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连云港市沼气池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5万座,普及率为18%,占全省沼气池总量的23%,不但解决了16万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而且还能处理农村人畜粪便,净化农村环境,并为逾1.3万hm2耕地提供优质有机肥。近年来我们在大棚番茄生产中利用沼渣做基肥、沼液做追肥和叶面喷施,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而且品质也得到明显提高。选择好适当的播种期,加上科学的管理,就能赶在春节前后上市,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1 苗期管理
1.1 播前准备
选择有限生长类型的品种,育苗时间选在9月上中旬。干种先用1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放入52 ℃ 的温水,取出再用清水浸4~5 h;番茄种子经过浸泡吸足了水分,漂洗几遍,拌上种子体积3倍左右清洁细沙装到大碗或小盆中,保持25~35 ℃,3~4 d即可发芽,至9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 播种
室外用拱棚做育苗床,每30 g种子需苗床6 m2。畦埂踩实,铺3 cm厚营养土。营养土按60% 优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 40% 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疏松园土过筛后掺匀。播种后,盖1 cm厚的土,每m2用50% 多菌灵10 g拌土撒匀。
1.3 苗床管理
播后覆盖拱棚,夜盖草苫。番茄苗长到2~3片真叶时分苗。每个营养钵栽1株苗,栽后浇透水。分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5~20 ℃,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 ℃,夜间15 ℃,促进花芽分化。随天气变化加厚覆盖层,以多见光、保温为原则。每7~10 d喷1次500倍液多菌灵防病,连喷2~3次。幼苗5~6片叶时移动营养钵,扩大距离,并分级摆放,分级管理。当苗龄达70 d左右,形成8~9片真叶,株高25 cm时即可定植。
2 定植后的管理
2.1 整地施底肥
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 000 kg,沼渣1 000 kg左右,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75~100 kg,均匀撒施于地面,用旋耕机旋耕。在畦上挖空植穴并将沼渣和挖出的土混匀后放入空植穴内。
2.2 移栽定植
一般在11月上中旬起垄定植。行距: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两边扶土起垄,垄高20 cm左右,起垄后盖地膜。垄顶隔32 cm挖穴,放苗,浇透水,水渗后覆土,同时压严地膜口,每667 m2栽番茄苗3 000株左右。
2.3 温度调节
缓苗前,要提高温度,促进缓苗。不超30 ℃不需放风,放风时只宜在屋脊部开较小的放风口;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15 ℃,揭苫前10 ℃左右。进入结果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前半夜15~13 ℃,后半夜7~10 ℃,地温18~20 ℃,最低地温13 ℃以上。
2.4 湿度调节
大行间、前沿、两山墙根铺30 cm厚的干草,用来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用烟雾剂防病;每次浇水和喷药后,都要加大放风量(要根据天气定),以降低棚内湿度。
2.5 光照调节
棚膜表面保持清洁。晴天中午10:00后卷起草苫,下午15:00放下;阴天时全天放下,后墙覆反光膜,提高光照强度。
2.6 气体调节
在室内相对密闭的条件下,CO2浓度的高低会成为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中要注意适当增加棚内CO2浓度。一是早上快速提温,不要过早放风,以充分利用植株夜晚释放的CO2,二是可采用常规的化学反应法和施用CO2颗粒肥等方法来提高棚内的CO2浓度。晴天的上午9:00进行CO2施肥,施入CO2后隔45 min后放风。
2.7 防止落花落果
用番茄灵喷花。用2,4-D蘸花,使用浓度为20~25 mg·kg-1,同时应加入0.2% 的速克灵或甲霉灵,防止蘸花传染灰霉病等;隔7 d左右喷1次,如连喷2~3次,效果更为显著。
2.8 肥水管理
缓苗后1周内控制土壤水分以促进根系发育,7~8叶时视土壤浇1次水,同时喷1次沼液,以促进植株生长,开花前再浇1次水并随水浇施沼液。第1穗果坐住,并已开始膨大时,追1次催果肥。追肥要结合灌水,前期苗情弱时,可喷施春雨1号,隔7 d左右1次,连喷2~3次。室外温度升高后,增加浇水次数,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每周灌1次沼液。
2.9 果实催熟
番茄白熟期进行适当的调节剂催熟,方法为:(1)蘸果柄:用毛笔对准青果或白熟果实的果柄(花梗的倒数第2节)涂抹,可根据情况对一串果实的主果柄点蘸。(2)涂果:直接、均匀地涂施萼片与果实连接处,也可用小喷壶对水50倍均匀喷施。
3 病虫害防治
