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毕业不久的老师说到,她最害怕的就是课堂教学出现意外,每每上课前都要祈祷,这节课千万别出什么事故啊!其实,课堂意外是很难避免的,只要我们正视意外,善待意外,拥有发现的敏锐和转变的神奇,意外也能精彩。
一、灵感,在意外中迸发
记得我在讲“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这一课时,当我给学生介绍到活期存款一元起存时,一个学生“噌”地站了起来,“老师,你错了,是十元。”“你肯定?”我问。“是的。我存过。”看着他无比坚定的眼神,我当时想,如果我对他的质疑强烈打压,他肯定不服,而且在全班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灵光一现,立刻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把全班同学分成八组,让他们立刻奔赴各大银行。我给他们的任务是:带回一个活期存折;以小记者的身份了解一下银行的业务。第二节课,八组同学分别选派一个代表汇报了他们在银行的不同经历。经过一番陈述、辩论、思考、比较,他们了解了储蓄的种类,知道了银行的业务,理解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区别,认识到了银行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成了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敢于怀疑、勇于超越,从而使很多老师的“预设之中”遭到“意料之外”的挑战。然而,往往是这种挑战可以激发老师的教学灵感,从而适时更改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二、难点,在意外中突破
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一课时,一位学生在拿书的时候,抽屉中的一个苹果“咚咚咚”掉到了地上,跑了很远。学生都笑了起来,课堂的偶然因素就这样“不请自到”了。见此情形,我立刻抛弃了教学预设中的“白马非马”这一事例,将苹果捡了起来,说了一句;“这个苹果来得真是时候。”看着学生一脸疑惑的表情,我问:“大家说说,这个苹果有什么特点?”“圆圆的,红红的,酸甜可口。”一位学生说。“那么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水果呢?”很快,学生就拿出了梨、桔子等,我将它们一一摆在讲桌上。然后问:“梨,桔子有没有各自的特点呢?这个特点在哲学上叫什么?” “特殊性。”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特殊性也可以称作个性,那么, 苹果、梨有没有相同点呢?这个相同点在哲学上称作什么?”问完,我转身在黑板上依次写下“苹果(圆圆的、酸甜、红、植物的果实、多汁);梨(黄色、多汁、植物的果实、甜、化痰止咳);桔子(橙色、多瓣、多汁、植物的果实、酸甜)。”从板书中,学生很直观地就可以看出苹果、梨、桔子都有着汁多,味甜,植物的果实等共同的特点,即共性,这个共性我们称之为水果。而苹果、梨除了这些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共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课本上所说的寓于个性之中的。接下来,我又借着这个善意闯入的苹果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漫画“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共同讨论这位先生错在什么地方?
在政治课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难点。难点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实际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哲学教学,由于哲学本身的抽象性,使得一些概念、原理在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如果老师能敏锐地从一些课堂意外中发现教学契机,将生活引入课堂,这样的意外不但不会扰乱课堂节奏,相反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三、和谐,在意外中构建
记得有一次在高一(8)班上课时,一位同学开小差,玩起了电子游戏。由于没有设置静音,游戏声音突兀的在教室传播开来,使得很多学生都转头侧目去寻找声音的来源,意外发生了。当时,我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说了一句:“游戏声音叮当响,老师上课不好讲。”只见那位学生迅速把MP3收了起来。然后,我接着说:“真的不好讲吗?非也。短暂的音乐欣赏后,我们聊下一话题。”
由于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再加上知识基础、自控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课堂出现违纪现象在所难免。当此类意外发生时,粗暴的批评,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延续,反而会恶化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憾远比处罚更强烈。”在这件事之后,这位学生在我的课上积极表现,成绩一直很突出。有的学生说,要是搁以前的老师,早就把MP3摔了。其实,保护,也是一种教育。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宽容的心来善待孩子的失误和过错,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真正关怀和尊重!“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师生关系正是在这种相互尊重中,和谐得以构建,民主得以彰显。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近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学生的思维稳健行驶在教师精心铺设的问题轨道上,一切显得风平浪静,但这样波澜不惊的课堂风景未免单调了一些。反之,如果将一次次意外生成看作是活力课堂的必然产物,合理利用、巧妙转化、因势利导,我们的课堂将会绽放无限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一、灵感,在意外中迸发
