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实践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山西有这样一大批实干家,他们“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带领三晋儿女埋头苦干、开拓进取、扎实奉献,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业绩。刘开基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周总理说他是山西农民的儿子,真正的农民代表,山西的活字典、实干家。分管农业工作的20多年间,他有16个春节是在基层农村、建设工地和群众一起度过的,为改变山西农业的落后面貌倾注了极大心血。
治山,力倡综合性水土保持
山西山多川少,解放初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4%,由于植被稀少,土壤蓄水能力差,山区降水多变为径流,降水留不住,还带走了表层沃土,水土流失严重。但当时的水土保持工作却因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走过一些弯路,这成为山西农业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2年11月,刘开基调任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缺任)。带着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问题,他每年都要用2/3时间在乡镇村庄、山庄窝铺调研走访。经过详实调研,他提出:“水土保持首先要为发展山区农业生产和尽快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服务,这是主要目的。”据此精神,1954年6月省水利局制定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即“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农、林、牧、水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做到‘水不下垣,土不下坡’”。
为指导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刘开基树立了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杨井底、浑源县荞麦川等24个示范典型,他还指导建起水土保持试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离山县(今离石县)王家沟村被列为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刘开基等多次赴现场视察指导,加快了当地水土保持的步伐。至1958年底,已修梯田300亩、打坝13座、造林1000亩,治理水土流失7500亩,初步改变了王家沟流域的自然面貌。其间,县委书记刘耀所写《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被收入毛主席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批注道:“离山县委的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为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同类规划的参考。”毛主席为书中关于山西水土保持的另一篇《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也写下批语:“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1956年5月,刘开基调任副省长后,到最贫困的西8县(河曲、保徳、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临县)调研。其都处于黄河沿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交通极不发达。他用20天跑遍了这里的村村寨寨,白天考察地形地貌、生产情况,晚上听取专项汇报。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回省城后,他痛心地向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王谦介绍说:当地地貌是沟壑纵横,鸡爪式破碎,耕地挂在山上,田间无人畜行路,年降水量不到300毫米,十年九旱,人畜吃水都十分困难,丰年亩产四、五、八(即40、50、80斤),灾年籽粒不还家。王谦问,出路何在?刘开基答:保持水土,修地修路。在1957年8月的全省林业与水土保持会上,刘又指出:“山区的造林必须和水土保持结合,造林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经实践,他们取得了成套可行的治理办法,即修地修路,种草种树。之后,种草种树运动在全省蓬勃展开。晋西北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偏关县营盘梁大种柠条放牧养羊、临县柴家沟发展柠条解决燃料困难、五寨县东秀庄大种草木樨、右玉县马营河沿岸大种沙棘林、柳林县东洼大种苜蓿等,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1957年,刘开基发表署名文章《面向山区,向山区进军》,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基本农田”的理念。