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顿的乡愁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后,“乡愁”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热门词。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历史、文化、精神和美学层面上的,是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或经历过的事情以及熟悉事物的记忆、怀念和向往,是内心深处对故乡最亲切美好的依恋。这种情感往往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加强烈、珍贵,进而变成一种精神寄托。“乡愁”的重要情感源头是乡土记忆和地方文脉,是依托在具体的故乡景观、居住形式和民俗活动中的集体记忆。“乡愁”是需要在物质形式上来体现的,“记得住乡愁”的重点是保护传统聚居地的原真性和文化景观基因,是一种人文关怀,以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化和情感的需求,是人们生活的审美需要。
  随着如火如荼地“新农村”建设,随之而来的却是媒体不断传出的负面报道:传统的乡村房屋被推毁,农民被以“迁村并点”的方式集中起来,新的农村居民点被设计成了一个个貌似集中营的密集居住区。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新农村设计运动中,无论是秀美的江南水乡,还是雄浑的西北农村,“新农村”被模式化地设计成了不伦不类的仿城市联排别墅的现代建筑群。在“记得住乡愁”的背后,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化趋势和同质化现象。昔日的美丽村落正在无可挽回地被破坏而凋敝,外出求学或工作的游子归来后满眼陌生,乡愁再无处安顿。
  一、新农村设计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乡村在环境、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上都和城市有巨大的差异。城市首先是人口密集所形成的,尤其是工业革命后,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由于土地有限,城市人往往从事着手工业、工业生产及管理工作。因为上班要按时早出晚归,城市在住宅区、商业区和交通等方面都需要按照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因此,功能分区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式。住房的密集布局和功能区划分的城市设计方式,都是因为城市发展和生活需要的结果。对于人口众多的城市人,宽敞的住房和贴近自然的居住环境只能是梦寐以求的奢侈理想。但是,在地域广大的农村,尽管土地越来越少,农村居民至少都还有满足建房需求的宅基地,其面积远远超过了城市居民的土地供给。在大多数农村,村民仍然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主要通过耕种土地维持生计。那些无法获得额外经济来源的农村居民,许多人今天还保持了半自给的生活,日常食物通常从田地里获得。散落在村落各处的农民住宅,是为了便于耕种和管理房屋周围的耕地,也方便一日三餐的蔬菜和食物的获取。同时,他们还通过养鸡养鸭等禽类来丰富饮食,因此需要住所周边有足够的距离和空间来从事这些农业和副业。如果新农村建设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居住,不仅会导致他们生活不便,还致使他们生活水平下降。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一些对乡村生活不了解、不谙农事农时的城市建筑院设计师们,在新农村的规划和设计中简单地照搬了城市设计的形式。他们把城市都在反思的设计思路用到了渴望现代化的农村里,城市的物质形态和生活方式被生搬硬造到农村。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修建了宽阔的水泥大道,旁边是城市流行的景观灯和绿化带,两边的建筑模仿了城市的别墅和联排建筑。在密集的楼房之间,往往还设计了一个中心花园,里面常常搁着一个造型拙劣的雕塑。许多城市设计院为农民建房设计的住宅效果图,往往都是强调了形式上的现代化和视觉上的高大上,很少有真正为农村居民的需要思考的设计。这些住宅设计的所谓灵感不是来自欧陆风格的别墅,就是来自城市郊区的联排和公寓楼房样式。外面贴了瓷砖,阳台加上了不锈钢的栏杆,屋顶还经常冒出来一个类似伊斯兰建筑上的装饰烟窗。一些新农村的环境规划,模仿了城市建设的形式,设计了面积宽大的文化广场,以及用来提升农村文化生活的娱乐室和活动中心。结果,由于设计师不了解真正的农村生活,也没有深入实际地考察农民对设计的需求,水泥文化广场往往变成了晒谷场,文化娱乐室变成了堆放杂物的闲置房,那些照搬城市里的休闲公园则变成了鸡鸭鹅嬉戏的乐园。许多地方的新农村设计者并没有深入探究地方的历史及其演变,没有详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对农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就拿某种规范式的建筑模式和生活方式生搬硬套,或者随意地把城市的建筑样式,甚至西式的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强加给农民。
