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对中学生物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农村牧区的生物教师更要结合实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性,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生 主体意识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15-02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一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的更新已成当务之急。一堂优秀的生物课,教师必须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从教学的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看,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是学生,他们决定着学、影响着教。要使教学取得高效,就必须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要与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爱好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一节生物课应像一部经典的电影一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开课阶段,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教材绪论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补充,主要讲述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形象的启迪。如: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仿生学,器官移植,等等,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的进步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深刻意识到生物学科的科学性、前沿性和重要性。其次,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实际案例来激励学生。如:人工合成胰岛素,大熊猫胚胎的成功克隆,杂交水稻的选育等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励学生爱好生物,学好生物,为国家、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利用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怕提问、怕回答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发展。然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要尽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结合我们农牧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检验、拓展知识,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尽量为探究活动创设真实的情境。
生物直观性教具主要有挂图、照片、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制品和多媒体等。依据教学内容,让知识与各种教具充分结合起来,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要做好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活思维、引发探究,还可以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提高效率。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例如:"鸟类"这一课以"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各种鸟类资料、图片,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依次呈现家鸽活体,骨骼标本以及模型,并巡回下去让学生仔细观察,利用课件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分析,提出问题并且做出假设,然后在这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课堂直观教学的效果。
三、 敢于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思维上受抑制。学生对课堂上"质疑问难"存在两个障碍,一是多数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多数教师设疑置难不到位。好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去教书,而是去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和激励学生。例如鼓励学生"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说的不对也没有关系。""某某同学,你的观点呢?"等等。讲一些科学家质疑问难的小故事,例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总问为什么?后来成为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鼓励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大胆地向老师发问。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例如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质疑,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提问,多问一些为什么?诱发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师生共同释疑中获取新知。教师应多加利用实验来解疑、释疑。通过验证性,探索性等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学以致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
生物教材包括"生命"、"生活"、"生产"三个紧密相关的部分,"生命"部分有生命的现象、本质、意义,让学生们真正去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生活"部分通过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现象,让学生了解、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生产"部分通过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学生感受用生物科学创造生活。结合我旗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实际合理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利用生物知识创造经济价值的意识。例如:"混合放养"、"合理密植"等技术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让学生知道种植反季节的瓜果、蔬菜等是利用了"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这一生物知识。让教材内容在生活、生产中"活"起来,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向其父母亲人普及生物科学知识,还可能创造很好的经济价值。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作为生物教师为了能使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学习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的世界作预备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提高觉悟。同时在生物复习当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组织回答,不求固定答案,但求以理服人。教师在对不同答案的肯定中,使学生学会了方法,掌握了技巧,培养了思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同的思维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培养了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生 主体意识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15-02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一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的更新已成当务之急。一堂优秀的生物课,教师必须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从教学的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看,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是学生,他们决定着学、影响着教。要使教学取得高效,就必须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要与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爱好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一节生物课应像一部经典的电影一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开课阶段,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教材绪论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补充,主要讲述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形象的启迪。如: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仿生学,器官移植,等等,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的进步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深刻意识到生物学科的科学性、前沿性和重要性。其次,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实际案例来激励学生。如:人工合成胰岛素,大熊猫胚胎的成功克隆,杂交水稻的选育等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励学生爱好生物,学好生物,为国家、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利用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怕提问、怕回答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发展。然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要尽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结合我们农牧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检验、拓展知识,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尽量为探究活动创设真实的情境。
生物直观性教具主要有挂图、照片、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制品和多媒体等。依据教学内容,让知识与各种教具充分结合起来,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要做好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活思维、引发探究,还可以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提高效率。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例如:"鸟类"这一课以"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各种鸟类资料、图片,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依次呈现家鸽活体,骨骼标本以及模型,并巡回下去让学生仔细观察,利用课件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分析,提出问题并且做出假设,然后在这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课堂直观教学的效果。
三、 敢于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思维上受抑制。学生对课堂上"质疑问难"存在两个障碍,一是多数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多数教师设疑置难不到位。好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去教书,而是去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和激励学生。例如鼓励学生"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说的不对也没有关系。""某某同学,你的观点呢?"等等。讲一些科学家质疑问难的小故事,例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总问为什么?后来成为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鼓励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大胆地向老师发问。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例如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质疑,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提问,多问一些为什么?诱发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师生共同释疑中获取新知。教师应多加利用实验来解疑、释疑。通过验证性,探索性等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学以致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
生物教材包括"生命"、"生活"、"生产"三个紧密相关的部分,"生命"部分有生命的现象、本质、意义,让学生们真正去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生活"部分通过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现象,让学生了解、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生产"部分通过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学生感受用生物科学创造生活。结合我旗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实际合理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利用生物知识创造经济价值的意识。例如:"混合放养"、"合理密植"等技术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让学生知道种植反季节的瓜果、蔬菜等是利用了"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这一生物知识。让教材内容在生活、生产中"活"起来,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向其父母亲人普及生物科学知识,还可能创造很好的经济价值。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作为生物教师为了能使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学习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的世界作预备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提高觉悟。同时在生物复习当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组织回答,不求固定答案,但求以理服人。教师在对不同答案的肯定中,使学生学会了方法,掌握了技巧,培养了思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同的思维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培养了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