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精准思政的逻辑进路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free9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实施精准思政,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施精准思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挖掘有助于精准把握教育对象,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精准供给教育内容,大数据动态监控有助于精准控制教育过程,大数据评估体系建构有助于精准评估教育效果。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教育对象、按需甄选教育内容、全面优化教育过程、多维评估教育效果,是大数据时代实施精准思政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思政;逻辑进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4011307
  如何實施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囿于技术条件和理念的限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目标不明、对象模糊、方法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施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时代,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困境,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助推作用。
  一、精准思政的内涵与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做到精准、科学、高效。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滴灌,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所谓精准思政,“是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介入,在精准思维和理念的引导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育人活动”[2]。精准思政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通过精准把握教育对象和情境,科学设计、精准供给教育内容,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精准控制教育过程,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精”与“准”的有机统一。其具体内涵包括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精准供给教育内容、精准控制教育过程和精准评估教育效果。精准思政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向线性和缺乏反馈的局限,在恰当的教育时机,向合适的教育对象,精准供给适当的教育内容,并适时互动反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一个闭环,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精准育人。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精准思政有其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一)教育对象把握要精准
  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应选择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或个体,其思想发展水平和心理状况存在差异性。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特征、思想动态、发展需求,以及教育对象的接受习惯、认知能力、理解水平、心理特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精准思政的前提假设是:承认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具有不同的思想发展水平和心理状况,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克服简单泛化、千篇一律现象。因此,精准思政首先要求精准识别和把握教育对象,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的收集、分析,了解、掌握各种群体、每个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他们的理想目标、思想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特长、行为表现及其变化规律等。尤其要准确掌握并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老少边穷地区、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和个人,把握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通过开展个性化的辅导帮助、精准化内容的供给推送,有针对性地实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也只有根据不同群体的具体特征和特殊需要、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做到分类教育、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和精准的引导。
  (二)教育内容供给要精准
  精准思政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特征和具体需要,选择、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策略,推送、供给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信息,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和教育的精准引导。要采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设计和精准对接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不同对象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实现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差异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的针对性。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思政,尤其应充分利用手机短信、APP、微信等渠道,精准对接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要组建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或人员,负责教育互联网平台的维护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做到定期维护、适时更新、及时发布。
  (三)教育过程控制要精准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系统、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精准思政要求教育者在实施教育影响时,精准理解教育要求、精准制定教育方案、精心组织和控制教育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精准、更加有效。必须看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会经过一个反复的教育过程。精准思政要求教育者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坚持不懈,使教育对象在整个教育过程都能得到精准、有效、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只有针对不同实际状况和需求,坚持“教育导向”与“问题导向”,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科学配置力量,做到靶向发力、精准发力,才能实现精准思政的目的和要求。
  (四)教育效果评估要精准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3]482教育效果的精准评估、精准反馈是教育者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是教育者科学控制、有效管理教育过程的关键。为此,要进一步明确精准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标准,注重对教育内容的供需匹配程度、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教育主体的教育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的评估。要更加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精准量化和精准评估,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和社会评价的提升,并以此作为抓手,带动精准思政教育评估体系的机制化、长效化建设。要不断增强教育主体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质量、效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作用力,最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显然,精准思政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通过对教育对象恰当、精准的细分,实施“一人一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精准度,实现精准思政的目的和要求。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更为多元的教育对象、更为艰巨的任务和亟需更新的教育手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以大数据技术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也为精准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时代,必须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实现大数据时代精准思政的技术普及和推广应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做到更加精准、科学、高效,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这不仅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大數据与精准思政的契合分析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大数据技术是精准思政的重要依托[4]。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5]。要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大数据与精准思政的契合点,实现大数据与精准思政的高度融合。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对精准思政有以下助推作用。
