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信毒地板震惊业界
近日,家居建材行业备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安信“毒”地板,此事件在网络曝光后,地板行业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三聚氰胺拖垮三鹿奶粉,假洋品牌整惨达芬奇家具等事件,一个行业内看似不成文的潜规则却能给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从这起“毒地板”事件中,卫浴企业和卫浴行业又该引起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从安信事件说开去。
同品牌不同质 产品被品牌绑架了
产品被品牌绑架,这与企业被经销商绑架是同一个道理。企业为了扩充销售渠道,迎合经销商对不同产品的款式、价格等各种要求,往往会特别生产出对应经销商需求的产品,导致企业品牌无主题,产品品质不一等各种情况,最终,经销商获利,企业却在迎合经销商的需求中折损了自身品牌的价值。
而产品被品牌绑架,则是某些企业为了谋求产品线的齐全,谋求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精装房、工程装修的大订单,难抵诱惑,开设“低档产品”生产线。这就必然出现同一品牌中低端、无质量保障的产品依附于品牌本身的价值,最终“顺利”地流向市场。
这种现象在精装房及工程案例中尤为常见。卫浴企业为精装房等工程特别开发产品线,专供此渠道,原本无可厚非,其初衷除了薄利多销外,满足开发商对使用效果的“特别设计”要求也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市场,一个品牌生产不同档次的产品来拼抢更多层面消费群体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但根本上,往往有些企业为了拼抢市场、拼抢眼前的利益和傍上大地产商,却逐渐丧失底线。
据一位具有工程经验的设计师透露,普通消费者购买建材家具等产品,打个八、九折了不起了,而在同样品牌对接工程时,所谓工程价常常达到零售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如何可以做到?这位设计师表示,负责任的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科学化批量生产、人工物流以及原材料采购上下功夫,保证最终“瘦身”的产品依然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环保、寿命等方面的基本质量要求。但是也有不负责任的建材供应商把注意力放在压低成本、多接工程上,其末端的材料品质常常疏于把关。国家相关检测机构仅执抽查“送检”、“抽检”产品等,无法全面堵住伪劣建材入市的源头,如果不是品牌自觉,质量关的确把不住。
由此也不难理解,工程施工没有一家一户安装那么仔细,因此,消费者常常遇到的精装房地板开裂、马桶失灵、龙头出水超标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基本都是产品质量与施工质量双重打折的结果。
做精装工程 卫企不自律致行业地震
三聚氰胺让国人对国内乳业品牌“谈乳色变”,达芬奇事件让消费者对家具行业重新审视,而安信地板也同样让地板行业震荡,卫浴企业的不自律和不负责任同样会让整个卫浴行业招来灭顶之灾。
假如安信的地板问题是发生在某个消费者身上,而不是在发生在万科身上,那么今天安信地板事件或许没有这么震撼和扑朔迷离。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工程上出现的问题比普通的“散销”产生的个别问题更容易受人关注。有业内人士提出警告,与地产商玩品质比与消费者危险。在地产行业,特别是像万科这样的企业,往往容易形成聚群效应,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而从安信事件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么地产商对地板行业并不了解,要么是地产商为了追求成本最低而心存侥幸地熟视无睹。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说,这都给建材卫浴行业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你的产品不过关,早晚会被挖出来,这对卫浴品牌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对整个行业来说也将“大地震”。
同样,安信事件也给地产商提了个醒,采购带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也将对房地产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不管是材料商找开发商,还是开发商找材料商合作,都将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的问题,这势必会让开发商更加注重材料品质,材料商也同样如此。
