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月月好风光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巧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
上世纪60年代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因其鲜明的白族音乐特点和优美的旋律,不仅受到白族人民喜爱,也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广为流传,久唱不衰。在大理的每一天,在每一个游人集聚的场所,我反复听到这支耳熟能详的情歌。
大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我对大理心仪久已,却不料能在一个月内,两次游历这座古城名城,从从容容地将大理主要的景区一一走到,感受古城的沧桑,新城的繁荣,苍山的雄姿,洱海的壮阔,金花的花容,阿鹏的热情,幸甚至哉。
时值三月,大理三月好风光。嵯峨的崇圣寺三塔倒映在池中,水天一色,六塔争辉,天青风平,游人陶醉。
大理风光无限好。“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句话,十二言,尽将美景概括。
初次听来,你也许奇怪,“风”也是景?还有哪个地方能把“风”当作景致,并且还是四时美景之首。
从昆明到大理,走高速公路,约350公里。大客跑了四个半钟头,一出高速路口,就见两栋高层白色大楼,楼前一片绿地鲜花,街边公园前,矗立着数十杆风车,五颜六色的风车叶,在风中忽快忽慢地转着。这里就是下关。
下关是大理市政府的所在地。大理市建在一个大坝子上,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苍山19峰,南北走向,像一面巨大的屏风,连绵80里,海拔3000公尺以上,最高处过了4000公尺,北头上关,西头下关。这下关处在点苍山与哀牢山相夹的峡谷口,南面,从海洋涌来的气流,闯下关而进入大理,所以,下关就像城市里的弄堂,穿堂风常年不断。进入盆地的风,在高大的点苍山阻挡下,显得无奈,带着水气一意上行,水气爬着爬着,就变成了云,云又遇着风,时聚时开,一日之中,变化无穷。所以,下关的风,给大理带来变幻莫测的云,云景,是大理的最美。在大理的日子,不论阴晴,不论晨昏,你可以分分秒秒体会到彩云南的斑斓。
据介绍,大理云景奇观最奇妙迷人的是苍山佛光、望夫云、火把云。苍山佛光具备的条件是雨后放晴,有云雾缭绕,有阳光折射,这时,人们在苍山顶上,都可以见到。望夫云一般在中午前后生成,是大理指示气候的云,一旦出现就预示洱海上将有大风。火把云一般出现在农历6月25日前后,此时正是白族人民传统的火把节,云因节得名,节因云增辉。
一段下关风,就美得游人不思归,如果再说尽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还不把人美死?因此,花、雪、月就免了。一来笔拙,难以描绘;二来如有幸你还是自己去体会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吧。
我记住一个对子:“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请看那大理白族姑娘的包头,一个美丽的小小包头上,荟萃了大理“风花雪月”四景。
从那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包头,从那风花雪月中自己去求解大理之美吧。
古城漫步闻花香
大理古城虽小,然而布局像北京、西安,只有帝都,才会有这样的城市格局。
大理古城的城市格局是棋盘式的。街道呈井字网状,在大理古城,你不会迷路。
大唐时期,大理是南诏国的国都,大理城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宋时,大理是大理国的国都。蒙古忽必烈南征,大理国降服归顺。大理因其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艺术的独特魅力,被誉为西南的敦煌。
我第一次到大理古城,是从西门苍山门进的,车子从古城中心向东驶到尽头,下榻的饭店“风花雪月”大酒店,是大理最现代化的饭店(五星级),外观却是典型的白族民居。
白族崇白,以白为美,与云南地区其它以黑为美的民族大相径庭。白族的民居基调是白,建筑坐东朝西,即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大理地处高原,阳光弥足珍贵,在建筑格局上颇为讲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坊可引光,壁可挡风,不论民房、店铺、作坊、寺庙、书院、学校,一律是白墙、青砖、黑瓦,画栋飞檐,木门木窗,镂花绘彩,石基砖瓦,精雕细刻,显得十分的雅致和谐。
