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而课改的实质是课程,探索环境监测课程项目设计对当前中职学校《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项目化课程;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能较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现已成为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热点,在中职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项目是重要的学习载体,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笔者发现在项目设计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以《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开发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项目化课程项目设计的误区
1.误区一:项目设计随意化简单化
有人认为所谓项目化课程就是在原有的学科课程后增加几个综合实训项目,或者认为项目化课程即是设计大量技能训练项目,于是直接将实验实训项目改头换面成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没有联系。脱离工作任务设计项目,只是用项目教学法实施传统的学科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课程教学。
2.误区二:项目设计即任务设计
有的课程项目是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却分别围绕着一个个孤立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这样的项目前后缺乏联系,项目没有与岗位工作任务建立关联度,表面上看学生完成了一个个项目训练,但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学生不能很好地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不了“零距离”上岗。
项目化课程应该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只有在对工作任务进行严格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的学习需要进行项目设计,并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才能得到项目课程。我校《环境监测》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经过对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学生就业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调研论证,在分析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立了《环境监测》项目课程应以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监测项目为载体来设计课程内容。
二、项目化课程设计应与工作任务匹配
项目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项目与工作任务的匹配模式,即围绕着该门课程的整体工作任务来设计项目。每个项目都应包括该门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工作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如我校课改组确定环境监测课程的工作任务为: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制定监测方案——样品采集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和检测——数据处理——编制分析报告。在设计项目时,就要包含所有这些工作任务,使得学生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就能获得完整的工作任务学习。因此我们设计了5个不同学习情境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即地表水监测、生活污水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监测、区域噪声监测、校园环境状况监测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均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监测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实现了知识积累、技能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项目化课程设计应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项目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但只要项目设计和选取能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符合学生的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能力规律即可。
1.设计项目应由单项到综合
项目课程的项目可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也可以是子项目,还可以是单项内容。但设计时应由单项向综合过渡。在实施项目教学初始阶段,设计项目应围绕着局部工作任务设计单项项目,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工作过程的各个单项操作技能,为发展整体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到学习后期,当学生基本掌握各个工作环节,再围绕整个工作过程设计相对复杂、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综合项目,为零距离上岗打好基础。在《环境监测》项目课程第一个入门学习项目地表水监测中,我们设计的任务相对简单,均为单项基本技能项目:制定监测方案、完成采样、使用酸度计测定PH等;到最后的学习项目校园环境状况监测就要完成水、气、声综合项目测定。
2.设计项目应由封闭到开放
项目课程内容中有很多项目目标明确,工作过程要求按照严格的操作程序与要求进行操作,这就是封闭项目,如水质监测分析项目中CODcr的监测,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原理、步骤和操作技能要求。半封闭项目内容的标准答案往往不止一种,开放型内容就基本没有标准答案。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应当针对专业特点灵活设计开发半封闭、甚至是开放项目。如针对近年来毕业生去污水处理厂就业的居多,我们设计了污水处理厂的监测项目,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水质监测参数、检测运行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项目化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选择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习者的充分调动及参与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大多数学生喜爱,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项目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环境监测》项目课程第一个入门学习项目选取,本来最初的设计是校园水质监测,学生却有不同的想法,有的要去西湖,有的想去江滨,这些提议让大部分学生雀跃不已,因此项目改成了福州地表水监测,让学生自行选择学校、家附近或者福州具有代表性的合适水域采样监测。
2.项目选择应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选取确定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的不同差异,将项目设定“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部分,“基本要求”面对全体学生,是统一必修的内容,难度低;“较高要求”面对部分学生,是拓展性选修的内容,难度高。如在学习空气中二氧化硫测定时,有的学生能在6个学习课时中完成任务,有的要12个学时才能真正学会,这时可以设计二氧化硫多种测定方法比较的拓展项目让学生继续学习,提高他们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创新能力。
3.项目的选择应是可行可操作的
项目设计要从本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出发,应当现实可行,有条件完成项目。如有学生对烟道气的采样监测感兴趣,这个项目非常好,但因我校目前无法建设配套的实训场所,只能遗憾放弃该项目。
因此只有精心选择和设计好教学项目,才能让项目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21)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3]施瑾.浅析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4]朱建梅.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8)
