高校教师不仅仅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看作一种外部制约,也当作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追求的时候,我们的师德建设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高校师德建设要强化责任意识
对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问题,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毛泽东说:学校一定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更是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在1989年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正确方向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政治意识淡漠,甚至政治倾向出现问题,那么知识储备越多,理论水平越深,产生的危害则越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教学科研方向是对党忠诚,面向学生,服务社会。要建设有责任意识的师德建设,就要提高高校教师自身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清醒头脑,不犯政治性错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加强教研队伍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核心。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广大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教学岗位神圣、高校教师岗位光荣的责任意识,不要妄自菲薄,增强对教育科研事业的光荣感;要把做好本职工作和实现历史使命的大背景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是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也是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精华之一,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步伐,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奋发有为。
四、结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高校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应被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的首位。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高校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参考文献:
[1]许晓曦,郭鸰.师德师风建设是引领校风建设的一面旗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61-62.
[2]杨恭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80-81.
[3]刘艳妮.刍议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6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