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本文从文本诵读、情感引导、教学情境创设及感恩教育等方面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下面,本人就个人在中职语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 诵读感悟,培养学生情感体验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本里入选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朗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从中吸收思想文化精华,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神韵,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鼓励学生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有助于学生产生语感,学生在诵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比如学习《宋词二首》,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一定的指导。从节奏的快慢、停顿和关键词的重读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有感情朗读的要领,再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灵活选用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综合元素,让学生在一个可感官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慢慢理解其中的情感因素。分别理解了苏轼词作和柳永词作的不同风格,进而对豪放和婉约两大词派的特征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能对他们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有初步的判断、评价与感染。
二、 巧于引导,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1. 细读文本,启发生活体验
情感并非是自发的,需要老师进行教育引导。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多方对话”。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文本,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力争把文本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卖白菜》一文的讲解中,由于受时代和经历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形成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时候,如果教师结合个人的情感和经历,向同学们进行讲述,再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作适当的发挥与延伸,和同学们一样年纪的时候,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难忘的事情,效果就大不一样。毕竟,老师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生活的阅历会增加素材的真实性,也更具真情实感,能大大拉近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这种讲述,学生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母子之情,体验也就会更为深刻。
2. 点拨比较,提升已有体验
整体感知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形式。其实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注重了这一点,把主题相近的一些课文编排在一起,利于学习时采用整体感知的方法展开教与学,也利于情感的充分体验。比如中职语文课本基础模块上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中的《离太阳最近的树》和《像山那样思考》两篇课文都是以写景说理为主的,对此教师完全可以进行情境教学,抽出写景的部分,让学生们充分体会这些写景内容的特点及其用意。再在此基础上注重理解两文中的议论部分内容,进而把握两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关爱环境和保护我们共有的生态资源。对比分析,从而能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度人们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并由此形成保护环境和关爱生态的意识与感情。
3. 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材中都会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些文章大都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且极具感召力,是利于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作者穷尽笔力从多角度、多侧面描写自己心爱的小屋,在客观的描写中处处渗透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寄寓着对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讲授中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作者心仪且寄寓心志的小屋优美的周围环境,领悟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需要让学生理解此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及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当学生明白了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也就能认识到那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自然就会把情感体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 进行感恩教育
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生是缺乏感恩教育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受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传统德育教育的弱化有关。加强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应从感恩教育开始。而语文教材在开展感恩教育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像《合欢树》《我的母亲》《好雪片片》等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材料,它们或赞颂母亲的勤劳刻苦、善良宽容,或表现母亲乐于助人、意志堅强的性格,或用感人的故事告诫我们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能失去善良的本性、都要学会给别人以温暖的朴实道理。可以说,都能引导学生拥有一颗善心、孝心,保持善良的本性,在教学中挖掘其中的资源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懂得对社会、对学校、对家人应常怀一种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当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时,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参考文献:
[1]曾彬.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06).
[2]李奉军.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09(33).
[3]陈西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J].青年文学家,2013(03).
[4]肖多.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4).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下面,本人就个人在中职语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 诵读感悟,培养学生情感体验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本里入选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朗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从中吸收思想文化精华,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神韵,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鼓励学生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有助于学生产生语感,学生在诵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比如学习《宋词二首》,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一定的指导。从节奏的快慢、停顿和关键词的重读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有感情朗读的要领,再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灵活选用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综合元素,让学生在一个可感官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慢慢理解其中的情感因素。分别理解了苏轼词作和柳永词作的不同风格,进而对豪放和婉约两大词派的特征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能对他们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有初步的判断、评价与感染。
二、 巧于引导,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1. 细读文本,启发生活体验
情感并非是自发的,需要老师进行教育引导。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多方对话”。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文本,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力争把文本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卖白菜》一文的讲解中,由于受时代和经历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形成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时候,如果教师结合个人的情感和经历,向同学们进行讲述,再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作适当的发挥与延伸,和同学们一样年纪的时候,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难忘的事情,效果就大不一样。毕竟,老师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生活的阅历会增加素材的真实性,也更具真情实感,能大大拉近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这种讲述,学生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母子之情,体验也就会更为深刻。
2. 点拨比较,提升已有体验
整体感知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形式。其实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注重了这一点,把主题相近的一些课文编排在一起,利于学习时采用整体感知的方法展开教与学,也利于情感的充分体验。比如中职语文课本基础模块上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中的《离太阳最近的树》和《像山那样思考》两篇课文都是以写景说理为主的,对此教师完全可以进行情境教学,抽出写景的部分,让学生们充分体会这些写景内容的特点及其用意。再在此基础上注重理解两文中的议论部分内容,进而把握两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关爱环境和保护我们共有的生态资源。对比分析,从而能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度人们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并由此形成保护环境和关爱生态的意识与感情。
3. 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材中都会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些文章大都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且极具感召力,是利于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作者穷尽笔力从多角度、多侧面描写自己心爱的小屋,在客观的描写中处处渗透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寄寓着对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讲授中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作者心仪且寄寓心志的小屋优美的周围环境,领悟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需要让学生理解此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及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当学生明白了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也就能认识到那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自然就会把情感体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 进行感恩教育
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生是缺乏感恩教育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受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传统德育教育的弱化有关。加强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应从感恩教育开始。而语文教材在开展感恩教育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像《合欢树》《我的母亲》《好雪片片》等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材料,它们或赞颂母亲的勤劳刻苦、善良宽容,或表现母亲乐于助人、意志堅强的性格,或用感人的故事告诫我们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能失去善良的本性、都要学会给别人以温暖的朴实道理。可以说,都能引导学生拥有一颗善心、孝心,保持善良的本性,在教学中挖掘其中的资源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懂得对社会、对学校、对家人应常怀一种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当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时,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参考文献:
[1]曾彬.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06).
[2]李奉军.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09(33).
[3]陈西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J].青年文学家,2013(03).
[4]肖多.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