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敬畏,方能写出好诗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值盛夏时节,有俊杰的诗作经常相伴,即使是暑气热风难挨,也有清爽惬意从心中轻轻划过。
  与俊杰相识是在1974年,也就是说他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就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即黑龙江鹤岗矿区工会宣传部。
  说到这工会宣传部可别小觑,它是个有传统、有作为的群众工作部门。据说当年市矿合一时,编制曾多达36人,是工会最大、最为活跃、最受职工群众欢迎的部门。后来市、矿分开了,作为矿区工会的宣传部,则负责统管全矿区的职工宣传教育和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并直接管着矿区图书馆、矿工俱乐部、矿工电影院等单位。组织发展文学创作也是工作任务之一,而且很负名气、很有成就。
  俊杰那时刚从鹤岗矿师毕业,个子高高瘦瘦的。年纪轻轻却有着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的不凡经历。也许是那个艰苦岁月的特殊磨砺,还有他很早就读过许多中外名著的缘故,在他身上散发着一股从泥土里滚爬出来的文人气息,还有与同龄人相比少有的练达和成熟。
  人是需要有机遇和用武之地的。鹤岗矿区工会宣传部就是一个很好的摇篮和广阔的战场,是一个历练人和施展才能的地方,我们都在这里成长壮大。
  1979年,按照矿务局党委的要求,矿区工会宣传部经过群策群力、精心策划,出刊了第一期文学刊物《金鹤》。从那时起,俊杰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系局内外作者,负责刊物的统筹和编辑。这个刊物成为全局乃至全市的文学阵地和主战场,在煤城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并在后来荣膺全国煤矿十大优秀文学刊物称号。
  之后,俊杰在工作上不断履新,历任局党委办公室科长、调研室主任、企管处领导、《鹤岗矿工报》总编,鹤岗矿务局三产经贸公司副总经理、海南东正贸易公司总经理、鹤岗矿业集团多种经营总公司处长等职。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出任了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职务。
  组织者必然是参与者,督进者必定是先行者。俊杰热爱和痴心于文学创作,在诸多的文学样式中,尤其钟爱诗歌创作,后来又涉足散文、小说和影视剧本的创作,并当上了编剧和制片人。他从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诗应是那首《中国,又多了一个年轻的矿工》,这首作品曾在1984年获得首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一等奖。那是结束十年动乱、实行改革开放之初,在1978—1983这五年中创作的写煤的优秀作品,经各地基层(包括报刊)推荐,再经市、省各级文联层层选拔,最终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和全国煤矿工会等联合评定的,是全国三万多应征稿件中的出类拔萃者,含金量极高。之后,俊杰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接连创作出版了诗集《石炭魂》《复归缪斯》《沧桑诗耳》等,2009年与挚友韩学敏合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解放区的天》,并担任了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制片人,等等。直至今日,已经年过六旬的他依然坚持着写作,耕耘着文学的广阔天地,并收获颇丰。据悉,他以当年兵团经历为背景,目前正在创作一部反映军垦知青当年兵团生活的四十集电视剧,我们期待着它的早日完稿、开机和热播。


  俊杰的诗充满了正气和真爱,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和风骨,读他的诗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我想这应和他的工作经历及生活阅历相关。军垦知青的兵团生活和矿山工作的不凡经历打磨出了他铁铸般的筋骨和关心底层疾苦的平民意识,而诗人的气质和大海的陶冶,则煅造出了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与境界。
