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1974年张坊公社为利用拒马河水源,扩大灌溉面积,决定自力更生修建一条自流引水渠道,因渠道沿山行进,渠首在六渡公社西关上村北,至片上村出山,长10公里,以下接原扬水渠道。到1976年底,山区段完工交付使用。房山县张坊、南尚乐等公社的上千名干部、群众和技术人员,硬是用双手、钢钎、铁锤和小推车,历经两年寒暑,沿着陡峭的山坡,开凿出长10公里(山区段)的人工长渠——因渠道沿山而进,工程十分艰巨,故取名“胜天渠”。整个工程段沿拒马河左岸行进。设计断面200mm×200mm,引流量2.27立方米每秒,建有千河口大型渡糟一座,隧洞3处,总投资270余万元,控制灌溉面积1万亩。
张坊地区北部多山,南部是平原丘陵,拒马河从西南部穿境而过。这里十年九旱,解放前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民不聊生,拒马河水基本没有被利用。人们说:“拒马河水哗哗流,两岸庄稼靠天收,旱年求天天小雨,涝年求天水乱流。”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沿河建了扬水站,离河远的地方,打机井建站。可是人们又说:“拒马河水哗哗流,何时浇地何时愁。无电机器不上水,有电有水贵如油。”那时电力供应不足,停电频繁,一天停几次,有时开闸后水没进地电就停了。偶尔不停电,可电费又拿不起。那年月生产队单一经营,没有工副业,就靠卖点粮食得点钱,粮价又挺低,除去水钱肥钱,所剩无几,一个劳力干一天活儿只能得到四五毛钱,所以百姓说何时浇地何时愁,不是愁没水就是愁没钱。1972年大旱,粮食大减产,公社就产生了修渠的想法,1974年中央提出普及大寨县,小平发表讲话,要求各地大干快上,公社党委会开始研究修渠。
通过党委会研究,工程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工程太大,用工、用款、用料太多;二是技术要求高,缺少人才,万一水流不过来,没法向广大社员交代;三是有“唯生产力论”之嫌。前两个问题,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用工问题,在政策上,各生产大队按受益面积摊工,不受益大队如东关上、三合庄两个山区大队也出工,将来山区修路平原大队再给补。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开展义务劳动。工程用款用料,发动各界捐献和摘借来解决。技术人才问题,铁匠、木匠、瓦匠、石匠,可在公社内部就地取“才”。设计由当地土专家陈定宜担任,他曾设计几个水利工程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必要时还可以找县水利局审核指导。只是第三个问题,“唯生产力论”之嫌,有少数同志愁云不消,顾虑重重。大部分同志是刚结合上来的干部,一次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为此,公社请示了县里主管农业的副书记王文哲,他说:“这不算‘唯生产力论’,我们不能搞空头政治,要有点实际的。”并答应给公社提供水泥钢材。经过实地勘测,修渠的方案终于定下来了,并把水渠的名字定为“胜天渠”。
1974年11月5日,克服了种种困难后,胜天渠修建终于开工了。全县各行各业都积极参加了修渠劳动。各大队社员来了,公社干部来了,社办企业、学校、供销社、卫生院、信用社各个部门都来了。南尚乐、南窖两个公社派来了援兵,良乡海军、岗上汽车团、空军仓库出动了70多辆汽车,县里领导也时常来参加劳动。工地上,红旗飘飘,歌声阵阵,宣传标语映山岩,广播喇叭震山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功绩。红旗洞、八一洞、三八洞、友谊洞、九九向阳洞、五四青年桥,都是出自各方面人之手。工程期间,编印出了120期施工简报,及时报道好人好事和工程进度,还编印了一本工地诗选,组织了文艺演出。
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手套,没有工作服。喝的是拒马河水,吃的是窝头咸菜,有时改善一下伙食,荤油熬白菜。住的是不挡风寒的闲房、工棚。张坊村大人多,就住在一个闲置的大羊圈里,下铺花秸,和衣而睡。夏季蚊子咬,小虫爬,三更半夜轰蛤蟆,可是当时谁也没有怨言。指挥部建在千河口的大河滩上,是一个简易工棚,约有五间房大小。四围扎上秫秸,里外抹上泥,房顶是一层苇帘,一层油毡,一层席。冬季河滩风大,一刮风,有的席子就刮跑了,后来就系好绳索坠上石头压住席子。屋里地上只有一个用砖头砌成的小火炉,早晨起来,脸盆里的水都冻了冰,指挥部人员就住在这里,听情况,作决策。有个同志还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自力更生彩笔绘出张坊新天地”,下联是“艰苦奋斗穷乡变成当代米粮川,”横批是“人定胜天”。
