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水稻新品种(系)集中展示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da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上海本地育成的15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集中展示试验,并对各品种的田间特征特性及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适合本地区进一步种植推广的品种有申优17、秋优336、沪香粳268、S13-14、沪粳137和光明粳3号。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系);集中展示;性状;产量;上海市;2015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33-03
  为了及时鉴定上海地区近几年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系)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加快上海地区水稻新品种(系)的推广力度,同时筛选出更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系),2015年按照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任务,开展了水稻新品种(系)示范试验[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遴选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粮油区试验田内,东经121°22′,北纬30°53′,海拔3.2 m,交通便利,土壤质地为青黄土系列沟干泥,土壤肥力中等,田块集中连片,排灌设施齐全,秧田为冬季休闲田,本田前茬为大麦。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5个,其中杂交组合4个,分别为申优17(上海市农业科学院)、01优2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花优1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秋优336(闵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规品种11个,分别为沪香粳268(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沪粳137(上海市农业科学院)、S13-1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S13-1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WDR35(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光明粳3号(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嘉晚12-3(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金农香粳1267(金山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秀水134(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青角37(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宝201(宝山区良种繁育场)。其中,花优14、秀水134分别为杂交组合与常规稻的对照。
  1.3 试验设计
  田间设计为大区试验,共设1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系)为一个处理,其中以花优14(CK1)、秀水134(CK2)作对照。不设重复,随机排列[4-7],大区面积1 666.75 m2,总面积25 001.25 m2。所有参试品种(系)于5月10日播种、6月2日机械插秧。机插密度按常规稻和杂交组合区别栽插,其中,常规稻株行距12 cm×30 cm,每穴2~3株;杂交组合株行距14 cm×30 cm,每穴2~3株。
  1.4 主要技术措施
  1.4.1 种子处理。浸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 d,5月5日进行药剂浸种,用17%菌虫清可湿性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合浸种72 h。5月8日捞出催芽,至破口露白。5月10日机械化播种,播种量为杂交稻平均芽谷量123.8 g/盘、常规稻平均芽谷量186.7 g/盘。采用湿润育秧方式。
  1.4.2 肥水运筹。秧田施肥2次,5月21日施断奶肥,施尿素75 kg/hm2;5月31日施起身肥,施尿素75 kg/hm2。本田前茬为大麦,秸秆全量还田,本田共施肥5次,基肥施复合肥(24-8-10)450 kg/hm2;6月9日施返青肥尿素150 kg/hm2;6月12日施分蘖肥复合肥150 kg/hm2;7月23日追肥施尿素75 kg/hm2;8月11日施穗肥尿素75 kg/hm2。本田总用肥量为纯N、P2O5、K2O分别为336.0、66.0、82.5 kg/hm2。插秧后白天保水夜晚排干,直至活棵。以后浅水勤灌,灌水深度3 cm左右,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气促根、水气协调;分别于6月22日、6月29日、7月20日轻搁田;8月3—10日重搁田,直至田面微裂,脚不下陷为宜;中、后期采用湿润灌溉,干湿交替。收割前7~10 d停止灌水。
  1.4.3 病虫害防治。秧田期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2次,药剂为25%吡蚜酮、25%噻嗪酮、30%甲维·毒死蜱。本田期防治病虫害共5次,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蚜等。防治药剂为20%氯虫苯甲酰胺、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吡蚜酮、30%混灭·噻嗪酮、6%井冈·嘧啶核苷素、15%茚虫威、11%井冈·己唑醇、20%井冈·三环唑、24%己唑·嘧菌酯、60%烯啶虫胺。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从水稻插秧返青后开始调查,每个品种采用定点定期调查方法,每隔7 d考查1次苗情,至孕穗期结束,考查内容包括基本苗、总苗数、苗高、叶龄、绿叶数,逐期考查记载。从水稻播种开始,记载整个生长过程,包括播种期、齐苗期、移栽期、返青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于水稻成熟期收割前,各品种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10丛,共50丛稻株,带回室内进行考种。主要考查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等。
  1.6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及对产量的影响
