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手到评委,信息技术带来的头脑风暴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一上午,忙忙碌碌,忙完学校一周开始的常规工作,坐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材料。初冬的阳光也刚刚开始洒进窗台,我接到了金陵馆长的一个电话,要我去担任信息技术整合课初中语文组的评委。
  记忆从这一瞬间蔓延开来,2005年11月,我带队参加了第一届“网络团队赛”,在高新区实验初中的赛场和平江实验学校的答辩会场度过了紧张忙碌、思维高速运转的一天半时间,这一新生事物带来的头脑风暴,久久不能平息,赛后我写了两篇小文章《比赛的反刍与回味》、《拼脑力,也拼体力》发在苏州教育博客上。时光飞逝(人到中年,越来越体会到这个词语的深刻),5年过去了,这一比赛已经成为一项传统的比赛盛事。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参加过无数次的比赛,惟有这一次,感受是非常独特的。
  这曾经是一次心里最没有“底”的比赛。作为一个选手,作为当时比赛团队的领队,我是战战兢兢地冲到了比赛前线。我是这样的人:给我一篇文章,一本书,凭着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我心里都会有底气去接受;给我一台电脑、一个电器之类的,我心里就会发怵。基本上属于以前所谓的“文科生”。团队赛是第一次,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例子,当时的感觉是被“逼”着前去的。赛前准备时,叶鹏松老师讲网络术语我就发呆。我硬着头皮只能去了解,去学习,因为有责任。加上作为一个“老“教师,新课程意识是非常强烈的,等到真正动手弄概念图、BLOG时,才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快捷方便,两者结合在一起,感觉拓开了一个层面。
  现在,课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多媒体也不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人在接触新事物之前,会有怀疑、惧怕甚至抵触,就像现在在电脑上写文章,刚开始时人们也会经历习惯的改变,到最后的普及。
  因此,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更新,实施网络课程整合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开始注意以新课程标准评价分析语文课。作为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的专业定位愈加明晰,那就是坚持语文姓“语”的原则不变,在网络课程整合中凸现语文课程的特点,这才是一堂成功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课。
  作为曾经的选手和评委,我愈加真切地领悟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素养。
  (一)从整个比赛来看,最根本的还是一个教师的学养功底
  学问深还是浅,体现在你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上。对一篇文章,你读懂了吗?你的功力能读到第几层?你能否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是做 “二道贩子”,仅仅把教参的内容“贩卖”给学生?平心而论,初中语文的课文还是比较浅显的,但不要因此就觉得自己读懂了,一些要点还是需要深入挖掘的。
  (二)具体到课堂组织教学,你的教学功底就显示出来了
  没有教学功底,解读缺乏个性,教学设计分析几乎照搬教参,缺乏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纵观整个比赛,扁平化的教学设计还是占了多数,每个板块都设计到了,文章内容都体现了,平面的呈现都能体现出来,但是好的设计很缺乏,提纲挈领式的、抓住要害、层层深入剖析,这样的纵深思维还不够。课堂传授知识,更传授方法;不仅告诉学生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教会学生,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而你选择什么媒体技术,媒体资源,安排在哪个教学环节,也都必须围绕设计的总纲,体现它的不可替代性。
  (三)团队探究的精神和默契的合作能力
  即便是一个语文老师在参加比赛,他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整合资源,都是在和他人团结协作。哪怕你拒绝网络,你也不可能独来独往、闭门造车。你翻阅参考书,同样也是在利用别人的资源。团队比赛强化了我们平时工作中的合作意识,体现了团队的特色。一个优秀的团队单兵作战能力要强,协同作战力更要强,从一开始的个人教学设计,到最后的答辩环节,都能看出一个团队的思维敏锐度和配合的默契程度。一个团队成为Team,是要有一个团队的灵魂的,队员个体的优良素养保证了团队思维敏捷、明晰。
  从这一点上来说,信息技术整合团队赛带来了比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意义——现代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
  希望以上几点能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的语文课堂上有更新的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并在整个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数控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明确了高职数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数控专业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高职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37-01  1 前言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时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教科书、粉笔和黑板的固有格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教学的直观化与情境化,借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美国教育家威廉·格拉瑟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所有的动机都源自内心,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不佳,是因为他没有在学校里找到足以令他满意的学习动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逻辑以及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只需学习教师教的内容即可,教师并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当然,上述做法我也不例外,但当经历了一次停电后的反思以及教学改进后,我
2015年7月,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素有“英雄城”之美名的城市——南昌,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赛项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  本次比赛现场设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比赛内容分两天进行。第一天为团队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的初步构建以及评价兄弟参赛团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二天为可视化陈述与答辩。由于选手使用的教材都是陌生教材,加上时间紧迫,所以这次比赛对参赛选手来说,既是一次对日常教学
当前,随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越来越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其学习动机也不断减弱。同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面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进行零碎、重复地训练,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为了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除了增加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外,教师也需要改变传统机械的训练式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贯彻面向创作的思想,在创作
摘要:创新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提出,在诸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的“内容丰富”、“容量增加”、“手段变革”这三个特征,使创新思维成为可能。它打破了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和顺向思维,为创新思维解除了枷锁。它开放了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和学习形式,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思维;多媒体教学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技术手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所必需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成为教学中的点睛之笔。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整合的措施出发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1  1改变课堂结构
● 背景:学生喜欢计算机,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  早在2006年,黎加厚老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向差异化教学发展》一文中这样写道:有信息技术课教师反映,小学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很有兴趣,他们喜爱参与各类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但是,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下降。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算法的教学感到十分枯燥,没有积极性。时代的变化、来自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信
什么是数字故事?一般来说,是把讲故事的艺术与多种媒体工具(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网页)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式。它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Dana Atchley最先提出。Atchley是一位专业的说故事者,在计算机科技兴起之时,他看到了计算机科技在媒体运用上的潜力,因而积极地结合计算机媒体与说故事的技巧,产生了这种更具创造性的讲故事方式。上世纪90年代由于Atchley与其他媒体设
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系“词中女皇”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宋词佳作。全词以“醉”为眼,因日暮溪亭边的“酒醉”而“沉醉”误入藕花深处,因身处藕花丛拍桨激浪惊起鸥鹭而“迷醉”。一幅幅静态画面似因这力拨千钧的“醉”字而活跃起来,成为了流动的画。  作为李清照早期的作品,这首词词风清新、内容浅显,但其间的语言却是鲜活而又跳跃,极富画面感。如何让文字产生画面,让画面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