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的温暖,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们永远思念。为此书写了无数美文。对家的情结和思念是一致的,但是寻觅乡情的笔法却各有侧重。
示例一:欲扬先抑
老家之于我,已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令我想起来感到温馨的地方,但已不是能够给我温暖的地方了。因为我的家已经不在乡下,已经搬到了城里,我已经成了住在城里的乡下人了。想留我住下的人送我到村口,我说你回家去吧,二十里的小路骑着自行车用不了多久。我就向他摆摆手,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反正我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浓雾将我们分开了,城里的世界对他来说是朦胧的,乡下的老家之于我也是朦胧的了。
河边上雾大,弥漫得树林间、河滩上黑影憧憧。河道的上空肯定有雾湿翅膀的大雁不堪重负,辨不出哪是河滩哪是河水不敢降落,凄清的叫声在我的上空盘旋。我将自行车的铃铛按得直响,想着能引领大雁前行,却心头一酸,就有了别样的感觉。我和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成了孤雁,只是彼此用声音相互抚慰着。
雁鸣声还在空中凄清着,只是声音不再单调,有了此起彼伏的应答:“欧阿!欧阿!”置身于此,我明显意识到,是我的乡亲们在引领着我,大雁的叫声已不再是起初那种凄凉的声调了,他已是一根长长的绳子,牵引着我这只贴着地面飘行的风筝。
顺着这种感觉,我将自行车肆意地骑进了河滩。我想,雾再大也不会让我迷失方向回不了家的,那大雁就是我久违的乡音啊。我粗野地喊叫着,惊慌了大雁的阵脚,喑哑了长空的雁叫,那种因浓雾带来的恐惧和孤独在我的喊叫声中荡然无存。
(选自李公顺《乡音暖人》 有删节)
解析:当老家对于作者,不再是一草一木的具体记忆时,老家就仅仅是作者心目中的一个带有概念的词语。所以老家对于作者也许还是“温馨”,但是已经不再是“温暖”了。是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般的同样的哀愁。浓雾隔绝了我与老家,隔断了我和老家的纽带。
作者继续将这样的孤独推向极致,孤独的我行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家乡土地上,犹如天上那只离群的孤雁。在本应该最为熟悉的地方,却做了最为陌生的孤独人,作者心中的悲愁可想而知。我们在这里所读到的,是作者极力渲染的与家乡的隔阂与陌生,是与家乡的渐行渐远。
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于是我们看到,孤雁虽然依然孤单,但是已经不再孤独,因为孤雁听到同伴的应和声。而作者也明白,不管离开家乡多远,自以为被家乡抛弃,其实,家乡都没有抛弃她在外的每一个游子,因为那大雁就是连接我和老家的绳子,大雁,是老家不弃“我”的象征。当“我”在大雁的鸣叫声中“肆意”时,也是明白地告诉读者,老家之于作者,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永恒的温暖与温情,这寄存在家乡的所有人和自然外物身上。作者对老家的那份感激与怀念也就不动声色地合盘托出。与老家的隔阂也早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则只有与老家深深地相融。
示例二:托物寄情
站在村口,有风夹着清蓝色的炊烟轻柔地抚摩着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淡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的风尘,让我幸福如水。看见炊烟,首先使我想到儿时倚门唤我回家的母亲。炊烟总伴着母亲的呼唤。母亲是最好的守望者。所以,离家的时候,我不敢回首,我怕有关炊烟的往事锁住我欲飞的翅膀。所以,这些年行走在炊烟的牵扯里,除了母亲,谁又能时时把它拧成一股牵动我心帆的缆绳呢?