这是他对全省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在指导思想上的飞跃。他指出:山区存在土地瘠薄、耕畜不足、工具落后、肥料缺乏等特点,建设山区,必须因地制宜地、全面地发展农、林、牧、副业及各种山货、土特产品的多种经济。要想充分挖掘山区耕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本出路是集中建设基本农田,即梯田、沟坝地、旱平原地、河滩地等保水保肥的高产耕地。这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下,也成为防止水土流失的突破口和关键。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全省掀起建设基本农田的浪潮。1958年12月,王谦在全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上充分肯定说:“实现基本农田制度,是我省农业耕作制度的一个革命。”
1963年11月,全省农业会议提出:把“以土为首,土、水、林综合治理”的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中心任务。此后,全省山区大多呈现出大规模发展态势,特别是梯田建设规模空前。1970年,刘开基重新主持全省农业工作,逐步恢复了受“文革”干扰而停滞的水土保持工作。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全省初步治理面积达4755.86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3.3%。
治旱,重视先进经验和科技兴农
为摸清山西农业的基础状况,刘开基几乎跑遍了全省近两千个人民公社,虚心向老农、劳模、专家学习,重视推广、引进大量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针对山西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的特点,探索出一条治旱兴农的发展道路。
他指导全省各地狠抓农业生产中土地、肥料、种子、耕作制度、消灭病虫害这5个关键环节;还积极推广阳高县大泉山的鱼鳞坑保堤植树、林粮间种的先进经验;亲自带人在中阳县金罗乡实验修地保墒、开辟田间人畜行走道路的保田保水做法等,使大批治土治旱的先进经验在黄土高原上得到推广。
曲沃县杨谈村有3000多人口,人均4亩丘陵旱地,是个“靠山山无水,靠井井太深”的穷村。在刘开基的支持和关怀下,该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后,大力发展梯田,推广合理密植和“伏雨春用、涝雨旱用”的蓄雨储墒做法,取得亩产棉花138斤、小麦400斤的好收成,闖出一条旱作农业之路,成为晋南地区唯一获“棉花八仙”和“小麦十杆旗”的双奖单位。
在干旱地区节约用水显得尤为重要,刘开基在1957年全省灌溉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杜绝水的浪费,充分发挥效益,必须整修加固渠道,减少渗漏。划小畦块,平整土地,实行沟浇、小畦浇,节约用水,使水也翻个身。”他积极推广了翼城县利民渠、阳城县白桑大队的节水精神;昔阳县大寨大队在管理喷灌、滴灌上的经验;在祁县王村大队试点的提高水井出水量以节水增效的办法等。 由于自然条件特殊,旱灾成为山西农业的最大危害。1965年晋南大旱,刘开基深知抗旱如救火,每日天刚亮就驱车挨个村视察旱情,他从不搞特殊,走到哪里吃住到哪里。晚上到了住地便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灾情,提出措施,调动抗旱设备,逐项落实工作,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次日照常出发,整整两个月跑遍了晋南地区。这只是他那些年所做的众多抗旱工作的一个缩影。
刘开基也十分重视科技对治旱兴农的重要作用,常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生产愈发展,科学技术愈重要;要想提高粮食、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不从科学技术上下功夫是不行的。”他积极扶持建立了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培养造就了一批农业科研人才,及时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
20世纪50年代,山西仅有1个省农科所和6个实验站,科研力量薄弱,科研人员也有限。在党中央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下,经刘开基大力倡导和积极筹建,1959年初省农科所扩建为省农业科学院,下辖农业、棉花、土壤肥料、畜牧兽医、果树、农机、气象等研究所,成为全省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结合省情和农情,助力发展旱地农业。此外,又相继成立了水利勘察设计院、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农机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等;还在各地建起粮、棉、油等良种繁育基地和种羊、种马、种猪等畜牧研究基地。
在要求基层干部的同时,刘开基也身体力行,很尊重科技人员。他每次下乡,都要绕道去太谷山西农学院、临汾小麦研究所、运城棉花研究所等单位,听取教授、专家、技术人员对指导农业生产的意见。那时省农科院院长武藻每半个月会向他递交农事活动报告,他都仔细审看并加以批示。台湾大学毕业的甜瓜专家郑德庆,从农业部下放到省农业厅后,曾写信给他想汇报发展甜瓜的设想。他专门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并对郑说:“今天谈话不受时间限制,你放开讲。”谈话后,他做出在晋西北盐碱地发展甜瓜的决策,并委托郑德庆长期蹲点具体指导,使山西的甜瓜从无到有。
