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鬼”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形象,诸多古代文学家借助鬼来达到隐喻或者借鬼讽今的目的,因此鬼不仅是一种文学形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古代作家的鬼文化观念、古代文学中的“鬼”原型、古代“鬼”文学的美学体验三个角度对古代文学的“鬼”文化演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鬼文化;演变
从本质上来说,鬼是人们的一种幻想产物,是人们对于死亡、丧葬、招魂、祭祀等文化现象延伸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对于文学家而言,鬼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类型,更是其创作的良好素材,借助“鬼”这一形象,古代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猎奇心理,更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的剖析古代文学鬼文化的演变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古代作家的鬼文化观念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方面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另一方面是鬼文化的神秘性对于文学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创作与鬼文化相关的作品时,大多数古代作家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进行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出,关于鬼的传说早已有之,但是将鬼这一形象上升到文学角度却是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而始,干宝在《搜神记》中将鬼视为众生信仰的产物,这种认知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鬼怪世界的好奇感与恐惧感,将鬼的诞生于众生信仰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给予自身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到了唐代,文学家笔下的鬼文化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个时候人们对于鬼的认知集中在“生前有未了心事而成鬼”上,产生这一鬼文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人们一方面对于鬼的畏惧之心逐渐减弱,更多的是崇拜,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鬼怪幻想来解决现实的矛盾与痛苦,是古人对死亡的初步思考;到了元明清时期,古代作家笔下的鬼文化在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鬼文化中的“鬼”的色彩越来越轻,“人”的色彩越来越重,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冥婚与还魂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为集鬼狐文化于大成的《聊斋志异》中各种“鬼”形象的塑造更是与人并无二致,例如《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这个时候说是“鬼文化”不如说是“人”文化。
二、古代文学中的“鬼”原型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古代文学中的“鬼”文学创作也不例外,每一种类型的作品都是有着其现实依据的,这些作品的内容演变也可以大致看出我国古代文学中鬼文化的演变,对此笔者主要就几个较为常见的文学形象进行探讨。首先是“人鬼恋”,该类文学题材起源于“冥婚”这一地方习俗,最早的“人鬼恋”出现于曹丕《列异传》中的《谈生》,经过《长生殿》、《牡丹亭》等文学作品发展为冯梦龙在《情史》一书中专列“情鬼”一卷,“人鬼恋”的文化意蕴也从之前的批判转变为对爱情的浪漫追求;其次是“鬼复仇”,该类题材来源于丧葬中的“头七”在古老的风俗中,人们并不将死亡看作生命的终点,而是认为在“头七”之日鬼魂将会再次回归,在此基础上延伸除了“鬼复仇”的概念,例如元代尚忠贤的《王魁负桂英》这一作品,这一题材的诞生一方面是虚无缥缈的鬼能够给予文学家更多的创作自由,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现实不满的发泄。最早的“鬼复仇”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鬼害人”,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鬼的恐惧,之后经过诸多文学家的补充,鬼也从单纯的害人转变为有目的的复仇,从而诞生了“鬼复仇”这一题材;最后是地府文化诞生于现实官府,其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古人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创造了一个虚无的世界——地府来消除恐惧之心,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地府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和现实官府基本类似,地府的功能也逐渐的从单纯的阴间世界演变为惩恶扬善的文学形象,更催生了地狱的概念给予世人警告。
三、古代“鬼”文学的美学体验
随着古代文学家对“鬼”这一形象的不断加工创造,“鬼”文学也逐渐的从但从的描述鬼转变为借助鬼来讽喻现实。例如在《搜神记》中关于鬼的描述更多的是从鬼的形象本身着手的,而到了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写鬼就是写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讽喻、象征等文学手法被广泛的应用于鬼文学中,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例如张南庄的《何典》以鬼人鬼事隐喻现实,“鬼语连篇”,却荒诞而近情,将财主求儿、酒鬼打架、猾吏贪赃、和尚偷情诸种事象现于纸上。正如刘半农所说:“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值得注意的有别与其它文学体裁,鬼文学的美学氛围逐渐的从但从恐怖美转变为一种诡异传奇之美,例如《楚辞》中关于鬼的诗句更多的是给予人一种恐惧之感,但是到了后期的文学作品,恐怖逐渐的转变为诡异传奇,正如鲁迅先生用鬼气来称呼古代鬼文学作品的环境,这种诡异传奇氛围从侧面证明了大众对鬼文化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徐梁峰.从“鬼”语看中西的鬼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2]刘颖.鬼狐文化意象日译研究——以《聊斋志异》为中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04).