  读俊杰的诗,会感受到他对矿工深沉的爱。他吟诵石炭之魂,敞开喉咙为矿山、为矿工引吭高歌;他慷慨解囊、禅精竭虑,只为倾心打造那部描写刚刚获得解放新生的矿山电视连续剧。他的心沉在矿井下,与矿灯一起跳跃;他的情融在煤海中,与时代一起推波助澜。在那首《悬挂》中,诗人这样写道:“夜的脖颈幽蓝/挂满星斗的珍珠”,“想起一群黑铁脊梁/是怎样拓行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拓行在夜与昼的煤层。”诗的开头那句,立刻让我联想到矿山竖井坐罐笼下井的景象——幽深的竖井,真的像是幽蓝的脖颈,头上的矿灯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而我们与那些矿工们则在光明与黑暗中穿梭,在夜与昼的煤层中拓行。这种极强的现场感和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力,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进而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悬挂”,其实是将矿山和矿工们悬挂于一颗始终不肯忘却的心之上。
  矿山在作者的心目中始终像父辈一样伟岸与厚重。他在追忆中为矿工感叹:“我看见祖辈昨天的骨头/奋力地支撑在汗血流河的地空”,“沉寂的可是父兄的浮雕/一群黑铁铸就的铮铮背影”——(《黑铁的咏叹调》)。“父亲的矿山/没有一个男人不会喝酒/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会喝酒的男人”——(《父亲的矿山》)。“我怀念父辈昨天劳作的音容/在飞雪消融之后埋在哪座坟中”——(《春的期盼》)。而每每想到矿山,又都会想到东北的雪。在俊杰的诗中,矿山、父辈与雪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雪,使矿山像北方的版画/被抢雪的铁铲雕刻得黑白分明”——这比喻非常贴切。进而联想:“一夜的风能走多少路程/一夜的雪能盖多厚的屋顶/一夜的煤层有多少奔赴在南去的途中”,“雪的北方/我在地心的一片薄薄的煤层里/看见外祖父蜷曲踽踽遠逝的背影。”诗人在落满了雪的煤层与往事中躬身耕耘,播种着不忘初心的那粒多情的种子,期待着春日的生根发芽,更有秋日的收获。
  不止是北方的矿山,俊杰的笔涉猎广泛。从内蒙古高原,到西部的贫困山村;从海南的椰林,到边陲上溯150年晚清的淘金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远至近,无所不及。从因干旱极度缺水而特别重视冬季贮存生存之雪的《西海固的雪》,到八百米深处的《最深的基层》,再到《胭脂沟野史》,从中可以看到“贫困喘息的容颜”,记住“那双缺水盼望读书的眼睛”;体味“深入煤矿/就是深入最深的基层”,记住什么是“神圣的下降”“快乐的提升”和“流着青春之血甚至生命”的刻骨铭心;轻踏当年晚清的一条山沟,想象着为老佛爷淘金的“男人们在女人屋里暖身子”,而那些胭脂女“数着金砂子与男人们缠绵”的一幕幕远去却依然鲜活的场景……但无论走到哪里,俊杰都会将矿山视为故乡的眼、心中的根—— 一个永远不会忘却的地方。   诗人是站在历史的山峰上写诗的。“岁月的刀锋镂刻着祖先的雕花马鞍/逐日的苍鹰/俯瞰着亘古的蒙古高原。”这是诗人在《雕花马鞍》中的起句,一开头就营造了一个俯瞰大千世界的高度,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和阅读兴趣。而那句“雕花马鞍祖先的图腾/抖缰踏灭千年的狼烟”更彰显了英雄的气概。特别是那一个“踏”字,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复原了古战场的鏖战场面,甚至似有刀戟的碰撞和厮杀声从远处传来,令人惊心动魄、扼腕叫绝。
  无情不成诗,诗人是多情的,俊杰亦是。他忘不了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城市,忘不了老友旧交,尤其是梦中之人,那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如同他在《没有血缘的城市》诗中写的那样:尽管回归故里会“时有老朋煮酒/时有新梦相拥”,但这多为应酬。而当他经过曾经熟悉的斑马线时,画着多条白色横线的斑马线,就像是被脚步拨动的一根根琴弦,再一次奏响了往事的乐章——那是一首难忘的老歌与情歌,是内心深藏的发酵的故事。被碰触的那颗柔软的心,仍会让他感觉到似有“梦中的你/正擎着油纸伞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与我执手在雨中并行”。于是,这座本已经了无牵绊、退出了工作岗位、没有了亲人的“没有血缘的城市”,又重新在作者内心血脉贲张,重新钩沉沸腾燃烧起来,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激情岁月。从一首诗里去窥视作者的内心,去读他的感受、他的表达,这才是每一位读者需要做的、需要静下心来细品慢酌的。这正是:“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诗的魅力就在于此啊!