由于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振兴农业科技,1962年至1965年,全省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增长23.6%、棉花增长1.6倍、油料增长98.5%。1970年全省粮食总产破百亿斤大关,达107亿斤,到1975年基本实现粮食自给,摆脱了多年依靠国家外调接济的历史。
治水,站在水利建设第一线
发展水利是解决山西缺水问题、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重大战略措施。身为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从大中型水利工程到农田水利建设,从水利发展规划、勘探到设计、施工管理,都凝聚着刘开基的心血。他曾说:“水利建设与作战一样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你不战胜它,它必伤人。与水斗争,战胜了是利,战败了是害。因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条件控制住水,使它听人支配。”当年,大至水库、水电站和数十万亩灌区,小至提水站、打井工地和灌渠防渗等,他都亲临现场指挥指导,被水利部长钱正英誉为“水利战将”。
关于如何治水,刘开基根据全省水资源季节性变化大和地域分布不均的特点,提出“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大、中、小相配套”的水利工程建设策略,到1958年他在全省流域治理规划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把地面水管起来,地下水挖出来,加以充分利用”,“过去治水是治害,现在治水是把低水治到高处;过去水是顺河而下,现在要改为沿库顺渠而下;过去水是横行泛滥,现在要由我们分配,要让水只许灌田、浇园、发电,不许乱冲乱淹”。根据他的这些治水理念,全省水利事业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1958年兴建汾河水库时,刘开基任总指挥。他大胆提出并采用“水中倒土筑坝”的施工方法,当时用此法建造坝高60米的水库在世界上并无先例。面对下马风,他带领总工程师刘锡田等技术人员,反复核查,肯定了施工质量。王谦曾动情地回忆说:“他(指刘开基)在省委常委会上,流着眼泪说:省委如能决心采取措施,加强领导,那么在7月1日前,水库大坝达不到40米拦洪高程,而又不幸发洪垮坝,那时我将乘洪峰入大海,殉职向山西父老谢罪。这些落地有声的话,使许多与会同志留泪。”顶住下马风后,刘长驻工地督导,掀起比质量比速度的劳动竞赛,经70天奋战,坝高如期筑到40米。又经一年半苦战,这座能容纳7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终于建成。庆功大会召开前,他却因长期连续作战已精疲力竭,不得已服了兴奋剂,才强打精神在会上作了报告。诸如此类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兴建文峪河水库时,他在工地上协助施工时被拉土的平车撞断3根肋骨,当场昏迷,醒来后惦念的仍是工程进度;兴建黄河天桥水电站时,他临危受命于“文革”动乱中,在指挥二期工程时不顾血压居高不下、双腿浮肿、小便严重失禁等,仍艰苦奔波,超负荷工作,直至1976年6月重病发作,卧床不起……当时,他曾对劝他休息、治疗的秘书龚俊洲说:“我参加革命后,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什么大官。单说个人报恩,也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何况入党时候早有誓言,我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兑现!”当秘书再多劝他时,他就索性只回一句:“活着干,死了算!”
平顺县境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但北部漳河水资源却很丰富。了解到当地想北水南调、引漳河水上高山的愿望后,在水利部支持下,1958年刘开基带工程技术人员到该县漳河勘查设计,制定出多级提水发电、以电致富的规划。至1959年10月,首个30千瓦的水电站在该县虹霓村建成发电,之后侯壁、湾里、石城等水电站相继建成,当地人民终于尝到开发水资源带来的甜头。也正因此,1983年12月平顺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20世纪60年代初,刘开基带人又为沁县规划水电站,他们在沁县境内沿着80多公里的沁河河道走了8天,一步步精心规划、测量,规划出20多个水电站。据此规划,从1962年到1995年该县先后在沁河沿岸建成22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4万千瓦,年发电量1940万千瓦时),该县也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
在刘开基的综合治理下,全省大片旱地、荒地因注入琼浆而变成良田。原省级老领导王大任曾回忆说:“山西的水浇地从解放初的379萬亩增加到70年代的近1700万亩,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开基同志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运筹擎画,顽强战斗,用他的智慧、精力和汗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致力于改变山西农业落后面貌的过程中,刘开基始终发扬苦干实干、连续作战的工作精神,常对大家说:“搞建设比打仗还艰苦,打仗有间歇的时候,搞建设没有喘气的功夫。”他身上闪耀着那个时代奋斗者所展现出的璀璨光芒,今天的我们,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和实干来收获幸福。