炊烟是母性的,它袅娜的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干的汗水。我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男人们朝着各自所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他们是看见炊烟肚子就不饿了?还是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
——这幅温馨的画卷,是足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媲美的!我真害怕它在我生命的哪一个段落消失。
炊烟在我所居住的那个城市已经灭绝了。为此,我曾担忧,或者说是杞人忧天——以后城里的孩子在课本上读到“炊烟”这个本来普通的名词,恐怕都需要查阅词典了。我想他们即使得以诠释仍会疑惑:煮饭还会产生这等美景?金钱带给我们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否也给我们带来了人性的危机?也许是该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了。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炊烟,最不该被人遗忘的也是炊烟。
(选自《又见炊烟》)
解析:在作者的笔触下,炊烟维系和连接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的生活记忆,一种即将在现代化里消失的而本来不应该消失的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在具体的写作中,作者由现实而上溯,由眼前的炊烟而想到儿时倚门唤我的母亲,母亲是家的守望者,是维系儿女与家的纽带。似乎文章的主题即将表述为母爱。但是作者的寓意则更深远,由炊烟而想到母亲,母亲与炊烟在这里融为一体,因为“炊烟是母性的”。炊烟寓意的是家,而母亲则是这份炊烟的制造者,于是炊烟与母亲相融,成为村庄的希望,成为所有在外的孩子心中一幅永不消失的足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媲美的温馨画卷。沉淀为所有游子的共同记忆。于是,这里所展现的,就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情怀,而是所有游子的共通情愫,由个体上升为集体,由个体意识沉淀为一种民族记忆,而这一切的生发点,则是那一缕一缕缓慢上升的炊烟。所以,作者才有“最容易遗忘”和“最不该被人遗忘”的感叹。对家乡的那份眷顾与忧虑也就尽显出来。
《乡音暖人》中,作者主要运用的是欲扬先抑手法,当然在写作中,作者也有意识地将对老家的眷恋寄托在天空中鸣叫的大雁身上,把它作为老家的象征。而本文中,则完全地将情感寄托到炊烟上,由炊烟而想到母爱,由炊烟而想到安宁的农村老家,由炊烟而想到我们正在远离“炊烟”般的那份宁静,从而最终归结到对即将消失的老家的担忧。而这一切的触发点,都是那看似平常的炊烟。炊烟,正是这一切情感的寄托载体。
综上所述,面对同一情感,作者却会因为自己的生活阅历不同,描述的重点不同,选择的写作叙述点不同,描写的笔法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笔法的选择,首要的是要服从于写作主题的需要,叙述方便的需要。
示例一:欲扬先抑
老家之于我,已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令我想起来感到温馨的地方,但已不是能够给我温暖的地方了。因为我的家已经不在乡下,已经搬到了城里,我已经成了住在城里的乡下人了。想留我住下的人送我到村口,我说你回家去吧,二十里的小路骑着自行车用不了多久。我就向他摆摆手,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反正我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浓雾将我们分开了,城里的世界对他来说是朦胧的,乡下的老家之于我也是朦胧的了。
河边上雾大,弥漫得树林间、河滩上黑影憧憧。河道的上空肯定有雾湿翅膀的大雁不堪重负,辨不出哪是河滩哪是河水不敢降落,凄清的叫声在我的上空盘旋。我将自行车的铃铛按得直响,想着能引领大雁前行,却心头一酸,就有了别样的感觉。我和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成了孤雁,只是彼此用声音相互抚慰着。
雁鸣声还在空中凄清着,只是声音不再单调,有了此起彼伏的应答:“欧阿!欧阿!”置身于此,我明显意识到,是我的乡亲们在引领着我,大雁的叫声已不再是起初那种凄凉的声调了,他已是一根长长的绳子,牵引着我这只贴着地面飘行的风筝。
顺着这种感觉,我将自行车肆意地骑进了河滩。我想,雾再大也不会让我迷失方向回不了家的,那大雁就是我久违的乡音啊。我粗野地喊叫着,惊慌了大雁的阵脚,喑哑了长空的雁叫,那种因浓雾带来的恐惧和孤独在我的喊叫声中荡然无存。
(选自李公顺《乡音暖人》 有删节)
解析:当老家对于作者,不再是一草一木的具体记忆时,老家就仅仅是作者心目中的一个带有概念的词语。所以老家对于作者也许还是“温馨”,但是已经不再是“温暖”了。是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般的同样的哀愁。浓雾隔绝了我与老家,隔断了我和老家的纽带。
