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现代化之路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n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风窗》:扬州古城保护强调“整体性保护”,这个思路是怎么出采的?
  陈扬:扬州古城保护我们一般叫做“两古一湖”,即古运河沿线、古城5.09平方公里,再加上我们的社区、景区,这是我们扬州的精华所在。扬州保护古城的自觉性比较早,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同济大学就帮我们做过一个古城保护的方案。经过多年争论,现在各方面认识越来越统一,即把老城全部完整地保存下来。
  《南风窗》:外面的人来扬州旅游,谈得比较多的是扬州的新城跟古城好像不大协调,是不是说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必须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
  陈扬:这其实是我们很多城市都面临的难题,争论很大,各地的做法也很多。都在探索。扬州两次大规模开发新城,始终想着能够借鉴古城传统的一些文化元素、一种城市文化空间形态,但具体到每一条街、每一个建筑物的建设,往往也是很难做的。
  影响一个城市建设风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领导的意图、专业水平、群众的看法等,这几方面要综合平衡,往往可能要牺牲一些。从我们早期新城建没来讲,我个人认为也不是很成功。从现在开始,新城建设上,小区、街道、主要建筑需要体现扬州人文形态,让它看上去是现代的,但同时要有扬州的文化,而不是巴黎的文化、迪拜的文化。
  《南风窗》:扬州这样一个古城,它希望自己在国际上排在哪个位置,是类似于日本奈良那样的城市吗?
  陈扬:奈良是扬州的友好城市,我去过,这个城市文化保存得很好,它的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扬州不可能不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产品,所以我们不可能完全学奈良那样,国情不一样。我们可以借鉴奈良的很多成功的地方,比如古城保护,它是借鉴我们长安城的格局来建设的,一直到现在,整个街巷都保存得很好。包括京都,像它的金阁寺、清水寺等都保存得很好,很多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希望把扬州做成一个人文的城市,古城保护要有古的经典,新城建设要有新的现代。
  《南风窗》:有人批评说,扬州老城区仿宋商业城建设是一大败笔。您同意吗?
  陈扬:仿宋商业城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东西,从规划到实施有一个认识转变的过程。具体实施的时候,政府把已经做居民宿舍的规划全部改了,把已经建好的房子拆掉,因为房子就建在遗迹的旁边。政府花钱把地收回来,然后再把老百姓安排好。当时花费了很大的代价,148户人家要迁户,矛盾和压力很大。原定的一切方案全部改掉了。如果建成他们当时想象的那样,更是一塌糊涂。
  《南风窗》:有一种观点认为,古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应为完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取向、精神寄托等新文化做出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扬州有怎样的抱负?
  陈扬:我们当然希望扬州能够成为中国人心灵的家园。我们对扬州旅游业的定位,一句话叫做“给你宁静”,第二句叫做“还你活力”。你到扬州来会觉得这个城市很安静,看了扬州的文化,修养了你的身心,放松了你的心情,你就会更加精炼、充沛地投入你的工作。我们想打造这么一个带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城市。而且扬州文化也是需要你去细细品的,不是像秀美的山川一看就看到了它的脸。扬州文化需要慢慢去品。
  《南风窗》:扬州如何理解区域文化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陈扬:不是说你开奔驰、宝马就是现代化,不是说你住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核心还是文化的竞争。苏州6个小老虎在去年有7000亿的GDP,我们扬州即使达到1万亿GDP,人家已经达到2万亿了。所以经济总量不是决定扬州未来在这个地区突出的一个主要力量,扬州的主要力量是打文化,这样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长三角群雄崛起当中抢占绝对地位。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哪个知道巴黎的GDP是多少?人家是说巴黎出了多少名人,海德堡出了多少名人,它们有多少大学等等,谁都不关心它们的GDP是多少。
  《南风窗》:听说扬州正在建设音乐厅、美术馆、新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您怎么理解人的现代化与古城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陈扬: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人确实很重要,但是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我们政府来讲,当务之急要抓干部。另外对老百姓素质的提高,我们这几年已经在搞“市民学堂”。素质的提升还带有一种启蒙的教育,应该说工作都在做,但压力很大。
  古城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它有一种浓浓的乡情,我们叫街坊。因为古城的空间尺度很小,它是一个便于人们交往的慢性空间尺度。而现代的高楼大厦,小区里基本上门窗都是关着的,这样交往就少了很多。我们也想在现代的小区里面复制、传承这么一种沟通交流互助的文化氛围,因此提倡在小区里面搞社区文化,搞一些社区集会。
  《南风窗》:现在您最急迫要做哪件事?
