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峡山区岞山中心学校是一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学校,环境优美、底蕴深厚。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而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等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比较大,而课程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岞山中学校注重课程搭桥,实践立德树人。
一、加强教研,提升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设,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教学,做到了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加强课程常规管理。为加强课程管理,我校建立了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教学规范、教研组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检查管理规定、学生评价方案等。通过教学检查制度,教研活动规范等,加强沟通、监督与反馈,及时总结得失,对各种问题能够防微杜渐,避免积重难返。
加强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建立是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了解自己的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师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注入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对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研究,尤其是英语口语、数学思维、语文阅读、艺术素养等课程的开发实施,确保课程全面落实到地。
二、立德树人,构建德育新模式
岞山中心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构建了德育工作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德育课程提升行动
1.改进思品课教学方法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2.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发掘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德为本,构建特色树人校本课程体系。每一项课程都有自己的德育目标,学校确定总目标,突出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为第一项。特色树人校本课程包括五大方面:
(1)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等,例如《传统节日课程》,我们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古诗词、典故、活动以及演变,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制作精美的卡片和手抄报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
(3)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拓展,如《特色诵读与品格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对他们进行品格教育。
(4)礼仪文明校本课程。通过画册、故事等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让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做到人人讲礼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理解,互相尊重,以教师的文明礼仪促学生的文明礼仪,并把礼仪渗透到家庭和社会。
(5)社团课程。学校组织了“小鸭”歌唱团、“美术社团”、“篮球社团”等,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行动力和合作、探究等能力。
(二)建设德育实践基地。
1.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社区、工厂企业、公园景点、公益服务场所、农业生态园区等德育资源,建立学生素质教育特色基地体系,学校和潍坊中学青少年实践基地等合作,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动手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2.促进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密切家校联系,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過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新机制。积极普及和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积极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每年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建设,依托学校办学资源优势,普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美化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园展示台、文化专栏等德育阵地建设。
4.有效开展研学活动。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我们岞山中心学校从2017年就开始研学旅行探索,现已经顺利开展了潍河研学行、峡山风情游、萌族部落研学旅行、杨家埠研学、博陆山清明研学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索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岞山中心学校将继续努力,通过德育课程体系,提升育人水平。
一、加强教研,提升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设,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教学,做到了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加强课程常规管理。为加强课程管理,我校建立了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教学规范、教研组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检查管理规定、学生评价方案等。通过教学检查制度,教研活动规范等,加强沟通、监督与反馈,及时总结得失,对各种问题能够防微杜渐,避免积重难返。
加强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建立是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了解自己的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师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注入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对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研究,尤其是英语口语、数学思维、语文阅读、艺术素养等课程的开发实施,确保课程全面落实到地。
二、立德树人,构建德育新模式
岞山中心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构建了德育工作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德育课程提升行动
1.改进思品课教学方法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2.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发掘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德为本,构建特色树人校本课程体系。每一项课程都有自己的德育目标,学校确定总目标,突出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为第一项。特色树人校本课程包括五大方面:
(1)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等,例如《传统节日课程》,我们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古诗词、典故、活动以及演变,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制作精美的卡片和手抄报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
- 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校设立了剪纸、布艺等手工课程。同时还设置了社会课程,对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身边的事及时进行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例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进行零食调查、食品安全调查等。学校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
(3)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拓展,如《特色诵读与品格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对他们进行品格教育。
(4)礼仪文明校本课程。通过画册、故事等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让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做到人人讲礼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理解,互相尊重,以教师的文明礼仪促学生的文明礼仪,并把礼仪渗透到家庭和社会。
(5)社团课程。学校组织了“小鸭”歌唱团、“美术社团”、“篮球社团”等,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行动力和合作、探究等能力。
(二)建设德育实践基地。
1.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社区、工厂企业、公园景点、公益服务场所、农业生态园区等德育资源,建立学生素质教育特色基地体系,学校和潍坊中学青少年实践基地等合作,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动手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2.促进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密切家校联系,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過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新机制。积极普及和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积极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每年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建设,依托学校办学资源优势,普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美化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园展示台、文化专栏等德育阵地建设。
4.有效开展研学活动。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我们岞山中心学校从2017年就开始研学旅行探索,现已经顺利开展了潍河研学行、峡山风情游、萌族部落研学旅行、杨家埠研学、博陆山清明研学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索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岞山中心学校将继续努力,通过德育课程体系,提升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