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低血钾 周期性麻痹 临床分析
2000~2005年,我院收治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男∶女为5∶1;年龄16~52岁,平均36岁。职业:农民和野外工作者21例。均查血钾、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诱发因素:劳累10例,饱餐8例,剧烈运动6例,酗酒6例,腹泻3例,诱因不明3例。
临床表现:本组36例中,并发甲亢症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发病初期可有出汗、心慌、肢体酸胀、针刺感等症状,多在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时发作。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数以下肢和近端为重,肌力0~4级,腱反射减弱34例,正常2例,吞咽、呼吸困难者3例,胸闷者3例。
实验者检查:血清钾3.45~3.0mmol/L16例,3.0~2.5mmol/L14例,2.5~2.0mmol/L6例。心电图表现为u波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等低钾性改变29例;18例行T3、T4检查,7例确诊甲亢。
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都给予10%氯化钾液口服,每次10~30ml,每日3次,同时静滴常规浓度(<0.3%)氯化钾,每日用量3~6g;及时复查电解质,调整用药量。全部病例于补钾治疗后36小时内症状缓解,复查血钾有不同程度提高。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治疗时间4.8天。
讨 论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6岁,男女比例为5∶1,常见诱因为劳累、饱餐、剧烈运动和感染等。因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又多有感染、腹泻等前驱症状,故应注意与吉兰-巴雷、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鉴别。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分为自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自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见于甲亢、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中以甲亢最常见。本组伴甲亢7例(19.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2.8%)。内分泌激素如甲状腺素、醛固酮等可影响离子通道活性。因此,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能是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继发症状。
肌无力、血清钾降低和低钾性心电图改变是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主要临床表现。观察发现,血清钾浓度与肌力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呈低度正相关,而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低钾表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故临床上拟诊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患者,除常规检测血清钾浓度外,还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早得到正确诊治。
确诊患者应积极补钾,使血钾尽快恢复到3.0mmol/L以上,补钾在开始时不用或慎用糖,应多用盐,尤其避免使用胰岛素、高渗糖,以免加重病情。伴有心律失常者,一般经正确、及时补钾后,可随血钾水平的纠正而恢复,必要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钾进入细胞内的速度较慢,与细胞内液达到平衡至少需要4天以上,故补钾时间至少4~6天。在补钾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低钾原因,尤其要重点除外甲亢,治疗原发病,避免复发。本组7例并发甲亢患者在确诊前和甲亢病情未控制前瘫痪发作频繁,病情控制后发作明显减少或停止。故诊治原发病很重要。同时还应避免诱因。对发作频繁者,采取低钠高钾饮食,必要时口服钾盐,并可口服乙酰唑胺0.25/g,每日4次,或螺内酯0.2g,每日2次以预防发作。
2000~2005年,我院收治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男∶女为5∶1;年龄16~52岁,平均36岁。职业:农民和野外工作者21例。均查血钾、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诱发因素:劳累10例,饱餐8例,剧烈运动6例,酗酒6例,腹泻3例,诱因不明3例。
临床表现:本组36例中,并发甲亢症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发病初期可有出汗、心慌、肢体酸胀、针刺感等症状,多在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时发作。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数以下肢和近端为重,肌力0~4级,腱反射减弱34例,正常2例,吞咽、呼吸困难者3例,胸闷者3例。
实验者检查:血清钾3.45~3.0mmol/L16例,3.0~2.5mmol/L14例,2.5~2.0mmol/L6例。心电图表现为u波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等低钾性改变29例;18例行T3、T4检查,7例确诊甲亢。
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都给予10%氯化钾液口服,每次10~30ml,每日3次,同时静滴常规浓度(<0.3%)氯化钾,每日用量3~6g;及时复查电解质,调整用药量。全部病例于补钾治疗后36小时内症状缓解,复查血钾有不同程度提高。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治疗时间4.8天。
讨 论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6岁,男女比例为5∶1,常见诱因为劳累、饱餐、剧烈运动和感染等。因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又多有感染、腹泻等前驱症状,故应注意与吉兰-巴雷、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鉴别。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分为自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自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见于甲亢、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中以甲亢最常见。本组伴甲亢7例(19.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2.8%)。内分泌激素如甲状腺素、醛固酮等可影响离子通道活性。因此,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能是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继发症状。
肌无力、血清钾降低和低钾性心电图改变是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主要临床表现。观察发现,血清钾浓度与肌力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呈低度正相关,而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低钾表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故临床上拟诊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患者,除常规检测血清钾浓度外,还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早得到正确诊治。
确诊患者应积极补钾,使血钾尽快恢复到3.0mmol/L以上,补钾在开始时不用或慎用糖,应多用盐,尤其避免使用胰岛素、高渗糖,以免加重病情。伴有心律失常者,一般经正确、及时补钾后,可随血钾水平的纠正而恢复,必要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钾进入细胞内的速度较慢,与细胞内液达到平衡至少需要4天以上,故补钾时间至少4~6天。在补钾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低钾原因,尤其要重点除外甲亢,治疗原发病,避免复发。本组7例并发甲亢患者在确诊前和甲亢病情未控制前瘫痪发作频繁,病情控制后发作明显减少或停止。故诊治原发病很重要。同时还应避免诱因。对发作频繁者,采取低钠高钾饮食,必要时口服钾盐,并可口服乙酰唑胺0.25/g,每日4次,或螺内酯0.2g,每日2次以预防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