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学能力培养成为课堂主旋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地、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灵活培养 自学能力
  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地、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预习的指导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或许教过语文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同感,在上新课之前,学生有没有去预习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率。从学生的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都有较大的影响。做为一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应注重学生预习的指导。预习的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的不同而要求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要注重生字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中高段则要求更高,不仅要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还要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问题;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进行搜集资料。
  二、课中--方法的学习
  语文自学能力中,最主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能独立阅读一篇文章的能力。课堂教学是语文知识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最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以精读课文的教学为示范,以略读课文阅读为训练途径。让学生逐步地掌握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读是语文课的生命,语文课要体现以读为主。要让学生能够自学课文,就必须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学习一篇课文的读书方法。(即:初读--通读--细读--品读。)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要能体现这几个环节,以求达到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
  1、初读,扫清字词的障碍。这一环节,让学生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后。如果有拼音的字照着拼音进行拼读,没有拼音的就问别人或查字典解决。这些字反复地读几遍,把这些字读熟为止。同时遇到不好读的长句也多读几遍。做到能把课文读正确。这一环节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课内进行。
  2、通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让学生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学生可以自由地读书,可以轻声读,也可以默读。边读边想课文的大概内容是什么。不过这要求在平时要教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细读,训练语文学习技能。在学生读通课文后,让学生透过文章的表面去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一篇文章的每句话、每段文字,作者都赋以了它特定的目的。让学生针对文中一句话或一段文字进行反复琢磨,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训练下列语文学习能力。
  ①训练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效果好得多。围绕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急须解决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题目或重点的句子(一般是中心句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珍贵的教科书》这课教学中:让学生读课题,让学生质疑。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教科书?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是怎样来的?等问题。
  ②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有了,但不是一个一个地进行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决。解决的方法主要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通过查找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等。如上述的三个问题中,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是与文章的重点相关的,最值得去解决。让学生明确了问题以后,认真阅读课文内容,边读边划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如:(1)当时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最困难的是没有教科书。(2)教科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书用的纸是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里节省出来的。(3)张指导员为了保护书,牺牲了自己。
  4、品读,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在细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文中好的词句、好的段落进行品读,不断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取书"部分,在仔细品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指导感情朗读,通过指名试读,同学评议,自由练读,示范朗读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使学生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读得感情真挚,声情并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使学生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三、课后--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课内方法的训练,更重要的在于课外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小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认为,基本的自学习惯包括:
  1、"温故而知新"的习惯。俗话说: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学习就是这样,不去反复地练习,反复地实践,是无法掌握知识的。小学生的年龄小,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地掌握。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温习功课。开始要进行有意识地训练,在课结束时布置复习,在第二节课前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检查提问。对于学过的内容不定期的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引起学生复习功课的兴趣慢慢地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
  2、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能独立地完成作业好像很平常的要求。但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讲,却很难做到。教师要先进行监督,先让检查学生在课后复习功课情况,再布置作业。作业最好在学校内完成,老师对学生做作业时情况进行巡察,发现学生存在困难时,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来解决。当遇到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再经过和同学讨论来完成。让学生逐步养成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的习惯。
  3、自主阅读、积累的习惯。保证让学生每天有课外阅读时间,引导学生从图书室借阅有关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强的书籍。利用中午到校这段时间阅读;在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能用好工具书,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时看到好的资料或好词好句,立刻抄录下来。
  4、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小学生常常会为写作文而烦恼,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平时少写。写日记有许多好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当然,学生写日记不是说写就写的,需要不断地表扬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慢慢地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他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指导,训练,慢慢的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自学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对课程评估的程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课程评估分为等级申报、跟踪测评、现场查验和等级评估4个阶段.结合实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步骤进行了介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手段也须大大改变.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拥有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语文的知识能力,一方面要靠课堂教学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课外阅读的启迪,第三方面靠语文课外活动的锻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是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必修课之一,但是由于目前美术课堂存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评价模式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美术课堂的良性发展,不利于幼儿教师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是学校图书馆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何利用图书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提升是摆在我们图书馆人面前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