当时的劳动强度很大。汽车到不了工地,中间隔着拒马河,钢材水泥,全靠人挑肩扛,过河爬山,运到工地。开始几个月打眼放炮,全是用手工,后来虽说借了两台空气压缩机,可不少地段还是靠手工打。数九寒天,有不少人虎口震裂;盛夏炎日,汗水顺着裤脚流。在通过一线峰时,施工地点在悬崖峭壁上,需要先打一个眼儿,插上一根钎,人登这根钎,再打第二个眼儿,插上第二根钎,登上这根钎,再打第三个眼儿,这样依次爬到十几米、二十几米高的绝壁上。在上面打眼放炮时,头顶险石,脚抵峭壁,腰系大绳,凌空作业,相当危险。可是当时大家情绪高昂,都争着上去。
整个工程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各修21华里。第一阶段在山区,由西关上村东开始,经穆家口北山东山,千河口大河滩,片上附近数道山梁峡谷,到片上扬水站,这一阶段,因为多是高山深谷,逢山辟岩,遇谷架槽,工程艰险浩大。并且为了和片上扬水站老渠接上,这一渠段落差只有8米,纵坡设计为0.3‰,而一般要求最低不下0.5‰,因此施工质量要求非常高。这个阶段,是动员社会各界一起修的,于1976年5月中旬完成,一次通水,5月17日召开通水庆功大会。第二阶段紧承第一阶段,主要在平原丘陵,由片上扬水站,经下寺、西白岱、大峪沟、北白岱、蔡家口、南白岱各村地界,到广录庄结束。这一段虽然施工相对容易一些,但对技术性要求较强,公社组织了一个专业队施工,至1976年年底完工。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忆起,仍壮怀激烈。“胜天渠”不仅解决了群众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同时孕育了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精神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房山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房山人又将这一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团结、务实、拼搏、争先”的房山精神。
(北京市房山区档案馆馆藏)
张坊地区北部多山,南部是平原丘陵,拒马河从西南部穿境而过。这里十年九旱,解放前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民不聊生,拒马河水基本没有被利用。人们说:“拒马河水哗哗流,两岸庄稼靠天收,旱年求天天小雨,涝年求天水乱流。”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沿河建了扬水站,离河远的地方,打机井建站。可是人们又说:“拒马河水哗哗流,何时浇地何时愁。无电机器不上水,有电有水贵如油。”那时电力供应不足,停电频繁,一天停几次,有时开闸后水没进地电就停了。偶尔不停电,可电费又拿不起。那年月生产队单一经营,没有工副业,就靠卖点粮食得点钱,粮价又挺低,除去水钱肥钱,所剩无几,一个劳力干一天活儿只能得到四五毛钱,所以百姓说何时浇地何时愁,不是愁没水就是愁没钱。1972年大旱,粮食大减产,公社就产生了修渠的想法,1974年中央提出普及大寨县,小平发表讲话,要求各地大干快上,公社党委会开始研究修渠。
通过党委会研究,工程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工程太大,用工、用款、用料太多;二是技术要求高,缺少人才,万一水流不过来,没法向广大社员交代;三是有“唯生产力论”之嫌。前两个问题,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用工问题,在政策上,各生产大队按受益面积摊工,不受益大队如东关上、三合庄两个山区大队也出工,将来山区修路平原大队再给补。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开展义务劳动。工程用款用料,发动各界捐献和摘借来解决。技术人才问题,铁匠、木匠、瓦匠、石匠,可在公社内部就地取“才”。设计由当地土专家陈定宜担任,他曾设计几个水利工程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必要时还可以找县水利局审核指导。只是第三个问题,“唯生产力论”之嫌,有少数同志愁云不消,顾虑重重。大部分同志是刚结合上来的干部,一次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为此,公社请示了县里主管农业的副书记王文哲,他说:“这不算‘唯生产力论’,我们不能搞空头政治,要有点实际的。”并答应给公社提供水泥钢材。经过实地勘测,修渠的方案终于定下来了,并把水渠的名字定为“胜天渠”。
