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作为城市交通枢纽工具的市政道路,建设体量逐年增加。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建设发展的进度,导致很多道路在使用过程中都出现了问题。比如沥青路面过快破损坑洼,钢筋混凝土路面下沉弯折,或是路面平整度差积水严重等,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文章分析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问题,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1.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内容多,涉及到的施工原材料也很多,有沥青、水泥、粗细集料、矿粉、外加剂、钢筋、钢绞线、各类管线等。这些原材料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要想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减少施工病害,就必须从源头开始控制好这些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为此,首先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验收、抽检制度。进场的每一批原材料都要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按照规范要求的抽检频率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方能用于工程实体,检验不合格应退回。其次,要加强对施工原材料半成品的中间质量把控。市政道路中的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都是经拌合站二次加工所得到的半成品,也是影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半成品的级配、温度、和易性等性能指标进行及时检验,决不允许把不合格的半成品用于工程实际。
1.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是由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管线工程等单位工程组成的,各单位工程又是由一系列的施工工序组成的。如要控制好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以沥青路面施工为例,其包含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初压、复压、终压等一系列施工步骤。而在这些施工步骤中除了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各组成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外,温度是一项重要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温度过高,容易加剧沥青老化,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温度过低,则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不易压实,容易出现裂缝、水损害等质量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要重点对各施工步骤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而对于水泥混凝土结构来说,除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外,还尤其应加强混凝土摊铺时的振捣作业,尤其是在一些钢筋密集的部位,更应加强振捣,必要时应使用电动附着式振捣器辅以人工进行振捣,以尽可能振捣密实,消除混凝土内部气泡,减小成品混凝土结构物的内部损伤。
1.3加强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道工序。养护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路面结构强度形成情况,这不论是对水泥混凝土桥梁结构还是沥青路面结构同样重要。对于水泥混凝土结构来说,保水养护,尤其是施工结束后7~14天的保水养护,不仅能够为水泥水化提供合适的水温条件,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形成,同时能有效控制干燥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物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养护管理更为简单,沥青面层铺筑完成后只要路面温度下降到50℃以下就可开放交通。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管理重点是关注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头7~14天保水养护,而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只要控制路面温度即可。
2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①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各部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责任归咎制度,以此来加强工作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保障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的工作标准。③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2.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2.2.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施工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时的检查、维修、清理设备仪器,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设备,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创新改造新型的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仪器,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发现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
2.2.2做好环境预测工作
因为市政道路建设为露天施工,而天气变化具有不定性,可能出现暴雨、雷电等恶劣的天气,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由此,施工单位必须预先了解天气变化,及时预防恶劣天气的出现,做出应对,把天气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即施工方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或其他方式,预测环境的变化,让预测具有准确性,施工现场及时防护,同时,也可以适当调整施工的工序,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优化现场施工。
2.3设计可靠地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决定了后期现场施工的建设质量,因此在设计施工方案过程中,要首先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现场环境的勘探结果还有资料描述来进行施工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同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当地气候等问题,地下道路需要铺设地下管道时也要进行详细的设计,按照施工要求和企业需求设计出规范化的施工方案。规范的设计方案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帮助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顶起针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出施工安全的精准示意图设施在施工现场,方便施工人员能够随时注意到,针对需要重点防护的地区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2.4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好安全意识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道路施工工作人员,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还有知识,可以使用案例说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说明来让施工人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2.5市政道路施工现场要划分区域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支前,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图纸针对现场进行区域划分,能够方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市政道路施工的现场一般分为几个区域进行,安全施工警示区、施工过渡区、施工缓冲区和施工工业区等,通过分区进行施工管理能够保障周围行驶车辆的安全通过,同时也能够将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3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及安全关系到城市发展质量和稳定,是为人们创造安全出行环境的前提,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每一个接觸工程施工的人员都有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向颖.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176.
[2]刘兵.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J].文史月刊,2012,(S3):283.
[3]杨再学.市政道路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7):16-17.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1.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内容多,涉及到的施工原材料也很多,有沥青、水泥、粗细集料、矿粉、外加剂、钢筋、钢绞线、各类管线等。这些原材料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要想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减少施工病害,就必须从源头开始控制好这些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为此,首先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验收、抽检制度。进场的每一批原材料都要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按照规范要求的抽检频率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方能用于工程实体,检验不合格应退回。其次,要加强对施工原材料半成品的中间质量把控。市政道路中的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都是经拌合站二次加工所得到的半成品,也是影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半成品的级配、温度、和易性等性能指标进行及时检验,决不允许把不合格的半成品用于工程实际。
1.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是由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管线工程等单位工程组成的,各单位工程又是由一系列的施工工序组成的。如要控制好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以沥青路面施工为例,其包含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初压、复压、终压等一系列施工步骤。而在这些施工步骤中除了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各组成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外,温度是一项重要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温度过高,容易加剧沥青老化,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温度过低,则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不易压实,容易出现裂缝、水损害等质量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要重点对各施工步骤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而对于水泥混凝土结构来说,除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外,还尤其应加强混凝土摊铺时的振捣作业,尤其是在一些钢筋密集的部位,更应加强振捣,必要时应使用电动附着式振捣器辅以人工进行振捣,以尽可能振捣密实,消除混凝土内部气泡,减小成品混凝土结构物的内部损伤。
1.3加强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道工序。养护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路面结构强度形成情况,这不论是对水泥混凝土桥梁结构还是沥青路面结构同样重要。对于水泥混凝土结构来说,保水养护,尤其是施工结束后7~14天的保水养护,不仅能够为水泥水化提供合适的水温条件,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形成,同时能有效控制干燥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物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养护管理更为简单,沥青面层铺筑完成后只要路面温度下降到50℃以下就可开放交通。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管理重点是关注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头7~14天保水养护,而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只要控制路面温度即可。
2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①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各部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责任归咎制度,以此来加强工作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保障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的工作标准。③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2.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2.2.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施工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时的检查、维修、清理设备仪器,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设备,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创新改造新型的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仪器,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发现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
2.2.2做好环境预测工作
因为市政道路建设为露天施工,而天气变化具有不定性,可能出现暴雨、雷电等恶劣的天气,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由此,施工单位必须预先了解天气变化,及时预防恶劣天气的出现,做出应对,把天气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即施工方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或其他方式,预测环境的变化,让预测具有准确性,施工现场及时防护,同时,也可以适当调整施工的工序,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优化现场施工。
2.3设计可靠地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决定了后期现场施工的建设质量,因此在设计施工方案过程中,要首先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现场环境的勘探结果还有资料描述来进行施工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同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当地气候等问题,地下道路需要铺设地下管道时也要进行详细的设计,按照施工要求和企业需求设计出规范化的施工方案。规范的设计方案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帮助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顶起针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出施工安全的精准示意图设施在施工现场,方便施工人员能够随时注意到,针对需要重点防护的地区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2.4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好安全意识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道路施工工作人员,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还有知识,可以使用案例说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说明来让施工人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2.5市政道路施工现场要划分区域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支前,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图纸针对现场进行区域划分,能够方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市政道路施工的现场一般分为几个区域进行,安全施工警示区、施工过渡区、施工缓冲区和施工工业区等,通过分区进行施工管理能够保障周围行驶车辆的安全通过,同时也能够将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3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及安全关系到城市发展质量和稳定,是为人们创造安全出行环境的前提,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每一个接觸工程施工的人员都有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向颖.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176.
[2]刘兵.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J].文史月刊,2012,(S3):283.
[3]杨再学.市政道路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