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晏阳初到小毛驴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6日,国庆长假结束之前,有大约几百人从北京城里赶到近郊的海淀区苏家坨镇,到一个叫做“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地方,选购健康农产品。参加展示的包括各种农业生产者,有农村合作社,有从事有机农业倡导的非营利组织,有农业公司,也有素食馆。活动被命名为“丰收节”。
  只要愿意,城里人就可以在这里包下一小块地,田埂上钉一块牌牌,写上你的名字。
  小毛驴市民农园有着符合今天白领们最新时尚诉求的诸多元素——远山、菜地、整齐的道路和平房、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还有一个令人兴起的故事:年轻的女博士从美国访问交流归来,“洋插队”的结果,竟然是下乡种地,开了个农场。
  然而它的精神骨血,是来自2004年至2007年在河北翟城村活跃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三年时间,它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
  
  谁是晏阳初?
  谁是晏阳初?哪里是翟城村?
  晏阳初是耶鲁大学的博士。
  他在海外华工中编印课本、编辑报纸、推广平民教育,随后意识到中国的平民教育之根,存在于农村和农民之中。于是在1926年举家搬迁,来到翟城村,开始为期十年的“定县试验”。
  他号召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向平民学习”,是他的重要信条之一。70岁的翟成村村民米珠贵还记得:“老的小的都没有说他(晏阳初先生)不好的,人家一有空就到农户里去唠嗑。早先3瓣的坨子棉脱出绒来只有28英寸,晏老先生给改良的品种,能脱出38、40英寸的绒;早先的小笨猪养一年也过不了一百一二十斤,晏老先生引进的定县长白种猪一弄就三四百斤,用不了半年功夫。家家户户的老婆儿们都得半宿半宿地纺线,大集上收棉花的,有多少收多少,轧了以后扎成大包运到天津去织洋布,一列火车一列火车地走——那会儿可兴旺了,以前没驴的人家都买上大骡子了。晏老先生还给放无声电影,里头有推小车的、赶驴的,啥都有。人家还办了识字班,到了歇晌和晚间的时候就开课了,‘平民千字课’的小段说的都是田间和农户的事。人家也不做官、也不图钱,就为让咱富起来。”
  这些“启迪民智、培育民力”的乡村建设实践,后来被战乱打断,在动荡的世事变迁中,越来越不为人所知。“晏阳初”的名字,逐渐沉入历史深卷。
  
  打捞理想的人们
  打捞这个名字的,是一批今天的知识分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温铁军开始构想“包下一条山沟”,创建一个兼有培训、救助、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地方,面向被城市挤出来的务工者,也面向找不到出路的农民。按照他的设想,这里的标语要强调群体观念,强调中国传统互助合作的人文精神。
  后来写在晏阳初乡建学院墙壁上的标语是:
  “三农问题是全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启迪民智,培植民力。”
  “诚恳地对人,忠实地做事。”
  “孔子曰:‘仁者,二人也。’团结就是力量。”
  “山沟设想”的背后,是温铁军对当前现实的基本判断。他提出: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幅不断减缓,农村金融愈加离农而去,农村剩余几乎全部被城市抽取,高利贷在一些地方盛行。城乡差距的扩大触目惊心,进城务工的农民潮引发城市犯罪等一系列问题。他的结论是:把西方现代制度搬到一个拥有9亿农民、户均不到8亩地的国家,中国支付不起这样的制度成本。中国庞大的乡村,必须走一条自己的可持续之路。
  由这个起点开始,温铁军把“三农问题”这个提法成功地输入了主流话语。
  还没等他找到理想中的“山沟”,当年晏阳初“定县试验”所在地——河北定州的翟城村主动提出了合作办学的愿望。于是学院在此诞生。
  温铁军给“乡村建设”的定义是:“小农村社经济前提下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包括方方面面:教育制度、卫生制度、医疗制度等等。”
  2003年12月,首届新乡村建设研讨会召开。原定80人的会议,实际接待了180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农民不请而来。许多人是满怀着维权的激愤,希望到会场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但他们收获的是另一些东西。
  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拆了龙王庙盖学校,初中孩子种的葡萄苗要跟语文、数学一样算成绩,校长进入村庄决策层,一个老师联系6个家庭,无论生产、生活什么问题都能问,挽着裤腿的中年汉子和扎着围裙的妇女都进了课堂,村庄不再受穷。
  2002年底,山东蒙阴县11个乡镇已经成立农村合作社1113个,入社32479户,尽管当年大旱,蒙阴农民依然实现了5%的增收。
  合作起来,互帮互助,实现自身发展。这是晏阳初乡建学院最想说给农民们的。
  每天的讲座和讨论开始前,学员们要高喊口号:“改变自己,做家乡主人。团结起来,建设新乡村!”