1974年11月5日,克服了种种困难后,胜天渠修建终于开工了。全县各行各业都积极参加了修渠劳动。各大队社员来了,公社干部来了,社办企业、学校、供销社、卫生院、信用社各个部门都来了。南尚乐、南窖两个公社派来了援兵,良乡海军、岗上汽车团、空军仓库出动了70多辆汽车,县里领导也时常来参加劳动。工地上,红旗飘飘,歌声阵阵,宣传标语映山岩,广播喇叭震山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功绩。红旗洞、八一洞、三八洞、友谊洞、九九向阳洞、五四青年桥,都是出自各方面人之手。工程期间,编印出了120期施工简报,及时报道好人好事和工程进度,还编印了一本工地诗选,组织了文艺演出。
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手套,没有工作服。喝的是拒马河水,吃的是窝头咸菜,有时改善一下伙食,荤油熬白菜。住的是不挡风寒的闲房、工棚。张坊村大人多,就住在一个闲置的大羊圈里,下铺花秸,和衣而睡。夏季蚊子咬,小虫爬,三更半夜轰蛤蟆,可是当时谁也没有怨言。指挥部建在千河口的大河滩上,是一个简易工棚,约有五间房大小。四围扎上秫秸,里外抹上泥,房顶是一层苇帘,一层油毡,一层席。冬季河滩风大,一刮风,有的席子就刮跑了,后来就系好绳索坠上石头压住席子。屋里地上只有一个用砖头砌成的小火炉,早晨起来,脸盆里的水都冻了冰,指挥部人员就住在这里,听情况,作决策。有个同志还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自力更生彩笔绘出张坊新天地”,下联是“艰苦奋斗穷乡变成当代米粮川,”横批是“人定胜天”。
当时的劳动强度很大。汽车到不了工地,中间隔着拒马河,钢材水泥,全靠人挑肩扛,过河爬山,运到工地。开始几个月打眼放炮,全是用手工,后来虽说借了两台空气压缩机,可不少地段还是靠手工打。数九寒天,有不少人虎口震裂;盛夏炎日,汗水顺着裤脚流。在通过一线峰时,施工地点在悬崖峭壁上,需要先打一个眼儿,插上一根钎,人登这根钎,再打第二个眼儿,插上第二根钎,登上这根钎,再打第三个眼儿,这样依次爬到十几米、二十几米高的绝壁上。在上面打眼放炮时,头顶险石,脚抵峭壁,腰系大绳,凌空作业,相当危险。可是当时大家情绪高昂,都争着上去。
整个工程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各修21华里。第一阶段在山区,由西关上村东开始,经穆家口北山东山,千河口大河滩,片上附近数道山梁峡谷,到片上扬水站,这一阶段,因为多是高山深谷,逢山辟岩,遇谷架槽,工程艰险浩大。并且为了和片上扬水站老渠接上,这一渠段落差只有8米,纵坡设计为0.3‰,而一般要求最低不下0.5‰,因此施工质量要求非常高。这个阶段,是动员社会各界一起修的,于1976年5月中旬完成,一次通水,5月17日召开通水庆功大会。第二阶段紧承第一阶段,主要在平原丘陵,由片上扬水站,经下寺、西白岱、大峪沟、北白岱、蔡家口、南白岱各村地界,到广录庄结束。这一段虽然施工相对容易一些,但对技术性要求较强,公社组织了一个专业队施工,至1976年年底完工。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忆起,仍壮怀激烈。“胜天渠”不仅解决了群众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同时孕育了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精神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房山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房山人又将这一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团结、务实、拼搏、争先”的房山精神。
(北京市房山区档案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