作者继续将这样的孤独推向极致,孤独的我行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家乡土地上,犹如天上那只离群的孤雁。在本应该最为熟悉的地方,却做了最为陌生的孤独人,作者心中的悲愁可想而知。我们在这里所读到的,是作者极力渲染的与家乡的隔阂与陌生,是与家乡的渐行渐远。
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于是我们看到,孤雁虽然依然孤单,但是已经不再孤独,因为孤雁听到同伴的应和声。而作者也明白,不管离开家乡多远,自以为被家乡抛弃,其实,家乡都没有抛弃她在外的每一个游子,因为那大雁就是连接我和老家的绳子,大雁,是老家不弃“我”的象征。当“我”在大雁的鸣叫声中“肆意”时,也是明白地告诉读者,老家之于作者,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永恒的温暖与温情,这寄存在家乡的所有人和自然外物身上。作者对老家的那份感激与怀念也就不动声色地合盘托出。与老家的隔阂也早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则只有与老家深深地相融。
示例二:托物寄情
站在村口,有风夹着清蓝色的炊烟轻柔地抚摩着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淡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的风尘,让我幸福如水。看见炊烟,首先使我想到儿时倚门唤我回家的母亲。炊烟总伴着母亲的呼唤。母亲是最好的守望者。所以,离家的时候,我不敢回首,我怕有关炊烟的往事锁住我欲飞的翅膀。所以,这些年行走在炊烟的牵扯里,除了母亲,谁又能时时把它拧成一股牵动我心帆的缆绳呢?
炊烟是母性的,它袅娜的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干的汗水。我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男人们朝着各自所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他们是看见炊烟肚子就不饿了?还是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
——这幅温馨的画卷,是足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媲美的!我真害怕它在我生命的哪一个段落消失。
炊烟在我所居住的那个城市已经灭绝了。为此,我曾担忧,或者说是杞人忧天——以后城里的孩子在课本上读到“炊烟”这个本来普通的名词,恐怕都需要查阅词典了。我想他们即使得以诠释仍会疑惑:煮饭还会产生这等美景?金钱带给我们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否也给我们带来了人性的危机?也许是该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了。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炊烟,最不该被人遗忘的也是炊烟。
(选自《又见炊烟》)
解析:在作者的笔触下,炊烟维系和连接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的生活记忆,一种即将在现代化里消失的而本来不应该消失的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在具体的写作中,作者由现实而上溯,由眼前的炊烟而想到儿时倚门唤我的母亲,母亲是家的守望者,是维系儿女与家的纽带。似乎文章的主题即将表述为母爱。但是作者的寓意则更深远,由炊烟而想到母亲,母亲与炊烟在这里融为一体,因为“炊烟是母性的”。炊烟寓意的是家,而母亲则是这份炊烟的制造者,于是炊烟与母亲相融,成为村庄的希望,成为所有在外的孩子心中一幅永不消失的足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媲美的温馨画卷。沉淀为所有游子的共同记忆。于是,这里所展现的,就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情怀,而是所有游子的共通情愫,由个体上升为集体,由个体意识沉淀为一种民族记忆,而这一切的生发点,则是那一缕一缕缓慢上升的炊烟。所以,作者才有“最容易遗忘”和“最不该被人遗忘”的感叹。对家乡的那份眷顾与忧虑也就尽显出来。
《乡音暖人》中,作者主要运用的是欲扬先抑手法,当然在写作中,作者也有意识地将对老家的眷恋寄托在天空中鸣叫的大雁身上,把它作为老家的象征。而本文中,则完全地将情感寄托到炊烟上,由炊烟而想到母爱,由炊烟而想到安宁的农村老家,由炊烟而想到我们正在远离“炊烟”般的那份宁静,从而最终归结到对即将消失的老家的担忧。而这一切的触发点,都是那看似平常的炊烟。炊烟,正是这一切情感的寄托载体。
综上所述,面对同一情感,作者却会因为自己的生活阅历不同,描述的重点不同,选择的写作叙述点不同,描写的笔法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笔法的选择,首要的是要服从于写作主题的需要,叙述方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