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ruary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原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下面是本人在《小数加减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35-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小学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对于《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计算基础,知道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位。如何运用知识迁移,让孩子自主学习,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是我在备课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有时会觉得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究其根源我觉得我有以下几点问题。
  1 教师对课程能力的认识浅薄,教法缺少灵活
  教师的课程能力观念仍然呈现“知识中心”的理性倾向,固守“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的思维定势。在教师课程能力的价值上,奉行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价值管,把知识传授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到极点。在课程活动中,紧盯成绩,有时便采取课程活动的“灌输主义”行为,实施“结构化”和“封闭式”的权力型课程活动方式。
  2 教师缺少对教学设计的严密安排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从“静态设计”走向“动态设计”,从“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或引导学生有意义的接受新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对所学知识的“再创造”,实现数学思维的自主放飞。但由于教师缺少活用教材的经验,教学设计安排得不合理,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掌握不理想,于是就一遍一遍重复。除了自我感觉多讲能让学生明白,自我中心外,并没有实在的效果,而且还导致拖堂,影响到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从而影响了下一节的课堂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教学过程,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在学教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计算错误。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粗心,不认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如《买书》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其实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购物情境来理解:3.2元+11.5元=14.7元有很多方法,(1)3元+11元=14元,2角+5角=7角,14元+7角也就是14.7元。(2)3.2元是32角,11.5元是115角,32+115=147角,也就是14.7元。(3)用竖式计算,通过比较,发现(1)、(2)比较好理解,而(3)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打通了知识的迁移,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有效途径。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的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学生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了。
  3 抓住算理本质,重组教材,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
  小数加减法教学的切入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全课因此始终围绕这一算理为主线。为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算理上的一致性,我们大胆改编课本中的素材,去掉了教材中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的素材,改成学生常见的三件文具。用意在于,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的一步加减法计算问题中,出现小数加减小数。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今天研讨的话题。学生列竖式板演后讲清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个核心算理,为探究新知做知识铺垫。然后对比引入新知,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尝试练列竖式计算。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去判断、分析、理解、建构小数加法正确的计算方法,内化计算小数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要求。这部分教学设计时就想成为本课的亮点之一,但是实际在上时,各环节间联系不够严谨、学生的兴趣没调动起来,本节课中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4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而进一步关注“人”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并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且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并且对探究出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被激活了,真正做到让学生乐学善思。
  5 确立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力求体现“学生为本”的思想。首先,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开门见山揭题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说一说它们的单价,算一算它们的总价。教师有代表性的选择板书。然后,用学生自编的题目展开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和组织,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其次,在重点探究算法时,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 在探究中发展,引导学生做发现者
  新课程要求我们脱去数学教学僵硬的外衣,还数学课堂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怎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充满生活气息,怎样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卡特金曾说:“未经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要重组,包装教材,让学生学有活力的知识,在探究中获取知识,“送给学生一个信任,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时,我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就行,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和表达机会。
  在《小数加减法》教学的情境设计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兴趣是前提)。例如导入,通过“奥运会”这样一个大家关注的话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中,重视整合学生学过的有关整数加减法知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学习,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自体验规律的形成与论证过程,变静态数学为动态数学。如: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我通过多媒体演示(我是小法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地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给全班同学来一个“温馨提醒”,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要点,都是由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自主发现、自主建构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
  7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引导学生做实践者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觉、去验证、去应用和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儿童的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而形象思维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客观实际,表象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所以“体验”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境,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在学习中体验,就是让学生在接触现实的过程中,将初步建立的感性认识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以形成理性知识,再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形成实践能力的过程。如果说“在体验中学习”学到的是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体验”就是形成了技能。在《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我选取了2008年热门话题——奥运这一主题资料,通过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子10米双人跳台跳水比赛的视频录象片段,从比赛中获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场景中去学习体验,去探究,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进行知识的系统化和再创造,把生活的发现提炼为数学知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
  8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避免枯燥的计算练习又针对教学重难点
  计算课的教学容易枯燥,特别是最后的练习,一道接一道的练习枯燥乏味,效果低下。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我把练习题穿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第一次练习是学生初步会计算小数加减法后,设计了两道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5.23+0.7=1.3-1.23=,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第二次练习是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设计的一系列练习。基础练习:火车停在哪里?设计成动画的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突出了重点:小数点要对齐。对比练习:小火车该停在哪里呢?提高练习:1、我来当小法官2、选数做题。拓展练习:解决问题。
  数学来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意义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数学是无意义的。新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新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完成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可以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0-01    新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老师们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以及和相关学科的渗透,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资源。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语文味不浓”,教师在课堂上走形式、摆花架子
期刊
【摘要】 在英语学习日渐重要的今天,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4-01    引言  英语情境教学法(Situation Approa
期刊
【摘要】 课程改革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情景,紧扣学生情趣;运用图像,调控学生情绪;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关键词】 课程改革;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
期刊
【关键词】 解决问题;策略;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5-01    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有许多分析方法如:从学生的自身条件的发展水平看,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 大致在学前期,策略处于未掌握时期,即使个别人自发地获得了某些简单的策略,由于其心理认知还未发展,因而他们不知在何时适当使用这些策
期刊
【摘要】 高三化学复习课应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面面俱到的灌输式复习和题海战术已不适应高考改革的形势。我们以学生为高三化学复习的主体,在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中,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说题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考应试的背景下,成功地贯穿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3-01    听力排在外语学习‘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首,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同时又是最难提高的一项。如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中的听力测试占总分的20%或30%。但现状表明: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英语学习上听力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他们的语音辨别能力低;语流的连贯能力弱;词义的语境判断
期刊
【摘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甚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又不敢问。结合课堂实际反思我们的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具有问题意识,敢于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健康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承认学生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社会对其知识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即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教育。语文学科肩负着“载道”的重任,它在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把握好教材中已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就能水到渠成地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
期刊
【摘要】 当前,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普遍反映数学难学,教师普遍反映学生难教。幼儿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原则选择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想提高幼儿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就应该从数学概念教学入手,恰当选择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进行数学概念教学首先必须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就幼儿师范数学概念教学来说,还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期刊
【Abstract】 The paper is written under the deep realizing about home and abroad theories and my experience in teaching .It looks back the characters ,meanings ,principles ,ideas ,syllabus and content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