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美丽乡村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星期四下午,端村学校里开始传出大提琴、长号、长笛、非洲鼓等多种乐器的演奏声,热闹了整个村庄。这里的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和滋养下正经历着人生中奇妙的时光。
  一位投资人,一群艺术教育工作者,还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他们相信艺术的力量,让孩子、家长、乡村更好。
  2019年1月4日,对于端村学校的师生和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李风来说,都是意义特殊的一天。在这一天,一场名为《田埂上的梦想》的音乐会在北京举行,端村的孩子们和来自全国其他乡村的孩子们一起,用一场专业水准的表演,向关心和支持他们的爱心人士进行汇报演出。
  这场新年音乐会的主角是来自乡村的孩子们,而甘愿给他们伴奏、伴唱、伴舞的是钢琴家郎朗、歌手许巍、舞蹈家邱思婷……
  这些孩子中不少是第一次穿上漂亮的表演服,第一次涂上口红,第一次登上正式的舞台,但他们在台上自信的微笑、悠扬的歌声、曼妙的舞姿、娴熟的表演,却深深征服了现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
  亦如李风在开场致辞里说的那样:“有朋友对我说,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你们这场音乐会,让我们感到温暖!”
  乡村女孩的长笛梦
  2011年,以支持艺术教育和艺术普及等为主要业务的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在端村开始了它的乡村艺术教育公益试点项目——在完善基础教育的同时,将音乐、舞蹈、美术、美学等经典艺术门类引入乡村学校,带给农村学生经典艺术教育的启蒙,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接触艺术的机会。
  如今,端村学校共计870多名学生,基本实现艺术教育全覆盖。“我要摸索出规律的是:将经典传统国学教育与西方艺术经典教育相结合在端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李风向记者描述着自己的办学理念,话语中充满了对于端村学校未来的憧憬。“‘端村学校模式’也许会成为日后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教学示范。”李风雄心勃勃。
  目前,端村学校的艺术课程有美术、芭蕾舞、管弦乐、戏剧社和合唱五个门类。
  11岁的闫诗雨就读小学6年级,她选择的是管弦乐里的长笛,学了不到1年。选择长笛的理由很简单,她在低年级的时候经常看哥哥姐姐们在台上汇报演奏,觉得“拿长笛很好看”“长笛声音好听”,就决定学习长笛了。
  闫诗雨的母亲刘玉磊恰巧在端村学校当义工,丈夫下岗在家,家庭生活其实并不宽裕。“很早之前孩子就和我说过想学长笛,但以我们的条件,肯定不舍得在外面给她报班学。”刘玉磊说。
  端村学校的艺术课程正好满足了母女俩的愿望。等新一轮管弦乐招新,刘玉磊第一时间就给女儿报上了名“,这里的老师都很专业,老师给她上了几次课,说她挺有天分的。现在每周上课都积极着呢。”看着女儿圆了梦想,刘玉磊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端村学校校长李建学介绍说,作为荷风基金会中国乡村儿童全科艺术教育首家实验学校,端村的孩子们可以零距离享受到最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其中不乏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的知名教师。
  “北京来的老师”
  过去,端村人只有通过电视,才有机会看到身着华丽服装的芭蕾舞演员们翩跹起舞的样子。直到2013年,孩子们嘴里说的“北京来的老师”——关於夫妇带着芭蕾舞进入端村。
  关於是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党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这位指导国内顶尖芭蕾舞人才的老师也是端村学校芭蕾课的启蒙老师。关於常说自己是个“不靠谱”的人,理想就是退休后能到云南的村寨里教孩子们跳芭蕾。“没想到遇到一个比我还‘不靠谱’的人。”他说的就是李风。
  李风与关於本不相识,但当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李风就开门见山地问他是否愿意教农村孩子跳芭蕾。“我问他有什么目的,一般人找我们都是为了编排节目、参加比赛,但他说就是想让农村孩子也能学习芭蕾。”简单的理由让关於惊讶和感动。“因为李风,我的理想提前了十几年实现。”
  按照中国的芭蕾舞专业院校的要求,芭蕾舞演员下身需比上身长12厘米。以这个标准,端村学校的女孩子几乎没人达标。但关於放宽了选拔条件,只要有潜质就可以学。
  尽管放宽了选拔条件,但芭蕾舞招生,还是应者寥寥。大多数家长在观望,有人直接问他,农村孩子学芭蕾能有什么用?他無法讲艺术上的大道理,就换了一个说法,“女孩子学芭蕾,长大后身材好,气质好,好嫁人。”
  因为芭蕾舞课程受到基金会的资助,全部免费,关於本人还承担了所有学生的服装费用,不少家长这才动了心。