  (一)大数据挖掘有助于精准把握教育对象
  精准把握教育对象是精准思政的前提和基础。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由于缺乏数据对接和量化评估,教育主体对教育对象的判断模糊、把握不准,无法精准识别、精准把握目标教育对象。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量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指标体系,依据相关部门对指标的评估考量输出教育指数,可以将教育指数作为教育对象识别的参考标准。通过数据挖掘和相关分析,可以精准识别目标教育对象,精准把握目标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记录和动态跟踪目标教育对象及其行为轨迹。通过收录教育对象的外部环境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大数据平台上归纳评估,形成教育对象的识别指标,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准确定位。应用大数据技术,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准确地获得目标对象的使用时间和使用位置信息。从“找对人”(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和具体需要)进而“找到人”(获知其使用时间和使用位置信息)。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教育者精准找到目标教育对象,并掌握其思想状况、思想变化和需求。
  (二)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精准供给教育内容
  精准供给教育内容是精准思政的关键。与传统的信息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分析更加注重、也更容易掌握信息数据的规律。大数据是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即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数据上,量化两个数据值之间的数理关系,通过相关关系的强弱来预测事物发生的可能性[6]。海量数据的综合处理和相关分析使得大数据具备预测功能。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依靠互联网进行记录、传递和共享,通过海量信息检索、信息识别等信息技术,对目标教育对象或潜在教育对象进行标签识别和行为分析,针对目标教育对象既往需求和潜在需求,推送个性化供给所需的教育内容。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大的功能,根据用户曾经的浏览和行为轨迹,可以更为精准地推送教育对象最需要和最可接受的教育内容,抓住一切时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推荐浏览率最大化”和“浏览接受率最大化”。以大数据“关联分析”为原则,通过对目标教育对象需求的充分挖掘和精准预测,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供给和精准推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大数据动态监控有助于精准控制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3]482精准思政应十分注重对教育过程的掌握和控制。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教育主体精准地确定目标教育对象,而且可以准确判断教育的时机和教育的情境,从而精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信息系统合理纳入科学管理体系中,及时输入、更新、维护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实施动态跟踪和动态监控,就可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精准掌握和控制。例如,通过目标教育对象在社交网站上与他人的互动,可以知道其人际关系;通过教育对象搜索的关键词,可以知道其感兴趣的话题主题;通过教育对象的微博表达,可以知道其思想心态,等等。而多维关联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教育主体准确判断目标教育对象,更好掌握教育情境,实现及时、按需和适当推送针对性更强、匹配度更高的教育内容,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即“‘找对人’‘找到时间’‘找到地方’‘找到需求’”[7]。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教育主体进一步精准地把握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如搜索引擎推送、重复定向推送等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被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搜索引擎推送是根据教育对象需求与一定的算法,捕获用户需求的信息,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提供快速、高相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推送服务。通过关键词常用程度、词频及密度、链接分析及页面权重,可以准确地捕捉对象的教育需求,设计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效果。重复定向推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浏览习惯和点击习惯,精准把握对象的教育需求、兴趣点及兴趣时段,在其浏览和点击其他页面时定向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复的定向推送不仅可以精准定位目标教育对象,而且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多次、反复的教育和指导,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搜索引擎推送和重复定向推送技术,都可以帮助教育主体更为精准地把握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通过控制教育内容的显示位置,目标教育对象的一对一获取,以及教育情景的点对点把握,教育主体可以实现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精准控制。
  (四)大数据评价体系建构有助于精准评估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通过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定性‘评述’和定量‘估价’的活动”[3]48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包括“对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方法、教育介体、教育管理和环境评估”[3]498。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途径较为单一,评估方法不够科学,评估过程缺乏动态更新,评估结果缺乏数据支持和相关对接,呈现出经验性、静态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其评估功能显得不足,评估体系需要改善与优化。大数据的理论新认识和实践新应用必然带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创新。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搜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行为数据,全面掌握其思想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评估体系,动态监测和客观评价其实际效果”[8],可以精准、客观、实时、动态、有效地评估、监测、反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大数据技术条件下多途径、多层次、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大数据助推精准思政的实践进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9]大数据时代,要将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方法等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对大数据的运用已经成为事实和潮流,大数据思维与实践为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开辟了新路径。”[10]
  “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运用都具有重要作用。”[11]
  大数据时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大数据对精准思政的助推作用。
  (一)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教育对象
  精准识别和精准把握教育对象是实施精准思政的前提。不同的教育对象,其认知水平、思想状况、现实需求不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实施精准思政的关键。大数据时代,信息海量而繁杂,必须借助大数据技术,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认知结构、接受心理以及趣缘爱好等进行界定和区分,以提供适切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一是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科学甄别目标教育对象。要借助新媒体互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站和媒介的数据聚合进行挖掘和分析,全面记录和动态跟踪教育对象及其行为轨迹。基于行为和习惯来描述、分析受教育者,从多种维度实现对目标教育对象的甄别。二是借助新媒体工具准确区分目标教育对象。某些新媒体工具本身提供了对用户界定和细分的功能。例如,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后台提供了用户分组功能,教育者可以利用微信中的标签功能很好地实现对目标教育对象的分组管理。可以有针对性和差异化地发送特定的信息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推送。微博同样提供了类似功能,将关注的教育对象设置细分小组,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捷地查看、阅读特定的微博内容。三是借助移动互联技术精准定位目标教育对象。通过对目标教育对象的搜索行为、浏览记录、社交分享和交互式评论等信息的关联分析,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用户的移动终端使用行为,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和教育情景。总之,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整合分析,实现精准甄别、区分和定位目标教育对象,适时、适地、按需推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精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二)借助大数据技术按需甄选教育内容