记得我在讲“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这一课时,当我给学生介绍到活期存款一元起存时,一个学生“噌”地站了起来,“老师,你错了,是十元。”“你肯定?”我问。“是的。我存过。”看着他无比坚定的眼神,我当时想,如果我对他的质疑强烈打压,他肯定不服,而且在全班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灵光一现,立刻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把全班同学分成八组,让他们立刻奔赴各大银行。我给他们的任务是:带回一个活期存折;以小记者的身份了解一下银行的业务。第二节课,八组同学分别选派一个代表汇报了他们在银行的不同经历。经过一番陈述、辩论、思考、比较,他们了解了储蓄的种类,知道了银行的业务,理解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区别,认识到了银行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成了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敢于怀疑、勇于超越,从而使很多老师的“预设之中”遭到“意料之外”的挑战。然而,往往是这种挑战可以激发老师的教学灵感,从而适时更改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二、难点,在意外中突破
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一课时,一位学生在拿书的时候,抽屉中的一个苹果“咚咚咚”掉到了地上,跑了很远。学生都笑了起来,课堂的偶然因素就这样“不请自到”了。见此情形,我立刻抛弃了教学预设中的“白马非马”这一事例,将苹果捡了起来,说了一句;“这个苹果来得真是时候。”看着学生一脸疑惑的表情,我问:“大家说说,这个苹果有什么特点?”“圆圆的,红红的,酸甜可口。”一位学生说。“那么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水果呢?”很快,学生就拿出了梨、桔子等,我将它们一一摆在讲桌上。然后问:“梨,桔子有没有各自的特点呢?这个特点在哲学上叫什么?” “特殊性。”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特殊性也可以称作个性,那么, 苹果、梨有没有相同点呢?这个相同点在哲学上称作什么?”问完,我转身在黑板上依次写下“苹果(圆圆的、酸甜、红、植物的果实、多汁);梨(黄色、多汁、植物的果实、甜、化痰止咳);桔子(橙色、多瓣、多汁、植物的果实、酸甜)。”从板书中,学生很直观地就可以看出苹果、梨、桔子都有着汁多,味甜,植物的果实等共同的特点,即共性,这个共性我们称之为水果。而苹果、梨除了这些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共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课本上所说的寓于个性之中的。接下来,我又借着这个善意闯入的苹果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漫画“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共同讨论这位先生错在什么地方?
在政治课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难点。难点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实际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哲学教学,由于哲学本身的抽象性,使得一些概念、原理在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如果老师能敏锐地从一些课堂意外中发现教学契机,将生活引入课堂,这样的意外不但不会扰乱课堂节奏,相反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三、和谐,在意外中构建
记得有一次在高一(8)班上课时,一位同学开小差,玩起了电子游戏。由于没有设置静音,游戏声音突兀的在教室传播开来,使得很多学生都转头侧目去寻找声音的来源,意外发生了。当时,我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说了一句:“游戏声音叮当响,老师上课不好讲。”只见那位学生迅速把MP3收了起来。然后,我接着说:“真的不好讲吗?非也。短暂的音乐欣赏后,我们聊下一话题。”
由于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再加上知识基础、自控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课堂出现违纪现象在所难免。当此类意外发生时,粗暴的批评,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延续,反而会恶化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憾远比处罚更强烈。”在这件事之后,这位学生在我的课上积极表现,成绩一直很突出。有的学生说,要是搁以前的老师,早就把MP3摔了。其实,保护,也是一种教育。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宽容的心来善待孩子的失误和过错,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真正关怀和尊重!“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师生关系正是在这种相互尊重中,和谐得以构建,民主得以彰显。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近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学生的思维稳健行驶在教师精心铺设的问题轨道上,一切显得风平浪静,但这样波澜不惊的课堂风景未免单调了一些。反之,如果将一次次意外生成看作是活力课堂的必然产物,合理利用、巧妙转化、因势利导,我们的课堂将会绽放无限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