产品检测 业内制度缺失的潜规则
在安信事件中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多份检测报告显示安信地板甲醛释放量符合国标,但安信地板涉“毒”问题一直澄而不清。有网友质疑其送检方式的权威性和客观真实性。爆料人“李晓燕”亦再现凯迪论坛,对万科、安信地板提出了送检形式缺乏说服力、送检结果“荒谬”、厚度指标涉嫌欺诈消费者等三大质疑。
据相关建材检测人士的话说,目前建筑业中,开发商都要求建材供应商提供检测合格报告,但供应商可能会提供假报告,“假报告不是说报告作假,而是送检的货与采购的货不一样”,这位人士称,供应商可能第一批的供货合格,但第二批不合格也有可能,因为并非批批检测。
除了供应商外,这位人士进一步指出,存在漏洞环节还有很多,比如目前的建材送检已经流于形式,变成自己人检自己人。按规定,工地建材应由监理单位抽样、施工单位送检,但现在监理跟施工单位都很熟,有的楼盘就直接由施工单位抽样送检。
据了解,在卫浴行业,检测机构一般有两种检测方式:一是送检,送什么样品就检测什么,都是按照送检方的要求进行,这就导致了部分企业在送检时特意购买大品牌或者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并贴上自己的品牌,这在行业里已不是什么秘密;二是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有代表性的。无论哪一种检测,都是有时效性的,可能有些卫浴产品在装修的时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更换,产品问题就解决了,这都是很正常的。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质疑这种检测方式的合理性。
有法律专家表示,不管万科部分楼盘的地板是否真的涉毒,作为商品住房领域的龙头企业,它理应接受更严格的检验和监督,理应有更高的标准。控制成本更多地应该在提高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而不是在质量上做减法。只有这样,才有给老百姓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安信“毒”地板事件回顾
2月16日:李晓燕爆料万科全装修房大量使用安信涉“毒”地板
2月18日:安信地板引爆“装修”危机
2月24日:万科战略受挫,不敢与安信合作
2月28日:安信地板检测甲醛未超标,消费者质疑检测标准
3月1日:万科“第六批”安信地板复检结果大量超标
3月2日:万科楼盘安信地板甲醛超标,安信董事长道歉
3月5日:万科、安信称将对佛山涉毒地板承担全部责任
近日,家居建材行业备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安信“毒”地板,此事件在网络曝光后,地板行业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三聚氰胺拖垮三鹿奶粉,假洋品牌整惨达芬奇家具等事件,一个行业内看似不成文的潜规则却能给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从这起“毒地板”事件中,卫浴企业和卫浴行业又该引起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从安信事件说开去。
同品牌不同质 产品被品牌绑架了
产品被品牌绑架,这与企业被经销商绑架是同一个道理。企业为了扩充销售渠道,迎合经销商对不同产品的款式、价格等各种要求,往往会特别生产出对应经销商需求的产品,导致企业品牌无主题,产品品质不一等各种情况,最终,经销商获利,企业却在迎合经销商的需求中折损了自身品牌的价值。
而产品被品牌绑架,则是某些企业为了谋求产品线的齐全,谋求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精装房、工程装修的大订单,难抵诱惑,开设“低档产品”生产线。这就必然出现同一品牌中低端、无质量保障的产品依附于品牌本身的价值,最终“顺利”地流向市场。
这种现象在精装房及工程案例中尤为常见。卫浴企业为精装房等工程特别开发产品线,专供此渠道,原本无可厚非,其初衷除了薄利多销外,满足开发商对使用效果的“特别设计”要求也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市场,一个品牌生产不同档次的产品来拼抢更多层面消费群体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但根本上,往往有些企业为了拼抢市场、拼抢眼前的利益和傍上大地产商,却逐渐丧失底线。
据一位具有工程经验的设计师透露,普通消费者购买建材家具等产品,打个八、九折了不起了,而在同样品牌对接工程时,所谓工程价常常达到零售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如何可以做到?这位设计师表示,负责任的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科学化批量生产、人工物流以及原材料采购上下功夫,保证最终“瘦身”的产品依然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环保、寿命等方面的基本质量要求。但是也有不负责任的建材供应商把注意力放在压低成本、多接工程上,其末端的材料品质常常疏于把关。国家相关检测机构仅执抽查“送检”、“抽检”产品等,无法全面堵住伪劣建材入市的源头,如果不是品牌自觉,质量关的确把不住。