走在大理的街街巷巷,地上铺的是一块块人影可鉴的青条石。古城中心的人民路,是一条宽敞的街道,车流人流往来穿梭,与各地的城镇无异。稀罕的是路旁有一条石砌的小渠,清澈的渠水随坡而下,市民在渠边浆洗理菜。这是大城市难以看到而在江南又常见的恬静。我沿着石渠而上,路旁店铺相接,被许多古玩店杂货铺不时吸引着,常常停步,向店主人讨教、侃价,许多白族的文物和老家什,因为不知底,侃不下价来,都没有成交,但并没有影响我的游兴。
在古城里逛的头一个下午,就把古城的格局弄清楚了:这人民路两端西接苍山门、东接通海门,人民街的中心,南通承恩门、北通安远门。以人民路为界,南城是古城中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旅游区,其商业气氛十分浓郁,商家相连,游人如织,有条洋人街,不知是洋人开办的还是为吸引洋人而开办的,反正,这条街是游客必到之处,街上经营的商铺主要是酒吧和纪念品商店。北城则大多是居民住宅,全没有游人的踪影,显得很静,只有在北城,你才可以领略到旅行家阿瑟.米兰达所说的“一个旅行者如果到了大理,就再也不想离开”的意境。
我在巷子里漫无目标地遛达,满目奇花异卉,大方的山茶,浪漫的樱花,彩霞般的三角梅,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海棠,正值盛花时节。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的花卉,就摆在门边庭前窗台屋顶,正是:大理无处不飞花,千家万户播彩霞。大理人爱花,鲜花论斤称着卖。
对比起来,我更喜爱北城的恬静。当然,南城的热闹,也勾引得我一连三个晚上去那里转悠,虽然人多,但不算嘈杂,过了夜里十点,古城里的游客就少了,从洋人街中飘出的咖啡香气,西洋音乐缠绵的萨克斯风如泣如诉,明灭的灯光,古今中外融为一体,这种印象,也不知为何,离去了大理,时光越久去,印记越清晰。
我在大理古城住三个晚上,真是三生有幸。
品茶洱海未能忘
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丽的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留连忘返。让我忘不了的还有大理的美食。这里背山面“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文献名邦”的悠久历史文化,孕育出的白族菜,具有十足的个性,真正是秀色可餐。
一个月内,连到大理,两次都听到“金花”的介绍:白族人最爱吃的、待客最隆重的一道菜是“生猪肉”。说是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白族人才杀猪,猪杀死后,架在火上,将毛烧尽,然后连皮割下肉来,切成薄片,沾上自制的佐料,佐酒下饭,美味无比。
西餐中带血的牛排,日本人喜爱的刺身,还有草原上的血肠,我都品过,虽然可以下咽,但说不出这类美食有多美。白族的“生猪肉”,自然让我联想起这里从前被北方民族辱为南蛮,生活习俗的差异,往往令人对某些东西的喜恶不可理喻。
住在风花雪月大酒店的三天,早中晚都是自助餐,在锅锅盆盆与内地大同小异的饭菜之外,还有几个大师傅为餐客制作洱丝、米线等云南小吃,这自然成了我每餐的必选,忘不了呀,那浸泡米线和洱丝的汤。
唯一的一次桌餐,是一次宴请。场面蛮大,十分隆重,但我留意了一番,没有什么生猛海鲜,一律的当地风味,却显得特色鲜明。我特地将宴会的菜单存了起来。
请看:
餐前小食4围碟:凉拌折耳根(鱼腥草)、酥地参、蜜枣、泡菜。
菜式12道:虎掌菌洱海虾、鸿运烧卤拼、风情口水鸡、云土汽锅排骨、雕梅龙眼肉、乳扇拼乳饼、吉祥手牵手、木耳西芹炒核桃、白族沙锅黄壳鱼、三色素烩、清炒芦笋。
主食:鹤庆豆米糕、黄金小窝头。
水果:鸿运生果盘。
这些地产的大众化菜肴制作都很精细,但没有矫揉造作,很朴实,量大。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白族沙锅黄壳鱼,一口大黑砂锅,盛着一只大花鲢鱼端上桌来,锅里的汤汁还孜孜做响,其色泽鲜亮,鱼黄汤白,肉嫩味醇,舀到碗里,呡进嘴中,余味绵长,沁入心脾,不由心里暗暗叫绝。这样的宴席,在大理市面上,也就是七八百元的价格,美味,实惠。
除此,在大理更多的只能是“听”美食解馋。
在洱海大游轮上一边看着白族歌舞,一边品久闻大名的白族三道茶,也令人难忘。
