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发展,繁衍出了不同的形态 ,尤其在现代公共景观环境艺术当中雕塑概念充实其中,而且从雕塑本身的形制、材料、质地、颜色等方面都已打破传统,以下就是一组关于完全利用一些工业机械的废弃成品组合摆放而成的雕塑作品,以此来看现代雕塑的多元性、独特性、综合性。
一、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当代以及未来都市中的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倾向于(l)统一与融合:强调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历史与现实,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平衡发展。(2)多功能性:考虑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包括年龄、生理以及活动时间上的差异,空间具有灵活性、可变性。(3)现代材料:在设施与技术的应用方面,实现环境设计的“质”变,不仅需要艺术概念的指导,还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二、校园景观雕塑
在公共景观环境艺术中,校园的景观建设与配置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园作为一个城市当中最为宁静充满活力与朝气,充实知识氛围和学术气氛的优雅环境,它的建造便有着独特的本色。在西安的各个大院校当中,你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有别于其它公共环境的校园景观设计,而且,在这些校园的景观设计当中雕塑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雕塑的建造无疑都成为了各个校园的亮点,而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文化性与各自的地域性。形式上有现代的、抽象的、写实的、再现的、古代的等,内容上有文化名人、历代校友、开拓者、创新者、文化性象征符号等等。雕塑的材料质感上也多限于石雕、铸铜、不锈钢、锻铜等。然而利用其它材料与创意手法去扩展校园雕塑的做法确实少之又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出现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建大)校园里的几组雕塑,它不是刻意的雕琢,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塑造,完全是自然的利用一些工业机械的废弃成品,经过一定的组合摆放而竖立起来的,为校园营造出了别样的气氛和景色。
三、建大校园雕塑景观简析
位于图书馆前大片草坪上的一组雕塑,是利用废气了的炼钢车间的链条、轮子与车板组合而成,其本身的材质是钢质的,由于长期的氧化,表面已是锈迹斑斑,走到近处你可见粗壮的链条表面的钢皮已经慢慢在脱落。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它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历经沧桑。被披上红色外衣的车板与轮子掩盖了它的沧桑与辉煌的经历,然而这一色彩却与绿色的草坪,红色的屋顶,黄色墙面的校园相映成辉。但是,却总能从这淡淡的色彩漆下面看到钢质的锈色质感,坑洼不平的表面没有经过刻意的敲打、锻造就有了这样的效果。因此,这样的一组雕塑无疑便成为了校园当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现成品本身体量感的原因与实际校园空间大小的尺度感的不一,会显得它的空间尺度不足,给人带来一种遗憾、一种突现美的不足,但是不管怎么说,它还是成为了人们驻足观看的景观。
第二组雕塑是位于图书馆东北侧,这是一片供师生休憩读书的地方,在半隆起的草坡地上安放着一倾斜,一直立的两件工业机械品,自然的利用草地坡度的变化,将原本竖、平、直的机械变得具有构成的意味,方圆有序,强弱并置,在色彩一实一虚,红色与土红色的结合下,冬看与亮色的屋顶,灰色的地面,褐绿色的草坪融为一体,夏看便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春看是清新而浓重,秋看是丰富与富饶。这种利用现成品,应势而造的雕塑自有他的一番趣味,也是学子们緊张学习之余的轻松愉悦,毕业时、欢聚时在此一留身影,又是你美好人生的回忆,也是对母校的深深的眷恋。雕塑从不同角度看去都有着各种情趣。它的体量与周围空间尺度大小结合的恰倒好处,不紧不松,不张不驰,不堵不空。
与这组雕塑相邻矗立着由铁链、炼钢炉、平板车组成的一组大体量的雕塑,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构成效果,平板车的凹凸不平,起伏变化就像有意而作,无意而为的妙处,方、平、竖、直、点、线、面、体构成因素,在加上红色的渲染,更加突出机械本身的材质、体量、质感美。不过就我看来这组雕塑当中的平板车应稍做倾斜,形成角度,我想这样就回打破它太平直呆板的不足。
四、结束语
纵观这三组矗立于建大校园当中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新型雕塑,基本上体现了现代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艺术的因素,使雕塑的创作形式、创作思维、制作观念真正的从架上雕塑走向了架下,更具有多元化,多手法、多文化的宽阔领域,充实着独特性、文化性、地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应才、应势、应物而雕,自然而然而塑;因文化、因需要、因与景观、人文、地域而塑。不仅仅突破了雕塑的创作语言,而且也丰富校园文化,带动了整体人文的审美情趣,告诉我们废而有用,用之有美,什么是原生的美,原生的情。单从废弃工业品这一点上我们就看到了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进。废物的再利用从另一个方面又告诉我们要用之有度,要节约与创造再生资源,要注重生态发展的平衡。建筑有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那么作为公共景观艺术当中的雕塑呢?也应该有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雕塑观念。现在我们运用废弃的机器,其实除此之外,废品再利用创造成的雕塑还有很多,比如,瓶子、家用电器、衣物、建筑材料、日常生活用品等等,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我们不是说了吗,雕塑的发展应该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吗?除了雕与塑、铸与锻,还可焊与接、拼与凑,甚至是利用电脑成型技术等等。我想从校园雕塑引发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有待于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这样才能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市雕塑的层面,提升它与环境的融合,促进它与人文文化、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
