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丹塞伦把学习策略划分成两大类,一是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领会和保存策略,提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策略。二是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包括三个子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管理、监控和诊断。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策略和辅助策略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策略是否适当,对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要能使幼儿既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又提高学习兴趣,智力又得到发展,就应该研究计算教学的策略。但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特别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相应地要求在使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也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教学策略,总结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策略。 研究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必须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
一、教学中注重演示法的运用
演示法是直观教学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演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把数或形等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幼儿通过直观手段而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演示法适合于各年龄班的幼儿。它的优点是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对所学的数学初步知识的理解。当然,在演示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教师应用生动、形象、明确的语言加以说明,或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例如,教幼儿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时,教师可以拿一块正方形的纸进行演示,先把它对折,等分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教师边等分,边指导幼儿观察教师怎样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同时让幼兒观察和比较被分成的两个长方形是不是完全相同。然后教师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向幼儿演示把长方形和圆形等分的过程。最后使幼儿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知道,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就是二等分。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演示时,要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以及思考什么,都要提得很明确。在演示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观察对象的主要方面,不要过分情节化,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演示时,使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每一个动作,以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充分发挥演示的作用。演示时,要配合简单、明确和生动的说明,把演示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幼儿获得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中注重操作法的运用
操作法,是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他们获得数、形的初步知识不能靠成人灌输,而是靠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同时由于幼儿双手操作活动,也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所以说,操作法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小班幼儿区别“1”和“许多”时,可以让每个幼儿把许多实物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再由一个一个的实物组合成为许多的实物,以此帮助幼儿理解“1”与“许多”之间的关系。教大班幼儿认识“5”的组成时,可以让每个幼儿把5个实物分成4个和1个或3个和2个等,再把4个和1个或3个和2个合起来成为5个。通过操作活动,幼儿不仅理解了5的组成,还初步体会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初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中注重游戏法的运用
游戏法是把幼儿的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中,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活泼好动及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特别是智力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和加深对相邻数和数的组成的认识,可以采用“找朋友”、“配对”等游戏。为了使幼儿区分几何图形,可以做“给小白兔找家”的游戏。 教学时,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运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某一部分或某一个环节运用游戏的形式。 运用游戏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设计的游戏情节,应有助于幼儿更熟练地掌握数学初步知识,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游戏过程不要太新奇,规则不要太复杂,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中、大班的游戏最好带有一定的比赛性质。这样不仅适合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游戏中,尽可能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例如,在教幼儿认数时,可以让幼儿看看是多少、听听是多少、摸摸是多少等,使幼儿从多方面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采用游戏的数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可以多采用游戏法,游戏时还可以具有一定的情景。而在中、大班,可适当减少游戏的次数,并逐步减少游戏的情节。
四、教学中注重引导法的运用
引导法即引导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初步知识直接讲给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数学初步知识。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引导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直接操作,同时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经,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比如大班幼儿学习减法时,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后,知道原有一个物体去掉这个物体,一个也没有了或者说等于零。就用1-1=0来表示。用同样方法,可以知道2-2=0,3-3=0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凡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零。
一、教学中注重演示法的运用
演示法是直观教学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演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把数或形等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幼儿通过直观手段而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演示法适合于各年龄班的幼儿。它的优点是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对所学的数学初步知识的理解。当然,在演示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教师应用生动、形象、明确的语言加以说明,或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例如,教幼儿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时,教师可以拿一块正方形的纸进行演示,先把它对折,等分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教师边等分,边指导幼儿观察教师怎样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同时让幼兒观察和比较被分成的两个长方形是不是完全相同。然后教师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向幼儿演示把长方形和圆形等分的过程。最后使幼儿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知道,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就是二等分。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演示时,要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以及思考什么,都要提得很明确。在演示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观察对象的主要方面,不要过分情节化,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演示时,使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每一个动作,以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充分发挥演示的作用。演示时,要配合简单、明确和生动的说明,把演示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幼儿获得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中注重操作法的运用
操作法,是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他们获得数、形的初步知识不能靠成人灌输,而是靠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同时由于幼儿双手操作活动,也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所以说,操作法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小班幼儿区别“1”和“许多”时,可以让每个幼儿把许多实物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再由一个一个的实物组合成为许多的实物,以此帮助幼儿理解“1”与“许多”之间的关系。教大班幼儿认识“5”的组成时,可以让每个幼儿把5个实物分成4个和1个或3个和2个等,再把4个和1个或3个和2个合起来成为5个。通过操作活动,幼儿不仅理解了5的组成,还初步体会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初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中注重游戏法的运用
游戏法是把幼儿的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中,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活泼好动及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特别是智力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和加深对相邻数和数的组成的认识,可以采用“找朋友”、“配对”等游戏。为了使幼儿区分几何图形,可以做“给小白兔找家”的游戏。 教学时,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运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某一部分或某一个环节运用游戏的形式。 运用游戏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设计的游戏情节,应有助于幼儿更熟练地掌握数学初步知识,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游戏过程不要太新奇,规则不要太复杂,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中、大班的游戏最好带有一定的比赛性质。这样不仅适合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游戏中,尽可能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例如,在教幼儿认数时,可以让幼儿看看是多少、听听是多少、摸摸是多少等,使幼儿从多方面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采用游戏的数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可以多采用游戏法,游戏时还可以具有一定的情景。而在中、大班,可适当减少游戏的次数,并逐步减少游戏的情节。
四、教学中注重引导法的运用
引导法即引导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初步知识直接讲给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数学初步知识。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引导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直接操作,同时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经,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比如大班幼儿学习减法时,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后,知道原有一个物体去掉这个物体,一个也没有了或者说等于零。就用1-1=0来表示。用同样方法,可以知道2-2=0,3-3=0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凡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