头道“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抖茶”,先苦后甘,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佐料,能提神补气,使人神清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椒、肉桂等佐料,饮之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据介绍,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盛,寺庙倡导坐禅饮茶,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得以迅速发展。到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庆期间专饮“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极富文化内涵,其象征意义通常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当然,要品三道茶,不必上游船,船上品茶太贵,游船费用也不贱。
蝴蝶泉边“绕三灵”
也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将蝴蝶比做爱情的化身。
蝴蝶大都很美丽,但不论多美丽的蝴蝶,其幼虫多不是益虫。不论幼虫的丑,只择其成虫化蝶后的斑斓美丽来比喻爱情,并且被人们所接受,我揣度,这至少与两部电影传播的故事有关:一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是反映大理白族青年爱情的故事片《五朵金花》。梁祝的故事妇孺皆知,《五朵金花》播出以后,白族就把年轻美丽的姑娘泛称为金花,把热情勤劳的小伙泛称为阿鹏。金花阿鹏相会的蝴蝶泉,成了白族男女青年相恋相爱的纯洁圣地。
蝴蝶泉位于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就是电影里阿鹏、金花对歌谈情的地方。我原以为,蝴蝶泉是因为《五朵金花》而闻名,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概括起来有“三绝”:泉、蝶、树。泉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没有任何污染。蝴蝶会期间,潭边树上的花与蝴蝶共舞,真假难辨,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每年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如今的蝴蝶泉,是一处三A级风景区。到大理的游客,大多都慕名前往泉边。我第一次到这里,是3月19日下午,游人如织,但总算还能逮空与泉边的“五朵金花”合个影。第二次到这里,是4月21日上午,游人接踵摩肘,竟拍不出一张清净的画面。蝴蝶树下无蝴蝶,蝴蝶泉边遍金花:真金花,假金花,大金花,小金花,金花妈,金花奶奶,穿着白族服装,引得游人合影乐哈哈。足见蝴蝶泉的人气。
白族人多情,重情,珍惜情。大理三月的蝴蝶会,就是白族人的情人节。相恋的金花阿鹏,在美好的节日,像成双成对的蝴蝶,飞过长长的竹林,飞到蝴蝶泉边,“丢个石头试水深”。白族人不仅重视本民族的情人节,对汉人、洋人的情人节也钟情,每年的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白族的情人们都要相会倾诉衷肠。
更令我感动和难忘的是在大理市区那个夜晚的感受。歌舞《蝴蝶之梦》中“绕三灵”的一个故事,一对银发老情人如泣如诉的感人场面,向人们展示了白族人对待爱情最为人性化的光鲜一面。
“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迄今已有1000多年。它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令我惊讶的是节会期间,允许甚至鼓励男女开放相会,无论是男女老少,在这几天中都可以与自己婚前恋人相会。为不能成为夫妻的情人提供几天社会、家庭所宽容允许,不受道德谴责的公开相处的时间。就像有些参加节会的年事已高的老人唱到:“我牙已脱落了,唱不成歌了,但我要来与你默默地坐一会”。
在丽江,我也看了歌舞《丽水金沙》,一对纳西族情投意合青年男女面对干涉,终为了那实现不了的爱情而徇情,那对痴情的人儿赴死无悔的忠贞,告别人间时的悲沧呼唤,感动的观众热泪涟涟。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呀。相比之下,白族就能给天下的有情人留下一点相思相恋的空间,让那些曾经相爱过,又因种种原因不能终成眷属的情种,一生一世有点寄托,一年一度有个机会,彼此诉诉思念,这也许是白族人对真爱情的最人性化的理解。白族民众也并没有因为这个人性化的风俗,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庸俗化,将家庭关系复杂化,将情敌的关系仇恨化。这展示了人类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绕三灵”之蛹,你羽化出的爱情之蝶真美。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巧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
