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转注”成为千古之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文字对象甲骨金文在周代以后就沉入了历史的汪洋大海。1899年殷墟甲骨文大量出土后,近百年来先贤对甲骨金文的大量“识字”和“分类”成果为破解转注之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转注实即甲骨金文中最常见的“把象形字简化为一系列符号,形成简化链条”的造字方法。转注的重要目的,在于给本音转注字注入新音、使之产生引申义成为注音转注字,从而表达华夏初史中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六书;甲骨金文;转注;简化法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2-0108-02
众所周知,“六书”是有关汉字创造方法的传统理论,而“转注”则是六书中的千古之谜。自东汉许慎在《说文》中首次推出转注定义后,数千年来,说法纷纭,莫衷一是。据统计,仅唐代以降就不下70种转注说法。笔者以为,转注不明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三:一、六书来源于商周时代,如许慎《说文·叙》曰:“周礼,八岁入小学,先以六书。”转注字主要存在于“一字多体”的甲骨金文体系中。周代以后,金甲入土长达数千年,直到1899年甲骨文才在殷墟大量出土,此前金文也所见不多。因此,历代六书学者也就根本没有破解转注原理的客观文字条件。二、破解转注之谜,必得以1899年以后近百年来先贤们对甲骨金文的“识字”和“分类”成果为基础。而百余年来,先贤们忙于“识字”,暂时还没有条件和时间发现和理解转注原理。三、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后逐渐兴起的“六书汉代说”通过习惯势力严重地阻碍和误导了后学对六书来源和原理的深入认识,甚至把后学引向了六书与秦篆乃至隶楷相结合的死胡同。由于以上三方面原因,转注才数千年来无人能解。而我们今天能发现转注真相,完全得益于先贤近百年来积累的大量“识字”和“分类”成果,是时间和条件的必然。
许慎转注定义曰:“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我们发现,甲骨金文中存在这样一种非常普遍的造字方法,即:把象形字简化为一系列简化符号,形成简化链条。而这一造字规律,就正应了“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转注定义。于是,我们对转注原理豁然开悟:所谓“建类一首”,就是以母体象形字为“首”、以母体象形字简化出来的一系列简化符号(转注字)为“类”。所谓“同意相受”,就是母体象形字在形体的逐次简化过程中,同时也把自己的本音本义逐次授受给一系列转注字。因而,转注字就具有以下特征:转注字的本音和本义均与其母体象形字全同;转注字在被注入新音、产生引申义之后,就从本音转注字变成了注音转注字(假借字的一种)。
例如这个像殷人的上帝高祖夔的象形字,其读音为“夔”,其转注链为→ → 。 、的本音和本义均与 全同。而后,造字者给 注入新音读“日”、产生引申义表示“太阳”。如此假借引申的原因即在于:同时也是先民的太阳神。造字者又把 简化为 ,并给 注入新音读“四”,产生引申义表示十数中的第四位。如此假借引申的原因即在于:“十数链”中,“一( )”表示“道”,“二( )”表示“阴阳”,“三( )”表示“气”,“四( )”表示“上帝”,“五( )”表示上帝的乘具,“六( )”表示人类文明,“七( )”表示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八( )”表示升天之路,“九( )”表示上帝的天国,“十( )”就是“一”表示宇宙重返原始混沌大道状态(参见《汉字起源与原理》中的“固定文字链”一节)。上古造字者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宇宙万物中最早出现的智慧生命体就是上帝高祖夔,所以“三”下来就是“四”。——由 → → 的本音和注音,我们可以看出:上古造字者发明转注(乃至六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华夏文明的发祥史真相记载在甲骨金文的字与字的关系中,最后形成的“古汉字关系网络”就可以把华夏先民信以为真的“发祥史”传承千秋万代。而这种造字方法和记史方法的基础,就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转注大法。所以,转注是六书的中枢,也是打开“古汉字记史圣殿”(古汉字关系网络)的金钥匙。
需要强调的是:转注主要表现在甲骨金文的“一字多体”中,要想在后世“一字一体”的籀篆隶楷体系中发现转注原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许慎在以隶楷为常用字体、以秦篆为古文的汉代是不可能总结出转注原理和转注定义的。
我们再来看许慎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就转注字而言,许慎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都是错例。因为《说文》的解释体系是标准的秦篆体系,其中的考老二字除了秦篆就是隶楷,根本没有甲骨金文的考老二字,因而其中的考老字例根本达不到表达“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说文》中的秦篆考老二字:其“考”字写为 ,其“老”字写为 。而我们知道, (考)的甲骨文写为, (老)的甲骨文写为 ,所以秦篆 、 二字都是象形字,都是象形字与象形字的关系,而根本不是象形字简化出转注字的关系。我们再来看隶楷“考老”二形:“考”由演变来,“老”由 演变来,所以“考”“老”二形实质上也都是象形字,是象形字与象形字的关系,并不是象形字简化出转注字的关系。所以,《说文》以秦篆 (考)、 (老)二形为转注字例实属错例,即是“音对形错”的错例。
