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来没有对一座小小的老城有过这么浓烈的兴趣。
尽管它历经千百年的城墙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明清老县衙,也是秃壁示人,残留着解放后钉上去的标语,全无古气。
但听闻当地人点出三条,就不由人不好奇。
其一,这座城“有头有手有脚”,甚至还有“膀胱”“尿道”等,“人城”之称由来已久;其二,别的城都是东西南北四个门,独独这座城有五个门;其三,这点最为离奇,整座老城,没有一个十字路口,两条路相交,必然要掐断一条形成丁字口,甚至有那么几个路口已经接近十字,仍被刻意错开,形成两个相距仅几十米的丁字口。这么做,匠心何在?
这座谜一样的城,正是长葛历史上的第三座古城,自隋以来漫长的1468年长葛县治所在,也即如今长葛人口中的“老城”。可惜,老城的城墙连同“人头”——北门附近一个叫作文风阁的阁楼,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湮灭,不过,老城印象仍深深印在长葛人的心中。
终于,我找到了传说中它的“尿道”的位置,民国时期当地赫赫有名的蚕桑中学所在,后来的老长葛三高。请原谅我的走访直扑下三路,实在是因为这座“人城”的其他“器官”多已不存。老长葛三高副校长常伟杰说,老城庞大的地下排水系统,正是由此汇入主道,然后穿过南城墙,排入如今早已不存在的护城河。“尿道”的叫法,似乎就是这么来的。因为隐藏于地下,这座一人多深的砖砌拱形下水道,反而成了老城最有生命力的所在,时至今日,每逢暴雨,主下水道的出水口还会汩汩地冒水。
老城明清之际历经战乱。原有四门,明武宗正德年间,为防止农民起义军攻城,将四门封闭,另开小南门,让老百姓出城担水砍柴,自此,长葛城就有了5座门。曾任长葛市文联主席的路志纯先生说,所谓“人城”,文风阁是“头”,南城墙垛下曾有一道砖砌的围圈,称为“玉带”,两座南门之间的下水道是“尿道”,旧学宫东的大水坑是“膀胱”,城内东北隅、西北隅分别建有关岳庙和真武庙,俗谓“两乳”,至于手脚,应为东西及南面4座大门及出城道路。
“人城”应是事后附会,而1000亩的偌大县城只设丁字口,则显然是事前有意为之了。这是为何呢?根据长葛一些学者的查访推测,竟只是因为长葛没出过状元,所以不敢开十字街口,文庙大殿前的“天开文运”照壁,也只有两侧角门而无正门。
我在内心里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也似乎并没有别处城池的设计来佐证。我宁愿它如同新疆八卦城一样孕育着疏导交通的妙招,甚至只是为了满足某位设计师的独特癖好,也不愿它是长葛人的一种自嘲。因为我认识的长葛人,学习都很好。
好在,如今老城已无界线,新修的十字路口随处可见,即便那真是一种自嘲,时光也早已将其抹平。
最早的长葛邑,曾是子产家的钱袋
除了老城,长葛古城记载中可寻的还有两座。知道了这三座城的变迁,也就知道了长葛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城,就是鲁隐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中的那座,那时它还只是一个邑,属于郑国。如今,长葛市北郊官亭乡孟寨村尚存几段长葛邑的西城墙,长120米,高三四米,南城墙和东城墙仅有墙基可寻。
这座城传为春秋小霸郑庄公所建,面积很小,长宽不足一华里,不过,却频频卷入历史大事件。就拿宋人围长葛这事来说,当时郑国国君是庄公,郑国东边宋国的国君是宋殇公,也是个好斗的角色,他的侄子公子冯住在郑国,宋殇公担心其威胁己位,常常发兵攻打郑国。公元前718年这次,他联合卫、鲁等国发兵,结果到了新郑,郑庄公四两拨千斤:“对不起,我把公子冯送到长葛了。”宋军于是转围长葛,好不容易破城,发现公子冯又被神奇地转移到了新郑,十分恼火,于是对长葛邑进行了报复性破坏。
长葛一带一片沃野,恢复生产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200年后,这座邑已经成为郑简公拿得出手的礼物,被封给子产作采邑。所谓采邑,就相当于子产家的钱袋子,其赋税收入归子产自配,当然也要给国家进贡并承担兵役。子产的丰功伟绩自不待说,公元前522年他死后,被埋在长葛西北的陉山顶上,墓高5米,底边周长约50米,墓前建有祠庙,民国以前,每年重阳节都有很多人前往祭奠。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子产为相三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治郑廿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少皆啼”。子产之受爱戴,至今仍有体现,比如,因为子产墓恰好位于长葛与新郑交界,郑州与许昌都将子产墓列为市级文保单位,享受着特殊的双重待遇。
2300多年前古县更名的“活证”
第二座长葛城,叫做长社城。