上世纪60年代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因其鲜明的白族音乐特点和优美的旋律,不仅受到白族人民喜爱,也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广为流传,久唱不衰。在大理的每一天,在每一个游人集聚的场所,我反复听到这支耳熟能详的情歌。
大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我对大理心仪久已,却不料能在一个月内,两次游历这座古城名城,从从容容地将大理主要的景区一一走到,感受古城的沧桑,新城的繁荣,苍山的雄姿,洱海的壮阔,金花的花容,阿鹏的热情,幸甚至哉。
时值三月,大理三月好风光。嵯峨的崇圣寺三塔倒映在池中,水天一色,六塔争辉,天青风平,游人陶醉。
大理风光无限好。“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句话,十二言,尽将美景概括。
初次听来,你也许奇怪,“风”也是景?还有哪个地方能把“风”当作景致,并且还是四时美景之首。
从昆明到大理,走高速公路,约350公里。大客跑了四个半钟头,一出高速路口,就见两栋高层白色大楼,楼前一片绿地鲜花,街边公园前,矗立着数十杆风车,五颜六色的风车叶,在风中忽快忽慢地转着。这里就是下关。
下关是大理市政府的所在地。大理市建在一个大坝子上,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苍山19峰,南北走向,像一面巨大的屏风,连绵80里,海拔3000公尺以上,最高处过了4000公尺,北头上关,西头下关。这下关处在点苍山与哀牢山相夹的峡谷口,南面,从海洋涌来的气流,闯下关而进入大理,所以,下关就像城市里的弄堂,穿堂风常年不断。进入盆地的风,在高大的点苍山阻挡下,显得无奈,带着水气一意上行,水气爬着爬着,就变成了云,云又遇着风,时聚时开,一日之中,变化无穷。所以,下关的风,给大理带来变幻莫测的云,云景,是大理的最美。在大理的日子,不论阴晴,不论晨昏,你可以分分秒秒体会到彩云南的斑斓。
据介绍,大理云景奇观最奇妙迷人的是苍山佛光、望夫云、火把云。苍山佛光具备的条件是雨后放晴,有云雾缭绕,有阳光折射,这时,人们在苍山顶上,都可以见到。望夫云一般在中午前后生成,是大理指示气候的云,一旦出现就预示洱海上将有大风。火把云一般出现在农历6月25日前后,此时正是白族人民传统的火把节,云因节得名,节因云增辉。
一段下关风,就美得游人不思归,如果再说尽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还不把人美死?因此,花、雪、月就免了。一来笔拙,难以描绘;二来如有幸你还是自己去体会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吧。
我记住一个对子:“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请看那大理白族姑娘的包头,一个美丽的小小包头上,荟萃了大理“风花雪月”四景。
从那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包头,从那风花雪月中自己去求解大理之美吧。
古城漫步闻花香
大理古城虽小,然而布局像北京、西安,只有帝都,才会有这样的城市格局。
大理古城的城市格局是棋盘式的。街道呈井字网状,在大理古城,你不会迷路。
大唐时期,大理是南诏国的国都,大理城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宋时,大理是大理国的国都。蒙古忽必烈南征,大理国降服归顺。大理因其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艺术的独特魅力,被誉为西南的敦煌。
我第一次到大理古城,是从西门苍山门进的,车子从古城中心向东驶到尽头,下榻的饭店“风花雪月”大酒店,是大理最现代化的饭店(五星级),外观却是典型的白族民居。
白族崇白,以白为美,与云南地区其它以黑为美的民族大相径庭。白族的民居基调是白,建筑坐东朝西,即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大理地处高原,阳光弥足珍贵,在建筑格局上颇为讲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坊可引光,壁可挡风,不论民房、店铺、作坊、寺庙、书院、学校,一律是白墙、青砖、黑瓦,画栋飞檐,木门木窗,镂花绘彩,石基砖瓦,精雕细刻,显得十分的雅致和谐。