(作者简介:卢小飞(1977.9-),男,陕西乾县人,硕士,讲师,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雕塑设计与运用性研究。)
一、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当代以及未来都市中的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倾向于(l)统一与融合:强调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历史与现实,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平衡发展。(2)多功能性:考虑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包括年龄、生理以及活动时间上的差异,空间具有灵活性、可变性。(3)现代材料:在设施与技术的应用方面,实现环境设计的“质”变,不仅需要艺术概念的指导,还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二、校园景观雕塑
在公共景观环境艺术中,校园的景观建设与配置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园作为一个城市当中最为宁静充满活力与朝气,充实知识氛围和学术气氛的优雅环境,它的建造便有着独特的本色。在西安的各个大院校当中,你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有别于其它公共环境的校园景观设计,而且,在这些校园的景观设计当中雕塑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雕塑的建造无疑都成为了各个校园的亮点,而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文化性与各自的地域性。形式上有现代的、抽象的、写实的、再现的、古代的等,内容上有文化名人、历代校友、开拓者、创新者、文化性象征符号等等。雕塑的材料质感上也多限于石雕、铸铜、不锈钢、锻铜等。然而利用其它材料与创意手法去扩展校园雕塑的做法确实少之又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出现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建大)校园里的几组雕塑,它不是刻意的雕琢,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塑造,完全是自然的利用一些工业机械的废弃成品,经过一定的组合摆放而竖立起来的,为校园营造出了别样的气氛和景色。
三、建大校园雕塑景观简析
位于图书馆前大片草坪上的一组雕塑,是利用废气了的炼钢车间的链条、轮子与车板组合而成,其本身的材质是钢质的,由于长期的氧化,表面已是锈迹斑斑,走到近处你可见粗壮的链条表面的钢皮已经慢慢在脱落。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它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历经沧桑。被披上红色外衣的车板与轮子掩盖了它的沧桑与辉煌的经历,然而这一色彩却与绿色的草坪,红色的屋顶,黄色墙面的校园相映成辉。但是,却总能从这淡淡的色彩漆下面看到钢质的锈色质感,坑洼不平的表面没有经过刻意的敲打、锻造就有了这样的效果。因此,这样的一组雕塑无疑便成为了校园当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现成品本身体量感的原因与实际校园空间大小的尺度感的不一,会显得它的空间尺度不足,给人带来一种遗憾、一种突现美的不足,但是不管怎么说,它还是成为了人们驻足观看的景观。
第二组雕塑是位于图书馆东北侧,这是一片供师生休憩读书的地方,在半隆起的草坡地上安放着一倾斜,一直立的两件工业机械品,自然的利用草地坡度的变化,将原本竖、平、直的机械变得具有构成的意味,方圆有序,强弱并置,在色彩一实一虚,红色与土红色的结合下,冬看与亮色的屋顶,灰色的地面,褐绿色的草坪融为一体,夏看便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春看是清新而浓重,秋看是丰富与富饶。这种利用现成品,应势而造的雕塑自有他的一番趣味,也是学子们緊张学习之余的轻松愉悦,毕业时、欢聚时在此一留身影,又是你美好人生的回忆,也是对母校的深深的眷恋。雕塑从不同角度看去都有着各种情趣。它的体量与周围空间尺度大小结合的恰倒好处,不紧不松,不张不驰,不堵不空。
与这组雕塑相邻矗立着由铁链、炼钢炉、平板车组成的一组大体量的雕塑,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构成效果,平板车的凹凸不平,起伏变化就像有意而作,无意而为的妙处,方、平、竖、直、点、线、面、体构成因素,在加上红色的渲染,更加突出机械本身的材质、体量、质感美。不过就我看来这组雕塑当中的平板车应稍做倾斜,形成角度,我想这样就回打破它太平直呆板的不足。
四、结束语
纵观这三组矗立于建大校园当中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新型雕塑,基本上体现了现代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艺术的因素,使雕塑的创作形式、创作思维、制作观念真正的从架上雕塑走向了架下,更具有多元化,多手法、多文化的宽阔领域,充实着独特性、文化性、地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应才、应势、应物而雕,自然而然而塑;因文化、因需要、因与景观、人文、地域而塑。不仅仅突破了雕塑的创作语言,而且也丰富校园文化,带动了整体人文的审美情趣,告诉我们废而有用,用之有美,什么是原生的美,原生的情。单从废弃工业品这一点上我们就看到了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进。废物的再利用从另一个方面又告诉我们要用之有度,要节约与创造再生资源,要注重生态发展的平衡。建筑有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那么作为公共景观艺术当中的雕塑呢?也应该有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雕塑观念。现在我们运用废弃的机器,其实除此之外,废品再利用创造成的雕塑还有很多,比如,瓶子、家用电器、衣物、建筑材料、日常生活用品等等,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我们不是说了吗,雕塑的发展应该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吗?除了雕与塑、铸与锻,还可焊与接、拼与凑,甚至是利用电脑成型技术等等。我想从校园雕塑引发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有待于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这样才能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市雕塑的层面,提升它与环境的融合,促进它与人文文化、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
(作者简介:卢小飞(1977.9-),男,陕西乾县人,硕士,讲师,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雕塑设计与运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