  陈扬:确定我们古城保护的一些操作规范。我们大的规划都已经有了,现在老百姓改变他们生活的欲望也很强烈,他要装一个空调,你能不让他安装吗?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去分析,停留在一般的整体要求上,我们还要量化、细化到操作规范上面去。我希望赶快出一个操作规范手册,然后配套一些政策,从而调动群众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否则我们将面临新一轮的乱搭乱架,乱挂乱贴。
其他文献
看病难是民生的一大问题,而药价高在很多人看来则是造成看病难的原因之一。2007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决定进行第22次大规模药品降价。调价涉及1000多个具体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15%。3月1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在北京聚集100多家医药企业,准备向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  与国家发改委酝酿第17次大幅度降低部分药品价格之前,包括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在内的24家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不好不坏、坏、好、超好。事实上,西方国家未必就一定对中国没有好感,而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有许多是中国的邻邦。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中东国家:“
彼得·梅尔老头善用归纳法,他对普罗旺斯用一句话简单加以概括:“普罗旺斯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呆得舒舒服服的地方。”这句话,尤其正赶上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用在他自己小说里的主人公身上,一定很熨帖。  此刻的彼得一定觉得自己有先见之明。他的小说《一年好时光》里主人公麦克斯乃是伦敦全融区的金融精英。伦敦新金融区Canary Wharf,如今却正在一片愁云惨雾笼罩之中。小说里,仿佛对现在金
中国应对G2保持警惕    谷口诚(Makoto Taniguchi)  日本前驻联合国大使:经合组织前副秘书长  中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预计到2009年或2010年,中国的GDP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军费不断膨胀,中国还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这些背景下,不难理解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把中国列为G2之一了。但坦白地说,我建议中国对G2的提法保持警惕。  因
金融中心是争出来的  叶檀(财经评论员)    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或者在武汉,中国内地都必须拥有金融中心。金融是活眼,没有畅通的投融资渠道,没有自由兑换的货币。中国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  在中国,想成为金融中心的城市多,能够成为金融中心的城市少。  成为金融中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需要金融中心为实体经济服务;所谓地利,就是一地具有成为金融中心的秉赋,从
2007年12月31日“大限”已过,朝鲜果然未能如其于去年“10·3共同文件”中所承诺的那样,“完整而准确”地提供核项目清单,同时,也没有完成宁边5兆瓦实验反应堆等3处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工作。至此,国际社会的最大担心被不幸言中。  新年伊始,美朝即相互指责对方失信:美国务院发言人凯西表示,对朝鲜“拖延弃核进程”感到失望,并敦促后者马上履行承诺,“小心后果”。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则表示,朝鲜去年11月已经
四川是她的故乡,奥运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就这样成为2008年高敏生活里的两个重心。    高敏是最成功的四川籍运动员,她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两度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开创了跳水界的“高敏时代”,更在于退役之后的生活轨迹,她一点也不掩饰对竞技跳水的厌倦,度过了在加拿大简单快乐的8年之后,她回到中国,把当年积攒下的明星影响力成功地用在了志愿者服务和慈善事务中。  从举国体制培育
北高选举难改台湾政治生态    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之所以广受关注,除了两地是“直辖市”的地缘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是过去半年反贪腐强风持续吹袭下的第一次民意检验。由于“总统”陈水扁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分别受到国务机要费案和首长特支费案的严重冲击,这场选举已普遍被外界视为是台湾选民对扁马二人的信任投票。  然而综观选举结果,国民党的郝龙斌虽然以超过5成的优势在台北胜出,但民进党的谢长廷还是得到了4成
5·12地震周年之际,记者重访汶川。重灾区和极重灾区51个县的1986.7万人(据2007年末统计),在重建中面临的挑战并不亚于应急救援,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艰巨,因为这项工作更需要爱心的持续与观念的更新。  记者的视角无法面面俱到,本刊选择集中关注房子、孩子与社会参与机制,殷盼能以这三组镜头的管窥之见,为两千万人的生活重建立此存照,并为就在此刻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建设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一年后
[编者按]  “五四”运动的两位北大学生领袖,率队游行高举大旗的总指挥傅斯年和亲笔起草了《五四运动宣言》的罗家伦,在1949年皆选择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那一代“新青年”中,同样选择的人并不少。然而,迁台之后的国民党在总结大陆失败的教训时,自然地想到了青年学生运动对其政权的威胁性,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蒋氏从未放松过对台湾校园和台湾青年思想的钳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大学,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