走在大理的街街巷巷,地上铺的是一块块人影可鉴的青条石。古城中心的人民路,是一条宽敞的街道,车流人流往来穿梭,与各地的城镇无异。稀罕的是路旁有一条石砌的小渠,清澈的渠水随坡而下,市民在渠边浆洗理菜。这是大城市难以看到而在江南又常见的恬静。我沿着石渠而上,路旁店铺相接,被许多古玩店杂货铺不时吸引着,常常停步,向店主人讨教、侃价,许多白族的文物和老家什,因为不知底,侃不下价来,都没有成交,但并没有影响我的游兴。
在古城里逛的头一个下午,就把古城的格局弄清楚了:这人民路两端西接苍山门、东接通海门,人民街的中心,南通承恩门、北通安远门。以人民路为界,南城是古城中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旅游区,其商业气氛十分浓郁,商家相连,游人如织,有条洋人街,不知是洋人开办的还是为吸引洋人而开办的,反正,这条街是游客必到之处,街上经营的商铺主要是酒吧和纪念品商店。北城则大多是居民住宅,全没有游人的踪影,显得很静,只有在北城,你才可以领略到旅行家阿瑟.米兰达所说的“一个旅行者如果到了大理,就再也不想离开”的意境。
我在巷子里漫无目标地遛达,满目奇花异卉,大方的山茶,浪漫的樱花,彩霞般的三角梅,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海棠,正值盛花时节。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的花卉,就摆在门边庭前窗台屋顶,正是:大理无处不飞花,千家万户播彩霞。大理人爱花,鲜花论斤称着卖。
对比起来,我更喜爱北城的恬静。当然,南城的热闹,也勾引得我一连三个晚上去那里转悠,虽然人多,但不算嘈杂,过了夜里十点,古城里的游客就少了,从洋人街中飘出的咖啡香气,西洋音乐缠绵的萨克斯风如泣如诉,明灭的灯光,古今中外融为一体,这种印象,也不知为何,离去了大理,时光越久去,印记越清晰。
我在大理古城住三个晚上,真是三生有幸。
品茶洱海未能忘
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丽的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留连忘返。让我忘不了的还有大理的美食。这里背山面“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文献名邦”的悠久历史文化,孕育出的白族菜,具有十足的个性,真正是秀色可餐。
一个月内,连到大理,两次都听到“金花”的介绍:白族人最爱吃的、待客最隆重的一道菜是“生猪肉”。说是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白族人才杀猪,猪杀死后,架在火上,将毛烧尽,然后连皮割下肉来,切成薄片,沾上自制的佐料,佐酒下饭,美味无比。
西餐中带血的牛排,日本人喜爱的刺身,还有草原上的血肠,我都品过,虽然可以下咽,但说不出这类美食有多美。白族的“生猪肉”,自然让我联想起这里从前被北方民族辱为南蛮,生活习俗的差异,往往令人对某些东西的喜恶不可理喻。
住在风花雪月大酒店的三天,早中晚都是自助餐,在锅锅盆盆与内地大同小异的饭菜之外,还有几个大师傅为餐客制作洱丝、米线等云南小吃,这自然成了我每餐的必选,忘不了呀,那浸泡米线和洱丝的汤。
唯一的一次桌餐,是一次宴请。场面蛮大,十分隆重,但我留意了一番,没有什么生猛海鲜,一律的当地风味,却显得特色鲜明。我特地将宴会的菜单存了起来。
请看:
餐前小食4围碟:凉拌折耳根(鱼腥草)、酥地参、蜜枣、泡菜。
菜式12道:虎掌菌洱海虾、鸿运烧卤拼、风情口水鸡、云土汽锅排骨、雕梅龙眼肉、乳扇拼乳饼、吉祥手牵手、木耳西芹炒核桃、白族沙锅黄壳鱼、三色素烩、清炒芦笋。
主食:鹤庆豆米糕、黄金小窝头。
水果:鸿运生果盘。
这些地产的大众化菜肴制作都很精细,但没有矫揉造作,很朴实,量大。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白族沙锅黄壳鱼,一口大黑砂锅,盛着一只大花鲢鱼端上桌来,锅里的汤汁还孜孜做响,其色泽鲜亮,鱼黄汤白,肉嫩味醇,舀到碗里,呡进嘴中,余味绵长,沁入心脾,不由心里暗暗叫绝。这样的宴席,在大理市面上,也就是七八百元的价格,美味,实惠。
除此,在大理更多的只能是“听”美食解馋。
在洱海大游轮上一边看着白族歌舞,一边品久闻大名的白族三道茶,也令人难忘。