长葛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刘水林先生介绍,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长葛归韩,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长葛又被魏国攻取。这段时间,长葛“长葛社树暴长”,因此更名为长社,可能是因为屡次战乱,长葛邑被毁得实在不像样,加上城也太小,魏国把长社南迁6公里,建了一座更大的长社城。
这座城,在今天老城镇辘轳湾与打绳赵村之间,1985年曾发掘出一段夯土墙基,还发现了一个戴有铜箭镞的人头骨。
这座城的得名跟社树息息相关,神奇的是,社树今天仍在。在老城镇西北0.5公里一处不大的古社柏园里,23株古柏就像23位老友,抱团屹立。跨越2300年风雨,所有古柏均微微斜向南方,但枝叶繁茂,虬枝峥嵘。与记者一同造访古柏园的长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唐顺祥亲历了长葛申报“千年古县”的全过程。他说,这里原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社稷坛,如今坛已不存,但老百姓仍把这些柏树叫做“社坛之柏”。
民国版《长葛县志》载:“社柏为葛名胜,前志未载,诚憾事也……应劭注《汉书》谓社树暴长,因名长社,或即此柏,唯长社之名,非由汉始,魏或已植此柏,因暴长改为长社。两千年古物可称巨特。”
走进柏林,风声萦耳,使人顿时肃穆悚然。细看这些古物,不仅苍翠葱郁,而且姿态各异。前人早已依其形状冠以不同美称,如仙柏、龙柏、狮柏、猴柏等,每棵树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秦统一六国后,沿用了长社这个名字,在此这里设置长社县。公元423年至549年这126年间,长社城还是颍川郡治和颍川州治。可惜,在南北朝时,这里成了东魏、西魏的交互攻伐之地。公元549年,东魏名将高欢的族弟高岳、高澄以附近双洎河河水代兵,冲毁了长社县城。
高岳等人进攻长社时,在城东南方的高地上建了一座新城,作为军队营垒。因为城门楼是用战车车厢建成的,所以俗称长箱城。隋文帝开皇六年,也就是公元589年,政府在此重置长葛县,长葛县也跨越1465年,延续至今。直至1960年,县委、县政府向西搬到了和尚桥,老县城才逐渐淡漠。
追寻十二连城,韩楚对抗的古长城?
在长葛当地说起古城,频频听到“十二连城”,这又是怎样一座城?
在老县城的西北,今天的曹庄西北方向沃野中,不时能见横卧地上、布满草木的土垅,高四五米,长的有400米,短的有200米,村民们说,那就是十二连城。民国版的老县志上说,这些土垅“形势弯环,连绵不绝,故曰连城”。200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片城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出土大量战国时期實用器物残片,确认其为颇具研究价值的战国城址。2013年,十二连城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十二连城怎么来的呢?长葛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子产生不占民利,死不占民地,死后让儿子把他葬在陉山顶上的石头堆里。百姓含泪在高郭村一带为其捧土建造台地,立起祠堂,这种精神感动了天神黎山老母,她便用布袋背了一袋土送来,化为子产台。黎山老母走的时候,边走边抖布袋,残留的土就变成了逶迤十余华里的十二连城。
至今,子产台上仍有尊奉子产的道庙,香火缭绕,庙前有清代碑刻,而十二连城也恰以子产台为起点,向西迤逦至陉山。当然,传说是不可信的,十二连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经专家鉴定,这些墙都是战国时期人工夯筑,其表层出土有青铜戈、剑等,因其连绵十余里,不太可能是一座城邑的城墙,应是一道防御工事,即长城。
路志纯先生认为,这道墙的修建者应该是灭掉郑国的韩国,其在公元前375年~前300年间,为了防御秦国、楚国对长葛邑的攻击而修墙。之所以叫十二连城,可能是因为这段长城上曾有十二座堡垒或者烽火台,也可能是历经岁月洗礼,长城断成了十二节,老百姓就此命名。
尽管它历经千百年的城墙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明清老县衙,也是秃壁示人,残留着解放后钉上去的标语,全无古气。
但听闻当地人点出三条,就不由人不好奇。
其一,这座城“有头有手有脚”,甚至还有“膀胱”“尿道”等,“人城”之称由来已久;其二,别的城都是东西南北四个门,独独这座城有五个门;其三,这点最为离奇,整座老城,没有一个十字路口,两条路相交,必然要掐断一条形成丁字口,甚至有那么几个路口已经接近十字,仍被刻意错开,形成两个相距仅几十米的丁字口。这么做,匠心何在?