  人生无常。一个人年岁大了,自然会想到死,何况这一生见证了多少生死别离。在《写给晚年的诗笺》中,诗人写道:“风烛残年的晚境/躺在夕阳的血色/安静地透析/生命还有多久”“前世的亏欠/或许只能等来生补圆”“不要为我担忧/即使我真的走了/你也不要哭泣//我会在天堂口/用你的深爱登记”。作者用“风烛残年”“夕阳的血色”和“安静的透析”展现了面对晚年的无奈和禅定淡泊;用“来生补圆”“前世的亏欠”来表达人生的遗憾;用“在天堂口”“用你的深爱登记”来表白对爱的执着与不舍及来世的期盼。诗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犹如杜鹃啼血。这种层次的递进和深情流露令人心中一颤,久久不能平静。
  俊杰的诗总是写得很深刻,深刻得能刻进读者的骨子里和心坎里。特别是他那首《灵魂与风骨》,更像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血浆:“月色很白/白到失血的骨头里//只是找不到伤口/我无法感受月的痛”——这是在想象之中写受伤的月亮;“雪也很白/白得燃起漫天的火焰//是谁点着寂静的月色,我已感受不到寒冷”——这是以神来之笔写激情燃烧的雪。而这一切又都是为后句做铺垫:“饮过月色的记忆/灵魂已坚如骨头//即便失血/也风骨如月华//静静地流淌着/生命洁白的火焰。”这是寓意多么深刻、借景抒情、入木三分、肝胆相照的一首诗!写得形象且生动,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诗歌的敬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灵魂不染的风骨。这就是诗与诗人的高洁与不朽。


  俊杰的诗有一种意境之美。读俊杰的诗,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那就是意境。
  说到意境,可追溯到先秦哲学鼻祖老子的“大象无形”之说,也可以触及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的“境玄思澹”之语。这种将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营造了一种氛围,具有虚实相生、意境和谐、深邃悠远的艺术特征,使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在看似淡泊中浮想联翩,受到心灵的感染。
  意境与意象不同。其区别在于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意象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而意境是虚化和升华了的韵致与况味。后者一直是以诗歌为代表的文艺作品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意象入诗,是作者对世界万物的选择和取样,意境则是以这意象为基础的情感发挥和心灵再造。我们看一下俊杰的《蓝色的梦幻》:“无法抵达的高度/是天空辽阔的蓝//仰望/空旷而精湛//离地最近的影子/是鹰的盘旋//无法抵达/还有佛的高度//一卷经文/已被朝圣者默诵千年//无法抵达/仍痴心不改/一息尚存/便死灰复燃//尽管心的企及/永远是蓝色的梦幻。”在这里,蓝天、鹰、经文、佛都是意象,是作者从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样本,而它们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那就是蓝喻指经书和理想,是梦幻,是无法企及的修炼成佛的高度。这种无法企及又痴心不改的欲望与高度,就是作者表达的诗心和营造的诗歌意境,令人产生联想和共鸣,讓读者的心也插上翅膀,随之飞上了空旷深远的蓝天。
  在另一首被西子湖诗社精选推荐的《窗外的月光》一诗中,俊杰写道:“窗外的月光如剪影/被夜的剪刀/按照窗格的尺寸/剪成一方方银色的纱巾。”然后诗人幻想着有一方丝巾“系在你藕白的脖颈/或如妙曼的苏绢/飘逸在你香秀的发间。”——多么美的想象和描摹,多么美的意境!白颈、香发、纱巾,一种满满的女人味道在诗歌创造的意境中飘逸缭绕。诗评家陈虚炎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道:“这是一首表面含蓄、内里忧伤至极的情诗”,“这两处想象,就和‘疑是地上霜’的妙用是一致的。”这被月光牵出的愁绪,幻化成遥远的祝福,于是归结到“被月光洗涤的不仅是夜,还有诗人阵痛的灵魂”。
  同样是夜色,诗人却写出了《静与淡的味道》:“躺在如水的夜中/总是怀念有你的日子//怀念你夜中的静/犹如一株忘忧草/虽不名贵/却总是在夜中静静地绽放着//沁人心脾的淡淡晚香/是静静的淡淡的/我一生怀念的味道。”诗人这是在用如水的夜色来打造夜中的静的安谧环境;用一株忘忧草来嗅出一生怀念的淡淡而悠长的味道;用夜中的忘忧草来突出“静静的夜和淡淡的思念”这一诗心主题。所有这一切的意象与意境,都是为抒发诗人的情感服务的:虽然不能与你再次邂逅相逢,但“没有你的夜境/我并不感到失落孤独/因为我能感受到你/静静淡淡的晚香之风”。这首诗写的景、物、情交融,将作者的内心置放到“似有故人来”的氛围中,把怀念之情、连同那种忧伤却又不被忧伤所困的心境抒发到了极致。