[3]罗树林.汉语鬼称谓与鬼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2012(03).
关键词:古代文学;鬼文化;演变
从本质上来说,鬼是人们的一种幻想产物,是人们对于死亡、丧葬、招魂、祭祀等文化现象延伸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对于文学家而言,鬼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类型,更是其创作的良好素材,借助“鬼”这一形象,古代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猎奇心理,更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的剖析古代文学鬼文化的演变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古代作家的鬼文化观念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方面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另一方面是鬼文化的神秘性对于文学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创作与鬼文化相关的作品时,大多数古代作家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进行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出,关于鬼的传说早已有之,但是将鬼这一形象上升到文学角度却是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而始,干宝在《搜神记》中将鬼视为众生信仰的产物,这种认知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鬼怪世界的好奇感与恐惧感,将鬼的诞生于众生信仰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给予自身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到了唐代,文学家笔下的鬼文化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个时候人们对于鬼的认知集中在“生前有未了心事而成鬼”上,产生这一鬼文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人们一方面对于鬼的畏惧之心逐渐减弱,更多的是崇拜,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鬼怪幻想来解决现实的矛盾与痛苦,是古人对死亡的初步思考;到了元明清时期,古代作家笔下的鬼文化在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鬼文化中的“鬼”的色彩越来越轻,“人”的色彩越来越重,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冥婚与还魂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为集鬼狐文化于大成的《聊斋志异》中各种“鬼”形象的塑造更是与人并无二致,例如《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这个时候说是“鬼文化”不如说是“人”文化。
二、古代文学中的“鬼”原型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古代文学中的“鬼”文学创作也不例外,每一种类型的作品都是有着其现实依据的,这些作品的内容演变也可以大致看出我国古代文学中鬼文化的演变,对此笔者主要就几个较为常见的文学形象进行探讨。首先是“人鬼恋”,该类文学题材起源于“冥婚”这一地方习俗,最早的“人鬼恋”出现于曹丕《列异传》中的《谈生》,经过《长生殿》、《牡丹亭》等文学作品发展为冯梦龙在《情史》一书中专列“情鬼”一卷,“人鬼恋”的文化意蕴也从之前的批判转变为对爱情的浪漫追求;其次是“鬼复仇”,该类题材来源于丧葬中的“头七”在古老的风俗中,人们并不将死亡看作生命的终点,而是认为在“头七”之日鬼魂将会再次回归,在此基础上延伸除了“鬼复仇”的概念,例如元代尚忠贤的《王魁负桂英》这一作品,这一题材的诞生一方面是虚无缥缈的鬼能够给予文学家更多的创作自由,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现实不满的发泄。最早的“鬼复仇”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鬼害人”,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鬼的恐惧,之后经过诸多文学家的补充,鬼也从单纯的害人转变为有目的的复仇,从而诞生了“鬼复仇”这一题材;最后是地府文化诞生于现实官府,其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古人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创造了一个虚无的世界——地府来消除恐惧之心,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地府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和现实官府基本类似,地府的功能也逐渐的从单纯的阴间世界演变为惩恶扬善的文学形象,更催生了地狱的概念给予世人警告。
三、古代“鬼”文学的美学体验
随着古代文学家对“鬼”这一形象的不断加工创造,“鬼”文学也逐渐的从但从的描述鬼转变为借助鬼来讽喻现实。例如在《搜神记》中关于鬼的描述更多的是从鬼的形象本身着手的,而到了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写鬼就是写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讽喻、象征等文学手法被广泛的应用于鬼文学中,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例如张南庄的《何典》以鬼人鬼事隐喻现实,“鬼语连篇”,却荒诞而近情,将财主求儿、酒鬼打架、猾吏贪赃、和尚偷情诸种事象现于纸上。正如刘半农所说:“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值得注意的有别与其它文学体裁,鬼文学的美学氛围逐渐的从但从恐怖美转变为一种诡异传奇之美,例如《楚辞》中关于鬼的诗句更多的是给予人一种恐惧之感,但是到了后期的文学作品,恐怖逐渐的转变为诡异传奇,正如鲁迅先生用鬼气来称呼古代鬼文学作品的环境,这种诡异传奇氛围从侧面证明了大众对鬼文化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徐梁峰.从“鬼”语看中西的鬼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2]刘颖.鬼狐文化意象日译研究——以《聊斋志异》为中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04).
[3]罗树林.汉语鬼称谓与鬼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