  人总算是招齐了。教学几乎是从零开始:一来没有练功房;二来女孩子大多羞涩内向,不擅于穿衣打扮,甚至头发都梳不好。
  一开课就是普及芭蕾舞知识、换体操服、教梳头,“学习艺术,要从干净、优美的习惯开始。”关於教她们把头发盘起来,盘出芭蕾舞演员特有的发髻。然后就是把杆、压腿、节奏配合……到了第6堂课,女孩们已经可以分组表演简版《四小天鹅》了。关於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训练多么辛苦,这些乡村的孩子们学得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孩子慢,而且从来没见过这些孩子们叫过苦。
  六年过去了,在关於夫妇的带领下,一拨又一拨的舞蹈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来到端村公益授课。端村的芭蕾舞女孩儿们也拥有了自己的舞蹈教室和芭蕾舞训练服。截至目前,端村学校已经有6名学生走进专业舞蹈学校学习深造,其中马悦同学还考入辽宁芭蕾舞团附属学校,进入国家级芭蕾舞团成为可能。   用李风的话说:“艺术教育给了这些孩子人生另外一种可能性。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家,但是学习艺术的过程将让孩子们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谈到在端村办学的初衷,李风娓娓道来:“藝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无论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对于具有创造力的社会的构建,艺术都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我认为艺术教育能带给处于贫困中的儿童巨大的勇气和自信,能给予他们巨大的、长远的、深厚的、基础性的精神财富。”
  李建学也表示:“以前家长都觉得文化课更重要,希望孩子读书好;自从孩子们接触艺术课程后,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了,内心更充盈了,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种很正向的促进。”
  互联网+教育
  在端村实践的基础上,2017年11月,荷风与腾讯联手发起了“艺术行动”。以雄安新区为起点,对区内的311所中小学进行深入调研。针对当地乡村艺术教育存在“缺内容、缺老师、缺硬件、缺舞台”四大痛点,他们提出“互联网+艺术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方案涵盖“线上课程、线下培训、教学实践及社团组建、成果汇报”四个部分,打造完整的教育闭环。一年多的时间,培训乡村老师,编制艺术教育课件,线上线下教育实践,直至这场别开生面、通天接地的音乐会。
  “地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让城乡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有所差异,但对音乐的热爱是无区别的。在雄安,我为老师们进行合唱团的教学培训,欣喜地发现哪怕资源不足,一旦掌握了科学的知识体系,他们也能培养出毫不逊色于一线城市的合唱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副教授李刚,从2018年7月开始参与“艺术行动”,为雄安新区的教师讲授“零基础组建合唱团及合唱指挥”。课程在网络平台直播,8个省份近200余所希望小学的600多名音乐教师参与线上学习。
  在李风的新年规划里,他期待与腾讯进一步合作,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首都师范大学等十余家国家顶级艺术院校和专业院团,共同探索“互联网+艺术教育”,在全国树立乡村公益艺术教育新标杆,为乡村孩子开启艺术启蒙。
  “端村学校是一颗种子,这种子虽然种在了端村,长在了端村,但我希望这种子的未来能够结出一颗颗丰硕的果实,发散开去,枝繁叶茂。”谈起端村学校的未来发展,李风这样说。他希望看到的是,在端村学校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益于农村教育的教学之路,为素质教育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如今,这里的教学实践的作用已然显现。
其他文献
从四川省成都市出发,途经雅安、甘孜,到达西藏昌都、拉萨,这是延续了65年的川藏邮路。其中,康定—德格段邮路被称为雪线邮路,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雪线以上,且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其美多吉带领一群康巴汉子,常年往返在这条邮路上,源源不断地为藏区百姓运送信件、包裹。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其美多吉“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寒冬中的川西高原群山白雪皑皑,除了风声,几
期刊