(责编 孟红)
治山,力倡综合性水土保持
山西山多川少,解放初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4%,由于植被稀少,土壤蓄水能力差,山区降水多变为径流,降水留不住,还带走了表层沃土,水土流失严重。但当时的水土保持工作却因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走过一些弯路,这成为山西农业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2年11月,刘开基调任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缺任)。带着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问题,他每年都要用2/3时间在乡镇村庄、山庄窝铺调研走访。经过详实调研,他提出:“水土保持首先要为发展山区农业生产和尽快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服务,这是主要目的。”据此精神,1954年6月省水利局制定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即“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农、林、牧、水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做到‘水不下垣,土不下坡’”。
为指导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刘开基树立了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杨井底、浑源县荞麦川等24个示范典型,他还指导建起水土保持试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离山县(今离石县)王家沟村被列为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刘开基等多次赴现场视察指导,加快了当地水土保持的步伐。至1958年底,已修梯田300亩、打坝13座、造林1000亩,治理水土流失7500亩,初步改变了王家沟流域的自然面貌。其间,县委书记刘耀所写《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被收入毛主席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批注道:“离山县委的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为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同类规划的参考。”毛主席为书中关于山西水土保持的另一篇《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也写下批语:“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1956年5月,刘开基调任副省长后,到最贫困的西8县(河曲、保徳、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临县)调研。其都处于黄河沿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交通极不发达。他用20天跑遍了这里的村村寨寨,白天考察地形地貌、生产情况,晚上听取专项汇报。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回省城后,他痛心地向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王谦介绍说:当地地貌是沟壑纵横,鸡爪式破碎,耕地挂在山上,田间无人畜行路,年降水量不到300毫米,十年九旱,人畜吃水都十分困难,丰年亩产四、五、八(即40、50、80斤),灾年籽粒不还家。王谦问,出路何在?刘开基答:保持水土,修地修路。在1957年8月的全省林业与水土保持会上,刘又指出:“山区的造林必须和水土保持结合,造林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经实践,他们取得了成套可行的治理办法,即修地修路,种草种树。之后,种草种树运动在全省蓬勃展开。晋西北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偏关县营盘梁大种柠条放牧养羊、临县柴家沟发展柠条解决燃料困难、五寨县东秀庄大种草木樨、右玉县马营河沿岸大种沙棘林、柳林县东洼大种苜蓿等,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1957年,刘开基发表署名文章《面向山区,向山区进军》,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基本农田”的理念。这是他对全省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在指导思想上的飞跃。他指出:山区存在土地瘠薄、耕畜不足、工具落后、肥料缺乏等特点,建设山区,必须因地制宜地、全面地发展农、林、牧、副业及各种山货、土特产品的多种经济。要想充分挖掘山区耕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本出路是集中建设基本农田,即梯田、沟坝地、旱平原地、河滩地等保水保肥的高产耕地。这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下,也成为防止水土流失的突破口和关键。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全省掀起建设基本农田的浪潮。1958年12月,王谦在全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上充分肯定说:“实现基本农田制度,是我省农业耕作制度的一个革命。”