这座谜一样的城,正是长葛历史上的第三座古城,自隋以来漫长的1468年长葛县治所在,也即如今长葛人口中的“老城”。可惜,老城的城墙连同“人头”——北门附近一个叫作文风阁的阁楼,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湮灭,不过,老城印象仍深深印在长葛人的心中。
终于,我找到了传说中它的“尿道”的位置,民国时期当地赫赫有名的蚕桑中学所在,后来的老长葛三高。请原谅我的走访直扑下三路,实在是因为这座“人城”的其他“器官”多已不存。老长葛三高副校长常伟杰说,老城庞大的地下排水系统,正是由此汇入主道,然后穿过南城墙,排入如今早已不存在的护城河。“尿道”的叫法,似乎就是这么来的。因为隐藏于地下,这座一人多深的砖砌拱形下水道,反而成了老城最有生命力的所在,时至今日,每逢暴雨,主下水道的出水口还会汩汩地冒水。
老城明清之际历经战乱。原有四门,明武宗正德年间,为防止农民起义军攻城,将四门封闭,另开小南门,让老百姓出城担水砍柴,自此,长葛城就有了5座门。曾任长葛市文联主席的路志纯先生说,所谓“人城”,文风阁是“头”,南城墙垛下曾有一道砖砌的围圈,称为“玉带”,两座南门之间的下水道是“尿道”,旧学宫东的大水坑是“膀胱”,城内东北隅、西北隅分别建有关岳庙和真武庙,俗谓“两乳”,至于手脚,应为东西及南面4座大门及出城道路。
“人城”应是事后附会,而1000亩的偌大县城只设丁字口,则显然是事前有意为之了。这是为何呢?根据长葛一些学者的查访推测,竟只是因为长葛没出过状元,所以不敢开十字街口,文庙大殿前的“天开文运”照壁,也只有两侧角门而无正门。
我在内心里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也似乎并没有别处城池的设计来佐证。我宁愿它如同新疆八卦城一样孕育着疏导交通的妙招,甚至只是为了满足某位设计师的独特癖好,也不愿它是长葛人的一种自嘲。因为我认识的长葛人,学习都很好。
好在,如今老城已无界线,新修的十字路口随处可见,即便那真是一种自嘲,时光也早已将其抹平。
最早的长葛邑,曾是子产家的钱袋
除了老城,长葛古城记载中可寻的还有两座。知道了这三座城的变迁,也就知道了长葛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城,就是鲁隐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中的那座,那时它还只是一个邑,属于郑国。如今,长葛市北郊官亭乡孟寨村尚存几段长葛邑的西城墙,长120米,高三四米,南城墙和东城墙仅有墙基可寻。
这座城传为春秋小霸郑庄公所建,面积很小,长宽不足一华里,不过,却频频卷入历史大事件。就拿宋人围长葛这事来说,当时郑国国君是庄公,郑国东边宋国的国君是宋殇公,也是个好斗的角色,他的侄子公子冯住在郑国,宋殇公担心其威胁己位,常常发兵攻打郑国。公元前718年这次,他联合卫、鲁等国发兵,结果到了新郑,郑庄公四两拨千斤:“对不起,我把公子冯送到长葛了。”宋军于是转围长葛,好不容易破城,发现公子冯又被神奇地转移到了新郑,十分恼火,于是对长葛邑进行了报复性破坏。
长葛一带一片沃野,恢复生产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200年后,这座邑已经成为郑简公拿得出手的礼物,被封给子产作采邑。所谓采邑,就相当于子产家的钱袋子,其赋税收入归子产自配,当然也要给国家进贡并承担兵役。子产的丰功伟绩自不待说,公元前522年他死后,被埋在长葛西北的陉山顶上,墓高5米,底边周长约50米,墓前建有祠庙,民国以前,每年重阳节都有很多人前往祭奠。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子产为相三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治郑廿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少皆啼”。子产之受爱戴,至今仍有体现,比如,因为子产墓恰好位于长葛与新郑交界,郑州与许昌都将子产墓列为市级文保单位,享受着特殊的双重待遇。
2300多年前古县更名的“活证”
第二座长葛城,叫做长社城。