  新农村的设计除了满足农民生活设施现代化的居住需求、便于政府管理的功能要求外,还应该考虑到如何保留广大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考虑到广大农村居民长久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美学问题,让他们在居住方式和居住环境上有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在传统的农村里,村落不是依山而建就是临水而居,房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点缀在田野山间。房前屋后都有种植的菜地,生活方便,人与环境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村落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自然形成的,有着天然的环境和地理优势,在生活便利和防寒避暑方面都有充分的考虑。而且,自然形成的村落往往高低错落、参差有序,住房周边种树栽花,四时不同,寒暑有异,形成了具有人文和自然之美的村落景观,也往往是一代代居民的乡愁所寄。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还应该体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尊重。如果不从农村的实际生活来考虑,本来是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的新农村建设,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即使在工业化特别发达的欧美国家,村庄也并没有消失或城市化,人们也依然在广袤的乡村里散居。在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过程中,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并不是说要住房集中化、建筑现代化、形态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在生活设施上城镇化、现代化,为农民的日常生活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许多村落最需要解决的是基础建设,在解决了交通、电、通讯现代化的前提下,解决上下水和垃圾处理,打通水系,治理污染,让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让生活变得便利舒适。这样,农村就会成为基础设施与城市没有差别,但自然环境远远优于城市的宜居之地。如果中国广大的农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能够在生活设施方面进入现代化,在生活品质和质量上与城市一样,同时又能够保留农村景观的多样化、浓郁的人情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不仅会阻止农村人口的外迁,还会吸引城里人来居住。农村就会变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充满活力和人居魅力的栖居地。   二、新农村设计的简单化和同质化
  在中国大江南北的乡村里,保留着最具地域特点和乡土文化特色的景观和建筑艺术。乡村建筑往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形式和风格质朴自然。各种民宅采用石、土、木、竹等就地取材搭建,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互相映衬、融为一体。每个地区的居民都智慧地解决了材料、结构和功能等问题,住宅形式丰富多样。如南方的吊脚楼依山而建,既解决了建筑地势不平的问题,还通过悬空的方式防潮;徽派民居的屋顶四面向内倾斜,用来收集雨水,形成的天井称为“四水归堂”;闽南围合式的巨大土楼建筑,在满足大家族的居住需求外,还有防御外敌入侵的功能;西北高原的窑洞则是当地人顺应高原气候,掘土穴居的生态居住方式。这些民居的样式风格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造智慧和建筑成就,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原型和世界建筑艺术中的宝贵遗产,对当代建筑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些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创造出来的地域建筑,经过不断完善,服务于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在不同的建筑体系里,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当地人感受着不同的生活情趣,也留下了与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的美好回忆。乡村景观和建筑具有精神上的美学意义,是一代代乡村居民留存记忆的载体。看到这些熟悉的建筑样式,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熟悉感和归属感。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中,因为时间紧,加之地方领导希望马上看到政绩,一些地区的新农村规划采用了简单化、一体化的方式,“长官意志”决定规划设计的情况依然常见。一些上级政府甚至明确要求:统一宅基地大小、统一户型、风貌要统一、结构要统一等。因此,一些“迁村并点”的新农村示范区,整齐划一的密集建筑替代了以前散落在村庄中的传统民宅。这种设计被形象地描述为逼农民上楼的粗放式运动,是对乡村景观毁灭性的“大跃进”发展。有一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采取了类似“政治运动”的组织方式,国家的扶持资金变成了各方利益的博弈。为了节省成本,新农村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往往是临时组合的团队,在没有任何前期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师就根据地形图,臆想出规划的平面图和效果图。在规划设计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当地领导的盲目和短视,结果就诞生了在形式和功能上都无法满足农民需求的集中营式住宅。还有一些“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更多地被落实在村容村貌的改善上,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面子工程”。沿着省道县道等交通要道两侧的乡村建筑,出现了沿街“一层皮”现象:被统一刷上白墙、加筑坡屋顶,统一建筑的立面形象。在此措施下,一些极具地域传统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的景观遭到破坏,如西部地区有特色的“石箍窑”民居建筑,也被迫刷白墙面,加上坡屋顶。这些所谓的“新农村”让本来形态丰富的村落景观变得千村一面,各地乡村在形式上开始趋向模式化和同质化。