  这座学校,不是教农民致富的。他们想实现一种不同的可能性。
  铁门上赫然的大字是:“劳动光荣”。年轻的志愿者们胳膊上绑着红纱巾,在平房之间的土路上来来回回。
  理事长邱建生蹬着解放鞋,套着一件迷彩服,下地耕种辣椒和花生,进城添置木床和二手市场的老板谈价钱,带着村里的个体司机在街边小摊上吃面,为给学院装宽带招待乡上电信局的人花掉几百元,他说:这是建院以来最大的一笔公关开支。他办公室里用的电脑是捐赠品,很多人用一下都说:这也太慢了。他却兴致勃勃地不断更换桌面图片,笑着说:“这已经很好了!”
  当年晏阳初学院的志愿者黄志友,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来学院一年了,种地、盖房,搞卫生、编报纸、管财务,有时也做做村里的工作,大抵是什么都做、什么都干的。”
  他们在这里动手盖起了尿粪分离的生态厕所,利用华北本地的自然材料建起了“地球一号”生态屋。他们放弃城市生活来到这里,想要做的事情是:搞永续农业以谋求人与土地的健康;推动生态建筑,试图通过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自然建筑材料和简单的建筑施工方法,减少对市场、货币的过度依倚赖,达到坚固、舒适、美观、节能、经济的功效;学习与传承传统,认同和重视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归根到底,面对汹涌澎湃的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潮流,我们将如何减轻受控其中的窒息感、并且尽可能实现有美感的生活方式?
  这是来到这里的人们,想要为自己寻找的答案。
  
  从一棵辣椒开始
  然而,他们的生态试验田,却成了农村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一面镜子。
  不施化肥、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和杀虫剂,这样种菜的代价,就是产量降低。当乡建学院的年轻志愿者们扑在菜地里、亲手锄草、用手捉虫时,翟城村的农民们忍不住摇头叹息。
  对于他们来说,农业的整个方法论早就被改写了。一切必须服从于产量,否则就意味着愚蠢。
  可正是在一切服从于产量的过程中,农业的生态功能被折损殆尽,工业集中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由此直接祸及农产品;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淡水湖泊大面积富营养化,早已成了触目惊心、人所共知的景观。
  从一棵辣椒开始,晏阳初乡建学院试图改变。但农民的非议,媒体的怀疑,给它贴上了“不切实际”的标签。2007年,晏阳初乡建学院在争议中关闭。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轰动中国。“苏丹红”、“毒韭菜”等等一系列农产品安全事件,在中国迅速掀起对农业生态问题的关注。
  2009年,在海淀区的支持下,小毛驴市民农园诞生,明确以社区支持农业的形式,提倡健康种植、健康生活,短短两年之内,它成为中国健康农业、公益参与的一个响亮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9月,这里刚刚接待了北京市农委主任。
  从晏阳初乡建学院的孤独、落寞,到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喧闹,一些知识分子寻找美感生活的心灵探索,在广袤的田野上,终于实现了与现实的精准对接——以食品为纽带,重建城乡关系,并由此重启乡村。
  一切适逢其时。
  邱建生一直怀念着翟城的生活,尽管理想仍然延续着。邱写过一首诗,看起来是愁绪,事实上,这是乡建人内心希望的梦想。《翟城的思绪》写道:翟城的街道,庄严的耕地/我曾经一次次安详在你的怀里/从这里从那里/我的脉搏曾那么激烈地回应过你们的生命/……/你布满老茧的宽大的手/慈祥的眼/那么近那么远/好像儿时母亲/盛在我碗里的荷包蛋/温暖着我的情怀/和记忆/我的亲人别后已多少光阴/在你们的睡梦里/可有漂泊的我?