这让我想到宋·欧阳修《元夕》那首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俊杰的这首《静与淡的味道》与欧阳修的这首《元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忘忧草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花菜,又名萱草。“萱草忘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苏东坡曾赋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白居易也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诗人在这里用忘忧草作为重要的意象,可以说即精确又恰到好处,有极强的借喻引深之功。   作为诗人,俊杰习惯于用诗的目光感受世界,感受大海,去触碰那万物多情,拥抱那大海的灵性。在那首《等待黎明》诗中他写道:“夕阳沉落的时刻/天际的火烧云/葬入墨色的海水。”然后从“鸥鸟的影子”中想象着曾经的热带风暴和电闪雷鸣,营造了一个“夜的恐怖与黑暗的狰狞”。然而“冬季的海/已经脱去了飓风的帽子/像一只驯化的海豹/潜伏在夜幕深处”,“此刻夜很宁静/海很宁静/宁静得听不见涛声”。按理说,写到这就可以收笔了,但诗人的笔锋一转:“独坐海岸/我是一棵椰树/在黑暗的宁静中/宁静地等待着/黎明的一缕清风。”作者一直在强调“宁静”,而且将其与风暴和电闪雷鸣进行鲜明比对,借用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意境。尤其是把自己宁静成了一株椰树,立在海边,期待着黎明和那一缕带着明亮的清风。也许这是个暗喻,至于“清风”的寓意是什么,可以去想象,那应是一种美好的降临吧。或许,这就是“大象无形”和虚实相生的意境,是通过意象营造出环境,再创造出的美的幽深的充满无限想象的意境。


  俊杰的诗有一种丰厚的文化底蕴。知识面宽泛,旁及博广。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作里,也表现在他写的许多文学评论里。俊杰是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评论家。他写过无数的文评和诗评,几乎都是提笔疾书、一气呵成的。而且每篇都是高质量的,既有文学理论,又有独到见地。如果没有充实的理论基础和广见博识,是不可能做到和完成的。他的文学评论《献给伟大与光荣者的史诗》获得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文学评论提名奖。一位善写文学评论之人是需要掌握丰厚的文学知识的,这在他的一系列评论文章中处处可见。
  同样,善写文评的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会用理论做支撑,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创作规律和时代要求。
  俊杰退休后,当了“候鸟”,冬居海口,夏归东北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煤城鹤岗,时而居住在女儿所在的北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回望矿山。他没有像普通人写作那样将矿工只是比作采撷光明的太阳神阿波罗,而是比作了缪斯,这是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的一位女神,金发碧眼,能歌善舞。而且以此命名出了一部诗集。应该说粗犷、铁骨的矿山在俊杰的心里还深藏着另一面,那是美的,美得就像一位女神、一位充满柔情的天使。
  我不清楚俊杰是否去过草原,但他写草原的诗却颇能抓住草原的特点,那首《黑骏马》不仅写出了草原的风情,也写到了呼麦、鸿雁、长调这些颇能代表内蒙古草原的经典词汇。令读者在阅读中似乎“千里之外已听到(黑骏马扬起的)蹄风”。而那首《红碱淖情歌》则一改诗风,写出了西北的民风:“喊一声太阳你慢下山/情哥哥就坐在塬上边/折一根红柳枝许个愿/这回哥哥绝不把你骗”;“掏出心儿亲亲你的脸/妹妹等你等了整三年/喝一口海子苦涩涩咸/尕妹子跟着你嫁西安。”——多么清新接地氣、充满民族风情的诗句,令人陶醉品咂不已。这也看出俊杰写诗在地域和诗风上的宽泛与不拘一格。
  清代陈伯崖有诗云:“人到无求品自高。”说的是行事风格和自尊傲骨。一位优秀的诗人,不仅有傲骨,更是会对诗歌创作有着敬畏之心。俊杰也如此。几十年如一日,在诗坛上历练倘佯,笔耕不休,直到走出一方自己的自由境界。这让我想起华为老总任正非,曾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天晚上,率领一众高管去凭吊荒芜中的巨人大厦而且一句话都没说的场景。那是在告诫员工和警示自己“唯有惶恐者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有未来,多么生动且深刻的表达。
  这也让我想起俊杰每每写出一首诗来,总是把它放到圈子里让大家品评,收集大家的反映和意见。他是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在创作。
  诚惶诚恐,是一种谦恭的态度和精神,更是一种催人向前的动力。敬畏之心,同样也是一种使命感和神圣感。就像焚香前的沐浴更衣、品茶前的漱口和开卷阅读前的虔诚净手。
  “文章写尽青春史,残墨难留花甲愁。”——俊杰诗《夜咳自题》。如果说唯有惶恐者才能写出好诗,唯有敬畏才能出好的作品,那么,俊杰就是这样的一位用生命一直创作着、值得尊重和赞誉的作家和时代的歌者。
