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儿童节前,教师岩胜收到班文小学的邀请函,希望他回校与学生过“六一”。尽管已经调至其他学校教书,但岩胜还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六一”儿童节,他从县城骑着摩托车回校路上,特地买了三头洋葱和一盒口香糖——见识洋葱和吃口香糖曾是学生们的“六一”愿望。
班文小学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最边缘的班文村,村庄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边境尽头,和缅甸仅仅隔着一条南卡江。村里有2000多人口,班文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只有四位,岩胜曾是其中之一。近百名上课的学生中有十几名缅甸学生,他们每年都会和当地的孩子一起过儿童节。
由于是“跨国”学生,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少会遭遇些“尴尬”。
岩胜目前在乡里的公信中学教书,两年前从班文小学调走后,他仍和一些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他的宿舍就在乡中心小学,上班路上,能看到以前的学生正在打扫卫生。其中有个叫岩帅的男孩曾是岩胜的“得意门生”,总会让他多看两眼。其他孩子都会与他打招呼,而岩帅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腼腆地笑。
2012年10月份,岩胜通过教师编制考试,分配到了班文小学。仅有的四名老师每人各负责一个班级,要兼职各科教学。作为唯一拥有本科学历的他,被安排担任最高年级——“四年级”的班主任兼各科老师,之所以是“最高”,是因为班文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
岩帅是岩胜班里仅有的两名缅甸学生之一,故乡在缅甸邦康市第二特区,那里与中国相邻,生活方式相似,当地人喜欢中国的安定环境,许多缅甸人通过婚姻获得中国户口,或者是通过亲戚的关系居住在中国,还有的直接“偷渡”,以“黑户”的形式生活在中国大陆。很多人的后代也在中国读书。岩帅随父母来到中国,已生活了5年多,他的姐姐出嫁到了河南。“他非常听话,也很勤快,有时会来帮我烧火,接水。”岩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岩帅当时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并且任副班长一职,他和父母借宿在另一名老师家中,经常帮助这位老师放牛、砍柴。
“前几年他的姐姐从河南回来给他买了一瓶饮料,他舍不得喝,就把饮料带回学校送给我喝。”岩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由于岩帅温和的性子,班里的女生经常逗他,他都是憨憨地,以微笑回应。
不同于岩帅的“合群”,另一位同样来自缅甸的孩子尼垮显得有些孤僻,但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并且担任班长。有次下大雨,尼垮和几个孩子一块迟到,岩胜盘问迟到的原因时,其他的学生都说是因为避雨来晚,而尼垮一声不吭,岩胜严厉批评时,也只是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然而这位成绩优秀的“孤僻少年”在第二学期就退学了,他从舅舅家离开,回到了缅甸。
即使尼垮继续读下去,也会和现在的岩帅一样,六年级后就要遭到“强制终止”,他们没有户口和学籍,小学只能以借读的形式维持,而中学需要有学籍才行。
当地学生大多都是佤族人,不会说普通话,当地教学要使用“双语”,一边是普通话,一边是佤族话。来自缅甸的学生很小就已经跟随父母来到中国,佤族话早已成了他们的“故乡话”,而且他们的汉语也说得很流利。
然而在当地的孩子眼中,即使说着同样的语言,缅甸的孩子还是跟自己有些“不同”。“老师,他是从缅甸来的,他们家很远,要经过南卡江,还要走很远的路才到的。”岩胜上任没几天,就有学生跟他打“小报告”。
缅甸的学生似乎也感觉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国家发的营养早餐,没有学籍的缅甸孩子领不到。“我最不想看到发营养餐的情景,缅甸小朋友会躲在教室远远地偷看领营养餐的中国学生。不忍心看到他们那种充满渴望的眼神。”岩胜说。
并不是每个缅甸孩子都能像岩帅那样有父母跟在身边。三年级的学生岩朋寄宿在舅舅家,父母在缅甸。宿舍的学生告诉岩胜,岩朋常常在晚上偷偷哭,他想念自己的家人,但是如果他不来中国读书的话,在他这个年纪就要去当童兵了。
岩胜在2013年10月调走后,吕华(化名)作为新老师接了岩胜的班,也是四年级的班主任。相比较当地学生,缅甸来的学生年纪偏大些,吕华的班上有个女生16岁了,比同班同学大5岁多,经常遭到男生的嘲弄:你这么大个,还跟我们一块读书!这时候,女孩都会跟这些男生用佤族话对骂。为了解决问题,吕华让这个女孩做班长,但是女生很害羞,也不会管理班级。