  “任何教育都需要和必须通过一定的内容去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才能形成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才能实现所规定的任务和达到预期的目标。”[1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选择设计,实现有效对接,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的思想实际选择最为恰当的内容,实现按需甄选、“一人一内容”,从而精准地进行施教。一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分析。依据数理模型的输出数据,識别和分析教育内容,体现国家意志、社会发展要求、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发展状况和程度。应用大数据技术选择、设计和编排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从而实现按需甄选。二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行差异化定制。根据目标教育对象的个体或群体的认知模式、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教育需求,以教育对象的核心诉求制作内容,针对具体问题,找准契合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质量和表现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鲜活性。三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动态调整。教育内容体现着国家意志,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要依据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以及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对教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改和完善。要结合特定的语境,选择适切的语体,传递适切的话语信息。要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大众话语”“网络话语”“流行话语”,加工提炼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素材。要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不断调整表达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质量,在满足受教育者动态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传递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服务于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优化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内容选择要适当,而且其媒介和方式选择也要恰当,受教育者的接受面和接受效果才会更好。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思政需要不断优化教育的控制过程,注重教育媒介、教育时机、教育方式的选择。一是选择适当的教育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介质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教育媒介。不同的教育媒介,其作用和功能不同。大数据时代,要更加重视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教育者要关注网络事件,学会使用网络表达,学会使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掌握不同教育对象的媒介偏好、接受习惯、使用频率,更多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外,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融合的环境中,还要根据媒介的功能作用、媒介到达率以及媒介与教育对象之间的适切性等因素,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优化组合,着力推进媒介平台和内容的共享融通,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互补效应。二是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大数据技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发送和定时发送功能为教育者掌握教育时机和教育节奏提供了条件。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作出精准化、差异化的具体安排,找准教育内容的最佳推送时机。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平台,及时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对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理解,实现最佳教育效果。三是采取互动的教育方式。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双方双向互动、正向反馈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在帮助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同时实现互动反馈。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准确而及时地采集、挖掘、分析和整理来源多元而多样的海量数据,快速准确地发现数据信息中的内在关联及其规律”[13],以此为依据对教育对象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每个个体、群体的特性和状况,准确感知教育对象的信息和需求。根据教育对象的信息关注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实施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借助大数据技术多维评估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准,也是极为困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问题。精准评估教育效果是精准思政的要旨。大数据时代,应借助大数据统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用科学的测量、统计和评估方法,建立多维度的大数据评估体系,提供科学的综合性评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管理和有效控制。一是坚持差别化评估策略,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要精准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构建科学的效果监测评估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跟踪和分析,科学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根据大学生学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反馈的结果,不断优化、更新和调整符合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和‘服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的水平和质量,以此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14]。为此,不能简单地“一把尺子量到底”,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坚持差别化的评估策略,增强指标设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评估标准,并构建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介体、教育管理和环境多维度评估系统,依托大数据构建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二是建立大数据评价模型,优化具体评价指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最终要靠教育对象个体与整体的思想状态来检验。科学评估教育效果,建立大数据评价指标模型是关键。要“借力大数据社会资源与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挖掘,建立以教育对象个体和整体思想状况作为因变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诸要素为自变量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模型”[8]。要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具体评估指标,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和指标等级。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系统,不断修正和完善大数据评价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是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科学评估体系。要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利用网络海量数据,构建包括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介体、教育管理和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多维度评估体系,形成一个客观、开放、动态、系统的监测评估系统。通过有效的检测和评价,实时掌握教育动态、驾驭教育过程、调整教育方案、优化教育内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条件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精准思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内在逻辑依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群体不断分化,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进一步多样化。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新技术、新媒介、新方法、新手段的运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介,充分认识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实现精准思政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吴满意,景星维.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J].学术论坛,2019(5):134.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董卓宁.运用学生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8(4):108111.