  2019年7月于长春
其他文献
苏吉祥  1961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闻中心。  多次参加全國、省区、全煤系统摄影展览并获奖,作品刊发于各专业报刊。
期刊
冯老师  教我学会写“a、o、e”的是一位姓冯的启蒙老师,那时年纪小,没有记住老师的名字。我母亲绝不允许自家孩子连名带姓的称呼老师,认为那是很没教养的事。当时学校的喇叭里、表扬栏里一定听过看过老师的名字,不过因为害怕被责骂,所以自动屏蔽了这方面的消息。  在电脑上敲着这篇小文时我像当年一样尊敬地称呼她冯老师。而我也没有细细查询一下老师姓名的念头,我觉得记述一位无名的老师是一份朴素的真诚的怀念方式。
期刊
一  天刚蒙蒙亮,雨停了,山间升起了飘带一样的雾,围绕着大青矿。这六月的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晚上使劲地下雨,白天却艳阳高照。  一大早,彩云推开门,从小卖店出来,她放眼望去:雨后的大青矿犹如仙境一般,弯弯的山路在云雾间蜿蜒。东边的山头上,太阳光芒四射,从门窗射进屋里,像燃起了一团火。  阳光夹着彩云的歌声,也夹着彩云那喜悦的心。她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今天,她要去县城进些货,她
期刊
钢铁精神  沉默的钢铁站在我们周围  烈日与风雨  让钢铁目光透出尖锐的气质  刚强的男人和女人  让太阳烘烤他们的胸肌  让风雨锤打她们坚强的意志  饱经风霜的面容  在岁月的风尘中刻出  一圈圈实在的年轮  汗珠淹没了一个夏天  劳作的焊枪手  面对平凡的钢铁  焊接的文字钢花纷纷绽开  焊接了钢铁思想阳光一片  火红夏天  也火红冬天  钢铁精神是那座大山的形象  山洪过后  大山的形象更加
期刊
火骏在山西某大型煤矿从事井下工作。众所周知,煤矿、煤矿工人,是国人心中无法言喻的痛。无休无止的瓦斯爆炸、透水事故,使得无数条鲜活的矿工生命消逝在黑暗的矿洞里。因此,从事井下工作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每一个井下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此情形下,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就很不错了,遑论其他。但火骏却与众不同,他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没有因为工作的高风险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惶惶不可终日,没有像有些煤矿工人那样
期刊
一  夜是黑的姿势  黑是夜的魂  没有黑,也就没有夜  而神秘的黑里  风雨起伏。春秋冬夏  穿凿生命里的光  打开生命之光  夜,就飞翔了  二  石头是黑色的  雕塑是黑色的  唯有黑色  能够竖起阳光向下的姿势  穿越大地,刻出明亮和热度  雕塑是黑色的  眼睛是黑色的  黑的色彩注入青春的肺里  做出惊天的呼吸  那美的悸动  如暗夜里破茧而出的飞蛾  擦亮灯火  给黑夜,瞬间的颤栗  
期刊
失 眠  你完全可以大胆想象  这么静的夜半三更  和你一样睡不着  楼道里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邻居单身的那个女人  下了夜班  水流动的声音  想分辨从哪儿流向哪儿  闭一会儿眼  我对自己说  没有偷窥  门镜后那双眼睛是谁的  误 会  惊艳的羽毛  是四季中不该辩论的  翅膀可以没有  风一吹春天就醉了  惺忪地伸出两个指头  摇晃,说几句情话  小河有了涟漪  包括两条小辫子  俏俏地 
期刊
一  现在城市里天然气、煤制气、暖气基本上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煤球炉子已经很少有人再用了,火炉子如同远逝的都市风景,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三十多年前,城市中广泛使用的都是煤球炉子,不管是住平房的院子,还是住楼房的楼道,家家户户口门口都放着一个炉子,平时烧水做饭,冬天取暖,一天都离不开它。清早起来,那真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炊烟袅袅,缭绕不绝,直到太阳老高了,笼罩在胡同里、楼群中的烟味还没有散去
期刊
立 秋  不要以为高超的伪装,就能够  躲避我爱恋的寻觅  在寒冬酝酿的梦想  春天里播种的希望,怎能不  时刻牵动我的神经末梢,撞击着心房  高空的云朵最先泄露了秘密  苍翠欲滴的叶片被风偷取了颜色  咆哮的河流渐渐泛起绿色柔波  蝉儿还在鸣叫,明显丧失了底气  把目光移向原野  规划哪一片保持苍翠,哪一片点燃红色  哪一片准备收割,哪一片贮藏收获  悄悄留一片,随心所欲挥毫泼墨  灯 盏  不
期刊
隧 道  慢慢走进去,身体  在身体里迷失,  灵魂在灵魂里变大。  我听到的,异乎寻常的声音;  不是你的,也不是山体之外的。  这样的情景经常发生,  又瞬间消失。  在一块空心板里,遇见  一个死去的朋友。  像梦,像暗淡的曙光——  一会儿就过去了。  浮 世  把身体交给人迹罕至的峡谷  是合適的。为什么慢不下来?  在盛夏的森林和幽谷中。  它们认识我们。那些  高的矮的树木。木本、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