在班文村,因为“村村通”工程,村里的电视能收到几个台,学生们看得最多的是央视一套,他们和外面的世界通过小屏幕产生联结,而这些画面也成为了他们童年的所有想象。他们知道动画里的人物,男生们会模仿《熊出没》里的光头强,还知道一些歌唱明星,比如汪峰。岩帅也喜欢明星,喜欢唱《我的老班长》,每次音乐课上,都会嚷着让岩胜播放这首歌,边听边唱。
缅甸佤邦很崇拜毛泽东,家里都挂着毛泽东的画像,缅甸的学生很喜欢听老师讲毛泽东的故事。岩帅告诉岩胜,他的偶像是毛泽东和习近平,未来的梦想是当兵。学校每周一会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们会跟着唱国歌。班文小学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教学生们唱国歌,包括缅甸孩子在内的学生都会唱。通常情况下用音响播放,所有学生行注目礼;如果没电,学生们就要唱起国歌。岩胜说,学生们的歌声总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当地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大山、树林分不开,和农活也分不开。年纪很小的孩子就要帮助父母干农活,砍柴、放牛、喂猪。一些缅甸的学生,家庭经济水平一般,要经常帮助父母干活,很早就成了“小大人”。很多缅甸学生连200元的借读费都交不起,父母只能帮助当地人管理橡胶林或放牛等赚取微薄的收入,一棵树一个月下来只能挣到几毛钱,有时还要受到当地人的歧视。
学校的儿童节过得非常隆重,通常村领导甚至县领导都会来和老师、学生们一块过节,没有才艺展示,但一顿丰盛的午餐足以让孩子们满心欢喜。岩胜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2013年的“六一”儿童节那天,领导带着一万多元“巨款”来到小学,宰了一头猪庆祝,还发一些平时吃不到的糖果和零食,学生们下午不上课,自由地在操场游戏,每个孩子的嘴都咧得很大。
当地和缅甸虽然只隔着一条江,要进入缅甸的话,国人要到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花10块钱办理出入证,有效期半年。而居住在中国的缅甸人回去很方便,走一天的山路就能到,骑摩托车更快。很多缅甸人并不愿意回去,缅甸的学生也是放假或家里有事才回去,家人平时都居住在中国。
已经读六年级的岩帅,夏天过后就要跟学校永久“再见”了,他说非常羡慕可以继续读书的同学,但他的父母已经帮他找好“毕业”后的活计了。
班文小学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最边缘的班文村,村庄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边境尽头,和缅甸仅仅隔着一条南卡江。村里有2000多人口,班文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只有四位,岩胜曾是其中之一。近百名上课的学生中有十几名缅甸学生,他们每年都会和当地的孩子一起过儿童节。
由于是“跨国”学生,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少会遭遇些“尴尬”。
偷偷观望的缅甸学生
岩胜目前在乡里的公信中学教书,两年前从班文小学调走后,他仍和一些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他的宿舍就在乡中心小学,上班路上,能看到以前的学生正在打扫卫生。其中有个叫岩帅的男孩曾是岩胜的“得意门生”,总会让他多看两眼。其他孩子都会与他打招呼,而岩帅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腼腆地笑。
2012年10月份,岩胜通过教师编制考试,分配到了班文小学。仅有的四名老师每人各负责一个班级,要兼职各科教学。作为唯一拥有本科学历的他,被安排担任最高年级——“四年级”的班主任兼各科老师,之所以是“最高”,是因为班文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
岩帅是岩胜班里仅有的两名缅甸学生之一,故乡在缅甸邦康市第二特区,那里与中国相邻,生活方式相似,当地人喜欢中国的安定环境,许多缅甸人通过婚姻获得中国户口,或者是通过亲戚的关系居住在中国,还有的直接“偷渡”,以“黑户”的形式生活在中国大陆。很多人的后代也在中国读书。岩帅随父母来到中国,已生活了5年多,他的姐姐出嫁到了河南。“他非常听话,也很勤快,有时会来帮我烧火,接水。”岩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岩帅当时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并且任副班长一职,他和父母借宿在另一名老师家中,经常帮助这位老师放牛、砍柴。