初见陈康,他顶着一头白发、穿着工作服从法衣村村委会走出来,3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让不到40岁的他眼角平添了不少皱纹。“我这头发是少年白,之前在县城工作还染一下,现在根本没时间去打理了。”自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法衣村所在的永宁乡已经是陈康工作过的第三个基层乡镇。2016年3月,来自云南省泸西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的陈康,来到法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在法衣村的7个自然村中,有6个是
期刊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是如今中华书局总部的地址。门面不大,没有想象中的恢弘,但古朴、呈书籍翻开状的建筑物外形,又似乎是人们心中中华书局该有的模样。  这家出版机构深刻地影响了中华大地。梁启超、于右任、范源濂、马君武、田汉、张闻天、潘汉年、徐志摩、钱歌川、陈伯吹、舒新城等中国学界名人,都曾在此云集。  “行业不大,但对于社会影响很大。这就是文化的作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说。  乘新风立业 
期刊
在距今2500年前的中国,有一本书叫《考工记》,书中有云:“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陶瓷、打磨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详细内容,而且给“工匠”下了一个定义——他们是“圣人所创造之物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邀请了15位法国顶级手工艺大师与11位中国国家
期刊
一次乘坐飛机的旅行,是杨晓光航拍的缘起。  当飞机从万米高空掠过秦岭后,舷窗下逐渐展现一幅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画面——九曲黄河、祁连雪峰、茫茫戈壁、巍巍昆仑,尽收眼底。杨晓光被震撼了。  航拍摄影,是俯视大地,即求真又充满自由的浪漫。在极尽简化中,寻求博大与包容。  带着对这样的视觉感受的迷恋,让他一次次拿起相机,对准云层下、气流中那些山脊线蜿蜓绵连的终端,河床与山脉扭结的节点,草原上的光影闪烁…
期刊
每逢卫星发射前夕,叶培建的内心常常满溢一股自豪之情。“等卫星上天,全国人民就都知道了,这是我们干的!”  探月这份事业,叶培建一干就是20年。2001年,他开始担任嫦娥一号技术负责人,率领团队开辟中国的探月道路。从论证探月方案,到组织团队设计研究,再到执行任务,他见证了“嫦娥”每一个振奋人心的瞬间,也深知这些瞬间背后所凝聚的艰辛。如今,年逾七旬的叶培建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专
期刊
在院线公映之前,《四个春天》已获得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纪录长片奖和第55届金马奖的最佳剪辑提名。这部纪录片由导演陆庆屹用一部带摄像功能的照相机拍摄,以他的父母为主角,讲述了四个春天里的家庭日常故事。  喜欢艺术、内敛含蓄的父亲,热爱生活、开朗活泼的母亲,于这一对老人,世界不过是陆家的老屋和天井的上空,可他们却在这小天地里,将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写”满了浪漫与诗意。打扫庭院、洗衣做饭、
期刊
广胜寺取“广大于天,名声于世”之意,位于山西省洪洞县霍山南麓。它的壁画绘制于元代,既有唐代的精工细密,又有宋代的顿挫圆润,还有元代的疏朗空灵,是中国古代壁画的集大成者。  2019年1月5日,“再寻广胜”——梅莹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中展示的广胜寺临摹壁画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700年前的冰箱、围棋、高尔夫等在壁画里都能找见。”梅莹说,广胜寺壁画内容丰富多彩,除神话故事外,还涉及园林村
期刊
自古,家对于中国人便意义非凡,人的根在这里,灵魂的寄托也在这里。而春节,又是中国文化里最隆重最核心的节日,各种美好、温情、喜庆都属于它。于是,春节回家过年,仿佛是一次虔诚的朝圣。很多人不管离家多远、假期多短、票多难买、旅途多奔波,“回家过年”都是年终岁末的一件大事。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变化,过年这一概念已经不是一种定向思维。越来越多的人或是反向探亲,或是选择留在外地,或是外出旅游……但是依然会有
期刊
黄陵谒祖·祈福中华  2018年12月31日晚,“黄陵谒祖·祈福中华”2019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在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隆重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华人华侨代表和社团领袖、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代表在祈福中迎来新的一年。汉皇谒祖、文化论坛,五洲分享、百家献供,黄帝赐福、跨年盛典,鸣钟祈福、四海蕃扬……走遍天涯路,不忘中国根,盛大的黄陵谒祖活动成为一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中华文明的文化盛宴。  中国画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