长葛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刘水林先生介绍,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长葛归韩,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长葛又被魏国攻取。这段时间,长葛“长葛社树暴长”,因此更名为长社,可能是因为屡次战乱,长葛邑被毁得实在不像样,加上城也太小,魏国把长社南迁6公里,建了一座更大的长社城。
这座城,在今天老城镇辘轳湾与打绳赵村之间,1985年曾发掘出一段夯土墙基,还发现了一个戴有铜箭镞的人头骨。
这座城的得名跟社树息息相关,神奇的是,社树今天仍在。在老城镇西北0.5公里一处不大的古社柏园里,23株古柏就像23位老友,抱团屹立。跨越2300年风雨,所有古柏均微微斜向南方,但枝叶繁茂,虬枝峥嵘。与记者一同造访古柏园的长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唐顺祥亲历了长葛申报“千年古县”的全过程。他说,这里原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社稷坛,如今坛已不存,但老百姓仍把这些柏树叫做“社坛之柏”。
民国版《长葛县志》载:“社柏为葛名胜,前志未载,诚憾事也……应劭注《汉书》谓社树暴长,因名长社,或即此柏,唯长社之名,非由汉始,魏或已植此柏,因暴长改为长社。两千年古物可称巨特。”
走进柏林,风声萦耳,使人顿时肃穆悚然。细看这些古物,不仅苍翠葱郁,而且姿态各异。前人早已依其形状冠以不同美称,如仙柏、龙柏、狮柏、猴柏等,每棵树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秦统一六国后,沿用了长社这个名字,在此这里设置长社县。公元423年至549年这126年间,长社城还是颍川郡治和颍川州治。可惜,在南北朝时,这里成了东魏、西魏的交互攻伐之地。公元549年,东魏名将高欢的族弟高岳、高澄以附近双洎河河水代兵,冲毁了长社县城。
高岳等人进攻长社时,在城东南方的高地上建了一座新城,作为军队营垒。因为城门楼是用战车车厢建成的,所以俗称长箱城。隋文帝开皇六年,也就是公元589年,政府在此重置长葛县,长葛县也跨越1465年,延续至今。直至1960年,县委、县政府向西搬到了和尚桥,老县城才逐渐淡漠。
追寻十二连城,韩楚对抗的古长城?
在长葛当地说起古城,频频听到“十二连城”,这又是怎样一座城?
在老县城的西北,今天的曹庄西北方向沃野中,不时能见横卧地上、布满草木的土垅,高四五米,长的有400米,短的有200米,村民们说,那就是十二连城。民国版的老县志上说,这些土垅“形势弯环,连绵不绝,故曰连城”。200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片城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出土大量战国时期實用器物残片,确认其为颇具研究价值的战国城址。2013年,十二连城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十二连城怎么来的呢?长葛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子产生不占民利,死不占民地,死后让儿子把他葬在陉山顶上的石头堆里。百姓含泪在高郭村一带为其捧土建造台地,立起祠堂,这种精神感动了天神黎山老母,她便用布袋背了一袋土送来,化为子产台。黎山老母走的时候,边走边抖布袋,残留的土就变成了逶迤十余华里的十二连城。
至今,子产台上仍有尊奉子产的道庙,香火缭绕,庙前有清代碑刻,而十二连城也恰以子产台为起点,向西迤逦至陉山。当然,传说是不可信的,十二连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经专家鉴定,这些墙都是战国时期人工夯筑,其表层出土有青铜戈、剑等,因其连绵十余里,不太可能是一座城邑的城墙,应是一道防御工事,即长城。
路志纯先生认为,这道墙的修建者应该是灭掉郑国的韩国,其在公元前375年~前300年间,为了防御秦国、楚国对长葛邑的攻击而修墙。之所以叫十二连城,可能是因为这段长城上曾有十二座堡垒或者烽火台,也可能是历经岁月洗礼,长城断成了十二节,老百姓就此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