沼液不仅可以做叶面肥,而且还具有杀菌、防虫、防病的作用。方法之一是取过滤后的沼液1份对水3份,均匀混合后喷洒到番茄叶片上,可以防治番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角斑病等,防治效果可达到90% 以上。方法之二是取过滤后的沼液1份,对水1份,均匀混合后喷洒到番茄叶片上,可防治白粉虱、瓜蚜、螨虫、斑潜蝇等。
1 苗期管理
1.1 播前准备
选择有限生长类型的品种,育苗时间选在9月上中旬。干种先用1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放入52 ℃ 的温水,取出再用清水浸4~5 h;番茄种子经过浸泡吸足了水分,漂洗几遍,拌上种子体积3倍左右清洁细沙装到大碗或小盆中,保持25~35 ℃,3~4 d即可发芽,至9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 播种
室外用拱棚做育苗床,每30 g种子需苗床6 m2。畦埂踩实,铺3 cm厚营养土。营养土按60% 优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 40% 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疏松园土过筛后掺匀。播种后,盖1 cm厚的土,每m2用50% 多菌灵10 g拌土撒匀。
1.3 苗床管理
播后覆盖拱棚,夜盖草苫。番茄苗长到2~3片真叶时分苗。每个营养钵栽1株苗,栽后浇透水。分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5~20 ℃,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 ℃,夜间15 ℃,促进花芽分化。随天气变化加厚覆盖层,以多见光、保温为原则。每7~10 d喷1次500倍液多菌灵防病,连喷2~3次。幼苗5~6片叶时移动营养钵,扩大距离,并分级摆放,分级管理。当苗龄达70 d左右,形成8~9片真叶,株高25 cm时即可定植。
2 定植后的管理
2.1 整地施底肥
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 000 kg,沼渣1 000 kg左右,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75~100 kg,均匀撒施于地面,用旋耕机旋耕。在畦上挖空植穴并将沼渣和挖出的土混匀后放入空植穴内。
2.2 移栽定植
一般在11月上中旬起垄定植。行距: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两边扶土起垄,垄高20 cm左右,起垄后盖地膜。垄顶隔32 cm挖穴,放苗,浇透水,水渗后覆土,同时压严地膜口,每667 m2栽番茄苗3 000株左右。
2.3 温度调节
缓苗前,要提高温度,促进缓苗。不超30 ℃不需放风,放风时只宜在屋脊部开较小的放风口;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15 ℃,揭苫前10 ℃左右。进入结果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前半夜15~13 ℃,后半夜7~10 ℃,地温18~20 ℃,最低地温13 ℃以上。
2.4 湿度调节
大行间、前沿、两山墙根铺30 cm厚的干草,用来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用烟雾剂防病;每次浇水和喷药后,都要加大放风量(要根据天气定),以降低棚内湿度。
2.5 光照调节
棚膜表面保持清洁。晴天中午10:00后卷起草苫,下午15:00放下;阴天时全天放下,后墙覆反光膜,提高光照强度。
2.6 气体调节
在室内相对密闭的条件下,CO2浓度的高低会成为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中要注意适当增加棚内CO2浓度。一是早上快速提温,不要过早放风,以充分利用植株夜晚释放的CO2,二是可采用常规的化学反应法和施用CO2颗粒肥等方法来提高棚内的CO2浓度。晴天的上午9:00进行CO2施肥,施入CO2后隔45 min后放风。
2.7 防止落花落果
用番茄灵喷花。用2,4-D蘸花,使用浓度为20~25 mg·kg-1,同时应加入0.2% 的速克灵或甲霉灵,防止蘸花传染灰霉病等;隔7 d左右喷1次,如连喷2~3次,效果更为显著。
2.8 肥水管理
缓苗后1周内控制土壤水分以促进根系发育,7~8叶时视土壤浇1次水,同时喷1次沼液,以促进植株生长,开花前再浇1次水并随水浇施沼液。第1穗果坐住,并已开始膨大时,追1次催果肥。追肥要结合灌水,前期苗情弱时,可喷施春雨1号,隔7 d左右1次,连喷2~3次。室外温度升高后,增加浇水次数,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每周灌1次沼液。
2.9 果实催熟
番茄白熟期进行适当的调节剂催熟,方法为:(1)蘸果柄:用毛笔对准青果或白熟果实的果柄(花梗的倒数第2节)涂抹,可根据情况对一串果实的主果柄点蘸。(2)涂果:直接、均匀地涂施萼片与果实连接处,也可用小喷壶对水50倍均匀喷施。
3 病虫害防治
沼液不仅可以做叶面肥,而且还具有杀菌、防虫、防病的作用。方法之一是取过滤后的沼液1份对水3份,均匀混合后喷洒到番茄叶片上,可以防治番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角斑病等,防治效果可达到90% 以上。方法之二是取过滤后的沼液1份,对水1份,均匀混合后喷洒到番茄叶片上,可防治白粉虱、瓜蚜、螨虫、斑潜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