  2015年参试品种(系)插秧后遇到持续低温、寡照、多雨的天气,导致插秧后生根分蘖缓慢,单位面积内高峰苗比往年同期偏低,最终有效穗数也降低,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于播种期较早,所以参试品种的整个生育期相对延长,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全生育期在164~182 d之间(表1),3个杂交组合之间全生育期差异不大,仅差1~2 d,在171~174 d之间,较CK提前9~10 d。常规稻中S13-14全生育期最短,为163 d,较CK缩短19 d;最长的是青角37,全生育期179 d,较CK提前3 d。
  2.2 产量
  由表2可知,杂交组合中产量最高的是申优17,实收产量达到11 202.0 kg/hm2,较CK增产7.2%;其次是秋优336,产量为10 803.8 kg/hm2,较CK增产3.4%;01优24产量10 734.0 kg/hm2,较CK增产2.7%。   由表3可知,常规稻中产量最高的是宝201,产量为10 686.0 kg/hm2,较CK增产12.7%;其次是沪香粳268,产量10 477.2 kg/hm2,较CK增产10.5%;居第3位的是S13-14,产量为10 399.2 kg/hm2,较CK增产9.6%;第4位是金农香粳1267,产量10 329.0 kg/hm2,较CK增产8.9%;第5位是沪粳137,产量10 011.6 kg/hm2,较CK增产5.5%;产量最低的是青角37,为8 698.4 kg/hm2,较CK减产8.3%;其他几个品种产量比较居中,在9 583.5~9 980.6 kg/hm2之间。
  2.3 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由表2可知,参试的4个杂交组合平均总粒数以秋优336最高,为207.08粒;排在第2位的是01优24,每穗总粒数168.12粒;申优17为160.34粒,都高于CK1(158.67粒)。而结实率最高的是申优17,为86.40%;其次是01优24,结实率为84.06%;秋优336与CK1相当,结实率为80.27%。千粒重以申优17最高,为29.5 g,较CK1重0.9 g,其余2个品种都为27.0 g,低于CK1。
  由表3可知,参试的常规稻品种总粒数以秀水134(CK2)最高,为161.55粒;其次是宝201,穗总粒数161.03粒;列第3位的是S13-15,穗总粒数160.22粒,其他品种每穗总粒数在125.33~153.44粒之间。结实率进行比较后,以S13-14最高,达到90.68%,其次是青角37,结实率为89.00%;第3位是金农香粳1267,结实率88.26%;其他参试品种结实率在81.34%~88.21%之间,都高于CK(77.03%)。
  对所有参试品种的千粒重比较后发现(表2、3),除了WDR35(25.0 g)千粒重低于CK2(26.0 g)以外,其他品种都高于CK2,表现较高的有3个品种,分别为沪香粳268(28.7 g)、沪粳137(28.4 g)、S13-14(28.0 g),其余品种表现居中,千粒重在26.2~27.5 g之间。
  2.4 抗逆性
  所有参试品种均抗条纹叶枯病和稻瘟病,试验期内无感病植株。2015年由于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除了比较早熟的品种以外,多数参试品种有轻度的稻曲病发生。
  3 品种评价
  申优17产量居杂交组合第1位,产稻谷11 202.0 kg/hm2,较对照花优14增产7.2%。全生育期172 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上,耐肥抗倒,整齐度好,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160.34粒,结实率86.40%,千粒重29.5 g,叶色翠绿,熟色清秀,全生育期出叶18张。
  秋优336产量居杂交组合第2位,产稻谷10 803.8 kg/hm2,较对照花优14增产3.4%。全生育期171 d,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207.08粒,穗长21.99 cm,结实率80.27%,千粒重27.0 g,叶色浓绿,全生育期出叶17.5张。
  01优24产量居杂交组合第3位,产稻谷10 734.0 kg/hm2,较对照花优14增产2.72%。全生育期174 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168.12粒,结实率84.06%,千粒重27.0 g,叶色翠绿,全生育期出叶18张。
  宝201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1位,产稻谷10 686.0 kg/hm2,较对照花优14增产12.7%。全生育期170 d,表现整齐,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61.03粒,结实率83.14%;分蘖力中等,千粒重27.0 g,叶色翠绿,熟色清秀,全生育期出叶18张。
  沪香粳268產量居常规稻品种第2位,稻谷产量为10 477.2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10.5%。全生育期167 d,株型紧凑,整齐度好,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穗型中等,每穗总粒数139.25粒,结实率85.61%,千粒重28.7 g,叶色淡绿,熟色清秀,全生育期出叶18张。
  S13-14产量居常规稻第3位,稻谷产量为10 399.2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9.6%。全生育期163 d,表现整齐,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40.51粒,结实率较高,为90.68%,千粒重28.0 g,叶色淡绿,全生育期出叶18张。
  金农香粳1267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4位,稻谷产量为10 329.0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8.9%。全生育期167 d,表现整齐,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369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5.33粒,结实率88.26%,千粒重27.5 g,叶色浓绿,全生育期出叶17.5张。
  沪粳137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5位,稻谷产量为10 011.6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5.5%。全生育期168 d,表现整齐,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53.44粒,结实率81.34%;分蘖力较强,千粒重28.4 g,叶色淡绿,熟色清秀,全生育期出叶18张。
  光明粳3号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6位,稻谷产量为9 980.6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5.2%。全生育期166 d,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351.0万穗/hm2,穗型中等,每穗总粒数134.48粒,结实率87.73%,千粒重26.2 g,叶色淡绿,熟色清秀,全生育期出叶18张。