  建筑和环境景观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意义,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审美意趣和文化追求。作为乡村生活的载体,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后,乡土建筑体现出乡村生活中朴实、真实和生活化的特点,具有满足村民居住和精神归宿的功能。乡土建筑是乡村生活的舞台,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和美学价值。乡村建筑的美不仅体现在形体、线条、光影和色彩上,而且表现在空间构图的关系中,体现在其所包含的生活方式上。在地理环境、气候和自然景观各异的广大乡村,建筑样式和建筑风格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后,都成为了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景观,即使剥落的墙面也呈现出经历了时间后的沧桑之美。乡土建筑样式丰富、形态各异、功能多样,既有单纯提供居住功能的住宅,也有乡村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宗庙、祠堂、祖屋、学堂、牌楼等,还有街巷、桥梁、水坝、道路等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共同组成了乡土建筑整体有机的系统,为一个聚落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提供了各种不同的需求,也为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在地域性的乡土建筑之中,还保留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传承至今。这些民俗活动是一代又一代农村居民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记忆,无论离家多久,只要感受到家乡民俗活动的氛围,就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生存的根。如果新农村设计破坏了原有生活方式的载体,这些民俗活动也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消失贻尽,无疑是民俗文化的重大损失。
  今天,本来风格各异的城市已经被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所占据,城市建筑也因为同质化而失去了美学上的意义。在保留了许多生动建筑原型的乡村,仍然可以看到建筑最丰富多彩的原初状态。一种建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乡土建筑及其景观的意义正是因为其所包含的生活方式而让人们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归属感的。如果新农村设计把这些差异化、多样化的环境变成了同质化的建筑景观,丰富的乡村生活方式也必然面临着简单化和模式化。
  三、把农村设计得更像农村
  新农村建设因为是政府项目,往往过于追求速度和形象,导致了许多新农村的设计就是完全推倒旧的村落,重新规划和设计一个全新的村民居住区。新农村的设计要让人“记得住乡愁”,其实就是要拉开农村与城市的环境形态,保留农村的独特风貌和景观,把农村设计得更像农村。
  许多乡村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长成的,并不需要重新规划。经过了长时间的气候考验和发展后,乡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生命体,任何生搬硬造都只会破坏其原有的机理,使其变得面目全非,让居民产生陌生感而无所适从。村落建筑也是长时间适应环境和气候的产物,无论在形式和功能上都体现了当地人的建造智慧和生活需求。尤其是一些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村落,其独特的环境风貌和因地制宜的建筑已经成为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宝贵遗产。民居并非因为其建筑形式落后而在今天面临着遭受淘汰的命运,而是需要在内部进行改造而适应今天的生活。建筑破损的部分可以修缮,并不需要完全推倒重建。进入现代化后,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希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能够享受到上下水的便利、有宽敞明亮的厨房和良好的卫生设备等。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需要做的设计并不多。提升农村生活品质的重点,是要解决传统农村建筑通风差、采光弱,以及住宅保暖或隔热不好的问题。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让农村人也能够享受到卫生的厕所、干净的厨房和现代的淋浴间。