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业创新教育是一个结构复杂、层次众多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各部门的通力助推,微观层面的教学耦合。解决思想认识与教育观念上的偏差与误区,是推动创业创新教育的前提与首要因素。只有充分认识到创业创新决策深远的战略意义、历史意义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紧迫现实意义,才能真正使创业创新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观念偏差;认识误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进入了中国每一个家庭的日常话语之中,它所引起的社会震动,可谓是空前绝后。如果说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话题前几年还仅仅局限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话,那么,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业创新问题就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问题了。因为这不是某一代或某一批人的事,而是与所有人都密切相关的事。儿女可能已经工作了,但是还有孙子孙女要成为大学生,儿子的孙子孙女最终也要成为大学生。总之,谁也绕不开这个话题。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
创业创新在西方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几乎不会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一个被强调的问题,因为他们每天就生活在由“创新”元素所创造出来的社会生活中,创新已经成为他们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中的血液。如果我们问西方社会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其实完全可以用创新二字来回答。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挑出什么毛病来。
但是,创新对中国人来讲,至少对普通大众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即便是在所谓的教育界和学术界,人们对这项政策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因此,澄清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偏差,就成为一个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两千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已经牢固地树立起官本位的社会价值观。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无药可医的“顽疾”。比如说,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聘中,一个只招收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却有三千多人报名应考。是一个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现象,它从根本上反映出了文化基因力量的无比强大。反观西方社会,政府公务员往往是一些人迫不得已的最后的工作选项。
当然,西方人创新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资本主义条件下金本位世界观的产物,是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需求引发的一种内生的动力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国际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并渐趋白热化,因此,一国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在中国特色的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下,如何树立全民族的创业创新意识和思想观念。这里打破墨守成规的文化基因。没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全民总动员。十次别无他路。任何方式都会留下什搅和空白地带。所以我们必须从世界发展的总体格局和宏观的战略层面。才能真正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角色十元的历史意义和高超的战略意义。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具有造福子孙万代意义的战略决策,是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其意义和价值要远远高于西方当年的文艺复兴
运动。
二、创业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经过30多年来改革开放条件下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奇迹般地跃居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位置。这是许多国人引以为傲的业绩。但是,这些人没有看到,这种发展成就是依靠高能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的,是以低成本比较优势和经济低水平扩张为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的创新含量极低,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国内外社会和经济专家与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的社会发展前途完全取决于今天的决策与抉择。
从现实效果看,201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上半年增速将近4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的增长速度也都大幅增长。实践证明,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双创”为稳增长、防风险、扩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
创业创新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早在1998 年10 月的巴黎高教会议上指出了“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凡是科技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把创新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来抓。
少数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认为创业创新是一件很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事,不宜全面推开。其实,进行创业创新教育并不是强迫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自主去创业创新,事实上也强制不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及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文化,从而创造出全体成员助力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体制。所以,教学实践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提高教与学之间的耦合度的问题,主要是使学生明确自身的素质与条件、创业创新的适宜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强化课程建设,教师自身首先要弄清比尔盖茨编程与俞敏洪办学和“北大毕业生杀猪卖肉”之间在创业与创新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创业创新教育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并具有多样化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1]解读李克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少不了一个“众”字,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8-12.
[2]苏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教研究,2011,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8-21.
[4]张务农.创业教育.意义、现状与展望.《出国与就业》,2012,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观念偏差;认识误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进入了中国每一个家庭的日常话语之中,它所引起的社会震动,可谓是空前绝后。如果说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话题前几年还仅仅局限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话,那么,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业创新问题就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问题了。因为这不是某一代或某一批人的事,而是与所有人都密切相关的事。儿女可能已经工作了,但是还有孙子孙女要成为大学生,儿子的孙子孙女最终也要成为大学生。总之,谁也绕不开这个话题。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
创业创新在西方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几乎不会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一个被强调的问题,因为他们每天就生活在由“创新”元素所创造出来的社会生活中,创新已经成为他们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中的血液。如果我们问西方社会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其实完全可以用创新二字来回答。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挑出什么毛病来。
但是,创新对中国人来讲,至少对普通大众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即便是在所谓的教育界和学术界,人们对这项政策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因此,澄清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偏差,就成为一个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两千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已经牢固地树立起官本位的社会价值观。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无药可医的“顽疾”。比如说,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聘中,一个只招收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却有三千多人报名应考。是一个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现象,它从根本上反映出了文化基因力量的无比强大。反观西方社会,政府公务员往往是一些人迫不得已的最后的工作选项。
当然,西方人创新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资本主义条件下金本位世界观的产物,是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需求引发的一种内生的动力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国际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并渐趋白热化,因此,一国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在中国特色的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下,如何树立全民族的创业创新意识和思想观念。这里打破墨守成规的文化基因。没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全民总动员。十次别无他路。任何方式都会留下什搅和空白地带。所以我们必须从世界发展的总体格局和宏观的战略层面。才能真正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角色十元的历史意义和高超的战略意义。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具有造福子孙万代意义的战略决策,是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其意义和价值要远远高于西方当年的文艺复兴
运动。
二、创业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经过30多年来改革开放条件下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奇迹般地跃居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位置。这是许多国人引以为傲的业绩。但是,这些人没有看到,这种发展成就是依靠高能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的,是以低成本比较优势和经济低水平扩张为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的创新含量极低,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国内外社会和经济专家与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的社会发展前途完全取决于今天的决策与抉择。
从现实效果看,201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上半年增速将近4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的增长速度也都大幅增长。实践证明,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双创”为稳增长、防风险、扩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
创业创新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早在1998 年10 月的巴黎高教会议上指出了“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凡是科技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把创新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来抓。
少数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认为创业创新是一件很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事,不宜全面推开。其实,进行创业创新教育并不是强迫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自主去创业创新,事实上也强制不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及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文化,从而创造出全体成员助力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体制。所以,教学实践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提高教与学之间的耦合度的问题,主要是使学生明确自身的素质与条件、创业创新的适宜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强化课程建设,教师自身首先要弄清比尔盖茨编程与俞敏洪办学和“北大毕业生杀猪卖肉”之间在创业与创新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创业创新教育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并具有多样化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1]解读李克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少不了一个“众”字,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8-12.
[2]苏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教研究,2011,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8-21.
[4]张务农.创业教育.意义、现状与展望.《出国与就业》,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