由此也不难理解,工程施工没有一家一户安装那么仔细,因此,消费者常常遇到的精装房地板开裂、马桶失灵、龙头出水超标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基本都是产品质量与施工质量双重打折的结果。
做精装工程 卫企不自律致行业地震
三聚氰胺让国人对国内乳业品牌“谈乳色变”,达芬奇事件让消费者对家具行业重新审视,而安信地板也同样让地板行业震荡,卫浴企业的不自律和不负责任同样会让整个卫浴行业招来灭顶之灾。
假如安信的地板问题是发生在某个消费者身上,而不是在发生在万科身上,那么今天安信地板事件或许没有这么震撼和扑朔迷离。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工程上出现的问题比普通的“散销”产生的个别问题更容易受人关注。有业内人士提出警告,与地产商玩品质比与消费者危险。在地产行业,特别是像万科这样的企业,往往容易形成聚群效应,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而从安信事件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么地产商对地板行业并不了解,要么是地产商为了追求成本最低而心存侥幸地熟视无睹。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说,这都给建材卫浴行业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你的产品不过关,早晚会被挖出来,这对卫浴品牌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对整个行业来说也将“大地震”。
同样,安信事件也给地产商提了个醒,采购带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也将对房地产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不管是材料商找开发商,还是开发商找材料商合作,都将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的问题,这势必会让开发商更加注重材料品质,材料商也同样如此。
产品检测 业内制度缺失的潜规则
在安信事件中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多份检测报告显示安信地板甲醛释放量符合国标,但安信地板涉“毒”问题一直澄而不清。有网友质疑其送检方式的权威性和客观真实性。爆料人“李晓燕”亦再现凯迪论坛,对万科、安信地板提出了送检形式缺乏说服力、送检结果“荒谬”、厚度指标涉嫌欺诈消费者等三大质疑。
据相关建材检测人士的话说,目前建筑业中,开发商都要求建材供应商提供检测合格报告,但供应商可能会提供假报告,“假报告不是说报告作假,而是送检的货与采购的货不一样”,这位人士称,供应商可能第一批的供货合格,但第二批不合格也有可能,因为并非批批检测。
除了供应商外,这位人士进一步指出,存在漏洞环节还有很多,比如目前的建材送检已经流于形式,变成自己人检自己人。按规定,工地建材应由监理单位抽样、施工单位送检,但现在监理跟施工单位都很熟,有的楼盘就直接由施工单位抽样送检。
据了解,在卫浴行业,检测机构一般有两种检测方式:一是送检,送什么样品就检测什么,都是按照送检方的要求进行,这就导致了部分企业在送检时特意购买大品牌或者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并贴上自己的品牌,这在行业里已不是什么秘密;二是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有代表性的。无论哪一种检测,都是有时效性的,可能有些卫浴产品在装修的时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更换,产品问题就解决了,这都是很正常的。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质疑这种检测方式的合理性。
有法律专家表示,不管万科部分楼盘的地板是否真的涉毒,作为商品住房领域的龙头企业,它理应接受更严格的检验和监督,理应有更高的标准。控制成本更多地应该在提高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而不是在质量上做减法。只有这样,才有给老百姓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安信“毒”地板事件回顾
2月16日:李晓燕爆料万科全装修房大量使用安信涉“毒”地板
2月18日:安信地板引爆“装修”危机
2月24日:万科战略受挫,不敢与安信合作
2月28日:安信地板检测甲醛未超标,消费者质疑检测标准
3月1日:万科“第六批”安信地板复检结果大量超标
3月2日:万科楼盘安信地板甲醛超标,安信董事长道歉
3月5日:万科、安信称将对佛山涉毒地板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