只要对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就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又保留了乡村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建筑文化基因,如果采用“一刀切”“一体化”的建设方法,脆弱的乡村文化将会面临着灭顶之灾。   中国的新农村设计在提升农村生活品质的同时,不仅要保留村落在农耕文明中丰富的历史印记,保留本土浓郁的乡村人情志趣,更重要的是保留农村生活中在长时间里形成的生活方式。乡村的改造功能应该是第一位的,即让老旧的村庄适应现代生活。作为新农村的设计者,只需要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指导农民在改造完成基本设施后,设计师可以放手让村民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或维修住宅,具体细节让他们自己处理。因为本地人更熟悉当地的生活需求,也在生活中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本来就有更接地气的房屋建造技术,因而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该像一个整理和疏导的人,尽量保持一村一貌的特色,避免让农村成为城市的拙劣翻版,让农村看起来更像农村。尤其是在人口流失严重的农村,新农村的设计还有重塑农村、重现乡村活力的责任。设计师应该通过设计创造村落文化的空间形象,保留乡村重要的特色和基因,在村落中形成较强的可识别性和意象。只有将设计真正融入乡村原本具有的特色中,才会呈现出每个村落独特的魅力。经过适当梳理和改善后,保留着众多传统民居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古老村落,也保留了一方水土最质朴最原真的文化与生活记忆,往往成为了历史、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之地,也会成为许多游子希望回归的精神家园,以及都市人享受田园乐趣的向往之地。
  中国村落发展的复杂和矛盾,远远超过了今天新农村建设中一般设计师的认知。当前乡村的主要问题,其实质是历史和社会问题的缩影,源自封建“小农”社会时期的乡村格局,在政治、经济制度发生转变时,尚未找到合适的存在方式。乡村空间形态的异化,与当前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存在直接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住居形式及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传承和再造乡土文化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尤其不能在快速的城镇化运动中短时间里一蹴而就。设计师如果迎合一些地方官员急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出政绩、一部分村民对城市化生活的向往急于居住形式的现代化的想法,采用全部推倒重建的方式,代之以现代化钢架结构的水泥楼房,一段时间过去后,这些民宅就成为了既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也不符合当地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垃圾,然后再推倒重来。
  中国的农耕历史极为悠久,农村发展了极富特色的耕读文明。农村是中国古代生活的桃花源,也是今天许多城市人向往的家园,是游子们梦牵魂绕的“乡愁”所寄之地。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各地农村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业景观,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南方可以享受到水乡浪漫的诗意美;北方可以感受到高山雄浑的壮丽美;山区可以体会到淳朴浓厚的人情美。这些景观是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栖居环境和精神家园,如果新农村设计推倒了居民久居的老宅,让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和环境,他们就离开了自己的根,在一种完全陌生的全新生活方式中很难体会到生存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其实,中央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了“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如果通过恰当的改造,中国新农村的设计能够保留和实现有山有水有乡愁,则无疑会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最浪漫、最成功的范例。这样的乡村,既留得住农村不断流失的人口,也能够吸引厌倦城市生活或者向往乡村生活的城里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
其他文献
李少白童谣集中在三本书里:《蒲公英嫁女儿》(2016,248首)、《我把梦儿拍下来》(2014,169首)、《诗路花雨》(2005,96首),三本总篇数513首,重复123首,童谣篇数390首。李少白写作儿童文学的体裁样式多,并都有佳作。这在当前儿童文学界并不多见,尤其是对童谣的写作,和众多的作家区别开来。李少白童谣是湖南童谣乃至中国童谣在当代的代表。还没有哪位作家能数十年来长期坚持写作童谣,并取
期刊
她是一名出色的舞蹈家,曾凭借在舞剧《边城》中对“翠翠”形象的精彩诠释,登上个人艺术生涯的巅峰。她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领头人,集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以及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她参演和策划、创作的舞蹈作品广为传播,深受好评。提及舞蹈,她深情感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于舞蹈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于湖南舞蹈的责任与担当。  《创作与评论》:众所周知,您策划