“前几年他的姐姐从河南回来给他买了一瓶饮料,他舍不得喝,就把饮料带回学校送给我喝。”岩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由于岩帅温和的性子,班里的女生经常逗他,他都是憨憨地,以微笑回应。
不同于岩帅的“合群”,另一位同样来自缅甸的孩子尼垮显得有些孤僻,但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并且担任班长。有次下大雨,尼垮和几个孩子一块迟到,岩胜盘问迟到的原因时,其他的学生都说是因为避雨来晚,而尼垮一声不吭,岩胜严厉批评时,也只是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然而这位成绩优秀的“孤僻少年”在第二学期就退学了,他从舅舅家离开,回到了缅甸。
即使尼垮继续读下去,也会和现在的岩帅一样,六年级后就要遭到“强制终止”,他们没有户口和学籍,小学只能以借读的形式维持,而中学需要有学籍才行。
当地学生大多都是佤族人,不会说普通话,当地教学要使用“双语”,一边是普通话,一边是佤族话。来自缅甸的学生很小就已经跟随父母来到中国,佤族话早已成了他们的“故乡话”,而且他们的汉语也说得很流利。
然而在当地的孩子眼中,即使说着同样的语言,缅甸的孩子还是跟自己有些“不同”。“老师,他是从缅甸来的,他们家很远,要经过南卡江,还要走很远的路才到的。”岩胜上任没几天,就有学生跟他打“小报告”。
缅甸的学生似乎也感觉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国家发的营养早餐,没有学籍的缅甸孩子领不到。“我最不想看到发营养餐的情景,缅甸小朋友会躲在教室远远地偷看领营养餐的中国学生。不忍心看到他们那种充满渴望的眼神。”岩胜说。
并不是每个缅甸孩子都能像岩帅那样有父母跟在身边。三年级的学生岩朋寄宿在舅舅家,父母在缅甸。宿舍的学生告诉岩胜,岩朋常常在晚上偷偷哭,他想念自己的家人,但是如果他不来中国读书的话,在他这个年纪就要去当童兵了。
岩胜在2013年10月调走后,吕华(化名)作为新老师接了岩胜的班,也是四年级的班主任。相比较当地学生,缅甸来的学生年纪偏大些,吕华的班上有个女生16岁了,比同班同学大5岁多,经常遭到男生的嘲弄:你这么大个,还跟我们一块读书!这时候,女孩都会跟这些男生用佤族话对骂。为了解决问题,吕华让这个女孩做班长,但是女生很害羞,也不会管理班级。
他们的六一儿童节
在班文村,因为“村村通”工程,村里的电视能收到几个台,学生们看得最多的是央视一套,他们和外面的世界通过小屏幕产生联结,而这些画面也成为了他们童年的所有想象。他们知道动画里的人物,男生们会模仿《熊出没》里的光头强,还知道一些歌唱明星,比如汪峰。岩帅也喜欢明星,喜欢唱《我的老班长》,每次音乐课上,都会嚷着让岩胜播放这首歌,边听边唱。
缅甸佤邦很崇拜毛泽东,家里都挂着毛泽东的画像,缅甸的学生很喜欢听老师讲毛泽东的故事。岩帅告诉岩胜,他的偶像是毛泽东和习近平,未来的梦想是当兵。学校每周一会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们会跟着唱国歌。班文小学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教学生们唱国歌,包括缅甸孩子在内的学生都会唱。通常情况下用音响播放,所有学生行注目礼;如果没电,学生们就要唱起国歌。岩胜说,学生们的歌声总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当地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大山、树林分不开,和农活也分不开。年纪很小的孩子就要帮助父母干农活,砍柴、放牛、喂猪。一些缅甸的学生,家庭经济水平一般,要经常帮助父母干活,很早就成了“小大人”。很多缅甸学生连200元的借读费都交不起,父母只能帮助当地人管理橡胶林或放牛等赚取微薄的收入,一棵树一个月下来只能挣到几毛钱,有时还要受到当地人的歧视。
学校的儿童节过得非常隆重,通常村领导甚至县领导都会来和老师、学生们一块过节,没有才艺展示,但一顿丰盛的午餐足以让孩子们满心欢喜。岩胜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2013年的“六一”儿童节那天,领导带着一万多元“巨款”来到小学,宰了一头猪庆祝,还发一些平时吃不到的糖果和零食,学生们下午不上课,自由地在操场游戏,每个孩子的嘴都咧得很大。
当地和缅甸虽然只隔着一条江,要进入缅甸的话,国人要到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花10块钱办理出入证,有效期半年。而居住在中国的缅甸人回去很方便,走一天的山路就能到,骑摩托车更快。很多缅甸人并不愿意回去,缅甸的学生也是放假或家里有事才回去,家人平时都居住在中国。
已经读六年级的岩帅,夏天过后就要跟学校永久“再见”了,他说非常羡慕可以继续读书的同学,但他的父母已经帮他找好“毕业”后的活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