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是实施科学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它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丰富探究经历,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张扬。小学科学教学应具备的特点是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科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分科学教学目标落实的需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需要。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对策分为师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拓展、生成资源的发现和捕捉、生活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网络资源的引入与利用、评价资源的应用与落实。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长期以来,小学科学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在这种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因此,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發与利用,是科学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科学教育发展和新世纪科学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1、探究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小学科学教学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长智明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提供探究的机会、探究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2、开放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就要在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习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开放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体验,丰富科学探究经历。
3、实践性。科学这门课程与语文、数学课程不同,在教与学的同时都兼顾着实践性。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核心,以操作有结构的材料为基础,发现科学的真谛,从而学习常见的科学知识,体验学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发展良好的科学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就要有丰富的资源作为载体,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科学教学目标落实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就是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丰富的探究活动、可探究的科学资源作载体,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2、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科教兴国,科学教学质量是关键,科学教师就要抓好每一堂科学课,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框框,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体验研究科学的快乐,为此,科学教学必须提供探究的空间和科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围绕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长期下来,学生沉浸在探究科学的美好氛围中,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3、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需要。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学习方式的呈现不能空手说白话,没有真实有效的科学资源,学生怎么自主?更谈不上探究和合作了,这就需要有可操作的材料提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科学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学习,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化。因此,在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同时,挖掘有效的科学资源是关键。
三、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对策
1、师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教与学的主体,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教育需要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个体来创造和交流,最终获得心灵的震撼。
2、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教材难教,难教的是教材中文字叙述较少,引导探究的图片较多,形象感知丰富,这使得教师根本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拿着书本教书了,必须动脑筋收集材料丰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材特点正好是科学新课程的理念所倡导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学书本。探究活动的载体便是适合学生可探究的资源,教师不仅要用好科学教材,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的整合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3、生成资源的发现和捕捉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量,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建构新经验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情景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或者是新的感兴趣的主题,这时课堂教学所要调控的是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耐心倾听学生的发现,敏锐地观察有价值的观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的操作是教师准备一本问题本,把学生在上课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对活动状态及时作出判断,随机灵活的调整指导策略。
4、生活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
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学习科学从观察自然生活开始,又回到自然之中,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了解社会,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自然资源进行主动建构。
5、网络资源的引入与利用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概念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信息课程资源。其中,电脑网络以它的图象、动画、高度的交互性、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6、评价资源的应用与落实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价最终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科学教学中运用评价功能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称为评价资源,因为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要鼓励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把评价工作穿插在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时不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因此运用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评价性资源应该时刻伴随在科学教学之中。
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注意点
1、组合与变通。对于多种科学资源,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与变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如对零散的资源进行组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性,另外对传统科学资源进行变通与激活,为新的科学课程所用。
2、甄选与鉴别。我们往往发现同一类的资源可能会不止一种,而且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哪一种是最为密切相关的呢,这就要我们科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甄选与鉴别了,如所选用的资源指向非常明确,同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高度一致,效果较好,当然是选这一种了。
3、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工作中,教师就要作一个有心人,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就要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本学期大致需要哪些课程资源,如四年级科学课中有“岩石”单元,在起初就针对家乡特色资源,到溧阳横涧地区进行各种岩石的调查,最终确定横涧地区的各种岩石对学生探究岩石特种很有用,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铺垫。
4、反思与总结。这是开发和利用科学资源的重点,科学资源用过以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怎么用?效果怎样?等。最终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如带学生到南山竹海考察横涧地区的岩石,学习过程随好,但学生难管理,要考虑学生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反思总结后,决定用拍录像、采集标本等形式展示和探究家乡的各种岩石,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最好的科学课程也是空架子,我们科学教师在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长期以来,小学科学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在这种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因此,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發与利用,是科学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科学教育发展和新世纪科学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1、探究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小学科学教学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长智明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提供探究的机会、探究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2、开放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就要在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习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开放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体验,丰富科学探究经历。
3、实践性。科学这门课程与语文、数学课程不同,在教与学的同时都兼顾着实践性。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核心,以操作有结构的材料为基础,发现科学的真谛,从而学习常见的科学知识,体验学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发展良好的科学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就要有丰富的资源作为载体,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科学教学目标落实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就是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丰富的探究活动、可探究的科学资源作载体,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2、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科教兴国,科学教学质量是关键,科学教师就要抓好每一堂科学课,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框框,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体验研究科学的快乐,为此,科学教学必须提供探究的空间和科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围绕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长期下来,学生沉浸在探究科学的美好氛围中,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3、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需要。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学习方式的呈现不能空手说白话,没有真实有效的科学资源,学生怎么自主?更谈不上探究和合作了,这就需要有可操作的材料提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科学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学习,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化。因此,在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同时,挖掘有效的科学资源是关键。
三、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对策
1、师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教与学的主体,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教育需要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个体来创造和交流,最终获得心灵的震撼。
2、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教材难教,难教的是教材中文字叙述较少,引导探究的图片较多,形象感知丰富,这使得教师根本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拿着书本教书了,必须动脑筋收集材料丰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材特点正好是科学新课程的理念所倡导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学书本。探究活动的载体便是适合学生可探究的资源,教师不仅要用好科学教材,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的整合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3、生成资源的发现和捕捉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量,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建构新经验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情景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或者是新的感兴趣的主题,这时课堂教学所要调控的是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耐心倾听学生的发现,敏锐地观察有价值的观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的操作是教师准备一本问题本,把学生在上课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对活动状态及时作出判断,随机灵活的调整指导策略。
4、生活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
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学习科学从观察自然生活开始,又回到自然之中,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了解社会,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自然资源进行主动建构。
5、网络资源的引入与利用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概念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信息课程资源。其中,电脑网络以它的图象、动画、高度的交互性、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6、评价资源的应用与落实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价最终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科学教学中运用评价功能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称为评价资源,因为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要鼓励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把评价工作穿插在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时不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因此运用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评价性资源应该时刻伴随在科学教学之中。
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注意点
1、组合与变通。对于多种科学资源,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与变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如对零散的资源进行组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性,另外对传统科学资源进行变通与激活,为新的科学课程所用。
2、甄选与鉴别。我们往往发现同一类的资源可能会不止一种,而且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哪一种是最为密切相关的呢,这就要我们科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甄选与鉴别了,如所选用的资源指向非常明确,同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高度一致,效果较好,当然是选这一种了。
3、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工作中,教师就要作一个有心人,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就要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本学期大致需要哪些课程资源,如四年级科学课中有“岩石”单元,在起初就针对家乡特色资源,到溧阳横涧地区进行各种岩石的调查,最终确定横涧地区的各种岩石对学生探究岩石特种很有用,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铺垫。
4、反思与总结。这是开发和利用科学资源的重点,科学资源用过以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怎么用?效果怎样?等。最终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如带学生到南山竹海考察横涧地区的岩石,学习过程随好,但学生难管理,要考虑学生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反思总结后,决定用拍录像、采集标本等形式展示和探究家乡的各种岩石,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最好的科学课程也是空架子,我们科学教师在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