期刊
杨霞并非出生于艺术世家,她的父亲1950年代初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一生行医,治病救人无数。在杨霞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对病人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需要,父亲都会义无反顾地出门看病。虽然父亲不是艺术家,但是父亲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杨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对于杨医生来说,他从没想过杏林世家会走出一位舞蹈家,并将中国舞跳出国门,为祖国和家乡赢得荣誉。  杨霞的老家在湘阴,那
期刊
《墨雨》以1920年代大革命时期湖南湘中小镇杨柳镇农民运动激烈的矛盾冲突为背景,“钩沉大革命漩涡中乡土社会无从逃避的撕裂与疼痛”,展现了那场席卷华夏大地乡村革命的残酷与惨烈。它“有一种天机被泄露的感觉”{1},又让人感到谁都逃不掉屈辱的命运。它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可堪称一部“全景式”的“史诗作品”。  一、历史叙事的乡土风情与史诗品格  《墨雨》是一部政治历史的乡土风俗画。  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上世
期刊
主持人语:  在80后青年批评家中,傅逸尘别具风采。他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来又从业于《解放军报》,特殊的求学经历和职业身份为他的批评奠定了独特的边界,他长期致力于军旅文学的阅读、观察和研究,对当下的军旅文学的创作,尤其是新生代军旅文学有不可置疑的发言权。除此之外,他也汲汲致力于当下文学写作的整体性考察,并将个人的思考和经验的体温带入其批评的实践。傅逸尘的批评既有学理的脉络,又有整全的格局,并以
期刊
中国的先锋派话剧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不同于荒诞剧的天马行空、逻辑混乱。先锋派话剧源于生活,试图以生活作为角本,还原于生活的繁琐、苦闷、挣扎,来抒发情感,撕开现实的缺口,找到生存的意义。孟京辉《恋爱的犀牛》无论从写作的意旨上还是艺术特色上,都既承接了先锋戏剧的特点,又有创新与突破。  一、“犀牛”的意象:生活中人人都有犀牛的盲目与执着  尽管孟京辉以重笔开场第一幕来描述爱情的期望与美好,然而,
期刊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湖南省文联和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推出了两集广播剧《铁槟榔》,尽管是作为主旋律打造的献礼作品,但是该剧所取得的艺术成果是不容忽视的,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作品。该剧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湖南广播电台播出后,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佛教传入我国后,以达摩为祖,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六代,
期刊
纵观中国杂技发展史,自秦汉至唐宋,宫廷杂技一直相当发达,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元代以后,宫廷杂技渐觉逊色。清代杂技艺术已形成了技艺、幻术、马戏、滑稽四大门类,这也是现代杂技艺术的基本构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杂技事业和杂技创作发展很快,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欢迎,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杂技出现在各种晚会上、电视荧屏里以及各种选秀节目中,人们普遍赞誉现在的杂技越来越好看,杂技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得到
期刊
一、城市空间文本的“书写”与“阅读”  凯文·林奇说过:“一座宜人的城市如同一本好书是可以阅读的”。这种阅读,不仅能够帮助陌生者建立起城市的“认知地图”,也能够帮助城市居民构建起日常生活的意义。城市之所以可读,是因为城市空间可以被视为“文本”。以往运用语言学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建筑空间语言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对语法结构与语义的能指与所指的研究之上。然而关于这一文本“书写”的价值观念却鲜有提及。  城市
期刊
摘 要:“租界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是李永东学术研究的出发地,他后来拓展出的两个领域,即“半殖民和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和“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他的出发地密切相关。这种引发、扩大,在李永东的学术生涯中自然、巧妙地发生,体现出“70后”学者独立提出学术命题的能力。在学术研究上,李永东的个性与优势日渐清晰,他的不懈努力、“独立前行”让人欣慰。  关键词:“70后”;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