正是这两个“音对形错”的错例,遂把后世一代代六书学者引入云山雾海,他们推究了数千年,推出了的转注说法,却从无一人想到过许慎的字例本身就是错例。《辞海》将历代林林总总的转注说法归纳为三种,其说:“转注,六书之一。《说文·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即谓一类意义相同的字,应属于‘一首’之下。后来各家解释不同。有以一首指字形上同一部首的(老和考,同属‘老’部);有以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老和考同属一韵,颠和顶同属一声);有以一首指同一主要意义的(老和考两字主要意义相同,可以互训)。关于转注的解释,大致有如上‘形转’‘音转’‘义转’三说。”现在看来,这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那么,周代的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又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甲骨金文的考老二字的写法。其考字有: 、 、 、 、 、 、 、 、、 等写法。其老字有: 、 、 、 等写法。那么,周代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是上述这些字中的哪两个呢?懂得转注原理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应当是 → 二字(隶定为“考丂”)。为什么?请看以下分析:
按照转注原理,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其前一个必须是象形字、后一个必须是该象形字简化来的简化符号(转注字),→ 正符合这个条件。二、前一个象形字与后一个转注字必须本音相同,而→ 本音都读“考”。三、后一个转注字的注音必须读“老”。那么 的注音是否读“老”呢?目前各种字书中我们还没有发现读“老”的 字。但是,不要忘了:《说文》“考老是也”这句话是源于周代的,所以那时的转注定义中的 → 二字理当就是读为“考老”的。所以,的注音确曾读“老”。——至此,我们就可以基本肯定:周代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必定是写为 (考) (老)二形的。同时,(考)(老)二形恰恰正以最为简洁的形式表达出了“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转注原理。
如前所述,上古造字者发明转注(乃至六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创造“古汉字关系网络”,以此来把华夏文明的发祥史真相传承千秋万代。“ → ”这条极短的转注链就潜藏着更深的记史机理,即: 不仅是的简化体,同时也是 → → → → → → → → → 这条“单转注链”上的 简化体。这种纵横交织的造字方法在“古汉字关系网络”中叫“通之法”,即:某字形体既与A通又与B通,目的是为了表明AB两事物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既与(老人)通,又与(上帝高祖夔)通,其目的即是为了表达“人老了就要去见上帝了”这种在先民那里是信以为真的原始宗教内涵。( → →→ → → → → → → 这条转注链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出 的极简体 和 的极简体 ,详考略。“单转注链”是整个“古汉字关系网络”的中枢,至关重要!参看拙著《汉字起源与原理》及即将出版的2009年国家课题《古汉字本义系统与上古神话原型研究》对“单转注链”的全面论证。
“转注”简单地说就是“简化”,这是甲骨金文中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造字方法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的各种六书解说中,都没有提到过“简化”这种造字方法。那么试问:就连这种最基本的造字方法都没有算在“六书”中,那前人所认识的“六书”能算是汉字的“造字之本”吗?能算是“有关汉字创造方法的传统理论”吗?显然不能!可见,我们先前对六书的认识,的确存在严重的偏差!这又必然阻碍我们对汉字学和汉字史的深入认识。
更加应当注意的是,我们所发现的转注原理一旦与其余五书原理相结合,六书极其绝妙的“记史功能”就会横空出世,照亮久已迷茫的古汉字世界,由此,我们将对甲骨金文体系产生从未有过的全新的认识,华夏初史的真相也将由此而逐渐大白于天下!六书具有“记事”和“记史”双重功能,而迄今为止学界认识的主要只是其“记事功能”。
目前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最为流行的转注说法是:一个字被借作它用了,于是再造一个字来代替本字。这种说法对许慎转注定义中的“考老”字例是这样理解的:“考”字原本是表示“老人”的,后来被借去表示死去的老年男性了(如“先考”“显考”“考妣”等),于是又再造出一个“老”字来代替原来的“考”字以表示“老人”。这种说法的致命错误在于:他说的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方法”,是对戴震“四体二用”的继承。然而,六书是“造字之本”(《汉书·艺文志》),是造字之法。如果连用字之法也要算在六书中,那岂止是六书?十二书、二十四书、三十八书都有可能!这种解释就好比解释“造车之法”就是:一辆车坏了,再造一辆新车来代替旧车。这种解释,已经越出了规定的范围,误入了漫无边际的迷途。
参考文献:
[1]汪静山.金石大字典[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2]高明.古文字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仲舒.殷周金文集录[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4]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6]张标著.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宇 辉]
关键词:六书;甲骨金文;转注;简化法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2-0108-02
众所周知,“六书”是有关汉字创造方法的传统理论,而“转注”则是六书中的千古之谜。自东汉许慎在《说文》中首次推出转注定义后,数千年来,说法纷纭,莫衷一是。据统计,仅唐代以降就不下70种转注说法。笔者以为,转注不明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三:一、六书来源于商周时代,如许慎《说文·叙》曰:“周礼,八岁入小学,先以六书。”转注字主要存在于“一字多体”的甲骨金文体系中。周代以后,金甲入土长达数千年,直到1899年甲骨文才在殷墟大量出土,此前金文也所见不多。因此,历代六书学者也就根本没有破解转注原理的客观文字条件。二、破解转注之谜,必得以1899年以后近百年来先贤们对甲骨金文的“识字”和“分类”成果为基础。而百余年来,先贤们忙于“识字”,暂时还没有条件和时间发现和理解转注原理。三、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后逐渐兴起的“六书汉代说”通过习惯势力严重地阻碍和误导了后学对六书来源和原理的深入认识,甚至把后学引向了六书与秦篆乃至隶楷相结合的死胡同。由于以上三方面原因,转注才数千年来无人能解。而我们今天能发现转注真相,完全得益于先贤近百年来积累的大量“识字”和“分类”成果,是时间和条件的必然。
许慎转注定义曰:“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我们发现,甲骨金文中存在这样一种非常普遍的造字方法,即:把象形字简化为一系列简化符号,形成简化链条。而这一造字规律,就正应了“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转注定义。于是,我们对转注原理豁然开悟:所谓“建类一首”,就是以母体象形字为“首”、以母体象形字简化出来的一系列简化符号(转注字)为“类”。所谓“同意相受”,就是母体象形字在形体的逐次简化过程中,同时也把自己的本音本义逐次授受给一系列转注字。因而,转注字就具有以下特征:转注字的本音和本义均与其母体象形字全同;转注字在被注入新音、产生引申义之后,就从本音转注字变成了注音转注字(假借字的一种)。
例如这个像殷人的上帝高祖夔的象形字,其读音为“夔”,其转注链为→ → 。 、的本音和本义均与 全同。而后,造字者给 注入新音读“日”、产生引申义表示“太阳”。如此假借引申的原因即在于:同时也是先民的太阳神。造字者又把 简化为 ,并给 注入新音读“四”,产生引申义表示十数中的第四位。如此假借引申的原因即在于:“十数链”中,“一( )”表示“道”,“二( )”表示“阴阳”,“三( )”表示“气”,“四( )”表示“上帝”,“五( )”表示上帝的乘具,“六( )”表示人类文明,“七( )”表示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八( )”表示升天之路,“九( )”表示上帝的天国,“十( )”就是“一”表示宇宙重返原始混沌大道状态(参见《汉字起源与原理》中的“固定文字链”一节)。上古造字者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宇宙万物中最早出现的智慧生命体就是上帝高祖夔,所以“三”下来就是“四”。——由 → → 的本音和注音,我们可以看出:上古造字者发明转注(乃至六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华夏文明的发祥史真相记载在甲骨金文的字与字的关系中,最后形成的“古汉字关系网络”就可以把华夏先民信以为真的“发祥史”传承千秋万代。而这种造字方法和记史方法的基础,就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转注大法。所以,转注是六书的中枢,也是打开“古汉字记史圣殿”(古汉字关系网络)的金钥匙。
需要强调的是:转注主要表现在甲骨金文的“一字多体”中,要想在后世“一字一体”的籀篆隶楷体系中发现转注原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许慎在以隶楷为常用字体、以秦篆为古文的汉代是不可能总结出转注原理和转注定义的。
我们再来看许慎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就转注字而言,许慎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都是错例。因为《说文》的解释体系是标准的秦篆体系,其中的考老二字除了秦篆就是隶楷,根本没有甲骨金文的考老二字,因而其中的考老字例根本达不到表达“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说文》中的秦篆考老二字:其“考”字写为 ,其“老”字写为 。而我们知道, (考)的甲骨文写为, (老)的甲骨文写为 ,所以秦篆 、 二字都是象形字,都是象形字与象形字的关系,而根本不是象形字简化出转注字的关系。我们再来看隶楷“考老”二形:“考”由演变来,“老”由 演变来,所以“考”“老”二形实质上也都是象形字,是象形字与象形字的关系,并不是象形字简化出转注字的关系。所以,《说文》以秦篆 (考)、 (老)二形为转注字例实属错例,即是“音对形错”的错例。
