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可以说,小学语文是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都比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的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发挥语文的学科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教育成为了时代给予我们一线教师的全新使命。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有效融入
一、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的必要性
之所以说,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不具备足够的感性和理性去处理人际关系,去更好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而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通过设定特定的情境和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生活的需要。
第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小学语文中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语文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应该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对于启蒙和基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
第三,可以说德育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德育教育也有了新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由他人约束逐渐向自我约束过渡,所以,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奠基基础。
第四,现阶段,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注重教学,忽略育人的问题,为有效的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向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二、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的建议
通过上述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不得不说,教师在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处在当今的社会背景,更多的小学生会被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环境所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利益诱惑,所以,教师的某些道德行为对于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行为举止去给学生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得到有效的提高,更快更好的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大大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为了确保德育教育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去,就需要教师能够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从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观着手,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去和教师交流,听从老师的指引和安排,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用严肃、生硬的态度去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抵触心里。
3. 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为了切实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需要教师能够以教材为本,挖掘其中有效的因素,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譬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吗?还是你愿意当一个这样的哥哥?”以此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让“爱”在学生心中孕育生长。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长城》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即让一些学生当导游来介绍长城,让其他一些同学当游客向导游提问,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让其知道这些“世界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世界史上的伟大奇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时,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同学、爱家人、爱他人的德育教育,进行旅游时不要乱写乱刻、随意丢垃圾的德育教育可以说都是十分有效的,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结语
總的来说,教书育人是我们一线教师的神圣使命,而德育又是育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现阶段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依旧停留在表面的现状,加强对教材的利用程度,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创新既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德育水平和综合素养是需要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任重而道远。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所提出的几点建议只是笔者的经验总结,愿意抛砖引玉,同时,本文也将在今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晶晶.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127.
[2]颜乐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探讨[J].《教育》,2017,(2):00274.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有效融入
一、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的必要性
之所以说,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不具备足够的感性和理性去处理人际关系,去更好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而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通过设定特定的情境和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生活的需要。
第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小学语文中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语文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应该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对于启蒙和基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
第三,可以说德育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德育教育也有了新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由他人约束逐渐向自我约束过渡,所以,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奠基基础。
第四,现阶段,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注重教学,忽略育人的问题,为有效的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向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二、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的建议
通过上述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不得不说,教师在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处在当今的社会背景,更多的小学生会被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环境所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利益诱惑,所以,教师的某些道德行为对于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行为举止去给学生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得到有效的提高,更快更好的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大大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为了确保德育教育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去,就需要教师能够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从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观着手,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去和教师交流,听从老师的指引和安排,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用严肃、生硬的态度去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抵触心里。
3. 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为了切实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需要教师能够以教材为本,挖掘其中有效的因素,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譬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吗?还是你愿意当一个这样的哥哥?”以此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让“爱”在学生心中孕育生长。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长城》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即让一些学生当导游来介绍长城,让其他一些同学当游客向导游提问,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让其知道这些“世界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世界史上的伟大奇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时,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同学、爱家人、爱他人的德育教育,进行旅游时不要乱写乱刻、随意丢垃圾的德育教育可以说都是十分有效的,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结语
總的来说,教书育人是我们一线教师的神圣使命,而德育又是育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现阶段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依旧停留在表面的现状,加强对教材的利用程度,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创新既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德育水平和综合素养是需要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任重而道远。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所提出的几点建议只是笔者的经验总结,愿意抛砖引玉,同时,本文也将在今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晶晶.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127.
[2]颜乐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探讨[J].《教育》,2017,(2):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