1963年11月,全省农业会议提出:把“以土为首,土、水、林综合治理”的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中心任务。此后,全省山区大多呈现出大规模发展态势,特别是梯田建设规模空前。1970年,刘开基重新主持全省农业工作,逐步恢复了受“文革”干扰而停滞的水土保持工作。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全省初步治理面积达4755.86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3.3%。
治旱,重视先进经验和科技兴农
为摸清山西农业的基础状况,刘开基几乎跑遍了全省近两千个人民公社,虚心向老农、劳模、专家学习,重视推广、引进大量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针对山西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的特点,探索出一条治旱兴农的发展道路。
他指导全省各地狠抓农业生产中土地、肥料、种子、耕作制度、消灭病虫害这5个关键环节;还积极推广阳高县大泉山的鱼鳞坑保堤植树、林粮间种的先进经验;亲自带人在中阳县金罗乡实验修地保墒、开辟田间人畜行走道路的保田保水做法等,使大批治土治旱的先进经验在黄土高原上得到推广。
曲沃县杨谈村有3000多人口,人均4亩丘陵旱地,是个“靠山山无水,靠井井太深”的穷村。在刘开基的支持和关怀下,该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后,大力发展梯田,推广合理密植和“伏雨春用、涝雨旱用”的蓄雨储墒做法,取得亩产棉花138斤、小麦400斤的好收成,闖出一条旱作农业之路,成为晋南地区唯一获“棉花八仙”和“小麦十杆旗”的双奖单位。
在干旱地区节约用水显得尤为重要,刘开基在1957年全省灌溉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杜绝水的浪费,充分发挥效益,必须整修加固渠道,减少渗漏。划小畦块,平整土地,实行沟浇、小畦浇,节约用水,使水也翻个身。”他积极推广了翼城县利民渠、阳城县白桑大队的节水精神;昔阳县大寨大队在管理喷灌、滴灌上的经验;在祁县王村大队试点的提高水井出水量以节水增效的办法等。 由于自然条件特殊,旱灾成为山西农业的最大危害。1965年晋南大旱,刘开基深知抗旱如救火,每日天刚亮就驱车挨个村视察旱情,他从不搞特殊,走到哪里吃住到哪里。晚上到了住地便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灾情,提出措施,调动抗旱设备,逐项落实工作,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次日照常出发,整整两个月跑遍了晋南地区。这只是他那些年所做的众多抗旱工作的一个缩影。
刘开基也十分重视科技对治旱兴农的重要作用,常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生产愈发展,科学技术愈重要;要想提高粮食、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不从科学技术上下功夫是不行的。”他积极扶持建立了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培养造就了一批农业科研人才,及时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
20世纪50年代,山西仅有1个省农科所和6个实验站,科研力量薄弱,科研人员也有限。在党中央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下,经刘开基大力倡导和积极筹建,1959年初省农科所扩建为省农业科学院,下辖农业、棉花、土壤肥料、畜牧兽医、果树、农机、气象等研究所,成为全省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结合省情和农情,助力发展旱地农业。此外,又相继成立了水利勘察设计院、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农机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等;还在各地建起粮、棉、油等良种繁育基地和种羊、种马、种猪等畜牧研究基地。
在要求基层干部的同时,刘开基也身体力行,很尊重科技人员。他每次下乡,都要绕道去太谷山西农学院、临汾小麦研究所、运城棉花研究所等单位,听取教授、专家、技术人员对指导农业生产的意见。那时省农科院院长武藻每半个月会向他递交农事活动报告,他都仔细审看并加以批示。台湾大学毕业的甜瓜专家郑德庆,从农业部下放到省农业厅后,曾写信给他想汇报发展甜瓜的设想。他专门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并对郑说:“今天谈话不受时间限制,你放开讲。”谈话后,他做出在晋西北盐碱地发展甜瓜的决策,并委托郑德庆长期蹲点具体指导,使山西的甜瓜从无到有。
由于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振兴农业科技,1962年至1965年,全省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增长23.6%、棉花增长1.6倍、油料增长98.5%。1970年全省粮食总产破百亿斤大关,达107亿斤,到1975年基本实现粮食自给,摆脱了多年依靠国家外调接济的历史。