  [5]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6]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175.
  [7]倪宁,金韶.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广告及其传播策略——基于场域理论视角[J].现代传播,2014(2):100.
  [8]王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评价[N].光明日报,20170130(3).
  [9]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10]谢俊,徐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及其实践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0.
  [11]王晓丽,蔡丽.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85.
  [12]王立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9.
  [13]刘康.“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探析[J].理论月刊,2018(3):43.
  [14]张东,吕杰.精准供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
  The Logical Approach of Big Data to Help Precis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Work
  ZOU Guozhen
  (School of Marxism,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1, China)
  Abstract:
  How to implement accu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provides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ig data mining help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education objects, big data analysis helps to accurately supply education content, big data dynamic monitoring helps to accurately control the education proc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evaluation system helps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education effect. With the help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such as accurately grasping educational objects, selecting education content on demand, comprehensively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 process, and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effect.
  Keywords:
  big data;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ogical route
  (编辑:段明琰)
  收稿日期:202009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研究(19VSZ004)
  作者简介:
  邹国振(1968),男,广东龙川人,教授,硕士,广东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意识形态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如何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尽管多中心被规划者视为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灵丹妙药,然而支持这一观点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LandScan人口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以全球132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城市规模分布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分布多中心并不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反而会导致区域差距扩大。单中心缩小区域收入差距意味着单中心促进小城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认同的重要基础。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紧扣现实社会历史进程,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双重视野中阐释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表明维护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阐释公平正义的理想追求与价值主张。自身建设方面,阐发时代使命中贯穿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用公平正义引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阐明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应对艰难险阻;推进自我革命中彰显公平正义廉洁形象。新时代,党要不断创新公平正义话语,扩展公平正义范式;要与时俱进创新公平正义话语方式和内容范畴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卫生问题频现和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成为当前规划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诸多研究表明,在规划环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简称HIA)可有效预防因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明确对HIA作出相关规定,极大制约了规划在提升公共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
作为法官司法裁判的重要智识来源之一,经验法则虽具有司法适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但在我国诉讼实践中,其却不仅存在着于适用前提上未对不同类型的经验法则进行盖然性或类型化区分,便等同对待这一显著的适用误区,还在适用过程中对其呈现出实务中以禁用与滥用为典型代表的两端极化状态,并在适用结果上使对经验法则司法适用的有效审查完全有赖于法官自由心证的公开化这一单一性要素。为重塑经验法则其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证据法特质,不仅应首先在适用前提上对经验法则进行高盖然性的必要前提限定与有针对性的择取适用,还应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对其进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区域空间生产策略的体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对其空间优化提出新要求。基于产城融合、区域协同与双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效果—效率双评价四分图模型,比较分析浦东、滨海等6个国家级新区2011~2017年空间优化水平。研究发现:(1)6个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整体呈现马太效应,低效果—低效率的新区间差距呈扩大趋势。(2)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存在南高北低的区域差异
关注民生问题、提升民生幸福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利用第七波世界观调查数据,探讨了民生幸福感对我国公民政治支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民对政治支持的态度取决于个人福祉,而民生幸福感的增强则依赖于经济水平的增长,且个人收入分配偏好在家庭经济满意度通过民生幸福感影响政治支持的条件过程模型中的调节作用显著。这一发现验证了将民生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的幸福契约论——由经济感知所带来的民生幸福感会显著影响中国公民的政治支持,幸福感较低的人往往会通过违反规则来惩罚
2019年9月,杭州曾召开高规格的会议,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2021年4月28日召开的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未来工厂”建设推进大会,为杭州市部分
期刊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借助市场的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目前处于碳试点向全国铺开的过渡时期。以中国碳市场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为背景,搜集2005~2017年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我国试点省市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及安慰剂检验提高实证结果的严谨性与可信度。研究发现,
通过查阅《经济学动态》1980年刊出《郭大力》和《王亚南》两篇文章,可以确认杭州西湖是《资本论》全译本首译启动地,翻译团队的组建、翻译实践的尝试和翻译策略的制订始于杭州西湖。  1928年的西湖湖畔大佛寺内,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救国之道的热烈探讨,使得郭大力和王亚南一见如故,促使他们坚定立下翻译《资本论》的壮志宏愿。在杭期间,郭大力开始《资本论》的翻译工作。非常可惜的是,在杭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