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使得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只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而历史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及史料实证等素养是关键。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手段,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制订合理的复习教学目标
在高三历史的知识复习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就必须全面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确保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复习目标的确立,在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不仅要包含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还要包含具体的单元复习目标和课时复习目标,目标的制订必须具备可实施性。
在“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这节高三二轮复习课中,教师设计如下复习目标:1.利用时空观念,熟练掌握1895—1919年的历史阶段特征。2.通过分析课前测试卷试题,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史料应对开放性论述题,提升历史归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锤炼基本技能和应试技巧。3.体会近代知识分子探索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实现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历史复习课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
针对专题确立复习主题
专题复习的知识内容时间跨度大、记忆内容多、难度大。因此,每一专题的复习都应设计一个主题,将零散的知识汇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专题主题的确定都是在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深入分析“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发现家国情怀是其核心。这样,在专题复习时就能以此确定主题,在紧扣专题核心知识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1895—1919年的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尽管救国的途径不同,但都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本课的课魂,以此为主题可以将本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实现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有效衔接,提升复习效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课堂复习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历史知识时,要将一些典型的、能够凸显历史本质的史料充分利用起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例如,“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的课前测试卷选用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上刊载的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和历史上《马关条约》的签署照片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如何正确辨析史料。教师还可以引用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相关史料,让学生试说明《戊戌政变记》作为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料的优势和缺陷。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总结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还应包括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角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及时代的局限性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以时空为依据加强主干知识复习
为了确保历史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时间为坐标轴,整合专题知识,围绕专题知识体系展开复习,确保学生复习过程中具有清晰的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专题中的大事件或者重要人物事迹进行汇总,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将专题的主干知识凸显出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
在“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专题复习课中,教师有效利用时间轴,让学生自主整理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如下图)。
这一时间轴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时空脉络和历史线索,形成大历史观,理解大主干中的小支流。
利用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近几年高考试题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并将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历史观点这一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经典例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
例如,“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的课前测试卷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摘编自许倬云的《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困境,首先在于文化认同的两难。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其次是上层与下层间的困境。内外的间隔、上下的间隔,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处在内心扯裂的情况下。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可说是担起了‘超人’的工作,但他们只有一双‘泥腿’,撑不住铜头、铁臂”。该题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改造中国”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学生要将近代化这一阶段的相关内容汇总起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完成课堂发言,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阐述观点。教师要指出部分学生作答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类题型如何解答进行总结:一要拟定论题。论题要紧扣题目要求,简洁直观。二要选取相关史实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这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做到论从史出。三要在结尾部分强化自己的论点。
总之,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在开展高三历史复习课时,教师要结合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明确的复习目标,确立复习主题,创设有效的复习情境,提升复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立项编号:FZ2019GH003)
(责编 侯心雨)
制订合理的复习教学目标
在高三历史的知识复习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就必须全面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确保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复习目标的确立,在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不仅要包含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还要包含具体的单元复习目标和课时复习目标,目标的制订必须具备可实施性。
在“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这节高三二轮复习课中,教师设计如下复习目标:1.利用时空观念,熟练掌握1895—1919年的历史阶段特征。2.通过分析课前测试卷试题,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史料应对开放性论述题,提升历史归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锤炼基本技能和应试技巧。3.体会近代知识分子探索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实现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历史复习课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
针对专题确立复习主题
专题复习的知识内容时间跨度大、记忆内容多、难度大。因此,每一专题的复习都应设计一个主题,将零散的知识汇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专题主题的确定都是在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深入分析“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发现家国情怀是其核心。这样,在专题复习时就能以此确定主题,在紧扣专题核心知识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1895—1919年的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尽管救国的途径不同,但都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本课的课魂,以此为主题可以将本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实现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有效衔接,提升复习效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课堂复习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历史知识时,要将一些典型的、能够凸显历史本质的史料充分利用起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例如,“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的课前测试卷选用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上刊载的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和历史上《马关条约》的签署照片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如何正确辨析史料。教师还可以引用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相关史料,让学生试说明《戊戌政变记》作为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料的优势和缺陷。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总结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还应包括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角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及时代的局限性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以时空为依据加强主干知识复习
为了确保历史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时间为坐标轴,整合专题知识,围绕专题知识体系展开复习,确保学生复习过程中具有清晰的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专题中的大事件或者重要人物事迹进行汇总,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将专题的主干知识凸显出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
在“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专题复习课中,教师有效利用时间轴,让学生自主整理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如下图)。
这一时间轴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时空脉络和历史线索,形成大历史观,理解大主干中的小支流。
利用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近几年高考试题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并将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历史观点这一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经典例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
例如,“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的课前测试卷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摘编自许倬云的《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困境,首先在于文化认同的两难。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其次是上层与下层间的困境。内外的间隔、上下的间隔,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处在内心扯裂的情况下。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可说是担起了‘超人’的工作,但他们只有一双‘泥腿’,撑不住铜头、铁臂”。该题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改造中国”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学生要将近代化这一阶段的相关内容汇总起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完成课堂发言,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阐述观点。教师要指出部分学生作答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类题型如何解答进行总结:一要拟定论题。论题要紧扣题目要求,简洁直观。二要选取相关史实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这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做到论从史出。三要在结尾部分强化自己的论点。
总之,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在开展高三历史复习课时,教师要结合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明确的复习目标,确立复习主题,创设有效的复习情境,提升复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立项编号:FZ2019GH003)
(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