其他文献
四月是“自闭症月”。多年前我非常偶然地接触到自闭症,非常震惊。然后,有了更多这样的家长朋友,直到最后,自己的一个小辈,也有了自闭症孩子。世界发现自闭症很晚,中国的关注更晚了几十年,现在中国约有一百个自闭症孩子的特殊学校,数量远远不够,而且多为民间主办,政府很少介入。中国关注自闭症还有一个误区:只关注儿童,却忽略成年人。其实最大数量的患者已经成年。不论是经济还是生活,全由家庭承担。这些家长已经进入老
期刊
无论景况虚实多寡,是否真如我们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有了越发鲜明的席位,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春日未到,草木先绿一样,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是备受我们关注的。可是,有谁想起我们最为近邻的越南的汉学家呢?也很少有人提及过住在越南河内的那位已经七十高龄、身体羸弱多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就集中他病体的精力,翻译了十几位中国当代作家、三十余部当代中国文学的老人武公欢?  在他的翻译履历里,
期刊
工业化与城市化将人们从土地上释放了出来,年轻人丰富了生活阅历的同时,也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们的婚姻来得更早,对自我独立权利的诉求也来得更早。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权力与财富像所有父系等级社会一样,由较年长的男性成员掌握,随着他们在社会舞台上渐渐隐退,传递给社群中的后继成员。而今,由于中国众所周知的经济转型,财富与权力的传递关系逐渐分离,财富不再按部就班地从上一辈传给下一辈,年轻人可能通
期刊
说富士康是一个“巨无霸”,一点也不夸张。过去一段时间里,它展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富士康“出了事”,台湾媒体兴奋地写道,“首富郭台铭有麻烦”;香港另类“果粉”发起抗议;而在美国,事件更使“苹果”饱受诟病。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木材零售商巨头家得宝万万没有想到,区区一个热带雨林保护组织竟然让他们面临持续两年的公共关系危机,最终被迫放弃在产品中使用生长了多年的树木。  
期刊
别以为不停工作就等于热爱工作,大多数人或许尚未意识到,工作狂也是一种病!    李昊的一周  李昊在一家证券公司任操盘手,早上7点起床,买个煎饼当早饭,乘地铁上班,中午在快餐店吃饭。公司规定5点下班,但由于公司同事都加班至6-7点,再加上自己是新人,需要向同事学习,李昊也跟着同事一起加班。  下班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吃完晚饭洗完澡,李昊又投入了证券的怀抱:看一两个小时投资方面的专业书籍,而后开始
期刊
民间组织剑指大公司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是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      TOP1  催泪弹 × 舆论战    催泪弹虽不致命,但一旦释放,就会冒出浓浓黑烟,公众的眼泪和唾沫就能淹死一家公司。     对NGO来说,选择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很重要。选择有缺陷的大公司,围绕着它们展开组织化的行动,这本身就是很有分量的“武器”。尽管从力量对比看,前者在财势和影响力上逊于后者,但这恰恰是社会组织的
期刊
乡村,中国国土的永恒底色。  数千年的帝王家国中,它是社稷的同义语。和全球其他地方一样,乡村的意义被抽离,是现代性进程中的命题。只有当工商业、城市以青年的姿态站立在那里,乡村才具有了独立的经济、景观、社群和人文意义。  因此,乡建从一开始,便是要解决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城市从乡村提取资源,同时保持可持续性的城乡平衡尺度。  所以,中国现代史上的几次乡村建设潮流,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共
期刊
农业社会的人们明白自己在天地之间的角色,努力尽好自己的本分,并随时接受命运的考验。我想要表达的是他们了解生命意义,善解外在、反思自我,并感恩一切的生活态度。    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被誉为“中国摄影教父”,也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  说起阮义忠,只要稍微关心当代摄影的人就不陌生。前些年,大陆出版了他的《当代摄影大师—
期刊
四年前,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国内龙头房企万科集团一时卷入风波,其企业社会责任备受拷问。  四年后,从地震废墟上重生的重灾区绵竹县遵道镇,不仅让灾区人民生活创伤渐复,也让万科人重新找回了一份企业自信。  今天,在万科集团直接对口援助的遵道镇,不仅矗立着运用了国内最先进最安全防震技术的学校、幼儿园、卫生院、镇政府等公共建筑,而且还随处可见已渐从大地震阴影中走出来的孩子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以及遵道人
期刊
街头反医疗界暴力的一场行为艺术    一个年轻的实习医生,被他的患者刺死后,网络上的一个简单的调查得到的答案是,一半以上的人感到高兴。参与投票网友有6161人,选择“高兴”的达4018人。  这是一个令社会恐惧的选择。广州大学生祥子看到了,于是他们企图通过自己的某种行为,改变这种看法,试图把大多数快意于医生被杀的人们,拉回到一个理性的平台上。  医改进程缓慢,医患双方都在焦灼等待中,仿佛在等一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