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之所以被业界尊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该门课堂中丰富的文字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像画家勾勒出文字所描绘的天堂,学生可以像音乐家哼唱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学生可以像诗人通过赋诗一首传情达意。小学生天性开朗,思维活跃,对外事万物充满着好奇之心以及求知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活”起来,焕发出应有的文学文字魅力,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相关任课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的任务内涵在于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而天马行空思维最高体现是创新性思维。基于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特质出发,开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鼓励学生积極探究,不断批判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注意高度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导向;问题切入点;想象依托 创新能力
  G623.2
  培养有想法勤动手的创新人才是现代化人才教育的主要目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自发生成的,需要教育者作为引路人加以教育培养,创造出有利于其创新意识萌发的条件和环境。创造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在现实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对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以下四点出发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兴趣为导向,以知识为原动力,令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质疑为源泉,令学生在思考中拓展创新思维;以想象为依托,以教材为展开练,激发学生大胆联想;革新师生相处模式,创设和谐、自由、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化策略
  (一)以兴趣为导向,以知识为原动力,令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兴趣为导向,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索动力;以知识为原动力,引导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思考和求知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获得进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再学习的欲望。作为语文教学研究团队的领路人,提出“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的孙老师曾言:“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更是一种情智语文,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认真研究怎么趣味教,教什么,撒播语文的种子,让孩子拥有一个诗样美丽的童年。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质疑为源泉,令学生在思考中拓展创新思维
  有质疑才有创新。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说出看似“奇怪无理”的观点,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教材说“不”。在教学《曹冲称象》这一篇课文时,让学生们思考围绕称象课文写了什么,先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教学目标。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称象事件的时间、来历、人物?大象的样子?曹操的心情?有几种称象的方法?最后以写小字条的方式收集学生对学了此篇课文后的感受以及是否有其他的称象方法?令学生在思考中拓展创新思维。再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故意写错字,鼓励学生发现错误、指出错误,并以口头和鞠躬的方式表扬发现错误的同学,让全班同学鼓掌鼓励该学生。这种尊重学生的方式能使其他的学生渐渐地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向书本质疑。
  (三)以想象为依托,以教材为展开练,激发学生大胆联想
  想象是创新的助推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应以教材为对象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展开想象和联想。正如狄德罗所言: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為人。由此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的重要性。如《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了》一课,如在具体讲授时应让学生大胆想象,假如在座的学生们在野外迷路,你们会怎么办?怎样做才是最靠谱的?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会对文章有一个更全新的理解。
  (四)革新师生相处模式,创设和谐、自由、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许多现实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威严机械的教学模式和固化的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不敢说、不敢想、不敢问,变得很听话、很被动的按照老师布置的去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是大众的普通的无自我思维意识的学生,更谈不上创新创造。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一方面应革新师生的相处模式,转变教师角色:要对与学生谈心沟通,以更亲切更真心实意的方式接触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的错误,以获得学生的认可、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们才会敞开心扉,乐意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要创设和谐、自由、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民主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自我,张扬青春个性,诱发出创新意识。
  二、结束语
  在新课改和立德为本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分享,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不应该只是课堂的“掌权者”,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引航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努力做到创新教学设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敏. 创意的教学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 2016(3):80-80.
  [2]刘春芳. 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文教资料, 2011(14):63-64.
  [3]王定芳.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 2007(35):49-49.
  [4]刘清霞, 范士玉. 新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读书文摘, 2015(16).
  [5]张佐才. 把握时代脉搏 鼓励自主探究——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3(11).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词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了最丰富的自然现象,本文在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古诗词谚语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作简要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诗词;地理教学  G633.55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地理课本身富有很强的趣味性,然而传统的教科书式的、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让学生对地理课容易產生距离感,久而久之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和厌恶。
摘要:数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贡献。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维,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及其数学创新能力,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创新是指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G623.5  一、优化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
川硬皮肿腿蜂是多种钻蛀性害虫的优良天敌,由于长期用同一中间寄主和恒定的环境条件繁蜂,造成肿腿蜂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肿腿蜂的复壮对天牛的生物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景观、提高人居生活水平、创造生态宜居型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电影《追风筝的人》。似乎自己的世界里,都是场面宏大的大片,或者是类似于《色戒》追求艺术的写实主义,而这部电影,重新让我找回了久违的感动和最单纯的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电影《追风筝的人》。似乎自己的世界里,都是场面宏大的大片,或者是类似于《色?戒》追求艺术的写实主义,而这部电影,重新让我找回了久违的感动和最单纯的快乐。  影片《追风筝的人》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讲
期刊
摘要:以学为中心,即是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前置性学习内容通常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本文首先对前置性作业进行了简要概述,在介绍前置性学习的原则基础上对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前置性学习内容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有效开展前置性学习的方法及评价方法。  关键词:学为中心;前置性学习;内容设计
摘要:随着新改内容的不断落实,致使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越发的意识到创新并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利用影视资源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后探究了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分析  G623.2  随着我国新课改要求的不断落实,致使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意识到转变教学模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调节群体和个体发育,构建良好的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是作物实现高产的必要条件。为探求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群体生理指标、养分吸收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2和2013年在山西省晋中市和太原市,以“晋杂23号”、“晋杂122”和“晋杂34号”为材料,分别设种植密度处理,其中酿造型品种“晋杂23号”设4.5万株/hm2、7.5万株/hm2、10.5万株/hm2和13.5万株/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持续深化的过程中,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就是做好课程方面的整改工作。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上,微课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被广大教师群体所推行认可。在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要积极创新,更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资源的应用进行探析,通过相关实例论证,旨在探讨微课资源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