头道“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抖茶”,先苦后甘,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佐料,能提神补气,使人神清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椒、肉桂等佐料,饮之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据介绍,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盛,寺庙倡导坐禅饮茶,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得以迅速发展。到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庆期间专饮“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极富文化内涵,其象征意义通常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当然,要品三道茶,不必上游船,船上品茶太贵,游船费用也不贱。
蝴蝶泉边“绕三灵”
也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将蝴蝶比做爱情的化身。
蝴蝶大都很美丽,但不论多美丽的蝴蝶,其幼虫多不是益虫。不论幼虫的丑,只择其成虫化蝶后的斑斓美丽来比喻爱情,并且被人们所接受,我揣度,这至少与两部电影传播的故事有关:一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是反映大理白族青年爱情的故事片《五朵金花》。梁祝的故事妇孺皆知,《五朵金花》播出以后,白族就把年轻美丽的姑娘泛称为金花,把热情勤劳的小伙泛称为阿鹏。金花阿鹏相会的蝴蝶泉,成了白族男女青年相恋相爱的纯洁圣地。
蝴蝶泉位于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就是电影里阿鹏、金花对歌谈情的地方。我原以为,蝴蝶泉是因为《五朵金花》而闻名,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概括起来有“三绝”:泉、蝶、树。泉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没有任何污染。蝴蝶会期间,潭边树上的花与蝴蝶共舞,真假难辨,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每年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如今的蝴蝶泉,是一处三A级风景区。到大理的游客,大多都慕名前往泉边。我第一次到这里,是3月19日下午,游人如织,但总算还能逮空与泉边的“五朵金花”合个影。第二次到这里,是4月21日上午,游人接踵摩肘,竟拍不出一张清净的画面。蝴蝶树下无蝴蝶,蝴蝶泉边遍金花:真金花,假金花,大金花,小金花,金花妈,金花奶奶,穿着白族服装,引得游人合影乐哈哈。足见蝴蝶泉的人气。
白族人多情,重情,珍惜情。大理三月的蝴蝶会,就是白族人的情人节。相恋的金花阿鹏,在美好的节日,像成双成对的蝴蝶,飞过长长的竹林,飞到蝴蝶泉边,“丢个石头试水深”。白族人不仅重视本民族的情人节,对汉人、洋人的情人节也钟情,每年的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白族的情人们都要相会倾诉衷肠。
更令我感动和难忘的是在大理市区那个夜晚的感受。歌舞《蝴蝶之梦》中“绕三灵”的一个故事,一对银发老情人如泣如诉的感人场面,向人们展示了白族人对待爱情最为人性化的光鲜一面。
“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迄今已有1000多年。它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令我惊讶的是节会期间,允许甚至鼓励男女开放相会,无论是男女老少,在这几天中都可以与自己婚前恋人相会。为不能成为夫妻的情人提供几天社会、家庭所宽容允许,不受道德谴责的公开相处的时间。就像有些参加节会的年事已高的老人唱到:“我牙已脱落了,唱不成歌了,但我要来与你默默地坐一会”。
在丽江,我也看了歌舞《丽水金沙》,一对纳西族情投意合青年男女面对干涉,终为了那实现不了的爱情而徇情,那对痴情的人儿赴死无悔的忠贞,告别人间时的悲沧呼唤,感动的观众热泪涟涟。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呀。相比之下,白族就能给天下的有情人留下一点相思相恋的空间,让那些曾经相爱过,又因种种原因不能终成眷属的情种,一生一世有点寄托,一年一度有个机会,彼此诉诉思念,这也许是白族人对真爱情的最人性化的理解。白族民众也并没有因为这个人性化的风俗,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庸俗化,将家庭关系复杂化,将情敌的关系仇恨化。这展示了人类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绕三灵”之蛹,你羽化出的爱情之蝶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