  嘉晚12-3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7位,稻谷产量为9 873.9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4.1%。全生育期168 d,表现整齐,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35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2.25粒,结实率82.12%,千粒重27.0 g,叶色淡绿,全生育期出叶18张。
  WDR35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8位,产稻谷9 818.4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3.5%。全生育期164 d,株型紧凑,茎秆较粗,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直立穗,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51.62粒,结实率88.21%,千粒重25.0 g,叶色淡绿,全生育期出叶18张。
  S13-15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9位,产稻谷9 583.5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1.0%。全生育期168 d,表现整齐,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60.22粒,结实率86.47%;分蘖力中等,千粒重27.5 g,叶色淡绿,全生育期出叶18张。
  青角37产量居常规稻品种第11位,稻谷产量为8 698.4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减产8.3%。全生育期179 d,株型紧凑,整齐度好,茎秆较粗,分蘖力中等;直立穗,每穗总粒数128.94粒,结实率89.00%,千粒重26.5 g,叶色浓绿,全生育期出叶18张。
  4 结论
  通过对15个参试品种的田间展示试验,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综合考虑各品种(系)的田间种植表现、抗逆性等因素,建议以下几个品种在本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分别为申优17、秋优336、沪香粳268、S13-14、沪粳137及光明粳3号。
  5 参考文献
  [1] 姜福良.来安县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00-101.
  [2] 徐渊,何明飞,王仕玥.2011年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48-49.
  [3] 陈强.水稻系列新品种展示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75-76.
  [4] 欧上源.水稻新品种简比试验[J].河南农业,2017(11):1.
  [5] 谢恒,梁鸿宁.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4,2(4):30-31.
  [6] 王祖勇,李继良.富源县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6(2):28-30.
  [7] 许桥元.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3):121-122.
其他文献
本文就STEM背景下高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VR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设计探析,首先总结了STEM背景下高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运用VR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
为了改变常规施肥,水稻单产难以再提高的现状,并进一步了解泰兴市主要土壤类型的无氮基础地力产量、每百千克籽粒吸氮量与氮肥利用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水稻高产高效精确施氮
学生是教育成果的最终体现者,是学风建设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以生为本、注重学风建设的过程及质量管理,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
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将我国会计课程教学长期普遍存在的"准则(制度)+举例"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充分运用"原理+准则"的教学模式,成为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课题之一。
摘要 结合开封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开封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开封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该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建议;河南开封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67-02  近几年来,开封市粮食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大大增加。2016年
汉语无定语从句,也不习惯用长定语来修饰某个名词。因此,如何译好英语定语从句,使其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习惯,是值得在教学及翻译实践中进行认真探讨的问题。英语定语从
为解决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问题,通过室内研究,对不同泡沫荆的起泡能力、稳定性、耐油性及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测定不同气液比的阻力因子,确定最佳气液
ASA(抗坏血酸)、GSH(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植物体内一类低分子量、可溶性的抗氧化剂.在动植物体内,GSH合成途径大致相同而ASA合成途径却差别很大.通过调控与二者合成有关的酶进
体育课项目选修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个性的倾向性角度分析学生对体育课项目选修的态度,目的是为体育项目选修在高职学生中更好的开展寻找一些学生个
期刊