治水,站在水利建设第一线
发展水利是解决山西缺水问题、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重大战略措施。身为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从大中型水利工程到农田水利建设,从水利发展规划、勘探到设计、施工管理,都凝聚着刘开基的心血。他曾说:“水利建设与作战一样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你不战胜它,它必伤人。与水斗争,战胜了是利,战败了是害。因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条件控制住水,使它听人支配。”当年,大至水库、水电站和数十万亩灌区,小至提水站、打井工地和灌渠防渗等,他都亲临现场指挥指导,被水利部长钱正英誉为“水利战将”。
关于如何治水,刘开基根据全省水资源季节性变化大和地域分布不均的特点,提出“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大、中、小相配套”的水利工程建设策略,到1958年他在全省流域治理规划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把地面水管起来,地下水挖出来,加以充分利用”,“过去治水是治害,现在治水是把低水治到高处;过去水是顺河而下,现在要改为沿库顺渠而下;过去水是横行泛滥,现在要由我们分配,要让水只许灌田、浇园、发电,不许乱冲乱淹”。根据他的这些治水理念,全省水利事业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1958年兴建汾河水库时,刘开基任总指挥。他大胆提出并采用“水中倒土筑坝”的施工方法,当时用此法建造坝高60米的水库在世界上并无先例。面对下马风,他带领总工程师刘锡田等技术人员,反复核查,肯定了施工质量。王谦曾动情地回忆说:“他(指刘开基)在省委常委会上,流着眼泪说:省委如能决心采取措施,加强领导,那么在7月1日前,水库大坝达不到40米拦洪高程,而又不幸发洪垮坝,那时我将乘洪峰入大海,殉职向山西父老谢罪。这些落地有声的话,使许多与会同志留泪。”顶住下马风后,刘长驻工地督导,掀起比质量比速度的劳动竞赛,经70天奋战,坝高如期筑到40米。又经一年半苦战,这座能容纳7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终于建成。庆功大会召开前,他却因长期连续作战已精疲力竭,不得已服了兴奋剂,才强打精神在会上作了报告。诸如此类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兴建文峪河水库时,他在工地上协助施工时被拉土的平车撞断3根肋骨,当场昏迷,醒来后惦念的仍是工程进度;兴建黄河天桥水电站时,他临危受命于“文革”动乱中,在指挥二期工程时不顾血压居高不下、双腿浮肿、小便严重失禁等,仍艰苦奔波,超负荷工作,直至1976年6月重病发作,卧床不起……当时,他曾对劝他休息、治疗的秘书龚俊洲说:“我参加革命后,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什么大官。单说个人报恩,也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何况入党时候早有誓言,我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兑现!”当秘书再多劝他时,他就索性只回一句:“活着干,死了算!”
平顺县境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但北部漳河水资源却很丰富。了解到当地想北水南调、引漳河水上高山的愿望后,在水利部支持下,1958年刘开基带工程技术人员到该县漳河勘查设计,制定出多级提水发电、以电致富的规划。至1959年10月,首个30千瓦的水电站在该县虹霓村建成发电,之后侯壁、湾里、石城等水电站相继建成,当地人民终于尝到开发水资源带来的甜头。也正因此,1983年12月平顺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20世纪60年代初,刘开基带人又为沁县规划水电站,他们在沁县境内沿着80多公里的沁河河道走了8天,一步步精心规划、测量,规划出20多个水电站。据此规划,从1962年到1995年该县先后在沁河沿岸建成22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4万千瓦,年发电量1940万千瓦时),该县也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
在刘开基的综合治理下,全省大片旱地、荒地因注入琼浆而变成良田。原省级老领导王大任曾回忆说:“山西的水浇地从解放初的379萬亩增加到70年代的近1700万亩,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开基同志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运筹擎画,顽强战斗,用他的智慧、精力和汗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致力于改变山西农业落后面貌的过程中,刘开基始终发扬苦干实干、连续作战的工作精神,常对大家说:“搞建设比打仗还艰苦,打仗有间歇的时候,搞建设没有喘气的功夫。”他身上闪耀着那个时代奋斗者所展现出的璀璨光芒,今天的我们,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和实干来收获幸福。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