正是这两个“音对形错”的错例,遂把后世一代代六书学者引入云山雾海,他们推究了数千年,推出了的转注说法,却从无一人想到过许慎的字例本身就是错例。《辞海》将历代林林总总的转注说法归纳为三种,其说:“转注,六书之一。《说文·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即谓一类意义相同的字,应属于‘一首’之下。后来各家解释不同。有以一首指字形上同一部首的(老和考,同属‘老’部);有以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老和考同属一韵,颠和顶同属一声);有以一首指同一主要意义的(老和考两字主要意义相同,可以互训)。关于转注的解释,大致有如上‘形转’‘音转’‘义转’三说。”现在看来,这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那么,周代的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又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甲骨金文的考老二字的写法。其考字有: 、 、 、 、 、 、 、 、、 等写法。其老字有: 、 、 、 等写法。那么,周代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是上述这些字中的哪两个呢?懂得转注原理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应当是 → 二字(隶定为“考丂”)。为什么?请看以下分析:
按照转注原理,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其前一个必须是象形字、后一个必须是该象形字简化来的简化符号(转注字),→ 正符合这个条件。二、前一个象形字与后一个转注字必须本音相同,而→ 本音都读“考”。三、后一个转注字的注音必须读“老”。那么 的注音是否读“老”呢?目前各种字书中我们还没有发现读“老”的 字。但是,不要忘了:《说文》“考老是也”这句话是源于周代的,所以那时的转注定义中的 → 二字理当就是读为“考老”的。所以,的注音确曾读“老”。——至此,我们就可以基本肯定:周代转注定义中的考老二字必定是写为 (考) (老)二形的。同时,(考)(老)二形恰恰正以最为简洁的形式表达出了“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转注原理。
如前所述,上古造字者发明转注(乃至六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创造“古汉字关系网络”,以此来把华夏文明的发祥史真相传承千秋万代。“ → ”这条极短的转注链就潜藏着更深的记史机理,即: 不仅是的简化体,同时也是 → → → → → → → → → 这条“单转注链”上的 简化体。这种纵横交织的造字方法在“古汉字关系网络”中叫“通之法”,即:某字形体既与A通又与B通,目的是为了表明AB两事物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既与(老人)通,又与(上帝高祖夔)通,其目的即是为了表达“人老了就要去见上帝了”这种在先民那里是信以为真的原始宗教内涵。( → →→ → → → → → → 这条转注链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出 的极简体 和 的极简体 ,详考略。“单转注链”是整个“古汉字关系网络”的中枢,至关重要!参看拙著《汉字起源与原理》及即将出版的2009年国家课题《古汉字本义系统与上古神话原型研究》对“单转注链”的全面论证。
“转注”简单地说就是“简化”,这是甲骨金文中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造字方法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的各种六书解说中,都没有提到过“简化”这种造字方法。那么试问:就连这种最基本的造字方法都没有算在“六书”中,那前人所认识的“六书”能算是汉字的“造字之本”吗?能算是“有关汉字创造方法的传统理论”吗?显然不能!可见,我们先前对六书的认识,的确存在严重的偏差!这又必然阻碍我们对汉字学和汉字史的深入认识。
更加应当注意的是,我们所发现的转注原理一旦与其余五书原理相结合,六书极其绝妙的“记史功能”就会横空出世,照亮久已迷茫的古汉字世界,由此,我们将对甲骨金文体系产生从未有过的全新的认识,华夏初史的真相也将由此而逐渐大白于天下!六书具有“记事”和“记史”双重功能,而迄今为止学界认识的主要只是其“记事功能”。
目前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最为流行的转注说法是:一个字被借作它用了,于是再造一个字来代替本字。这种说法对许慎转注定义中的“考老”字例是这样理解的:“考”字原本是表示“老人”的,后来被借去表示死去的老年男性了(如“先考”“显考”“考妣”等),于是又再造出一个“老”字来代替原来的“考”字以表示“老人”。这种说法的致命错误在于:他说的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方法”,是对戴震“四体二用”的继承。然而,六书是“造字之本”(《汉书·艺文志》),是造字之法。如果连用字之法也要算在六书中,那岂止是六书?十二书、二十四书、三十八书都有可能!这种解释就好比解释“造车之法”就是:一辆车坏了,再造一辆新车来代替旧车。这种解释,已经越出了规定的范围,误入了漫无边际的迷途。
参考文献:
[1]汪静山.金石大字典[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2]高明.古文字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仲舒.殷周金文集录[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4]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6]张标著.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宇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