关键词:环境监测;项目化课程;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能较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现已成为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热点,在中职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项目是重要的学习载体,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笔者发现在项目设计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以《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开发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项目化课程项目设计的误区
1.误区一:项目设计随意化简单化
有人认为所谓项目化课程就是在原有的学科课程后增加几个综合实训项目,或者认为项目化课程即是设计大量技能训练项目,于是直接将实验实训项目改头换面成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没有联系。脱离工作任务设计项目,只是用项目教学法实施传统的学科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课程教学。
2.误区二:项目设计即任务设计
有的课程项目是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却分别围绕着一个个孤立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这样的项目前后缺乏联系,项目没有与岗位工作任务建立关联度,表面上看学生完成了一个个项目训练,但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学生不能很好地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不了“零距离”上岗。
项目化课程应该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只有在对工作任务进行严格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的学习需要进行项目设计,并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才能得到项目课程。我校《环境监测》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经过对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学生就业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调研论证,在分析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立了《环境监测》项目课程应以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监测项目为载体来设计课程内容。
二、项目化课程设计应与工作任务匹配
项目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项目与工作任务的匹配模式,即围绕着该门课程的整体工作任务来设计项目。每个项目都应包括该门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工作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如我校课改组确定环境监测课程的工作任务为: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制定监测方案——样品采集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和检测——数据处理——编制分析报告。在设计项目时,就要包含所有这些工作任务,使得学生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就能获得完整的工作任务学习。因此我们设计了5个不同学习情境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即地表水监测、生活污水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监测、区域噪声监测、校园环境状况监测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均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监测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实现了知识积累、技能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项目化课程设计应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项目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但只要项目设计和选取能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符合学生的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能力规律即可。
1.设计项目应由单项到综合
项目课程的项目可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也可以是子项目,还可以是单项内容。但设计时应由单项向综合过渡。在实施项目教学初始阶段,设计项目应围绕着局部工作任务设计单项项目,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工作过程的各个单项操作技能,为发展整体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到学习后期,当学生基本掌握各个工作环节,再围绕整个工作过程设计相对复杂、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综合项目,为零距离上岗打好基础。在《环境监测》项目课程第一个入门学习项目地表水监测中,我们设计的任务相对简单,均为单项基本技能项目:制定监测方案、完成采样、使用酸度计测定PH等;到最后的学习项目校园环境状况监测就要完成水、气、声综合项目测定。
2.设计项目应由封闭到开放
项目课程内容中有很多项目目标明确,工作过程要求按照严格的操作程序与要求进行操作,这就是封闭项目,如水质监测分析项目中CODcr的监测,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原理、步骤和操作技能要求。半封闭项目内容的标准答案往往不止一种,开放型内容就基本没有标准答案。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应当针对专业特点灵活设计开发半封闭、甚至是开放项目。如针对近年来毕业生去污水处理厂就业的居多,我们设计了污水处理厂的监测项目,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水质监测参数、检测运行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项目化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选择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习者的充分调动及参与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大多数学生喜爱,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项目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环境监测》项目课程第一个入门学习项目选取,本来最初的设计是校园水质监测,学生却有不同的想法,有的要去西湖,有的想去江滨,这些提议让大部分学生雀跃不已,因此项目改成了福州地表水监测,让学生自行选择学校、家附近或者福州具有代表性的合适水域采样监测。
2.项目选择应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选取确定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的不同差异,将项目设定“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部分,“基本要求”面对全体学生,是统一必修的内容,难度低;“较高要求”面对部分学生,是拓展性选修的内容,难度高。如在学习空气中二氧化硫测定时,有的学生能在6个学习课时中完成任务,有的要12个学时才能真正学会,这时可以设计二氧化硫多种测定方法比较的拓展项目让学生继续学习,提高他们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创新能力。
3.项目的选择应是可行可操作的
项目设计要从本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出发,应当现实可行,有条件完成项目。如有学生对烟道气的采样监测感兴趣,这个项目非常好,但因我校目前无法建设配套的实训场所,只能遗憾放弃该项目。
因此只有精心选择和设计好教学项目,才能让项目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21)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3]施瑾.浅析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4]朱建梅.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