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善于设疑、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学习技巧,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和提高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使学生有兴趣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学科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上每一节课,教师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 “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二、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断、定理等具体化;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
数学一般都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可也不乏有喜欢的学生。而很多喜欢数学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认为上数学课是件有趣的事情。这再次证明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源动力。教师上好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比苦口婆心地、空乏地讲解大道理,要强上十倍、百倍。而一节能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数学课,主要体现在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的魅力上。尤其是风趣幽默的语言,它具有神奇的诱惑力,能让学生的心全系在老师讲话的内容上。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意识。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有趣的内容配合生动的语言,便会相得益彰。
三、善于设疑,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给出这样的题:已知圆外一点,过这个点作圆的切线,求切线方程。学生根据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 ,很快就得出了一条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几乎没有一位学生发现这道题没有解完整,于是,我沉默了一会儿问:“过圆外一点可作几条圆的切线?”这时,同学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两条”。我再问:“那你们现在作出了几条?”然后就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学生便开始思考,热烈地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启”的“愤悱”状态。在这个思维的突破口上,通过教师的及时点拨、提示,学生大彻大悟,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课堂授课技巧
教学方法的探索永无止境,教师必须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基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探索和积累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巧。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不容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喜欢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然后就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就不点自燃。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须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五、创造机会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师通过热情鼓励,精心诱导,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好数学。
1、精心策划使学生乐于动口,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时就可以从一个引例(增根)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解分式方程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呢?
2、想方设法让学生勤动手,为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课堂上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动手操作,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经过动手协助,可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获得真正的理解。
3、结合实践,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客观对象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培养兴趣是把学生引向爱学、会学的必要环节。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和提高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使学生有兴趣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学科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上每一节课,教师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 “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二、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断、定理等具体化;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
数学一般都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可也不乏有喜欢的学生。而很多喜欢数学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认为上数学课是件有趣的事情。这再次证明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源动力。教师上好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比苦口婆心地、空乏地讲解大道理,要强上十倍、百倍。而一节能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数学课,主要体现在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的魅力上。尤其是风趣幽默的语言,它具有神奇的诱惑力,能让学生的心全系在老师讲话的内容上。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意识。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有趣的内容配合生动的语言,便会相得益彰。
三、善于设疑,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给出这样的题:已知圆外一点,过这个点作圆的切线,求切线方程。学生根据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 ,很快就得出了一条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几乎没有一位学生发现这道题没有解完整,于是,我沉默了一会儿问:“过圆外一点可作几条圆的切线?”这时,同学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两条”。我再问:“那你们现在作出了几条?”然后就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学生便开始思考,热烈地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启”的“愤悱”状态。在这个思维的突破口上,通过教师的及时点拨、提示,学生大彻大悟,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课堂授课技巧
教学方法的探索永无止境,教师必须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基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探索和积累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巧。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不容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喜欢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然后就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就不点自燃。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须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五、创造机会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师通过热情鼓励,精心诱导,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好数学。
1、精心策划使学生乐于动口,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时就可以从一个引例(增根)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解分式方程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呢?
2、想方设法让学生勤动手,为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课堂上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动手操作,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经过动手协助,可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获得真正的理解。
3、结合实践,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客观对象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培养兴趣是把学生引向爱学、会学的必要环节。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